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151.61KB ,
资源ID:137321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373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6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为本站会员(卡尔)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6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

1、2016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真题化学 一、选择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 A.O B.Si C.Al D.Fe 解析: 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l。 答案: C 2.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 A.干冰用作制冷剂 B.焦炭用于炼铁 C.氢气用作高能洁净的燃料 D.氮气用于制备氮肥和燃料 解析: A、干冰用作制冷剂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 答案 项正确; B、焦炭用于炼铁是利用焦炭的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 答案 项错误; C、氢气用作高能洁净的燃料是氢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答案

2、项错误; D、氮气用于制备氮肥和燃料,属于氮气的化学性质, 答案项错误 。 答案: A 3.下列变化与空气中氧气有关的是 ( ) A.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 B.浓硫酸在空气中变稀 C.烧碱在空气中潮解 D.铜制品在空气中变成铜绿 解析: A、生石灰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熟 石灰从而变质,故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从而使浓硫酸变稀,故不符合题意; C、烧碱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故不符合题意; D、铜制品在空气中和 二氧化碳、水等反应变成铜绿,故符合题意 。 答案: D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硬水 B.温度升高或压强增大时,

3、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均增大 C.氢氧燃料电池把氢气和氧气反映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D.混有泥沙的天然水通过加明矾吸附、过滤、蒸馏、消毒杀菌,可净化为生活用的自来水 解析: A、硬水是含有较多钙 、镁化合物的水,故 A说法错误; B、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强升高而升高,故 B说法错误; C、氢氧燃料电池是把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供人们使用,故 C说法正确; D、混有泥沙的天然水通过加明矾吸附、过滤、消毒杀菌,可净化为生活用的自来水,无需蒸馏,故 D说法错误 。 答案: C 5.在 合金、黄铁矿、石油、纯碱 N 2、 P、 Mg、 O2 Al 2O3、 Fe3O4、 C

4、uO、 SO2三组物质中,每组有一种物质在分类上与其他物质不同,这三种物质分别是 ( ) A.纯碱、 Mg、 SO2 B.黄铁矿、 Mg、 Al2O3 C.合金、 O2、 Fe3O4 D.纯碱、 P、 SO2 解析: 在 合金、黄铁矿、石油、纯碱中,纯碱属于化合物,其它属于混合物;在 N 2、 P、Mg、 O2中,镁是金属单质,其它是非金属单质;在 Al 2O3、 Fe3O4、 CuO、 SO2中,二氧化硫是非金属氧化物,其它是金属氧化物 。 答案: A 6.小明要配制 50g质量分数为 14%的氢氧化钠溶液制作 “ 叶脉书签 ” ,下列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若用氢氧化钠固体

5、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7.0g 用托盘天平称氢氧化钠固体时,在两盘 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选用 2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试剂瓶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 A. B. C. D. 解析: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 50g质量分数为 14%的氢氧化钠溶液,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50g14%= 7.0g, 答案 项说法正确 。 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答案: 项说法错误 。 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 =50g 7g=43g(合 43mL),应选用 50mL的量

6、筒, 答案 项说法错误 。 实验室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14%的氢氧化钠溶液操作步骤分别是:计算、称量、溶解,量筒用于准确量取水、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玻璃棒用于溶解时的搅拌、试剂瓶用于盛放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 项说法正确 。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答案 项说法错误 。 故 说法错误 。 答案: B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当水结成冰时,分子的运动就停止了 B.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相同 C.分子都是由不同原子构成 的 D.结构示意图为 和 的微粒,表示的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 解析: A.水结成冰后

7、不再流动,是由于水由液态变成固体,分子还是在不断运动的,故错误;B.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而不是电子数,如钠离子和氖原子的电子数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故错误; C.分子可以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如 H2,也可以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如 H2O,故错误; D.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由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二者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属于同种元素,故正确 。 答案: D 8.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A. 镁在氧气中燃烧 B. 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C. 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D. 等质量的镁、铝分别与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8、 解析: A.镁跟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氧化镁的质量由 “0” 开始,逐渐增加,直至反应完全,氧化镁的质量不再增加,保持不变;而镁和氧气的质量逐渐减少,直到反应不再发生,若镁有剩余,则氧气的质量为 “0” ,或氧气有剩余,则镁的质量为 “0” ,若二者恰好反应,则均无剩余,其质量均为 “0” 。 故 A不正确; B.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随着过氧化氢溶液质量的增加,氧气的质量由 “0” 开始逐渐增加,故 B正确; C.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其曲线应从纵坐标上一点开始,再随着硫酸铜溶液的加入,固体质量逐渐增加 (因为 Fe+CuSO4=Cu+FeSO4),直至反应不再

9、发生,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故 C不正确; D.等质量的镁、铝分别与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镁生成的氢气质量应比铝少,故 D不正确 。 答案: B 9.烟气脱硫的工艺不仅能消除 SO2,还能将其转化为石膏,其主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步骤 喷淋水能脱去烟气中的 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2+H2OH 2SO3 B.步骤 中加入 CaCO3的目的是将 H2SO3转化为 CaSO3 C.步骤 反应前后只有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D.步骤 属于化学变化 解析: A、 SO2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2+H2O=H2SO3;故正确;

10、B、 H2SO3和 CaCO3反应生成亚硫酸钙;故正确; C、氧气和 CaSO3反应生成硫酸钙,氧元素由 0价变为 2价,硫元素由 +4 价变为 +6价;故错误; D、亚硫酸钙在水存在的条件下被氧气氧化生成CaSO42H2O,有 新 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 故正确 。 答案: C 10.已知: 2Fe(NO3)3+Cu2Fe (NO3)2+Cu(NO3)2,向硝酸铁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滤出的固体中不含铁,滤液中含硝酸铁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不含硝酸铁,可能含有硝酸铜 C.滤液中一

11、定含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铜 D.滤出的固体中一 定含有铜,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铁和硝酸铜 解析: 由题意可知,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 说明加入的铁全部发生了反应,生成了硝酸亚铁和铜,而生成的铜又将硝酸铁还原为硝酸亚铁,因此,得到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铜,滤渣中一定含有铜的结论 。 由以上分析可知: A、滤出的固体中不含铁,滤液中含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铜,故 A说法不正确; B、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不 硝酸铁,可能含有硝酸铜,故 B说法不正确;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铜,故 C说法正确; D、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铁和硝酸铜,故 D 说法不正确 。

12、答案: C 二、填空题 11.化学与生活和工业密切相关 。 现有 小苏打 氯酸钾 氯化钠 空气,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 (1)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剂的主要成分之一是 (填序号,下同 ) 解析: 小苏打是碳酸氢钠,能和面发酵后形成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食品疏松多孔,可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 答案: (2)用于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是 。 解析: 用于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是空气 。 答案: 12.如图是甲、乙分子的微观结构模型,试写出甲物质的化学式 ;乙和甲 (填 “ 是 ”或 “ 不是 ” )同一种物质 。 解析: 由甲的分 H子结构模型可知,甲的化学式为 C2H4O2,甲的分子结构与乙的分子结

13、构不同,所以二者属于不同种物质 。 答案: C2H4O2 不是 13.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煤燃烧时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 。 如图是北方家庭中冬天常用的煤炉, A、 B、 C处分别发生不同的主要反应 。 请写出 A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C处观察到淡蓝色火焰,原因是 。 解析: A处氧气充足,此时碳发生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并且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点 燃 CO2; B 处有充足的碳,在高温条件下,刚生成的二氧化碳与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C处是新生成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易燃烧,所以又会与空气中的氧气继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产生了蓝色火焰 。 答案 : C+

14、O2点 燃 CO2 一氧化碳燃烧产生了蓝色火焰 14.A、 B、 C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 (1)t1 时,将 5gB物质放入 10g水中,充分溶解,温度不变,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解析: t1 时, B物质的溶解度是 24g,所以将 5gB物质放入 10g水中,充分溶解,温度不变,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12.4g。 答案: 12.4g (2)t2 时, A、 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填 “ 一定 ” 或 “ 不一定 ” )相等 。 解析: t2 时, A、 C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不一定相等 。 答

15、案: 不一定 (3)(多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 时,将 A和 C的混合溶液 (两者均已达到饱和 ),降温至 t1 ,析出的晶体中只有 A B.t2 时,将 A、 B、 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 t1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 B A=C C.若 A物质中混有少量 B物质,要对 A物质进行提纯,可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实现 D.用同一种方法能将 A、 B、 C的不饱和溶液均变为饱和溶液 。 解析: A、 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t2 时,将 A和 C的混合溶液 (两者均已达到饱和 ),降温至 t1 ,析出的晶体中只有 A,故A正确; B

16、、 t1 时, B 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A物质的溶解度次之, A、 B物质降低温度会析出晶体, C物质降低温度不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 t2 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 t2 时,将 A、 B、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 t1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 B A C,故 B错误; C、 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 A物质中混有少量 B物质,要对 A物质进行提纯,可通过冷却热饱 和溶液实现,故 C正确; D、用增加溶质的方法能将 A、 B、 C的不饱和溶液均变为饱和溶液,故 D正确 。 答案: ACD 15.某固体物质可能含有 Na2SO4、 Na2CO3、 CaCl2、 CuSO4、 KCl和

17、 KOH中的一种或几种 。 为探究其组成,流程和现象记录如下: 【资料】 CaCl2、 BaCl2、 KCl 三种溶液均呈中性 (1)依据步骤 的实验现象得出故土物质中一定不含 (填化学式 )。 解析: 依据步骤 的实验现象得出故土物质中一定不含 CaCl2、 CuSO4。 答案: CaCl2、 CuSO4 (2)步骤 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析: 步骤 中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化学方程式为:Na2CO3+BaCl2=BaCO3+2NaCl 。 答案: Na2CO3+BaCl2=BaCO3+2NaCl (3)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下

18、同 );可能含有 。 为进一步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采用的方法是 (写出实验的操作、现象和结论 ) 解析: 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 Na2CO3、 KOH,可能含有 KCl,为进一步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采用的方法是:在步骤 中加入硝酸钡,然后取无色溶液 C滴入硝酸银,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氯化钾,否则不含氯化钾 。 答案: Na2CO3、 KOH, KCl 在步骤 中加入硝酸钡,然后取无色溶液 C滴入硝酸银,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氯化钾,否则不含氯化钾 三、实验题 16.如图,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标有 的仪器名称是 。 解析: 标号仪器是 锥形瓶 。 答案: 锥形瓶 (2)

19、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 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字母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析: 加热高锰酸钾属于固体加热型, 答案: 发生装置 A,反应方程式是: 2KMnO4K2MnO4+MnO2+O2 。 答案: A 2KMnO4 K2MnO4+MnO2+O2 (3)已知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 用 F装置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时,为了尽快观察到实验现象,上瓶装 ,抽去两瓶间的玻璃片,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解析: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运动,把密度大的气体放在上面,会使气体分子运动的速度加快,两种气体混合均匀的时间变短,所以将放在上方;抽去两瓶间的玻璃片

20、,将会观察到上瓶气体颜色逐渐变浅,下瓶气体颜色逐渐加深,最后颜色相同 。 答案: 上瓶气体颜色逐渐变浅,下瓶气体颜色逐渐加深,最后颜色相同 17.实验探究: 假设反应所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用品】 pH 试纸、 Zn片、氧化铜粉末、稀 H2SO4、 NaOH溶液、 BaCl2溶液 。 【假设猜想】猜想一: Na2SO4 猜想二: Na2SO4、 NaHCO3 猜想三: Na2SO4、 H2SO4 【实验探究】同学们取反应后的溶液用不同方案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现象或结论填空 解析: 碳酸氢钠和硫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入稀硫酸,无气泡

21、产生,说明无碳酸氢钠,猜想二错误;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锌粒,有气泡产生,说明有硫酸,猜想三正确 。 答案: 猜想二错误 有气泡产生 【得出结论】猜想三正确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案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探究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分别是: 解析: 根据图示操作判断,检测溶液的 pH时, pH 试纸不能伸入溶液中,应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涂到 pH试纸上;检验一种物质时要排除其他物质的干扰,硫酸钠也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存在硫酸 。 答案: pH试纸浸入溶液中 Na2SO4与 BaCl2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 H2SO4

22、存在 【总结提高】依据所给实验用品,你还有什么不同类方法确认猜想三是正确的 。 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 解析: 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氧化铜,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说明有硫酸,猜想三正确 。 答案: 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氧化铜,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说明有硫酸,猜想三正确 四、解答题 18.煤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将煤通过一定方式可转化为汽油、乙醇 (C2H5OH)和气体燃料 。 乙醇可用作燃料 。 我国乙经推广使用一种车用乙醇汽油,这种汽油的燃烧废气对环境的污染较少,请计算: (1)69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 解析: 设完全燃烧 92g 乙醇,能生成二氧

23、化碳的质量为 x C2H6O+3O2点 燃 2CO2+3H2O 46 88 69g x 46 69g=88 xx=132g 答案: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132g (2)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乙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若 69g乙醇不完全燃烧生成 88g二氧化碳,则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守恒可得 69g乙醇和水中含氢元素质量相等,则生成水的质量等于 69g 646 100% ( 218 100%)=81g; 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之和, 69g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69g 2446 100%=36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88g 1244 100%=24g;故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 36 24=12g,一氧化碳的质量为: 12g (1228 100%)=28g; 则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28g28 81g18 =2: 9 答案: 则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2: 9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