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第二单元法律与秩序考点17依法治国课件20190112276.pptx

上传人:sumcourage256 文档编号:966340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PPTX 页数:15 大小:32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政治第二单元法律与秩序考点17依法治国课件20190112276.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政治第二单元法律与秩序考点17依法治国课件20190112276.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政治第二单元法律与秩序考点17依法治国课件20190112276.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政治第二单元法律与秩序考点17依法治国课件20190112276.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政治第二单元法律与秩序考点17依法治国课件20190112276.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点17 依法治国,20132015年江西省中考试题统计与命题展望,1.依法治国的含义、根本依据和主体是什么? (1)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 (2)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实施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 2.为什么要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一方略的提出确立了法高于人、法大于权的根本原则。 (2)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

2、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3)无数事实证明,法令行则国治,公民的合法权益能得到有效保护;法令弛则国乱,公民的合法权益必遭到肆意践踏。,(4)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3、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

4、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7)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8)党的领导是中国

5、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 (9)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10)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11)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

6、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3.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有法可依,指的是立法。要求建立体现人民意志、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2)有法必依,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依法办事,严格遵守法律,而不得违背法律,这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3)执法必严,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严格依照法律办事,坚决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这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7、 (4)违法必究,要求对一切违法行为都必须追究法律责任,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这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4.法治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分别是什么?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要求全体公民以法律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能运用法律行使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监管法律公平公正地实施。同时,在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时自觉履行法律义务,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 (2)要求:生活在法治国家里,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树立法制观念,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

8、自身行为。,误区警示 误区一:权大于法。 分析:该观点错误。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必须依法行政,依法行使职权,所以说,法高于人、法大于权。 误区二:有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就一定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分析:该观点是片面的。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但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还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因为法律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的。,观点提炼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 2.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是社会

9、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3.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6.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7.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8.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指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必要

10、保证。 9.生活在法治国家里,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树立法制观念,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例1,例2,解题指导,(多选)2014年5月22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暴力恐怖爆炸事件,造成多人伤亡。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紧急批示,依法严惩暴力恐怖分子,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国家的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 B.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C.只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就能消除违法犯罪 D.青少年也要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 解析:新疆乌鲁木齐市暴力恐怖事件危害了国家安全,

11、触犯了法律。依法严惩暴力恐怖分子体现了维护国家安全和依法治国。C项说法过于绝对,因为要消除违法犯罪,除了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还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以德治国。 答案:ABD,例1,例2,解题指导,(2014江西,节选)2014年4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方月平同学查看相关新闻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强化了法律责任、加大了处罚力度,首次写入生态保护红线、设计按日计罚制度、增加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机制等,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 由此得出结论只要有了新的环境保护法,雾霾等环境问题就都解决了。 请你运用有关法律知识,对以上结论进行辨析。 答案: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将进一步保护和改善环境,但据此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有了新的环境保护法只是实现了有法可依,要解决环境问题,还需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解决环境问题,还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增强人们的环保法律意识,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例1,例2,解题指导,辨析题答题要求 辨析题既要求“辨”,即辨别观点是否正确、是否全面,又要求“析”,即对正确的观点分析其原因,对错误的观点将其改正并分析其原因,观点不全的要补充完整并分析。辨析题是辨与析的有机结合,不能只辨不析,也不能只分析为何错误不分析为何正确。,本课结束 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