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真题数学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 1.-3 的绝对值是 ( ) A.3 B.-3 C.13D.-13解析: 根据一个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得出 .|-3|=-(-3)=3. 答案: A 2.在长春市“暖房子工程”实施过程中,某工程队做了面积为 632000m2的外墙保暖 .632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 A.63.2 104 B.6.32 105 C.0.632 106 D.0.632 106 解析: 632000=6.32 105. 答案: B 3.计算 (a2)3的结果是 ( ) A.3a2 B.a5
2、C.a6 D.a3 解析: (a2)3=a6. 答案: C 4.图中的两个圆柱体底面半径相同而高度不同,关于这两个圆柱体的视图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视图相同 B.俯视图相同 C.左视图相同 D.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都相同 解析: A、主视图的宽不同,故 A 错误; B、俯视图是两个相等的圆,故 B 正确; C、主视图的宽不同,故 C 错误; D、俯视图是两个相等的圆,故 D 错误 . 答案: B 5.方程 x2-2x+3=0 的根的情况是 ( )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只有一个实数根 C.没有实数根 D.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解析: a=1, b=-2, c=3, =b2-4ac=
3、(-2)2-4 1 3=-8 0,所以方程没有实数根 . 答案: C 6.如图,在 ABC 中, AB=AC,过点 A 作 AD BC.若 1=70,则 BAC 的大小为 ( ) A.30 B.40 C.50 D.70 解析: AB=AC, B= C, AD BC, 1=70, C= 1=70, B=70, BAC=180 - B- C=180 -70 -70 =40 . 答案: B. 7.如图,四边形 ABCD 内接于 O,若四边形 ABCO 是平行四边形,则 ADC 的大小为 ( ) A.45 B.50 C.60 D.75 解析: 设 ADC 的度数 =, ABC 的度数 =; 四边形 O
4、ADC 是平行四边形, ADC= AOC; ADC= 12, AOC=;而 + =180, 18012 ,解得: =120, =60, ADC=60 . 答案: C 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1, m)在直线 y=2x+3 上,连结 OA,将线段 OA 绕点 O顺时针旋转 90,点 A 的对应点 B 恰好落在直线 y=-x+b 上,则 b 的值为 ( ) A.-2 B.1 C.32D.2 D.75 解析: 把 A(-1, m)代入直线 y=2x+3,可得: m=-2+3=1, 因为线段 OA 绕点 O 顺时针旋转 90,所以点 B 的坐标为 (1, 1), 把点 B 代入直线 y
5、=-x+b,可得: 1=-1+b, b=2. 答案: D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 9.比较大小: 2 1.(填“”、“ =”或“” ) 解析 : ( 2 )2=2, 12=1, 2 1, 2 1. 答案: 10.不等式 3x-12 0 的解集为 . 解析 : 移项得, 3x 12,解得 x 4, 答案: x 4 11.如图, PA 为 O 的切线, A 为切点, B 是 OP与 O 的交点 .若 P=20, OA=3,则 弧 AB的长为 (结果保留 ) 解析 : PA 切 O 于 A, PAO=90, P=20, POA=70, 70 3 7180
6、6 , 答案: 76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P 在函数 y=6x(x 0)的图象上 .过点 P 分别作 x 轴、 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A、 B,取线段 OB 的中点 C,连结 PC 并延长交 x 轴于点 D.则 APD的面积为 . 解析 : PB y 轴, PA x 轴, S 矩形 APBO=|k|=6, 在 PBC 与 DOC 中, 90P B C D O CB C O CP C B D C O , PBC DOC, S APD=S 矩形 APBO=6. 答案: 6 13.如图,点 E在正方形 ABCD的边 CD上 .若 ABE的面积为 8, CE=3,则线段 BE的长为 .
7、 解析 : 过 E 作 EM AB 于 M, 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AD=BC=CD=AB, EM=AD, BM=CE, ABE 的面积为 8, 12 AB EM=8,解得: EM=4,即 AD=DC=BC=AB=4, CE=3,由勾股定理得: BE= 2 2 2 243B C C E 5. 答案: 5 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 在抛物线 y=x2-2x+2 上运动 .过点 A 作 AC x 轴于点 C,以 AC 为对角线作矩形 ABCD,连结 BD,则对角线 BD 的最小值为 . 解析 : y=x2-2x+2=(x-1)2+1,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 (1, 1), 四边形
8、 ABCD 为矩形, BD=AC,而 AC x 轴, AC 的长等于点 A 的纵坐标, 当点 A 在抛物线的顶点时,点 A 到 x 轴的距离最小,最小值为 1,对角线 BD 的最小值为1. 答案: 1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78 分 ) 15.先化简,再求值: (x+1)2+x(x-2),其中 x= 3 . 解析 : 原式第一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第二项利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去括号合并得到最简结果,把 x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 答案: 原式 =x2+2x+1+x2-2x=2x2+1,当 x= 3 时,原式 =6+1=7. 16.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有三张卡片,卡
9、片上面分别标有字母 a, b, c,每张卡片除字母不同外其他都相同,小玲先从盒子中随机抽出一张卡片,记下字母后放回并搅匀;再从盒子中随机抽出一张卡片并记下字母,用画树状图 (或列表 )的方法,求小玲两次抽出的卡片上的字母相同的概率 . 解析 : 先画树状图展示所有 9 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再找出两次抽出的卡片上的字母相同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 . 答案: 画树状图为: 共有 9 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两次抽出的卡片上的字母相同的结果数为 3 种, 所有小玲两次抽出的卡片上的字母相同的概率 =3193. 17.为了美化环境,某地政府计划对辖区内 60km2 的土地进行绿化 .为了尽快完成任
10、务 .实际平均每月的绿化面积是原计划的 1.5 倍 .结果提前 2 个月完成任务,求原计划平均每月的绿化面积 . 解析 : 设原计划平均每月的绿化面积为 xkm2,实际平均每月的绿化面积是 1.5xkm2,根据结果提前 2 个月完成任务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 答案: 设原计划平均每月的绿化面积为 xkm2,实际平均每月的绿化面积是 1.5xkm2, 由题意得 60 60 21.5xx, 解得: x=10, 经检验 x=10 是原方程的解, 答:原计划平均每月的绿化面积为 10km2. 18.如图, CE 是 ABC 外角 ACD 的平分线, AF CD交 CE 于点 F, FG AC 交 CD
11、于点 G.求证:四边形 ACGF 是菱形 . 解析 : 首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 2= 3,从而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 1= 3,得到AF=AC,从而利用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证得结论 . 答案: AF CD, FG AC,四边形 ACGF 是平行四边形, 2= 3, CE 平分 ACD, 1= 2, 1= 3, AC=AF,四边形 ACGF 是菱形 . 19.如图,海面上 B、 C 两岛分别位于 A 岛的正东和正北方向 .一艘船从 A 岛出发,以 18 海里/时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航行 2 小时到达 C 岛,此时测得 B 岛在 C 岛的南偏东 43 .求 A、 B 两岛之间的距离 .(结果精
12、确到 0.1 海里 )【参考数据: sin43 =0.68, cos43 =0.73, tan43=0.93】 解析 : 根据路程 =速度时间,可得 AC=18 2=36 海里,在 Rt ABC 中,利用正切函数的定义可得 AB=AC tan ACB,将数值代入计算即可求解 . 答案: 由题意得, AC=18 2=36 海里, ACB=43 . 在 Rt ABC 中, A=90, AB=AC tan ACB=36 0.93 33.5 海里 . 故 A、 B 两岛之间的距离约为 33.5 海里 . 20.在“世界家庭日”前夕,某校团委随机抽取了 n 名本校学生,对“世界家庭日”当天所喜欢的家庭活
13、动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中的家庭活动方式包括: A.在家里聚餐; B.去影院看电影; C.到公园游玩; D.进行其他活动 每位学生在问卷调查时都按要求只选择了其中一种喜欢的活动方式,该校团委收回全部问卷后,将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 n 的值; (2)四种方式中最受学生喜欢的方式为 (用 A、 B、 C、 D 作答 );选择该种方式的学生人数占被调查的学生人数的百分比为 . (3)根据统计结果,估计该校 1800名学生中喜欢 C方式的学生比喜欢 B方式的学生多的人数 . 解析 : (1)根据条形图,把 A, B, C, D 的人
14、数加起来,即可解答; (2)C 的学生人数最多,即为四种方式中最受学生喜欢的方式;用 C 的人数总人数,即可得到百分比; (3)分别计算出喜欢 C 方式的学生人数、喜欢 B 方式的学生的人数,作差即可解答 . 答案: (1)n=30+40+70+60=200. (2) C 的学生人数最多,四种方式中最受学生喜欢的方式为 C, 70200 100%=35%, 故答案为: C, 35%. (3)1800 70200-1800 40200=270(人 ), 答:该校 1800 名学生中喜欢 C 方式的学生比喜欢 B 方式的学生多的人数为 270人 . 21.甲、乙两台机器共同加工一批零件,在加工过程
15、中两台机器均改变了一次工作效率 .从工作开始到加工完这批零件两台机器恰好同时工作 6 小时 .甲、乙两台机器各自加工的零件个数 y(个 )与加工时间 x(时 )之间的函数图象分别为折线 OA-AB 与折线 OC-CD.如图所示 . (1)求甲机器改变工作效率前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 . (2)求乙机器改变工作效率后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 (3)求这批零件的总个数 . 解析 : (1)甲改变工作效率前的工作效率为改变前加工的总件数,除以加工的总时间即可; (2)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即可; (3)利用函数解析式求出甲、乙两机器 6 小时加工的总件数,求其和即可 . 答案: (1
16、)80 4=20(件 ); (2)图象过 C(2, 80), D(5, 110),设解析式为 y=kx+b(k 0), 2 805 110kbkb,解得: 1060kb, y 乙 =10x+60(2 x 6); (3) AB 过 (4, 80), (5, 110),设 AB 的解析式为 y 甲 =mx+n(m 0), 4 805 110mnmn,解得: 3040mn, y 甲 =30x-40(4 x 6), 当 x=6 时, y 甲 =30 6-40=140, y 乙 =10 6+60=120, 这批零件的总个数是 140+120=260. 22.在矩形 ABCD 中,已知 AD AB.在边
17、AD 上取点 E,使 AE=AB,连结 CE,过点 E 作 EF CE,与边 AB 或其延长线交于点 F. 猜想:如图,当点 F 在边 AB 上时,线段 AF 与 DE的大小关系为 . 探究:如图,当点 F 在边 AB 的延长线上时, EF 与边 BC 交于点 G.判断线段 AF与 DE 的大小关系,并加以证明 . 应用:如图,若 AB=2, AD=5,利用探究得到的结论,求线段 BG 的长 . 解析 : 根据题意证明 AEF DCE 即可; 证明方法与相同可以证明结论; 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列出比例式,计算得到答案 . 答案: AF=DE; AF=DE, 证明: A= FEC= D=9
18、0, AEF= DCE, 在 AEF 和 DCE 中,ADA E C DA E F D C E , AEF DCE, AF=DE. AEF DCE, AE=CD=AB=2, AF=DE=3, FB=FA-AB=1, BG AD, BG FBAE FA, BG=23. 23.如图,在等边 ABC 中, AB=6, AD BC 于点 D.点 P 在边 AB 上运动,过点 P 作 PE BC,与边 AC 交于点 E,连结 ED,以 PE、 ED 为邻边作 PEDF.设 PEDF 与 ABC 重叠部分图形的面积为 y,线段 AP 的长为 x(0 x 6). (1)求线段 PE 的长 .(用含 x 的代
19、数式表示 ) (2)当四边形 PEDF 为菱形时,求 x 的值 . (3)求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 (4)设点 A 关于直线 PE 的对称点为点 A,当线段 A B 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 AD 相交时,设其交点为 Q,当点 P 与点 Q 位于直线 BC 同侧 (不包括点 Q 在直线 BC 上 )时,直接写出 x 的取值范围 . 解析: (1)证明 APE 是等边三角形,即可求解; (2)四边形 PEDF 为菱形时, AE=DE,然后证明 DE=EC 即可得到 E是 AC 的 中点,则 P是 AB 的中点,据此即可求解; (3)当 x=3,即 P 是 AB 的中点时, PE=12BC,
20、则 F 与 B 重合,当 0 x 3 时,重合部分就是平行四边形 PEDF,当 3 x 6 时,重合部分是梯形 PEDB,根据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4)首先求得当 AB 的中垂线正好经过点 D 时 x 的值,据此即可求解 . 答案: (1) PE BC, APE ABC, 又 ABC 是等边, APE 是等边三角形, PE=AP=x(0 x 6); (2)四边形 PEDF 为菱形, PE=DE=x, 又 APE 是等边三角形,则 AE=PE, AE=DE, DAC= ADE, 又 ADE+ EDC= DAC+ C=90, EDC= C, DE=EC, DE=EC=AE=12A
21、C=12AB=3.即 x=3. (3)当 x=3,即 P 是 AB 的中点时, PE=12BC,则 F 与 B 重合 . 则当 0 x 3 时,重合部分就是平行四边形 PEDF,如图 1. 等边 ABC 中, AD=AB sin60 =6 32=3 3 ,等边 APE 中, AM=AP sin60 = 32x, 则 DM=3 3 - 32x,则 y=x(3 3 - 32x),即 y=- 32x2+3 3 x; 当 3 x 6 时,重合部分是梯形 PEDB,如图 2. 则 y=12(PE+BD) DM=12(x+3) (3 3 - 32x),即 y=- 34x2+534x+932. (4)情形一
22、:当 A在 BC 上方时,如图 3 所示, 当 A B 的中垂线正好经过点 D 时, A D=BD=3, 则 AA =3 3 -3.则 AM=12AA =12(3 3 -3), x=AP= 12 3 3 332 =3-3 .则 x 的取值范围是: 0 x 3- 3 . 情形二:当 A在 BC 上时, PQ AD,如图 4 所示, AP=A P=BP=12AB=12 6=3. 情形三:当 A在 BC 下方时,如图 5 所示, 当 A B 的中垂线正好经过点 D 时, A D=BD=3, 则 AA =3 3 +3. 则 AM=12AA =12(3 3 +3), x=AP= 12 3 3 332 =
23、3+3 . 则 x 的取值范围是: 3 x 3+ 3 . 综上所示, x 的取值范围为 0 x 3- 3 或 3 x 3+ 3 . 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 y=a(x-1)2+4 与 x 轴交于点 A、 B 两点,与 y 轴交于点 C,且点 B 的坐标为 (3, 0),点 P 在这条抛物线上,且不与 B、 C 两点重合 .过点 P作 y 轴的垂线与射线 BC 交于点 Q,以 PQ 为边作 Rt PQF,使 PQF=90,点 F 在点 Q 的下方,且QF=1.设线段 PQ 的长度为 d,点 P 的横坐标为 m. (1)求这条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 . (2)求 d 与 m 之间
24、的函数关系式 . (3)当 Rt PQF 的边 PF 被 y 轴平分时,求 d的值 . (4)以 OB 为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 OBD,当 0 m 3 时,直接写出点 F 落在 OBD 的边上时 m的值 . 解析: (1)把点 B(3, 0)代入抛物线 y=a(x-1)2+4,求出 a 的值即可; (2)先求出直线 BC 的解析式,由点 Q 的纵坐标求出横坐标,求出 PQ,即可得出结果; (3)由题意得出点 P 与点 Q 关于 y 轴对称,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4)分两种情况:当点 F 落在 OBD 的直角边上时,延长 QF交 OB于 G,证出 OF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 OG=FG,由
25、 FG=QG-QF,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当点 F 落在 OBD 的斜边上时,证出 BQ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 BF=QF=1, OF=2,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 答案: (1)把点 B(3, 0)代入抛物线 y=a(x-1)2+4,得: 4a+4=0,解得: a=-1, 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y=-(x-1)2+4=-x2+2x+3, 即抛物线解析式为: y=-x2+2x+3. (2)对于抛物线 y=-x2+2x+3, 当 x=0 时, y=3; 当 y=0 时, x=-1,或 x=3, C(0, 3), A(-1, 0), B(3, 0), 设直线 BC 的解析式为: y=kx+
26、b, 根据题意得: 330bkb,解得: 13kb,直线 BC 的解析式为: y=-x+3, 点 P 的坐标为: (m, -m2+2m+3),点 Q 的纵坐标坐标为: -m2+2m+3, 则 -x+3=-m2+2m+3, x=m2-2m,点 Q 的坐标为 (m2-2m, -m2+2m+3), 当 -1 m 0 时,如图 1, d=m2-2m-m=m2-3m, 当 0 x 3 时,如图 2, d=m-(m2-2m)=-m2+3m, d 与 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223 1 030 )3()(d m m xm m x , ;(3)当 Rt PQF 的边 PF 被 y 轴平分时,点 P与点 Q关
27、于 y轴对称, 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m2-2m+m=0,解得: m=1,或 m=0(不合题意,舍去 ), m=1, d=3-1=2; (4)分四种情况: 情形一:如图 4 所示, C 点的坐标为 (0, 3), 将 y=3 代入函数 y=-x2+2x+3 得 x1=0(舍去 ), x2=2, P点的横坐标 m=2; 情形二:如图 5 所示:过 D2点作 D2G CO 交 QF 与 N 点, B(0, 3) D2(32, 32), CO=3, QF=1, QF CO,22DN QFD G CO , D2N=12 , Q(1, 2), 将 y=2 代入函数 y=-x2+2x+3 得 x1=1+ 2
28、 , x2=1- 2 (舍去 ), m=1+ 2 ; 情形三:如图 6 所示:过 D2点作 D2G OB, B(0, 3), D2(32, 32), BG=32, QF=1, QF CO,2QF BFD G BG , BF=1, Q(1, 1), 将 y=1 代入函数 y=-x2+2x+3 得 x1=1+ 3 , x2=1- 3 (舍去 ), m=1+ 3 ; 情形四:如图 7 所示: CD2=6, QF=1, BC=3 2 ,且 QF CD2,2BQ QFBC CD , BQ= 22 , Q 点纵坐标为 12,即 P 点纵坐标, 将 y=12代入函数 y=-x2+2x+3 得 x1=2 142, x2=2 142(舍去 ), m=2 142. 综上所述:当 0 m 3 时,点 F 落在 OBD 的边上时 m 的值为: 2,或 1+ 2 ,或 1+ 3 ,或 2 142.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