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八 文言文阅读,(2018安徽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 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 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 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选自左传),【乙】 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可矣。知夫苟中心图民【注】,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选自国语)【
2、注释】 中心图民:内心为百姓考虑。,命题角度1 解释词语的意思 例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又何间焉 间:_ (2)小惠未遍 遍:_ (3)必以信 信:_ (4)必以情断之 之:_ (5)智虽弗及 及:_,【解题技巧】 理解文言词语可按照以下几种方法:1记忆解词法识记是理解的基础,教材中出现的常用文言词语的词义一定要牢记,只有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将知识迁移,转化为能力。,2组词解词法古代汉语大多是单音词,发展到现代汉语基本上都演变成了双音词,有的词语只是在文言词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个字便是现代汉语的双音词。掌握了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这一联系,将文言文中单音词组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或合成词,
3、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词。,3成语解词法现代汉语中的很多成语都是从古代汉语中的词直接继承下来或由某个故事概括而成的,成语中个别字词的解释就是古代汉语的解释。所以,如果碰到不懂的字词,不妨联想一些包含此词的成语,问题有时便能迎刃而解。,4对文解词法也叫互文解词法。古人行文,往往采用结构相同或相 似的句子,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用同义、反义或相关联的 词语。根据这一点,有些词语依据上下文就能断定其含义。,5活用解词法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他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根据词类活用这一特殊用法,在碰到有活用现象的词语时,必须解
4、释它活用后的意义。,6语境解词法解释词语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的多个义项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得到过滤,没有语境,有时便无法分析词的含义。推断词语含义,要结合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有时甚至要通观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言环境。,【答案】(1)参与 (2)遍及、普遍 (3)实情 (4)代指案件、案情 (5)够,达到,命题角度2 翻译句子 例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_ _ (2)是则可矣。 _ _,【解题技巧】 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 “信”是指翻译文章要准确无误,忠于原文;“达”是指 译文要通顺畅达,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 句顺,没
5、有语病;“雅”是指译文要流畅自然,生动形象, 能完美地展现原文的写作风格。在初中阶段,只要是对关 键词语的理解能准确到位,做到通畅连贯,用现代汉语如 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就够了。,在具体方法上,同学们可参考采用“留、直、补、删、 调、换”的“六字诀”去翻译文言文。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 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 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 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 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
6、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 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 的表达习惯。这种方法在古文翻译中用得最多。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 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解析】 注意“鄙”“是”等词语的翻译。 【答案】(1)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这(样)就可以了。,命题角度3 内容理解与概括 例 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选段简要分析取胜的 原因。 _ _,【解题技巧】 理解概括文章内容有以下几种方法: 1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 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
7、要根据文章的文体特点去把握。对 记叙性文字,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 一般的传记文,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 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议论性文字要理清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说明性文字要理清说明对象、说明内容和说明方法。只有整体阅读,总体把握,才能准确、完整地去分析、评价人物和事件。,2抓中心句,找关键句。 读一篇文章时,应当特别注意中心句、关键句,这样有助于快速把握文意。中心句、关键句的位置,常在文章(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处。,3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加深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 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时,要注意充分利用文章的题目、文中或文后的注释、文章出处、作者情况等信
8、息,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综合分析,从而全面理解文章的内容。,【解析】 根据“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可知庄公做到了取信于民;根据战后曹刿的解释可知,曹刿军事上详察敌情,能捕捉反攻和追击的正确时机。 【答案】 鲁庄公任人唯贤;曹刿的远见卓识。,命题角度4 分析表达技巧 例 【甲】 【乙】两段文字刻画人物主要运用了_ 描写,【甲】在写作手法上还使用了_。,【解题技巧】 本题第一空主要考查人物描写方法,第二空考查写作手法。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肖像描写:反映出人的喜好、身份、生活态度等,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起烘托作用。,语言描写: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揭示人 物的身份与社会地位。动作描写:
9、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 来揭示人物性格特点。心理描写: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反映人物品质。写作手法一般有对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景抒 情、衬托等。,【解析】 通读甲、乙两文可知,都采用了对话的方式,及采用了语言描写。甲文中通过鲁庄公和曹刿的对话描写,形成对比。 【答案】 对话(语言) 对比,命题角度5 划分朗读节奏 例 诵读下列句子时,每句至少应有一处停顿,请用“/” 把这一处停顿标示出来。(文章见P181 2009安徽中考) (1)是 故 所 欲 有 甚 于 生 者 (2)山 河 破 碎 风 飘
10、絮,【解题技巧】 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二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确定文言文句中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1句首语气助词、关联词语后面应有停顿。文言文中 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 段,如“至”“夫”“若夫”“盖”“故”“惟”等,诵 读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接。2句首出现表时间、方位的词语,如“中”“方” “先”“既而”“已而”“倏尔”“俄而”等词语,一般 其后要停顿。,3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 的,要分开读。4根据句子成分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 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使语意明显。5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应连读。若分开读, 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6“也” “乎”等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朗读 时在其后停顿。7关于“而”的停顿:(1)若“而”字在句中表示转折关系,且用在下一个分 句的句首,那应在“而”字后停顿;若“而”字用在句中, 则应在“而”之前停顿。(2)若“而”字在句中起并列关系、修饰关系、承接关 系,那么不能停顿。,【答案】(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2)山河破碎/风飘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