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文史类) (北京卷)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I 卷1 至2 页,第卷 3至 9 页,共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选择题 共40 分) 注意事项: 1答第 I 卷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用2B 铅笔将准考证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选中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为准,修改时用橡皮擦除干净。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本大题共 8小题,每小题5 分,共 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2、项中,选出符合题目 要求的一项。 1设集合21| 2, 12Ax x Bxx= ,则 cos = . 【答案】35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三角函数的运算。 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 由已知, 在第三象限, 2243cos 1 sin 155= = =, 应填35 . 10若数列 na 满足:111, 2 ( )nnaa anN+=,则5a = ;前 8 项的和8S = .(用数字作答) 【答案】 16 255 .w【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递推数列以及数列的求和问题. m 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 121 3243 541, 2 2, 2 4, 2 8, 2 16aaaaa
3、aaaa= =, 易知882125521S=,应填 255. 11若实数 ,x y满足20,4,5,xyxx+则 sxy= + 的最大值为 . 【答案】 9 【解析】 .s.5.u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方面的基础知. 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 如图,当 4, 5xy=时, 459sxy=+=+=为最大值. 故应填9. 12已知函数3, 1,(),1,xxfxxx =若 () 2fx= ,则x= . .w.w.k.s.5【答案】3log 2 .w【解析】 5.u.c本题主要考查分段函数和简单的已知函数值求 x的值. 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 由31log 232xxx=,122xxx
4、=无解,故应填3log 2. 13椭圆22192xy+=的焦点为12,FF,点 P 在椭圆上,若1|4PF = ,则2|PF = ;12FPF 的大小为 . 【答案】 2, 120.w【解析】 u.c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定义、焦点、长轴、短轴、焦距之间的关系以及余弦定理. 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 229, 3ab=, 2292 7cab=, 1227FF = , 又1124, 2 6PF PF PF a=+=,22PF = , 又由余弦定理,得( )2221224 271cos224 2FPF+= =, 12120FPF=,故应填 2, 120. 14设A 是整数集的一个非空子集,对于
5、kA ,如果 1kA 且 1kA+ ,那么称 k 是A的一个“孤立元” ,给定 1,2,3,4,5,6,7,8,S = ,由 S 的3个元素构成的所有集合中,不含“孤立元”的集合共有 个. 【答案】 6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与理解、信息迁移以及学生的学习潜力,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属于创新题型. 什么是“孤立元”?依题意可知,必须是没有与 k 相邻的元素,因而无“孤立元”是指在集合中有与 k 相邻的元素.故所求的集合可分为如下两类: 因此,符合题意的集合是: 1,2,3 , 2,3,4 , 3,4,5 , 4,5,6 , 5,6,7 , 6,7,8 共6个. 故应填6. 三
6、、解答题:本大题共6 小题,共8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5 (本小题共 12 分) 已知函数 () 2sin( )cosf xxx= . ()求 ()f x 的最小正周期; ()求 ()f x 在区间 ,62 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诱导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三角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等基础知识,主要考查基本运算能力 () () ( )2sin cos 2sin cos sin 2f xxxxxx= =, 函数 ()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 . ()由 2623xx ,3sin 2 12x , ()f x 在区间 ,62 上的最大值为
7、 1,最小值为32 . 16 (本小题共 14 分) 如图,四棱锥 P 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 PD ABCD底面 ,点E 在棱PB上. ()求证:平面 AEC PDB平面 ; ()当 2PD AB= 且 E 为PB 的中点时,求 AE与平面 PDB所成的角的大小. 【解法1】 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和平面垂直、平面与平面垂直、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 ()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ACBD, PD ABCD底面 , PDAC, AC平面PDB, 平面 AEC PDB平面 . ()设 ACBD=O,连接 OE, 由()知 AC平面 PDB于 O,
8、 AEO 为AE 与平面PDB所的角, O,E 分别为 DB、PB 的中点, OE/PD,12OE PD= , 又 PD ABCD底面 , OE底面ABCD,OEAO, 在RtAOE中,1222OE PD AB AO= =, 45AEO=,即 AE 与平面 PDB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45. 【解法2】 如图,以 D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Dxyz , 设 ,AB a PD h=则()( ) ( ) ( )( ),0,0 , , ,0 , 0, ,0 , 0,0,0 , 0,0,A aBaCaD Ph, () ( ) ( ) ( ), ,0 , 0,0, , , ,0AC a a DP h
9、DB a a= = =uuur uuur uuur, 0, 0AC DP AC DB= =uuur uuur uuur uuur, ACDP,ACBD, AC平面PDB, 平面 AEC PDB平面 . ()当 2PD AB= 且 E 为PB 的中点时, ()11 20,0, 2 , , ,22 2PaEaaa, 设 AC BD O=,则11(,0)22Oaa ,连接 OE, 由()知 AC平面 PDB于 O, AEO 为AE 与平面PDB所成的角, 11 2 2, , 0,22 2 2EA a a a EO a= =uuur uuur, 2cos2EA EOAEOEA EO= =uuur uu
10、uruuur uuur , 45AEO=,即 AE 与平面 PDB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45. 17 (本小题共 13 分) 某学生在上学路上要经过 4 个路口,假设在各路口是否遇到红灯是相互独立的,遇到红灯的概率都是13,遇到红灯时停留的时间都是 2min. ()求这名学生在上学路上到第三个路口时首次遇到红灯的概率; ()这名学生在上学路上因遇到红灯停留的总时间至多是 4min 的概率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随机事件、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等概率的基础知识,考查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这名学生在上学路上到第三个路口时首次遇到红灯为事件 A,因为事件 A等于事件“这名学生在第一和
11、第二个路口没有遇到红灯,在第三个路口遇到红灯” ,所以事件 A的概率为 ()11141133327PA=. ()设这名学生在上学路上因遇到红灯停留的总时间至多是 4min 为事件 B,这名学生在上学路上遇到 k 次红灯的事件 ( )0,1,2kBk= . 则由题意,得 ()40216381PB=, () ()13 221214 241 2 32 1 2 24,3 3 81 3 3 81PB C PB C = . 由于事件 B等价于“这名学生在上学路上至多遇到两次红灯” , 事件 B 的概率为() ( ) () ( )01289PB PB PB PB= +=. 18 (本小题共 14 分) 设函
12、数3() 3 ( 0)fx x ax ba= + . ()若曲线 ()yfx= 在点 (2, (2)f 处与直线 8y = 相切,求 ,ab的值; ()求函数 ()f x 的单调区间与极值点.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解不等式等基础知识,考查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3f xxa= , 曲线 ()yfx= 在点 (2, (2)f 处与直线 8y = 相切, ()()()20 34 04,24.86 828f aababf = = =+= () ()()()230fx x aa=, 当 0a ,函数 ()f x 在 ( ),+上单调递增,此时函数 ()f
13、 x 没有极值点. 当 0a 时,由 ()0f xxa= , 当(),x a 时, ( )0fx ,函数 ()f x 单调递增, 当(),x aa 时, ( )0fx ,函数 ()f x 单调递增, 此时 x a= 是 ()f x 的极大值点, x a= 是 ()f x 的极小值点. 19 (本小题共 14 分) 已知双曲线2222:1(0,0)xyCabab=的离心率为 3 ,右准线方程为33x= 。 ()求双曲线 C 的方程; ()已知直线 0xym+=与双曲线 C 交于不同的两点 A,B,且线段 AB 的中点在圆225xy+=上,求 m 的值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圆的
14、切线方程等基础知识,考查曲线和方程的关系等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考查推理、运算能力 ()由题意,得2333acca=,解得 1, 3ac=, 2222bca=,所求双曲线 C的方程为2212yx = . ()设 A、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 ( )11 2 2,x yxy,线段 AB 的中点为 ()00,M xy, 由22012xymyx+=得220xmxm =(判别式 0 ), 12000,22xxx my x m m+=+=, 点 ( )00,M xy在圆225xy+ = 上, ()2225mm+=, 1m= . 20 (本小题共 13 分) 设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为 (,0)nap
15、nqnNP=+ . 数列 nb 定义如下:对于正整数 m ,mb 是使得不等式nam 成立的所有 n中的最小值. ()若11,23pq=,求3b ; ()若 2, 1pq=,求数列 mb 的前 2 m 项和公式; ()是否存在 p 和 q,使得 32( )mbmmN=+ ?如果存在,求 p和 q 的取值范围;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数列的概念、数列的基本性质,考查运算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本题是数列与不等式综合的较难层次题. ()由题意,得1123nan=, 解11323n,得203n . 11323n成立的所有 n 中的最小正整数为 7,即37b
16、= . ()由题意,得 21nan=, 对于正整数 m,由nam ,得12mn+ . 根据mb 的定义可知 当 21mk=时,( )*mbkkN=; 当 2mk= 时,( )*1mbk kN=+ . ()( )12 2 13 21 24 2mm mbb b bb b bb b+ = + + +LL L () ( )123 234 1mm=+ + + LL ( ) ( )213222mm mmmm+=+=+. ()假设存在 p 和 q满足条件,由不等式 pnqm+ 及 0p 得mqnp . 32( )mbmmN=+ ,根据mb 的定义可知,对于任意的正整数 m 都有 31 32mqmmp+(或 310p)时,得31p qmp+(或231p qmp+) ,这与上述结论矛盾! 当 310p=,即13p = 时,得21033qq , 解得2133q.(经检验符合题意) 存在 p 和 q,使得 32( )mbmmN=+ ; p 和 q 的取值范围分别是13p = ,2133q.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