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曹刿论战这篇文字选自 。 “齐师伐我 ”中的 “我 ”指 。 答案:左传 鲁国 选择题 下列句中的 “属 ”与 “忠之属也 ”中的 “属 ”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A神情与苏、黄不 属 。 B在骨髓,司命之所 属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属 D 属 予作文以记之 答案: C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句正确的一项是 A那些小小大大的监狱,即使不能都去察看,也必定要有爱憎之情。 B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逐一审察,但也一定要凭感情办事。 C大大小小的监狱,虽然不能一 一视察,必定因为有特殊的情况。 D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
2、一 一明察,也一定要处理得合乎情理。 答案: D 文言文阅读 曹刿和鲁庄公的战前对话,体现了曹刿 ( )的战略思想。 答案:取信于民 语段分析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 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小题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 “夫战,勇气也 ”意思是大丈夫打仗,靠的是勇气。 “一鼓作气 ”在选文中的意思是趁劲头大的
3、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B “彼竭我盈 ”中, “竭 ”和 “盈 ”意思相对,揭示了敌我双方士气的对比, “彼竭我盈 ”之时正是反攻的有利时机。 C选文第 段写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的言行,表现出曹刿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善于把握有利战机。 D选文刻画人物精练传神,如 “公将鼓之 ”“公将驰之 ”仅仅 8个字就 刻画出了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寡谋的特点。 【小题 2】参考 “示例 ”,根据所给词语中划线字的意思,另写一个含这个字的成语。 遂 逐 齐师 -随波 逐 流 ( 1)既 克 ( 2)夫大国,难 测 也 ( 3)望其旗 靡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 1)克敌制胜(攻无不克)( 2
4、)深不可测(高深莫测、莫测高深、心怀叵测、居心叵测、天有不测风云)( 3)望风披靡(所向披靡、所向风靡、望风而靡)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对选文阅读理解能力。 “一鼓作气 ”在选文中的意思是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而不是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所以 A项是错误的。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仿例写成语的能力。做这道题时首先要了解划线字词的含义,然后再仿照示例的结构写出符合条件的成语。 阅读公输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 “夫子何命焉为? ” 子墨子曰: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
5、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 “请献十金。 ” 公输盘曰: “吾义固不杀人。 ” 子墨子起,再拜,曰: “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 公输盘服。 【小题 1】解释划线的词语。 ( 1) 起 于齐( ) ( 2)请 说 之( ) ( 3)吾从北方闻子 为 梯( ) ( 4)不可谓 知 类( ) 【小题 2】下面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1)知 而 不争( 2)面山 而 居 B( 1) 见 公输盘( 2)动乎其言而
6、 见 乎其文 C ( 1)愿借子杀 之 ( 2) 呼尔而与 之 D( 1)吾义 固 不杀人 ( 2) 固 国不以山溪之险 【小题 3】墨子 “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的目的是_,体现了墨子 _的主张。 【小题 4】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墨子真的要请公输盘替他做这件事吗?请简答。 答案: 【小题 1】( 1)出发(动身)( 2)解释( 3)制造( 4)明白事理 【小题 1】 C 【小题 1】阻止楚国攻打宋国非攻(反对侵略战争、反对不义战争) 10当然不是。其实墨子是先用激将法,诱使对方说出 “吾义固不杀人 ”,然后指出对方行为与观点相违背,从而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中而无
7、法争辩。(或墨子是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使公输盘理屈词穷) 【小题 1】当然不是。其实墨子是先用激将法,诱使对方说出 “吾义固不杀人 ”,然后指出对方行为与观点相违背,从而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中而无法争辩。(或墨子是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使公输盘理屈词穷)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在理解词语意思的时候,除了要结合 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一些字的古今词义的不同,如 “起、说、知 ”。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理解能力。 C项中的 “之 ”都是代词,意思为 “他 ”,而 A项中 “而 ”; B项中的 “见 ”; D项中的 “固 ”它们的意义和用法相同都不相同。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答案:可以从 “子墨子起,再拜,曰 ”的内容中知晓。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对墨子 “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的目的理解能力。墨子见到公输盘后,公输盘问他有何见教,他并不正面直答来意,而说: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他把问 题说得十分严重,意在一下子把对方的注意力引到这件事上,迫使对方对这件事立即表示态度,说出意见,亦即使对方说出自己要他说出的话来,然后指出对方行为与观点相违背,从而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中而无法争辩。 作文 探究应用 将曹刿论战改写成一篇故事,字数不限。 答案:略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