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2048-1989 数字网内时钟和同步设备的进网要求.pdf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99153 上传时间:2019-07-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5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12048-1989 数字网内时钟和同步设备的进网要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GB T 12048-1989 数字网内时钟和同步设备的进网要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GB T 12048-1989 数字网内时钟和同步设备的进网要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GB T 12048-1989 数字网内时钟和同步设备的进网要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GB T 12048-1989 数字网内时钟和同步设备的进网要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数字网内时钟和同步设备的进网要求GB 12048一89Requirements for clock and synchronizationequipment used In the digital network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我国数字同步网所采用的同步方式、数字同步网的分级、各级时钟性能、接口以及可维护性性能1.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国内公用数字同步网的规划、设计以及数字同步网内时钟和同步设备的研制、生产和设备引进2引用标准GB 7611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口参数3数字同步网的同步方式和分级31同步方式采用主从同步方式3.2分级按

2、照时钟的性能,我国数字同步网划分为四级,见表2。a第一级:基准时钟(艳原子钟);b第二级:有记忆功能的高稳晶体时钟(见表2),设置于数字网中的各级长途交换中心;c第三级:有记忆功能的高稳晶体时钟(见表2),设置于端局和汇接局;d第四级:一般晶体时钟,设置于远端模块、数字终端设备、数字用户交换设备。4同步设备的构成同步设备是在数字网内实现网同步功能的总称,它包括输人数字接口(DIF )帧调整器(FA),同步链路选择系统(SIS),包括锁相时钟在内的同步单元,上述各部分均由处理机控制,完成监测、控制和告警功能,同步设备的构成示意图见图1,国家技术监督局1989一12一29批准1990一07一01实

3、施GB 12048一89至交换网路至交换网路IIII一sU一1匕个处理机图1同步设备构成示意图DIF-数字接口;FA-帧调整器SIS-同步链路选择系统。SU一同步单元(含锁相环)各级时钟性能基准时钟:提供定时信号的参考时钟,它的长期频率偏离不大于1X1。一,;b同步节点:在一个同步网中,导出、发送或接收以及为同步目的处理定时信息的点。Ul:单位间隔。是由适当的装置识别出的数字信号的有效状态的各个瞬时,其值为接口比特率的倒数,d. MTIE:最大时间间隔误差。是在指定周期内,一个给定的定时信号相对于理想定时信号的最大峰一峰时延的变化,即在S秒内,对于全部,MTIE(S)=maxX(t) -min

4、X(t),MRTIE ;最大相对时间间隔误差。是在指定周期内,一个给定的定时信号相对于一个实际的高性能振荡器(而不是协调世界时UTC)的最大峰一峰时延的变化,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故障间隔时间的期望值。平均修复时间(MTTR):修复时间的期望值。Lg5.1基准时钟输出端的定时要求5.1.1长期频率偏离不大于1X10-5.1.2相位稳定性5.1.2.1相位不连续性由于在时钟的内部操作而引起的相位不连续性不应超过1邝UI,5.1.2.2长期相位变化GB 12048一89在S秒时间内的MTIE不应超过下面的限值:a. 100 S ns 0. 05500.5.1.3基准时钟性能的下降为了达到高

5、可靠性的要求,基准时钟由合为一体的三个艳原子钟组成,在任何时间仅使用其中一个的输出若时钟频率明显地偏离其标称值时,应能检测到这种情况,并倒换到性能未下降的振荡器。倒换应发生在超过M TIE限值之前。5.1.4接口2048 kHz,定时输出的接口应符合国标GB 7611中第7章的规定。5.1.5基准时钟输出的总要求见图2, 八1 10一r 5.10- 10- 1 I i 产 I i I , ,习 盯一 一 I 尹 ,一 I ,一 i 7 r, Z i i I i I i i 产 i , 尸户洲 佗 l (5$t 500) ns一 , 丫 I (1o-sX) ns 尸 , X二3 000us 少

6、】) v p ,州 , 日 一r ! , , 1 I , I 1 I 1 . , loosns一 厂 , l l I ! r . ,! I . I . I J 7 I J! 一! J I ! I I , . I 一 / I I I I . J , I , l f , l ! l l I , ,1 r i 1 I , I J I / , / , 00 匕(是)因1卜盔翎呜理宜宜盆长暇观察周期s(:)图2基准时钟由于长期相位变化而引起的可以容许的最大时间间隔误差MTIE与观察周期S的关系注:1)S100, l I 一 一 一一 一 l l ; 一 l I 不 尸 尹洲洲 厂一一 口I 一! I l

7、 I 广一一一 一卜一 一I l 一一 r ! 一I一 一I l ! ! I 八二)闰1卜出盆洲脸婆应应言翻车长喇10-, 10- 10-2 10-1101 1o, to, 104 10 to, 10 l0 10观察MH期,S ( s)图3在理想工作情况下,时钟由于长期相位变化引起的可容许的最大相对时间间隔误差MRTIE与观察周期S的关系5.2-2.2保持工作状态:在保持(记忆)工作的情况下,时钟的输出在任何.S秒周期内的MRTIE不应超过下列限值。对于S 100MRTIE ( S)= (aS1/2 b82e) (ns)(I式中:a,b,。的取值如表所示。GB 12048一89表1 二级时钟

8、三级时钟 a 0.51 10.0 b 1. 16 X 10-11)2. 3 X 10-) 5.8X10-65) c 1 000 1 000 注:1)相当于初始频率偏差为5 X 10-16,2)相当于频率偏移为1 X 10-s天。3)相当于初始频率偏差为1 X 10-s,4)相当于频率偏移为2 X 10-s天。5)在国际局、一级和二级长途交换中心设置的时钟频率偏移小于5 X 10-0/天。总的要求示于图4。 l ! !产厂 三级粉 J 】 二级时钟 l 洲洲 r 一尸 5国1卜侧荟10- 10一11 101 102 101 104 105 106 10观察周期S(s)图4在保持工作情况下时钟由于

9、长期相位变化引起的可以容许的最大相对时间间隔误差MRTIE与观察周期S的关系5.3各级时钟进网参数对各级时钟的进网要求见表2。表2时钟等级最低准确度” 牵引范围2, 最大频率偏移” 初始最大频率偏差,一级 士1 X 10-11 二级 士4X10- 能够同步到准确度为 4年MTTR a 90天5.4.2第二级、第三级时钟每个时钟的MTBF:10年5.5同步单元的备用多余度第二级和第三级节点应设置两个性能相同的独立的同步单元,每个同步单元至少有两个输入频率基准。当一个同步单元发生故障时,另一个同步单元应能立即正常工作。6各级同步墓准的保护倒换基准时钟应包括三个艳原子钟,互相比对后自动择优输出二级节

10、点至少有两个输入频率基准,即主用和备用,:aD当二级节点失去输入主用频率基准后,交换机同步时钟自动转入保持工作状态。24小时后以人工方式倒向备用频率基准。倒换过程中不应产生滑动;三级节点至少有两个输入频率基准,即主用与备用。当主用频率基准丢失后,应自动倒换到备用频率基准,倒换过程中不应产生滑动。如备用频率基准也发生故障,则应自动转入保持工作状态。了同步设备的主要进网要求了1帧定位设备的容量帧定位设备的容量为256位(125 Ns),考虑到滑动控制滞后至少应大于18 is,则帧定位设备的容量至少应为(256+37)位。了2时钟工作状态a快捕:开机后首先进入快捕工作状态;b跟踪:由快捕工作状态自动

11、转入跟踪工作状态;保持:二级节点失去输入主用频率基准后,时钟自动进入保持工作状态。三级节点在失去全部输入频率基准后自动转入保持工作状态;d自由运行:时钟失掉快捕、跟踪和保持功能后,处于自由运行工作状态,用于时钟的自检7.3同步设备的监测、告警和控制数字交换机与双向的数字链路相连,除接受输入的频率基准外,它应发出用于维护的告警和工作状态的显示,并能接受控制信息,其中大部分功能由数字同步设备来完成。7.3.1告警对下述情况,应能从控制中心和本地自动检测并发出告警。对任何输入2 048 kbit/s数字信号,每24小时发生四次滑动产生一般性告警;b二二级节点失去输入频率基准十分钟或连续错帧十分钟产生

12、一般性告警,二级节点失去输人频率基准24小时或连续错帧24小时产生严重告警;d对任何输入的2 048 kbit/s数字信号,每24小时发生滑动次数等于或多于255次产生严重告警;e在第三级节点,若频率基准之一发生故障或降质(Qf / f -2X10-)应该产生一般性告警如全部输入频率基准发生故障或降质(of厅)2 X 10-8)应该产生严重告警。f.锁相环路的频率调节范围的临界告警由于时钟晶体的老化而导致固有的时钟频率偏离锁相环路的控制范围(控制信号超出时钟调节范围的四分之三)时发出告警;9时钟进入快捕、保持和自由运行工作状态应发出告警。并指明间题来自时钟本身或上游设备。GB 12048一89

13、工作状态的改变可以由第二级和第三级指示,h第三级输人频率基准倒换时应发出指示;i时钟本身发生故障,例如恒温槽故障,时钟停止工作等应发出严重告警7.3.2工作状况的显示为了解数字交换机和传输设备的运行状况,以便正确维护,应对下列项目进行监测并给出可见的显示信号时钟的工作方式,即快捕、跟踪、保持和自由运行;b在使用的频率基准,c在使用的同步单元,d上一次频率基准的倒换时间;e输入频率基准的错帧率(错帧次数小时或分钟);f人为强制状态应给予显示;9相位达到或超过规定限值应计数7.3.3控制7.3-3.1在本地或控制中心可实施下列人工控制功能。选择时钟的工作状态(快捕、跟踪和保持);b倒换同步单元,c倒换频率基准;d切断自动倒换。7.3.3.2第二级、第三级设备的输入频率基准倒换功能。a第二级设备应提供人工倒换频率基准的功能;b第三级设备除在本地设自动倒换外,还需要在控制中心设人工倒换功能。7.3.3.3同步设备、同步单元应有自检、诊断和适用于维护的功能。7.3-3.4同步设备内用于诊断、维护的软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提出,由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起草。本标准起草人王国珍、李琳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蓝皮书建议G. 8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