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数学文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14 小题,满分 56 分)考生应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空格内直接填写结果,每个空格填对得 4 分,否则一律零分) 1.( 4 分)( 2015上海)函数 f( x) =1 3sin2x 的最小正周期为 . 解析: 由条件利用半角公式化简函数的解析式,再利用余弦函数的周期性求得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 函数 f( x) =1 3sin2x=1 3 = + cos2x, 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 = , 答案 :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半角公式的应用,余弦函数的周期性,属于基础题 . 2.( 4 分)( 2015上海)设全集
2、U=R.若集合 A=1, 2, 3, 4, B=x|2x 3,则 A ( CUB)= 1, 3, 4 . 考点 :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 .菁优网版权所有 解析 : 本题考查集合的运算,由于两个集合已经化简,故直接运算得出答案即可 . 全集 U=R,集合 =1 , 2, 3, 4, =x|2x 3, ( UB) =x|x3 或 x 2, A ( UB) =1, 3, 4, 答案 : 1, 3, 4. 3.( 4 分)( 2015上海)若复数 z 满足 3z+ =1+i,其中 i 是虚数单位,则 z= . 考点 : 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菁优网版权所有 解析: 设 z=a+bi,则 =a b
3、i( a, b R), 又 3z+ =1+i, 3 ( a+bi) +( a bi) =1+i, 化为 4a+2bi=1+i, 4a=1 , 2b=1, 解得 a= , b= . z= . 答案 : . 4.( 4 分)( 2015上海)设 f 1( x)为 f( x) = 的反函数,则 f 1( 2) = . 考点 : 反函数 .菁优网版权所有 解析 :由 y=f( x) = ,得 , x, y 互换可得, ,即 f 1( x) = . . 答案 : . 5.( 4 分)( 2015上海)若线性方程组的增广矩阵为 解为 ,则 c1 c2= 16 . 考点 : 二阶行列式与逆矩阵 .菁优网版权
4、所有 解析 :由题意知 ,是方程组 的解,即 , 则 c1 c2=21 5=16, 答案 : 16. 6.( 4 分)( 2015上海)若正三棱柱的所有棱长均为 a,且其体积为 16 ,则 a= 4 . 考点 : 棱锥的结构特征 .菁优网版权所有 解析 :由题意可得,正棱柱的底面是变长等于 a 的等边三角形,面积为 aasin60 ,正棱柱的高为 a, ( aasin60 ) a=16 , a=4 , 答案 : 4. 7.( 4 分)( 2015上海)抛物线 y2=2px( p 0)上的动点 Q 到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1,则p= 2 . 考点 : 抛物线的简单性质 .菁优网版权所有 解析 :
5、因为抛物线 y2=2px( p 0)上的动点 Q 到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1, 所以 =1, 所以 p=2. 答案 : 2. 8.( 4 分)( 2015上海)方程 log2( 9x 1 5) =log2( 3x 1 2) +2 的解为 2 . 考点 : 对数的运算性质 .菁优网版权所有 解析 : log 2( 9x 1 5) =log2( 3x 1 2) +2, log 2( 9x 1 5) =log24 ( 3x 1 2) , 9 x 1 5=4( 3x 1 2), 化为( 3x) 2 123x+27=0, 因式分解为:( 3x 3)( 3x 9) =0, 3 x=3, 3x=9, 解得
6、x=1 或 2. 经过验证: x=1 不满足条件,舍去 . x=2 . 答案 : 2. 9.( 4 分)( 2015上海)若 x, y 满足 ,则目标函数 z=x+2y 的最大值为 3 . 考点 : 简单线性规划 .菁优网版权所有 解析 :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阴影部分) . 由 z=x+2y 得 y= x+ z, 平移直线 y= x+ z, 由图象可知当直线 y= x+ z 经过点 B 时,直线 y= x+ z 的截距最大, 此时 z 最大 . 由 ,解得 ,即 B( 1, 1), 代入目标函数 z=x+2y 得 z=21+1=3 答案 : 3. 10.( 4 分)( 2015上
7、海)在报名的 3 名男老师和 6 名女教师中,选取 5 人参加义务献血,要求男、女教师都有,则不同的选取方式的种数为 120 (结果用数值表示) . 考点 : 排列、组合的实际应用 .菁优网版权所有 解析 :根据题意,报名的有 3 名男老师和 6 名女教师,共 9 名老师, 在 9 名老师中选取 5 人,参加义务献血,有 C95=126种; 其中只有女教师的有 C65=6 种情况; 则男、女教师都有的选取方式的种数为 126 6=120 种; 答案 : 120 11.( 4 分)( 2015上海)在( 2x+ ) 6的二项式中,常数项等于 240 (结果用数值表示) . 考点 : 二项式系数的
8、性质 .菁优网版权所有 解析 :由( 2x+ ) 6,得 = . 由 6 3r=0,得 r=2. 常数项等于 . 答案 : 240. 12.( 4 分)( 2015上海)已知双曲线 C1、 C2的顶点重合, C1的方程为 y2=1,若 C2的一条渐近线的斜率是 C1的一条渐近线的斜率的 2 倍,则 C2的方程为 . 考点 : 双曲线的简单性质 .菁优网版权所有 解析 : C1的方程为 y2=1,一条渐近线的方程为 y= , 因为 C2的一条渐近线的斜率是 C1的一条渐近线的斜率的 2 倍, 所以 C2的一条渐近线的方程为 y=x, 因为双曲线 C1、 C2的顶点重合, 所以 C2的方程为 .
9、答案 : . 13.( 4 分)( 2015上海)已知平面向量 、 、 满足 ,且 | |, | |, | |=1, 2,3,则 | + + |的最大值是 3+ . 考点 :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菁优网版权所有 解析 :分别以 所在的直线为 x, 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当 | |, | |=1, 2, | |=3,则 , 设 ,则 x2+y2=9, + + =( 1+x, 2+y), | |= 的最大值,其几何意义是圆 x2+y2=9 上点( x, y)与定点( 1, 2)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3+ ; 且 | |, | |=1, 3, | |=2,则 , x2+y2=4, + + =(
10、1+x, 3+y) | |= 的最大值,其几何意义是圆 x2+y2=4 上点( x, y)与定点( 1, 3)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2+ =2+ , | |, | |=2, 3, , | |=1,则 , 设 ,则 x2+y2=1 + + =( 2+x, 3+y) | |= 的最大值,其几何意义是在圆 x2+y2=1 上取点( x, y)与定点( 2, 3)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1+ =1+ , 故 | + + |的最大值为 3+ . 答案 : 3+ 14.( 4 分)( 2015上海)已知函数 f( x) =sinx.若存在 x1, x2, , xm满足 0x 1 x2 xm6 ,且 |f( x1)
11、f( x2) |+|f( x2) f( x3) |+|f ( xm 1) f( xm) |=12( m12 ,m N*),则 m 的最小值为 8 . 考点 : 正弦函数的图象 .菁优网版权所有 答案: 8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满分 21 分)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考生应在答题纸的相应编号上,将代表答案的小方格涂黑,选对得 5 分,否则一律零分 . 15.( 6 分)( 2015上海)设 z1、 z2 C,则 “z 1、 z2均为实数 ” 是 “z 1 z2是实数 ” 的( ) 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必要非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考点 : 必要条件、充
12、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 .菁优网版权所有 解析 :若 z1、 z2均为实数,则 z1 z2是实数,即充分性成立, 当 z1=i, z2=i,满足 z1 z2=0 是实数,但 z1、 z2均为实数不成立,即必要性不成立, 故 “z 1、 z2均为实数 ” 是 “z 1 z2是实数 ”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答案 : A 16.( 5 分)( 2015上海)下列不等式中,与不等式 2 解集相同的是( ) A.(x+8)(x2+2x+3) 2 B.x+8 2( x2+2x+3) C. D. 考点 : 其他不等式的解法 .菁优网版权所有 解析 :由于 x2+2x+3=( x+1) 2+2 0,不等式 2
13、,等价于 x+8 2( x2+2x+3), 答案 : B 17.( 5 分)( 2015上海)已知点 A 的坐标为( 4 , 1),将 OA 绕坐标原点 O 逆时针旋转至 OB,则点 B 的纵坐标为( ) A. B. C. D. 考点 :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菁优网版权所有 解析 : 点 A 的坐标为( 4 , 1), 设 xOA= ,则 sin= = , cos= = , 将 OA 绕坐标原点 O 逆时针旋转 至 OB, 则 OB 的倾斜角为 + ,则 |OB|=|OA|= , 则点 B的纵坐标为 y=|OP|sin( + ) =7( sincos +cossin ) =7( + )=
14、 +6= , 答案 : D 18.( 5 分)( 2015上海)设 Pn( xn, yn)是直线 2x y= ( n N*)与圆 x2+y2=2 在第一象限的交点,则极限 =( ) A. 1 B. C. 1 D. 2 考点 : 极限及其运算 .菁优网版权所有 解析 :当 n+ 时,直线 2x y= 趋近于 2x y=1,与圆 x2+y2=2 在第一象限的交点无限靠近( 1, 1),而 可看作点 Pn( xn, yn)与( 1, 1)连线的斜率,其值会无限接近圆x2+y2=2 在点( 1, 1)处的切线的斜率,其斜率为 1. = 1. 答案 : A.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 5 题,满分 74
15、分)解答下列各题必须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规定区域内写出必要的步骤 . 19.( 12 分)( 2015上海)如图,圆锥的顶点为 P,底面圆为 O,底面的一条直径为 AB, C为半圆弧 的中点, E 为劣弧 的中点,已知 PO=2, OA=1,求三棱锥 P AOC 的体积,并求异面直线 PA 和 OE 所成角的大小 . 考点 : 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 .菁优网版权所有 解析 : 由条件便知 PO 为三棱锥 P AOC 的高,底面积 SAOC 又容易得到,从而带入棱锥的体积公式即可得到该三棱锥的体积 .根据条件能够得到 OEAC ,从而找到异面直线 PA, OE所成角为 PAC ,可取 AC中点 H
16、,连接 PH,便得到 PHAC ,从而可在 RtPAH 中求出 cosPAC ,从而得到 PAC . 答案 : PO=2 , OA=1, OCAB ; ; E 为劣弧 的中点; BOE=45 ,又 ACO=45 ; OEAC ; PAC 便是异面直线 PA 和 OE 所成角; 在 ACP 中, AC= , ; 如图,取 AC 中点 H,连接 PH,则 PHAC , AH= ; 在 RtPAH 中, cosPAH= ; 异面直线 PA 与 OE 所成角的大小为 arccos . 20.( 14 分)( 2015上海)已知函数 f( x) =ax2+ ,其中 a 为常数 (1)根据 a 的不同取值
17、,判断函数 f( x)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 (2)若 a ( 1, 3),判断函数 f( x)在 1, 2上的单调性,并说明理由 . 考点 :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函数奇偶性的性质 .菁优网版权所有 解析 : (1)根据函数的奇偶性的定义即可判断,需要分类讨论; (2)根据导数和函数的单调性的关系即可判断 . 答案 : (1)当 a=0 时, f( x) = ,显然为奇函数, 当 a0 时, f( 1) =a+1, f( 1) =a 1, f( 1) f ( 1),且 f( 1) +f( 1) 0 , 所以此时 f( x)为非奇非偶函数 . (2)a ( 1, 3), f( x) =a
18、x2+ , f ( x) =2ax = , a ( 1, 3), x 1, 2, 2ax 3 1 0, f ( x) 0, 函数 f( x)在 1, 2上的单调递增 . 21.( 14 分)( 2015上海)如图, O, P, Q 三地有直道相通, OP=3 千米, PQ=4 千米, OQ=5千米,现甲、乙两警员同时从 O 地出发匀速前往 Q 地,经过 t 小时,他们之间的距离为 f( t)(单位:千米) .甲的路线是 OQ,速度为 5 千米 /小时,乙的路线是 OPQ,速度为 8 千米 /小时,乙到达 Q 地后在原地等待 .设 t=t1时乙到达 P 地, t=t2时乙到达 Q 地 . (1)
19、求 t1与 f( t1)的值; (2)已知警员的对讲机的有效通话距离是 3 千米 ,当 t1tt 2时,求 f( t)的表达式,并判断 f( t)在 t1, t2上的最大值是否超过 3?说明理由 . 考点 : 函数与方程的综合运用 .菁优网版权所有 解析 : ( 1)用 OP 长度除以乙的速度即可求得 t1= ,当乙到达 P 点时,可设甲到达 A 点,连接 AP,放在 AOP 中根据余弦定理即可求得 AP,也就得出 f( t1); ( 2)求出 t2= ,设 t ,且 t 小时后甲到达 B 地,而乙到达 C 地,并连接 BC,能够用 t 表示出 BQ, CQ,并且知道 cos ,这样根据余弦定
20、理即可求出 BC,即 f( t),然后求该函数的最大值,看是否超过 3 即可 . 答案 : (1)根据条件知 ,设此时甲到达 A 点,并连接 AP,如图所示, OA= ; 在 OAP 中由余弦定理得, f( t1) =AP= =(千米); (2)可以求得 ,设 t 小时后,且 ,甲到达了 B 点,乙到达了 C 点,如图所示: 则 BQ=5 5t, CQ=7 8t; 在 BCQ 中由余弦定理得, f( t) =BC= ; 即 f( t) = , ; 设 g( t) =25t2 42t+18, , g( t)的对称轴为 t= ; 且 ; 即 g( t)的最大值为 ,则此时 f( t)取最大值 ;
21、即 f( t)在 t1, t2上的最大值不超过 3. 22.( 16 分)( 2015上海)已知椭圆 x2+2y2=1,过原点的两条直线 l1和 l2分别与椭圆交于点A、 B 和 C、 D,记 AOC 的面积为 S. (1)设 A( x1, y1), C( x2, y2),用 A、 C 的坐标表示点 C到直线 l1的距离,并证明 S=|; (2)设 l1: y=kx, , S= ,求 k 的值; (3)设 l1与 l2的斜率之积为 m,求 m 的值,使得无论 l1和 l2如何变动,面积 S 保持不变 . 考点 :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菁优网版权所有 . 解析: (1
22、)依题意,直线 l1的方程为 y= x,利用点到直线间的距离公式可求得点 C 到直线l1的距离 d= ,再利用 |AB|=2|AO|=2 ,可证得 S= |AB|d= |x1y2 x2y1|; (2)设直线 l1的斜率为 k,则直线 l2的斜率为 ,可得直线 l1与 l2的方程,联立方程组,可求得 x1、 x2、 y1、 y2,继而可求得答案 . (3)方法一:设直线 l1的斜率为 k,则直线 l2的斜率为 ,直线 l1的方程为 y=kx,联立方程组 ,消去 y 解得 x= ,可求得 x1、 x2、 y1、 y2,利用 S= |x1y2 x2y1|= ,设 =c(常数),整理得: k4 2mk
23、2+m2=c22k4+( 1+4m2) k2+2m2,由于左右两边恒成立,可得 ,此时 S= ; 方法二:设直线 l1、 l2的斜率分别为 、 ,则 =m,则 mx1x2= y1y2,变形整理,利用 A( x1, y1)、 C( x2, y2)在椭圆 x2+2y2=1 上,可求得面积 S 的值 . 答案 : (1)依题意,直线 l1的方程为 y= x,由点到直线间的距离公式得:点 C 到直线 l1的距离 d= = , 因为 |AB|=2|AO|=2 ,所以 S= |AB|d= |x1y2 x2y1|; (2)设直线 l1的斜率为 k,则直线 l1的方程为 y=kx, 则直线 l2的斜率为 ,
24、设直线 l1的方程为 y=kx,联立方程组 ,消去 y 解得 x= , 根据对称性,设 x1= ,则 y1= , 同理可得 x2= , y2= , 所以 S= |x1y2 x2y1|= |x1 y1|= . 所以 |x1 y1|= = ,解得 k= 1 或 3 (3)方法一:设直线 l1的斜率为 k,则直线 l2的斜率为 ,直线 l1的方程为 y=kx, 联立方程组 ,消去 y 解得 x= , 根据对称性,设 x1= ,则 y1= , 同理可得 x2= , y2= , 所以 S= |x1y2 x2y1|= ,设 =c(常数), 所以( m k2) 2=c2( 1+2k2)( k2+2m2),
25、整理得: k4 2mk2+m2=c22k4+( 1+4m2) k2+2m2, 由于左右两边恒成立,所以只能是 ,所以 ,此时 S= , 综上所述, m= , S= . 方法二:设直线 l1、 l2的斜率分别为 、 ,则 =m, 所以 mx1x2= y1y2, m 2 =4 =mx1x2y1y2, A ( x1, y1)、 C( x2, y2)在椭圆 x2+2y2=1 上, ( )( ) = +4 +2( + ) =1, 即( +4m) x1x2y1y2+2( + ) =1, 所以 + 2x1x2y1y2=( x1y2 x2y1) 2= 1( 4m+ ) x1x2y1y2 2x1x2y1y2 =
26、 ( 2m+ +2) x1x2y1y2,是常数,所以 |x1y2 x2y1|是常数, 所以令 2m+ +2=0 即可, 所以, m= , S= . 综上所述, m= , S= . 23.( 18 分)( 2015上海)已知数列 an与 bn满足 an+1 an=2( bn+1 bn), n N*. (1)若 bn=3n+5,且 a1=1,求 an的通项公式; (2)设 an的第 n0项是最大项,即 an0a n( n N*),求证: bn的第 n0项是最大项; ( 3)设 a1=3 0, bn= n( n N*),求 的取值范围,使得对任意 m, n N*, an0 ,且. 考点 : 数列递推
27、式;数列的函数特性 .菁优网版权所有 解析: (1)把 bn=3n+5 代入已知递推式可得 an+1 an=6,由此得到 an是等差数列,则 an可求; (2)由 an=( an an 1) +( an 1 an 2) + ( a2 a1) +a1,结合递推式累加得到 an=2bn+a1 2b1,求得 ,进一步得到 得答案; (3)由 (2)可得 ,然后分 1 0, = 1, 1 三种情况求得 an的最大值 M 和最小值 m,再由 ( 2, 2)列式求得 的范围 . 解析: (1): a n+1 an=2( bn+1 bn), bn=3n+5, a n+1 an=2( bn+1 bn) =2(
28、 3n+8 3n 5) =6, a n是等差数列,首项为 a1=1,公差为 6, 则 an=1+( n 1) 6=6n 5; (2)a n=( an an 1) +( an 1 an 2) + ( a2 a1) +a1 =2( bn bn 1) +2( bn 1 bn 2) +2 ( b2 b1) +a1 =2bn+a1 2b1, , . 数列 bn的第 n0项是最大项; (3)由 (2)可得 , 当 1 0 时, 单调递减,有最大值 ; 单调递增,有最小值 m=a1=3 , 由 , , 则 ,解得 . ( ) . 当 = 1 时, a2n=1, a2n 1= 3, M=3 , m= 1,不满足条件 . 当 1 时,当 n+ 时, a2n+ ,无最大值; 当 n+ 时, a2n 1 ,无最小值 . 综上所述, ( , 0)时满足条件 .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