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课件新人教版20190108484.pptx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966103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59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课件新人教版20190108484.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课件新人教版20190108484.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课件新人教版20190108484.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课件新人教版20190108484.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课件新人教版20190108484.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 古代诗歌五首,字词盘点 1.读生字,2.辨字形,3.通假字,4.古今异义词,5.词类活用,作家作品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初唐后期才智志向过人的诗人,在诗歌的理论与创作上都表现出大胆的创新精神。他的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风雅比兴,反对形式主义的齐梁诗风。他是倡导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诗发展影响很大。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

2、、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他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其诗始终贯串着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剑南诗稿放翁词等传世。,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写作背景 登幽州台歌 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

3、(696)。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 望 岳 望岳是杜甫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诗人离开长安到兖州(今属山东)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在这期间写的。,登飞来峰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佑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

4、胸臆,寄托壮怀。 游山西村 这首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为极力赞同张浚北伐,被投降派劾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官闲居,住在山阴镜湖的三山乡。诗人心中当然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于家乡淳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诗中记叙了当地的风俗,饶有兴味。,己亥杂诗(其五) 这组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这年龚自珍辞官,由北京南返杭州,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于是诞生了己亥杂诗。,主题

5、思想 登幽州台歌 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 望 岳 诗人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泰山的崇高雄伟,以泰山和自己的志向进行对比,以山之雄伟衬托自己的志向远大,表达了一种高远的气魄,体现了诗人青年时代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登飞来峰 登飞来峰是一首登高览胜之作,借景说理。诗人登塔远望,踌躇满志,表现了他高瞻远瞩、不畏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胸怀。,游山西村 这首诗是诗人蛰居山阴老家农村时所作,生动地描画出一派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对淳朴的农村生活习俗,流露出喜悦、挚爱的感情。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

6、恋不舍的感情。 己亥杂诗(其五) 诗人描绘了辞官离京南返时,看到祖国大好河山抒发的感受,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心沉沦,始终都要为国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课文结构 登幽州台歌,望 岳,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己亥杂诗(其五),课文全解 文言快译 (一)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字词快解 幽州台:蓟北楼,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故址在今北京西南。 前:向前看。 古人:与后文的“来者”都指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然:悲伤的样子。 涕:眼泪。,(二)望 岳 杜 甫,望岳:遥望泰山。 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夫:语气词。

7、 青未了: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望不到尽头。 造化:天地、大自然。 钟:聚集。 阴阳: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 荡胸:使心胸震荡。 曾:同“层”,重叠。 决眦:眼眶裂开,尽量睁大眼睛去看。决,裂开。 11会当:终当,终要。 12凌:登上。,(三)登飞来峰 王安石,飞来峰: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今山东诸城)飞来。 千寻:极言塔高。 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 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汉陆贾新语:“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 缘:因为。 最高层:最高处。,(四)游山西村 陆 游,腊酒:腊月所酿

8、的酒。 足鸡豚:菜肴丰足。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柳暗花明:柳色浓绿,花色明丽。 箫鼓:吹箫打鼓。 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作为春社日,祭社公(土地神)祈求丰收。 古风存:保留着淳朴的古代风俗。 闲乘月:趁着月明来闲游。 无时: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五)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吟鞭:诗人的马鞭。 东指:东方故里。 即天涯:到天涯,指离京都遥远。即,到。 落红:落花。 花:比喻国家。,登幽州台歌 问题探究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和“来者”指的是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9、“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和“来者”,都是指像燕昭王那样礼贤下士、重用人才的明君。这两句缅怀古人,感慨自己生不逢时;期待来者,感慨自己怀才不遇。 问题探究2.这首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本诗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写登楼眺望,写出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句式长短参差,音节前紧后舒,这样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望 岳 问题探究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由望山而联想到登山,抒写了诗人的豪情,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思路点拨本诗前

10、三联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泰山的景象,尾联诗人由望岳想到了登上泰山的感受,抒写了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登飞来峰 问题探究1.登飞来峰前两句与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本诗的前两句写景,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第三句“不畏”二字气势夺人,抒发不凡抱负。第四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 思路点拨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这首诗没

11、有过多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问题探究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这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进行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游山西村 问题探究 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妙处。 这两句诗意思是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怀疑会无路可行的时候,忽然看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

12、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可以想见诗人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 同时这两句诗于写景中又富于哲理,被后世用来形容已陷入绝境,忽又出现转机,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令人回味无穷。其妙处,不单是欣赏这难以言状的美妙的山村自然风光,而是从中领悟到它所蕴含的哲理思想的启示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思路点拨这两句诗是对山西村风景的描绘。“山重水复”是从大范围落笔,勾画

13、出整个山环水抱的自然环境;“重”“复”两个字突出了山与水的曲折幽深,而在“山重水复”之下的“疑无路”三个字,则进一步衬托了山水迂回曲折的境界,并增强了真实感,使之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柳暗花明”是具体写“山重水复”中的一个村庄,显示出兴旺的气象和蓬勃的生机,后人常用这两句诗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比喻绝处逢生。,己亥杂诗(其五) 问题探究1.诗的前两句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的愁

14、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心情。,问题探究2.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出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