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它们各部分的名称。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的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其合作意识和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教学难点:学生熟练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正确判断长方体的长宽高。教学用具:长方体的模型,搭长方体的小棒学具和小球接头、多媒体课件一、情境引入:师:同学们,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
2、一个纸袋,里面装有许多物品。请每位同学都从中摸出一个长方体。 (学生在组内动手摸,各小组汇报摸的情况。) 师: 请完成的小组举起你们摸到的长方体。真了不起,同学们很快就能摸到长方体,看来,长方体有自己的特征,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板书课题。) 二、探究学习:(一)认识长方体各部分名称,探究长方体的特征。师(拿着长方体,演示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摸一摸长方体的面,什么感受?生:平平的、滑滑的。(课件演示)。师:再摸一摸面与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预设 1:生:边。2师:这位同学所说的边,我们在数学上叫棱,我们把面与面相交的线段叫做棱(课件演示长方体直观图中的棱并显示棱的
3、概念)。预设 2:生:棱。师:太棒了,我们把面与面相交的线段叫做棱(课件演示长方体直观图中的棱并显示棱的概念)。(老师指宽)说一说这条棱是由哪两个面相交形成的?生:这条棱是由下面和右面相交形成的。师:回答的真完整。那这一条呢?(师指高)生:这条棱是由前面和右面相交形成的。师:说得好!用手摸摸看,棱与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生:顶点。师:真聪明,棱与棱的交点叫顶点。(课件演示)。我们知道了长方体有面、棱、顶点,你想更深入的了解它们各自的特征吗?(想)谁来读一读友情提示?(课件)1、借助手中的长方体,你能用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研究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吗?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小组长把结论
4、记录在表格里。(表格在 1 号信封)2、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发现的,并商量如何汇报研究发现。面 棱 顶点个数 形状 哪些面完全相同 条数 哪些棱长度相等 个数学生活动,老师个别指导。(提示:同学们在数面、棱、顶点的数目时拿着长方体的手不要来回转动,要想一想怎样数比较好,不重复也不遗漏。)3师: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发现?好,你们先来。学生展示:一生交流一生演示。生:我发现:长方体有 6 个面。我们是这样数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下面。师:数的真有规律!板书:面 6 个生:这些面都是长方形(手势说明)。板书:长方形预设 1:上下、左右、前后是完全相同的。预设 2: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5、。板书: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预设 1:生:我们是通过量得到的。(手举长方体)我们量了这个面的长?,宽?,和它相对的面长也是 ?,宽也是?,并且它们都是长方形,所以我们认为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预设 2:生:我们是通过比得到的。我们把长方体的一个面画在纸上,然后把它的相对的面和它比一比,发现完全一样。 师:想法很独特!预设 1: 生:长方体有 12 条棱。先数一个面上的 4 条,再数对面上的 4 条,再数一圈 4 条。师:还可以怎样有规律的数?生:长方体有 12 条棱。从“左右方向、前后方向、上下方向”有条理、有顺序的数。师:条理真清楚!板书:棱 12 条生:相对的棱长
6、度相等。我们是通过测量棱的长度发现的。师: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板书: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生:长方体有 8 个顶点。板书:顶点 8 个师:哪个小组还有不同的发现?或者在发现的过程中有不同的方法?生: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举出实例。板书: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4师:同学们真是好样的!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了长方体的很多特征,现在我们来梳理一下长方体的特征:课件演示。师引导学生读出“长方体有 6 个面”。师:仔细观察。课件演示 3 组相对的面,并演示重合过程。师引导学生说出发现,师:我们发现: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师演示棱 12 条,先出示 1 条(手势),引起学生注意,动画演示。师:由此可以根据
7、长度相等把 12 条棱分为几组?生:3 组。师:每组几条?生:4 条。我们发现: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师:长方体的顶点有 8 个。(二)认识长、宽、高。师:看来同学们对长方体有了很多的了解,如果现在让你们用小棒搭一个长方体,有信心挑战吗?生:有!师:真勇敢!请打开 2 号信封,小组交流:选出合适的小棒,并说说你们是怎么选的?生选小棒,有 2 个组会缺 1 根或 2 根。师:选好小棒了吗?生 1:(展示选好的小棒)因为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所以我们选了 3 组,每组 4 根长度相等的小棒。5生 2:发现缺小棒,不能从剩余的里面选取。师:真细心。(补充小棒)用 3 号信封内的接头一起来试一试,搭一搭吧。生
8、展示:1、搭成一个普通长方体;2、搭成一个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师个别指导。师:(拍手示意)已经完成的小组请举手。好,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是怎么搭的?生 1:我们是先搭一个长方形,再搭一个一样的长方形,再把它们用四根一样长的小棒连起来。师:你们是用了“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结合起来搭的,想法很特别。有不同搭法吗?生 2:我们是先把一组 4 根长度相等的小棒放在左右方向相对的位置上,又把另一组 4 根长度相等的小棒放在前后方向相对的位置上,最后把第三组 4 根长度相等的小棒放在上下方向相对的位置上。师:你们是用了“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搭的,真棒!生 3:
9、同一个顶点处都有 3 根不同长度的小棒。(如果看不出来,直接提问:同一个顶点处有几条棱?3 条棱)师:也就是说,相交于一个顶点有三条棱,这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课件演示)确定长、宽、高的时候长方体要水平摆放。(手势说明,并换一个放法,再次说明)师:变换摆法,同桌互相指一指长方体的长宽高,看谁能指的又快又准。师注意巡视纠错。(三)认识正方体,了解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出示课件,师:好,说说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生:长 12CM、宽 8CM、高 5CM。6师:请大家注意观察这个长方体发生的变化。(点击课件,长方体渐变成了正方体。)变成了什么?生:正方体。师:一个长方体,如
10、果长宽高都相等,就变成了正方体,正方体也叫立方体。课件演示那么,正方体又具有哪些特征呢? 同桌利用手中的正方体模型互相说说你的发现。(引导学生从面、棱、顶点几个方面分析、归纳。)。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生:我发现:长方体有 6 个面,12 条棱,8 个顶点。每个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每条棱长度都相等。师:正方体和长方体相比有什么相同点,什么不同点?生:相同点:6 个面,12 条棱,8 个顶点。课件不同点:长方体的 6 个面是长方形,也可能有 2 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而正方体的 6 个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而正方体 12 条棱长度都相等。师:比较的真全面。
11、再来看一看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由此可以看出长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能用集合图来表示这种关系吗?生:师:理解的真到位。长方体正方体7三、巩固练习:师用课件演示:下面我们来看这个长方体,如果去掉一条棱,你还能想象出它原来的样子吗?(能)再去掉两条呢?(能)想一想:至少留下几条就能想象出原来的样子?(3 条)怎样的 3 条?(长宽高)请你想象一下,这是一个(正方体),用手比一比它的大小。课件演示。师:和你想的一样吗?(一样)如果将长变为 11 厘米,想象一下它的形状,用手比一比,(课件演示)是这样吗?(是)师:看一看,哪些面发生了变化?(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师:如果将宽变为 13 厘米,想象一下
12、它的形状,用手比一比,(课件演示)是这样吗?(是)师:看一看,哪些面发生了变化?(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师:如果将高变为 15 厘米,想象一下它的形状,用手比一比,(课件演示)是这样吗?(是)师:看一看,哪些面发生了变化?(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同学们的想象力和 观察力真棒!如果是这样,你还能继续想象吗?选一选(注:有时间就质疑不选的为什么不是?)(课件) 一个物体长 1 分米,宽 1 分米,高 1 分米。 (微波炉、魔方、笔记本电脑) 生:魔方。 师:真聪明!下一个呢?(课件)一个物体长 10 米,宽 1.5 米,高 2 米。 (衣柜、教室、公交车) 生:公交车。师:这一个呢?(课件)一
13、个物体长 20 厘米,宽 5 厘米,高 2 厘米。 (电烤箱、铅笔盒、书柜)8生:铅笔盒。师:哇,同学们真厉害,根据长宽高想象出了生活中的物体,那你还能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吗?课件出示。长 8 厘米,宽 3 厘米,高 5 厘米想象:1、长方体的左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哪个面的面积是 24 平方厘米?生思考。生 1:长方体的左面和右面完全相同,所长宽分别是 5 厘米、3 厘米,所以面积是 15 平方厘米。生 2:面积 24 平方厘米可以看成长方体的长 8 厘米与宽 3 厘米的乘积,所以上面和下面的面积是 24平方厘米。师:你真了不起。四、小结:师:时间过得真快,这节课已经接近尾声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总结。师:你们的收获真不少。今天我们先从生活中的物体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通过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等活动,在小组合作交流中互补、共享,发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面、棱、顶点三个方面的特征,并借助长宽高想象物体的形状,发展了空间观念,为后面学习表面积和体积提供了帮助。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9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