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 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真题数学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 1.-12的倒数是 ( ) A.-2 B.2 C.-12D.12解析 : -12的倒数是 -2. 答案 : A. 2.若等腰三角形中有两边长分别为 2 和 5,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 A.9 B.12 C.7 或 9 D.9 或 12 解析 : 当腰为 5 时,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此情况成立,周长 =5+5+2=12; 当腰长为 2 时,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此情况不成立; 所以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12. 答案 : B. 3.计算 (-a3)2的结果是 ( ) A.-a5 B.a5
2、 C.-a6 D.a6 解析 : (-a3)2=a6. 答案 : D 4.如图所示,直线 a, b 被直线 c 所截, 1 与 2 是 ( ) A.同位角 B.内错角 C.同旁内角 D.邻补角 解析 : 1 和 2 两个角都在两被截直线直线 b 和 a 同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 c(截线 )的同旁,故 1 和 2 是直线 b、 a 被 c 所截而成的同位角 . 答案 : A. 5.函数 y= 2x ,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 ( ) A.x 2 B.x 2 C.x 2 D.x 2 解析 : 由题意得, x-2 0,解得 x 2. 答案 : C. 6.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则这个多
3、边形的边数为 ( ) A.3 B.4 C.5 D.6 解析 : 设多边形的边数为 n,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n-2) 180 =360, n-2=2, n=4. 答案 : B.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直线 y=kx+b 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则直线 y=bx+k 不经过的象限是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解析 : 由一次函数 y=kx+b 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k 0, b 0, 直线 y=bx+k 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直线 y=bx+k 不经过第三象限 . 答案 : C.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 B 的坐标分别为 (-3, 0),
4、 (3, 0),点 P 在反比例函数 y=2x的图象上,若 PAB 为直角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 P 的个数为 ( ) A.2 个 B.4 个 C.5 个 D.6 个 解析 : 当 PAB=90时, P 点的横坐标为 -3,把 x=-3 代入 y=2x得 y=-23,所以此时 P 点有 1 个; 当 APB=90,设 P(x, 2x), PA2=(x+3)2+(2x)2, PB2=(x-3)2+(2x)2, AB2=(3+3)2=36, 因为 PA2+PB2=AB2,所以 (x+3)2+(2x)2+(x-3)2+(2x)2=36, 整理得 x4-9x2+4=0,所以 x2=9 6 52,或 x
5、2=9 6 52,所以此时 P点有 4个, 当 PBA=90时, P 点的横坐标为 3,把 x=3 代入 y=2x得 y=23,所以此时 P点有 1个;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 P 点有 6 个 . 答案 : D.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 9.某市今年参加中考的学生大约为 45000 人,将数 45000 用科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 解析 :将 4500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4.5 104. 答案: 4.5 104. 10.关于 x 的不等式组 2 1 31xax ,的解集为 1 x 3,则 a 的值为 . 解析 : 2 1 31xax , ,解不等
6、式得: x 1,解不等式得: x a-1, 不等式组 2 1 31xax ,的解集为 1 x 3, a-1=3, a=4. 答案: 4. 11. 因式分解: x3-4x= . 解析 : x3-4x=x(x2-4)=x(x+2)(x-2). 答案: x(x+2)(x-2) 12.方程 322xx =0 的解是 . 解析 : 去分母得: 3(x-2)-2x=0, 去括号得: 3x-6-2x=0, 整理得: x=6, 经检验得 x=6 是方程的根 . 答案: x=6. 13.如图,四边形 ABCD 是 O 的内接四边形,若 C=130,则 BOD= . 解析 : A+ C=180, A=180 -1
7、30 =50, BOD=2 A=100 . 答案 : 100. 14.如图,在 Rt ABC 中, ACB=90,点 D, E, F 分别为 AB, AC, BC 的中点 .若 CD=5,则EF 的长为 . 解析 : ABC 是直角三角形, CD 是斜边的中线, CD=12AB, 又 EF 是 ABC 的中位线, AB=2CD=2 5=10cm, EF=12 10=5cm. 答案: 5. 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P 的坐标为 (0, 4),直线 y=34x-3 与 x 轴、 y 轴分别交于点 A, B,点 M 是直线 AB 上的一个动点,则 PM 长的最小值为 . 解析: 如图,过
8、点 P 作 PM AB,则: PMB=90, 当 PM AB 时, PM 最短, 因为直线 y=34x-3 与 x 轴、 y 轴分别交于点 A, B, 可得点 A 的坐标为 (4, 0),点 B 的坐标为 (0, -3), 在 Rt AOB 中, AO=4, BO=3, AB= 2234 =5, BMP= AOB=90, B= B, PB=OP+OB=7, PBM ABO, PB PMAB AO,即: 754PM,所以可得: PM=285. 答案: 28516.当 x=m 或 x=n(m n)时,代数式 x2-2x+3 的值相等,则 x=m+n 时,代数式 x2-2x+3 的值为 . 解析:
9、设 y=x2-2x+3, 当 x=m 或 x=n(m n)时,代数式 x2-2x+3 的值相等,2mn= 221 , m+n=2, 当 x=m+n 时,即 x=2 时, x2-2x+3=(2)2-2 (2)+3=3. 答案: 3.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72 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 17.计算: cos60 -2-1+ 22 -( -3)0. 解析: 原式第一项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第二项利用负整数指数幂法则计算,第三项利用二次根式性质化简,最后一项利用零指数幂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 答案: 原式 =12-12+2-1=1. 18.(1
10、)解方程: x2+2x=3; (2)解方程组: 233 4 1xyxy ,解析: (1)先移项,然后利用“十字相乘法”对等式的左边进行因式分解,然后解方程; (2)利用“加减消元法”进行解答 . 答案 : (1)由原方程,得 x2+2x-3=0, 整理,得 (x+3)(x-1)=0, 则 x+3=0 或 x-1=0,解得 x1=-3, x2=1. (2) 233 4 1xyxy ,由 2+,得 5x=5,解得 x=1, 将其代入,解得 y=-1.故原方程组的解集是: 11xy,19.某校为了了解初三年级 1000 名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从该年级随机抽取了若干名学生,将他们按体重 (均为整数,单
11、位: kg)分成五组 (A: 39.5 46.5; B: 46.5 53.5; C: 53.560.5; D: 60.5 67.5; E: 67.5 74.5),并依据统计数据绘制了如下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 . 解答下列问题: (1)这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 ,并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2)C 组学生的频率为 ,在扇形统计图中 D 组的圆心角是 度; (3)请你估计该校初三年级体重超过 60kg 的学生大约有多少名? 解析: (1)根据 A 组的百分比和频数得出样本容量,并计算出 B 组的频数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即可; (2)由图表得出 C 组学生的频率,并计算出 D 组的圆心角即可; (3)根
12、据样本估计总体即可 . 答案 : (1)这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 4 8%=50, B 组的频数 =50-4-16-10-8=12, 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 (2)C 组学生的频率是 0.32; D 组的圆心角 =1050 360 =72; (3)样本中体重超过 60kg 的学生是 10+8=18 人, 该校初三年级体重超过 60kg 的学生 =1850 100% 1000=360 人 . 20.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 1 个白球、 1 个蓝球和 2 个红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 . (1)从袋中随机摸出 1 个球,摸出红球的概率为 ; (2)从袋中随机摸出 1 个球 (不放回 )后,再从
13、袋中余下的 3 个球中随机摸出 1 个球 .求两次摸到的球颜色不相同的概率 . 解析: (1)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出摸出红球的概率; (2)利用树状图得出所有符合题意的情况,进而理概率公式求出即可 . 答案 : (1)从袋中随机摸出 1 个球,摸出红球的概率为: 2142. (2)如图所示: 所有的可能有 12 种,符合题意的有 10 种,故两次摸到的球颜色不相同的概率为: 10 512 6. 21.如图,已知 AB=AC=AD,且 AD BC,求证: C=2 D. 解析: 首先根据 AB=AC=AD,可得 C= ABC, D= ABD, ABC= CBD+ D;然后根据 AD BC,可得 CB
14、D= D,据此判断出 ABC=2 D,再根据 C= ABC,即可判断出 C=2 D. 答案 : AB=AC=AD, C= ABC, D= ABD, ABC= CBD+ D, AD BC, CBD= D, ABC= D+ D=2 D, 又 C= ABC, C=2 D. 22.如图,观测点 A、旗杆 DE 的底端 D、某楼房 CB 的底端 C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从点 A 处测得楼顶端 B 的仰角为 22,此时点 E 恰好在 AB 上,从点 D 处测得楼顶端 B 的仰角为 38.5 .已知旗杆 DE 的高度为 12 米,试求楼房 CB 的高度 .(参考数据: sin22 0.37, cos220.9
15、3, tan22 0.40, sin38.5 0.62, cos38.5 0.78, tan38.5 0.80) 解析: 由 ED 与 BC 都和 AC 垂直,得到 ED与 BC 平行,得到三角形 AED 与三角形 ABC 相似,由相似得比例,在直角三角形 AED 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 AD 的长,在直角三角形BDC 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 BC 的长即可 . 答案 : ED AC, BC AC, ED BC, AED ABC, E D A DB C A D D C , 在 Rt AED 中, DE=12 米, A=22, tan22 =12AD,即 AD= 12tan22=30
16、 米, 在 Rt BDC 中, tan BDC=BCDC,即 tan38.5 =BCDC=0.8, tan22 =30B C B CA D D C D C=0.4, 联立得: BC=24 米 . 23.如图,四边形 ABCD 中, A= ABC=90, AD=1, BC=3, E 是边 CD 的中点,连接 BE 并延长与 AD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 F. (1)求证:四边形 BDFC 是平行四边形; (2)若 BCD 是等腰三角形,求四边形 BDFC 的面积 . 解析: (1)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求出 BC AD,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 CBE= DFE,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 B
17、EC 和 FCD 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 BE=EF,然后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明即可; (2)分 BC=BD 时,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 AB,然后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BC=CD 时,过点 C作 CG AF 于 G,判断出四边形 AGCB 是矩形,再根据矩形的对边相等可得 AG=BC=3,然后求出 DG=2,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 CG,然后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列式计 算即可得解; BD=CD 时, BC 边上的中线应该与 BC垂直,从而得到 BC=2AD=2,矛盾 . 答案 (1) A= ABC=90, BC AD, CBE= DFE, 在
18、 BEC 与 FED 中, C B E D F EB E C F E DC E D E , BEC FED, BE=FE, 又 E 是边 CD 的中点, CE=DE,四边形 BDFC 是平行四边形 . (2) BC=BD=3 时,由勾股定理得, AB= 2 2 2 231B D A D =2 2 , 所以,四边形 BDFC 的面积 =3 2 2 =6 2 ; BC=CD=3 时,过点 C 作 CG AF 于 G,则四边形 AGCB是矩形, 所以, AG=BC=3, 所以, DG=AG-AD=3-1=2, 由勾股定理得, CG= 2 2 2 232C D D G = 5 , 所以,四边形 BDF
19、C 的面积 =3 5 =3 5 ; BD=CD 时, BC 边上的中线应该与 BC 垂直,从而得到 BC=2AD=2,矛盾,此时不成立; 综上所述,四边形 BDFC 的面积是 6 2 或 3 5 . 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A(8, 1), B(0, -3),反比例函数 y=kx(x 0)的图象经过点 A,动直线 x=t(0 t 8)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 M,与直线 AB 交于点 N. (1)求 k 的值; (2)求 BMN 面积的最大值; (3)若 MA AB,求 t 的值 . 解析: (1)把点 A 坐标代入 y=kx(x 0),即可求出 k 的值; (2)先求出直线
20、AB 的解析式,设 M(t, 8t), N(t, 12t-3),则 MN=8t-12t+3,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出 BMN 的面积是 t 的二次函数,即可得出面积的最大值; (3)求出直线 AM 的解析式,由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和直线 AM 的解析式组成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 M 的坐标,即可得出结果 . 答案 : (1)把点 A(8, 1)代入反比例函数 y=kx(x 0)得: k=1 8=8, y=8x, k=8. (2)设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 y=kx+b, 根据题意得: 813kbb,解得: k=12, b=-3, 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 y=12x-3; 设 M(t, 8t), N(
21、t, 12t-3),则 MN=8t-12t+3, BMN 的面积 S=12(8t-12t+3)t=-14t2+23t+4=-14(t-3)2+254, BMN 的面积 S 是 t 的二次函数, -14 0, S 有最大值, 当 t=3 时, BMN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254; (3) MA AB,设直线 MA 的解析式为: y=-2x+c, 把点 A(8, 1)代入得: c=17,直线 AM 的解析式为: y=-2x+17, 解方程组 2 178yxy x , 得:1612xy , 或 81xy, (舍去 ), M 的坐标为 (12, 16), t=12. 25.已知: O 上两个定点 A,
22、B 和两个动点 C, D, AC 与 BD 交于点 E. (1)如图 1,求证: EA EC=EB ED; (2)如图 2,若 弧 AB=弧 BC, AD 是 O 的直径,求证: AD AC=2BD BC; (3)如图 3,若 AC BD,点 O 到 AD 的距离为 2,求 BC 的长 . 解析: (1)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得到角相等,从而证得三角形相似,于是得到结论; (2)如图 2,连接 CD, OB 交 AC 于点 F 由 B 是弧 AC 的中点得到 BAC= ADB= ACB,且AF=CF=0.5AC.证得 CBF ABD.即可得到结论; (3)如图 3,连接 AO 并延长交 O
23、于 F,连接 DF 得到 AF 为 O 的直径于是得到 ADF=90,过 O 作 OH AD 于 H,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得到 DF=2OH=4,通过 ABE ADF,得到 1= 2,于是结论可得 . 答案: (1) EAD= EBC, BCE= ADE, AED BEC, AE DEBE CE, EA EC=EB ED. (2)如图 2,连接 CD, OB 交 AC 于点 F. B 是弧 AC 的中点, BAC= ADB= ACB,且 AF=CF=0.5AC. 又 AD 为 O 直径, ABC=90,又 CFB=90 . CBF ABD. CF BCBD AD,故 CF AD=BD BC.
24、 AC AD=2BD BC. (3)如图 3,连接 AO 并延长交 O 于 F,连接 DF, AF 为 O 的直径, ADF=90, 过 O 作 OH AD 于 H, AH=DH, OH DF, AO=OF, DF=2OH=4, AC BD, AEB= ADF=90, ABD= F, ABE ADF, 1= 2, 弧 BC=弧 DF, BC=DF=4. 2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 ABCD 和正方形 DEFG 的边长分别为 2a, 2b,点 A, D,G 在 y 轴上,坐标原点 O 为 AD 的中点,抛物线 y=mx2过 C, F 两点,连接 FD 并延长交抛物线于点 M. (1)
25、若 a=1,求 m 和 b 的值; (2)求 ba的值; (3)判断以 FM 为直径的圆与 AB 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 解析: (1)由 a=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及已知条件得出 C(2, 1).将 C 点坐标代入 y=mx2,求出m=14,则抛物线解析式为 y=14x2,再将 F(2b, 2b+1)代入 y=14x2,即可求出 b 的值; (2)由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2a,坐标原点 O 为 AD 的中点,得出 C(2a, a).将 C 点坐标代入y=mx2,求出 m= 14a,则抛物线解析式为 y=14ax2,再将 F(2b, 2b+a)代入 y=14ax2,整理得出方程
26、 b2-2ab-a2=0,把 a 看作常数,利用求根公式得出 b=(1 2 )a(负值舍去 ),那么 ba=1+2 ; (3)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 FD 的解析式为 y=x+a.再求出 M 点坐标为 (2a-2 2 a, 3a-22 a).又 F(2a+2 2 a, 3a+2 2 a),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得到以 FM 为直径的圆的圆心 O的坐标为 (2a, 3a),再求出 O到直线 AB(y=-a)的距离 d 的值,以 FM 为直径的圆的半径 r 的值,由 d=r,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可得以 FM 为直径的圆与 AB 所在直线相切 . 答案 : (1) a=1,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27、 2, 坐标原点 O 为 AD 的中点, C(2, 1). 抛物线 y=mx2过 C 点, 1=4m,解得 m=14,抛物线解析式为 y=14x2, 将 F(2b, 2b+1)代入 y=14x2, 得 2b+1=14 (2b)2, b=1 2 (负值舍去 ).故 m=14, b=1+ 2 . (2)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2a,坐标原点 O 为 AD 的中点, C(2a, a). 抛物线 y=mx2过 C 点, a=m 4a2,解得 m=14a,抛物线解析式为 y=14ax2, 将 F(2b, 2b+a)代入 y= 14ax2,得 2b+a= 14a (2b)2,整理得 b2-2ab-a2
28、=0, 解得 b=(1 2 )a(负值舍去 ), ba=1+ 2 . (3)以 FM 为直径的圆与 AB 所在直线相切 .理由如下: D(0, a), 可设直线 FD 的解析式为 y=kx+a, F(2b, 2b+a), 2b+a=k 2b+a,解得 k=1, 直线 FD 的解析式为 y=x+a. 将 y=x+a 代入 y= 14ax2, 得 x+a= 14ax2,解得 x=2a 2 2 a(正值舍去 ), M 点坐标为 (2a-2 2 a, 3a-2 2 a). F(2b, 2b+a), b=(1+ 2 )a, F(2a+2 2 a, 3a+2 2 a), 以 FM 为直径的圆的圆心 O的坐标为 (2a, 3a), O到直线 AB(y=-a)的距离 d=3a-(-a)=4a, 以 FM 为直径的圆的半径 r=O F= 222 2 2 2 3 2 2 3a a a a a a =4a, d=r,以 FM 为直径的圆与 AB 所在直线相切 .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