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材同步复习,第一部分,第三章 函数,课时9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基础,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概念 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取向上方向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2,知识要点 归纳,知识点一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特征,2点的坐标特征,3,x0,x0,y0,x0,y0,不属于,y1,x2,(0,0),相等,互为相反数,纵,横,4,3点到坐标轴、点到原点及两点间的距离 (1)点到坐标轴的距离 点P(a,b)到x轴的距离是_; 点P(a,b)到y轴的距离是_; 点P(a
2、,b)到原点的距离是_. 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_坐标相等;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的_坐标相等,5,|b|,|a|,纵,横,6,4点的对称与平移,7,(a,b),(a,b),(a,b),(a,bm),(a,bm),(an,b),(an,b),【夯实基础】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是 ( ) A(1,2) B(2,1) C(1,2) D(1,2)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5,7)所在的象限为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8,D,B,C,B,9,5点(3,1)到原点的距离为_.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A(1,0)与点B(0,2)的距离为_. 7将平
3、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A(2,2)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A1,则点A1的坐标是_.,10,(1,2),知识点二 函数及其图象,不变,唯一确定,自变量,列表法,11,3确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2,全体实数,x1,x2,x0,全体实数,x0,【注意】如果函数的解析式兼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构特点时,则先按上述方法分别求出它们的取值范围,再求它们的公共部分,13,列表,描点,连线,14,【夯实基础】 8下列四个图象中,不能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 ( ),15,B,0,x1,x2,x3且x0,16,1判断实际问题的函数图象 (1)找起点:结合题干中所给自变量及因变量的取值范围,在对应的图象中找对应点;
4、(2)找特殊点:即交点或转折点,说明图象在此点处将发生变化; (3)判断图象趋势:判断出函数的增减性,图象的倾斜方向等; (4)看是否与坐标轴相交:即此时另外一个量为0.,17,知识点三 函数图象的分析与判断,2判断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1)认真观察几何图形,找出运动起点和终点,由动点移动范围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分清整个运动过程分为几段,关注动点运动过程中的特殊位置(即拐点)的函数值,常关注的拐点包括运动起点和终点的函数值以及最大(或最小)函数值; (3)关注每一段运动过程中函数值的变化规律,与图象上升(或下降)的变化趋势相对比; (4)在以上排除法行不通的情况下,需要写出各段的函数
5、解析式,进行选择,18,【夯实基础】 13小张的爷爷每天坚持体育锻炼,星期天爷爷从家里跑步到公园,打了一会太极拳,然后沿原路慢步走到家,下面能反映当天爷爷离家的距离y(米)与时间x(分钟)之间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19,B,【例1】已知xy5,xy3,则点(x,y)所在象限为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20,重难点 突破,考点1 点的坐标特征与坐标变换,C,【思路点拨】根据xy3,xy5判断出x和y的正负,从而确定点所在的象限 【解答】xy3,x和y同号又xy5,x和y同为负数,点(x,y)在第三象限 .,21,【例2】如图1,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P为BC边上任意一点,且APD60,PD交AC于点D,设线段PB的长度为x,CD的长度为y,若y与x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如图2,则等边三角形ABC的面积为_.,22,考点2 函数图象的分析与判断,【思路点拨】设出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二次函数的最值,即可确定CD取得最大值时等边三角形的边长,进而得到ABC的面积,23,24,易错点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5,错解:x40, 解得x4,x50, 解得x5. 故选A.,26,【正解】x40,解得x4,x50, 解得x5,即x4且x5, 故选B,【错解分析】对二次根式的性质理解不到位导致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