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纸和纸板弯曲挺度的测定法(共振法)Gs 12909-91Paper and board-Determination of bendingstiffness-Resonance method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5629-1983撅和纸板弯曲挺度的测定。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多种纸和纸板的弯曲挺度本标准不适用于测定时会产生分层的多层纸和纸板,有明显卷曲的纸和纸板,尤其是卷曲轴在试样的长边,定量低于“IL, m“的纸,也不适用于瓦楞纸板的测定2引用标准CB150G13 151.2C13 10739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纸浆、纸和纸板试样处理
2、与试验的标准大气术语弯I均挺度stiffness纸和纸板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受力弯曲时所产生的单位阻力矩,可用数学式表示,如式(1):F。I。.。.。.。.。式中:l-一弹性模K,即扬氏摸量:1一一横截面的第二面矩(即惯性矩),在该平面匕通过面中心的轴线与弯曲方向垂直;6-一一试样宽.4取样及处理4.1试样按;日150的规定采取4.2试样按GR川739规定处理,并在标准温湿条件下进行测定。5.1仪器弯曲挺度采用如图1所示的共振挺度仪进行测定。国家技术监督局19引0518批准1992 03 -01实施GB 12909-91囚光测烦灯莎。放大器c CI选的)振动方向标尺(自选的)_产/夹异(自选的)图
3、I仪器总图5.1.1夹具系统试样夹由两个平行的金属平板组成。这两个金属板可以调整到指定的间隙和夹持力。可以使试样正好能从夹板间拖过,夹板的安装应使试样可以从试样夹的两端伸出,夹板的大小无关紧要,但夹板的宽应超过所测试样宽,一般在25一:30 m m之间。活动的下夹具其结构没有严格的规定,试样借助于下夹具可以从试样夹具中拉进(有时需推出)。此夹具仁还可以适当地连结一个测量仪,使得从刻度上能直接读出试样的共振长度,其尺寸精度应读准至().Immo5.1.2试样夹振动方法试样夹在与纸面垂直的水平面上,以25士0. 1 Hz的频率,不大于。.2mm的振幅振动。5.1.3闪光测频灯照射试样的顶部,与试样
4、夹以同一频率、同一相位振动。通常只要能够提供足够照度的灯亦可使用。5.1.4放大镜用来观察试样自由端的振动情况。6试样的制备从每个预定测量方向上至少切取In条试样,确保所切试样平整,没有折子、皱纹及肉眼可见的其它缺陷。试样上如有水印,应在报告中说明。纸张试样宽度为15 m m;纸板试样宽度为25mm o试样的长度应满足于共振时要求的长度和夹持的深度,以及在非共振区要有测试时用手拿取和与下夹具连接的长度,一般250m m就足够了。试样边应光滑,两个长边应平行,其平行度偏差应小于O.lmm.GB 12909-91了试验步骤7.1共振长度装上试样,使试样从上夹口伸出足够的长度,确保试样垂直于上夹口。
5、调节夹持力,使试样恰好能从振动夹中向下拉出。启动仪器,小心地用活动下夹具将试样从试样夹中拉出,直至试样的自由端开始振动达到最大振幅(共振时)为止。该点的特点是在灯的照射下,自由端可见的振动轮廓线清晰度最高。准确测量伸出试样夹口的试样长度。测量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在夹口处小心地作上记号,从试样夹上取下试样,用游标卡尺或其它合适的量具测量其长度,共振长度测定值的误差必需在士0.25mm以内。第二种方法是使用仪器上的测量刻度标尺直接读出共振长度,但必须要核实试样在测试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增长,这样刻度值才与伸出夹口的试样长度保持一致。如需要校验,可进一步缩短伸出长度的方法,使达到共振点时,振动只出现一个
6、波幅,因为在两个波幅和一个波节处也可能出现共振,如图2所示。错误的正确的图2试样振动状态在每个测定方向上按照上述方法测定10条试样。如果测量结果波动较大.则可以增加测量次数。了.2定量测试测定方法有两种:了.2.1称取每条试样的质量,精确至士。.0019,标在试样上,以便将其质量和相应的共振长度的面积或试样条的面积,计算其定量。7.2.2按照G B 451.2测定试样的平均定量。了.3面积与7.2.1条相对应,准确测量每一条试样的面积,标在试样上。8结果表示8.1每条试样的弯曲挺度S,分别用式(2)计算,以mNm表示。S二2L QA /1()采用说明:ISO 5629的两补表示方法的实质是一样
7、的,本标准将其合并。(2)GB 12909-91式中:I平均共振长度,mm;Q,试样的平均定量,9 m 2a用得到的各个值计算平均弯曲挺度,标准偏差或变异系数,取三位有效数字。8.2若纸样的定量波动大,平均定量明显影响测试结果或者对测试精度要求较高时,可按7.2. 1条的方法测出试样条的定量,代入式(2)计算每个试样的弯曲挺度,然后计算平均弯曲挺度值。9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各项:a.本标准编号;b.试样的标志和说明;c.弯曲挺度的平均值与变异系数;d.必要时报告所测试样的宽度;e.任何偏离本标准的试验条件或操作。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轻工业部造纸工业科学研究所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听、夏丽峰、姬厚礼、杜津、刘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