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福建莆田青璜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期初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一组数据 4, 5, 6, 7, 7, 8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A 7, 7 B 7, 6.5 C 5.5, 7 D 6.5, 7 答案: D. 试题分析: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 4, 5, 6, 7, 7, 8 最中间的数是 6, 7,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7出现了二次,出现的次数最多,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7; 故选 D 考点 : 1.众数; 2.中位数 . 如图,四边形 ABCD中, BAD= ACB=90, AB=AD, AC=4BC,设 CD的长为 x,四边形 ABCD的面积为 y,则 y与
2、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作 AE AC, DE AE,两线交于 E点,作 DF AC 垂足为 F点, BAD= CAE=90,即 BAC+ CAD= CAD+ DAE BAC= DAE 又 AB=AD, ACB= E=90 ABC ADE( AAS) BC=DE, AC=AE, 设 BC=a,则 DE=a, DF=AE=AC=4BC=4a, CF=AC-AF=AC-DE=3a, 在 Rt CDF中,由勾股定理得, CF2+DF2=CD2,即( 3a) 2+( 4a) 2=x2, 解得: , y=S 四边形 ABCD=S 梯形 ACDE= ( DE+
3、AC) DF = ( a+4a) 4a=10a2= 故选 C 考点 : 根据实际问题列二次函数关系式 . 下列四个函数图象中,当 x 0时, y随 x的增大而增大的是 ( ).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错误,此函数为减函数, y随 x的增大而减小; B、错误,此函数为反比例函数, x 0时, y随 x的增大而减小; C、正确,此函数为二次函数, x 0时, y随 x的增大而增大; D、错误,此函数为二次函数, x 0 时,在对称轴的左侧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的右侧 y随 x的增大而增大 故选 C 考点 : 1.二次函数的图象; 2.一次函数的图象; 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
4、 如图,在正方形 ABCD中,点 P是 AB上一动点(不与 A, B重合),对角线 AC, BD相交于点 O,过点 P分别作 AC, BD的垂线,分别交 AC, BD于点 E, F,交 AD, BC 于点 M, N下列结论: APE AME; PM+PN=AC; PE2+PF2=PO2; POF BNF; 当 PMN AMP 时,点 P是 AB的中点其中正 确的结论的个数有( )个 . A 5 B 4 C 3 D 2 答案: B. 试题分析: 四边形 ABCD是正方形, BAC= DAC=45 在 APE和 AME中, , APE AME,故 正确; PE=EM= PM, 同理, FP=FN=
5、 NP 正方形 ABCD中 AC BD, 又 PE AC, PF BD, PEO= EOF= PFO=90,且 APE中 AE=PE 四边形 PEOF是矩形 PF=OE, PE+PF=OA, 又 PE=EM= PM, FP=FN= NP, OA= AC, PM+PN=AC,故 正确; 四边形 PEOF是矩形, PE=OF, 在直角 OPF中, OF2+PF2=PO2, PE2+PF2=PO2,故 正确 BN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而 POF不一定是,故 错误; AM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当 PMN AMP时, PM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PM=PN, 又 AMP和 BPN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P=
6、BP,即 P时 AB的中点故 正确 故选 B 考点 :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3.勾股定理; 4.正方形的性质 . 若 1 2,则 的值为( ) . A 2 -4 B -2 C 4-2 D 2 答案: D 试题分析: 1 x 2, x-3 0, x-1 0, =|x-3|+|x-1| =3-x+x-1 =2 故选 D 考点 : 1.绝对值; 2.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 下列图形: 平行四边形; 菱形; 圆; 梯形; 等腰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国旗上的五角星 .这些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答
7、案: B. 试题分析: 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圆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梯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一般梯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等腰三角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直角三角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是轴对称图形; 国旗上的五角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故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 故选 B 考点 : 1.中心对称图形; 2.轴对称图形 . 有一组数据如下: 3, a, 4, 6, 7,它们的平均数是 5,那么这组数 据的方差是( ) A 10 B C 2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
8、题意得: ( 3+a+4+6+7) =5, 解得 a=5, S2= ( 3-5) 2+( 5-5) 2+( 4-5) 2+( 6-5) 2+( 7-5) 2=2 故选 C 考点 : 1.方差; 2.平均数 . 已知 O1的半径为 3cm, O2的半径为 8cm.且 O1O2=5cm,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外切 B内切 C相交 D相离 答案: B. 试题分析: 两圆的半径分别为 3cm和 8cm,圆心距为 5cm, 8-3=5, 两圆的位置关系是相内切 故选 B 考点 :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 填空题 如图,在 ABC中 A=60, BM AC 于点 M, CN AB于点 N, P为 BC
9、边的中点,连接 PM, PN,则下列结论: PM=PN; ; PMN 为等边三角形; 当 ABC=45时, BN= PC其中正确的是 _. 答案: . 试题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判断 正确;先证明 ABM ACN,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判断 正确;先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求出 ABM= ACN=30,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 BCN+ CBM=60,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出 BPN+ CPM=120,从而得到 MPN=60,又由 得PM=PN,根据有一个角是 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可判断 正确;当 ABC=4
10、5时, BCN=45,由 P为 BC 边的中点,得出 BN= PB= PC,判断 正确 试题: BM AC 于点 M, CN AB于点 N, P为 BC 边的中点, PM= BC, PN= BC, PM=PN,正确; 在 ABM与 ACN 中, A= A, AMB= ANC=90, ABM ACN, ,正确; A=60, BM AC 于点 M, CN AB于点 N, ABM= ACN=30, 在 ABC中, BCN+ CBM180-60-302=60, 点 P是 BC 的中点, BM AC, CN AB, PM=PN=PB=PC, BPN=2 BCN, CPM=2 CBM, BPN+ CPM=
11、2( BCN+ CBM) =260=120, MPN=60, PMN 是等边三角形,正确; 当 ABC=45时, CN AB于点 N, BNC=90, BCN=45, BN=CN, P为 BC 边的中点, PN BC, BP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BN= PB= PC,正确 考点 :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 如图,点 A, B, C, D为 O 上的四个点, AC 平分 BAD, AC 交 BD于点 E, CE=4, CD=6,则 AE的长为 _.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圆周角定理 CAD= CDB,继而证明 ACD DCE,设AE=
12、x,则 AC=x+4,利用对应边成比 例,可求出 x的值 试题:设 AE=x,则 AC=x+4, AC 平分 BAD, BAC= CAD, CDB= BAC, CAD= CDB, ACD= ACD, ACD DCE, ,即 , 解得: x=5 考点 : 1.圆周角定理; 2.圆心角、弧、弦的关系; 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 如果点( 1x, y1)在第二象限,那么点( x1, 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在第 _象限 . 答案:三 . 试题分析:已知点 A( 1-x, y-1)在第二象限,根据第二象限点的坐标特征:横坐标 0,纵坐标 0,即 1-x 0, y-1 0,由以上两式可以判断 x 1,
13、 y 1,从而点 B( x-1, y-1)在第一象限又两点关于原点对称,则两点的横、纵坐标都是互为相反数,因而点 B( x-1, y-1)关于原点对称的点 C是( 1-x, 1-y),它在第三象限 试题: 点 A( 1-x, y-1)在第二象限, 根据第二象限点的坐标特征:横坐标 0,纵坐标 0, 1-x 0, y-1 0, 即 x 1, y 1, x-1 0, y-1 0, 点 B( x-1, y-1)在第一象限, 又 两点关于原点对称,则两点的横、纵坐标都是互为相反数 , 点 B( x-1, y-1)关于原点对称的点 C是( 1-x, 1-y), 1-x 0, 1-y 0, 点 C在第三象
14、限, 考点 :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 某小组同学,新年时每人互送贺年卡一张,共送贺年卡 56张,这个小组共有 人 . 答案: . 试题分析:设这个小组有 x人,那么每个人送的贺卡为 x-1张,那么根据题意可得出方程为 x( x-1),即可列出方程求解注意根据实际意义进行值的取舍 试题:设这个小组有 x人,那么每个人送的贺卡为 x-1张,根据题意得: x( x-1) =56 解得 x=-7(不合题意舍去), x=8 考 点 :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 将一副三角尺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则 的值是 答案: . 试题分析:由 BAC= ACD=90,可得 AB CD,即可证得 ABE DCE,然
15、后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得: ,然后利用三角函数,用AC 表示出 AB与 CD,即可求得答案: 试题: BAC= ACD=90, AB CD, ABE DCE, , 在 Rt ACB中 B=45, AB=AC, 在 Rt ACD中, D=30, 考点 :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 函数 的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x2. 试题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被开方数大于等于 0,列不等式求解 试题: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得 2-x0, 解得 x2. 考点 :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 妈妈做了一份美味可口的菜品,为了了解菜品的咸淡是否适合,于是妈妈取了一点品尝,这应该属于 (填普查或
16、抽样调查) 答案:抽样调查 试题分析:根据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定义,显然此题属于抽样调查 试题:抽样调查 考点 : 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 点 A的坐标为( , 0),把点 A绕着坐标原点顺时针旋转 135o到点 B,那么点 B的坐标是 _ 答案:( -1, -1) 试题分析:画出图形分析,点 B位置如图所示作 BC y轴于 C点,根据 AOB=135,有 BOC=45,然后解直角三角形求 OC、 BC 的长度,根据 B点在第三象限确定其坐标 试题:点 B位置如图所示 作 BC y轴于 C点 A( , 0), OA= AOB=135, BOC=45 OC=OB, 又 OB=OA= , OC2+BC
17、2=OB2, BC=1, OC=1 因 B在第三象限,所以 B( -1, -1) 考点 : 旋转 . 计算题 计算: (1)、 (2)、 答案: (1) (2) 试题分析:( 1)把二次根式进行化简后,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求出答案:; ( 2)根据二次根式、绝对值、零次幂的意义进行计算即可求出答案: . 试题( 1)原式 = ; ( 2)原式 = . 考点 : 1.二次根式的化简; 2.实数的混合运算 . 解答题 如图, ABC中,已知 BAC 45, AD BC 于 D, BD 2, DC 3,求AD的长 . 小萍同学灵活运用轴对称知识,将图形进行翻折变换,巧妙地解答了此题 . 请按照小萍
18、的思路,探究并解答下列问题: (1)分别以 AB、 AC 为对称轴,画出 ABD、 ACD的轴对称图形, D点的对称点为 E、 F,延长 EB、 FC相交于 G点,求证:四边形 AEGF是正方形; (2)设 AD=x,建立关于 x的方程模型,求出 x的值 . 答案:( 1)证明见;( 2) 6. 试题分析:( 1)先根据 ABD ABE, ACD ACF,得出 EAF=90;再根据对称的性质得到 AE=AF,从而说明四边形 AEGF是正方形; ( 2)利用勾股定理,建立关于 x的方程模型( x-2) 2+( x-3) 2=52,求出AD=x=6 试题:( 1)证明:由题意可得: ABD ABE
19、, ACD ACF DAB= EAB, DAC= FAC,又 BAC=45, EAF=90 又 AD BC E= ADB=90, F= ADC=90 四边形 AEGF是矩形, 又 AE=AD, AF=AD AE=AF 矩形 AEGF是正方形 ( 2)解:设 AD=x,则 AE=EG=GF=x BD=2, DC=3 BE=2, CF=3 BG=x-2, CG=x-3 在 Rt BGC中, BG2+CG2=BC2, ( x-2) 2+( x-3) 2=52 化简得, x2-5x-6=0 解得 x1=6, x2=-1(舍去) 所以 AD=x=6 考点 :1. 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2.勾股定理;
20、3.正方形的判定 . 某超市在销售中发现:某种新年吉祥物品平均每天可售出 20套,每套盈利40 元。为了迎接新年,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扩大销售量,增加盈利,尽快减少库存。经市场调查发现:如果每套降价 1元,那么平均每天就可多售出 2 套。要想平均每天在销售这种吉祥物上盈利 1200 元,那么每套应降价多少? 答案:元 试题分析:设每套降价 x元,那么就多卖出 2x套,根据扩大销售量,增加盈利,尽快减少库存, 每天在销售吉祥物上盈利 1200元,可列方程求解 试题:设每套降价 x元, 由题意得:( 40-x)( 20+2x) =1200 即 2x2-60x+400=0, x2-30x+2
21、00=0, ( x-10)( x-20) =0, 解之得: x=10或 x=20 为了减少库存,所以 x=20 因此,每套应降价 20元 考点 :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 小明和小亮是一对双胞胎,他们的爸爸买了两套不同品牌的运动服送给他们,小明和小亮都想先挑选 .于是小明设计了如下游戏来决定谁先挑选游戏规则是: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除数字以外其它均相同的 4个小球,上面分别标有数字 1、 2、 3、 4一人先从袋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另一人再从袋中剩下的 3个小球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若摸出的两个小球上的数字和为奇数,则小明先挑选;否则小亮先挑选 ( 1)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出小明先挑选的概率; (
22、 2)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 1)列表法见;( 2)不公平,理由见 . 试题分析:游戏是否公平,关键要看是否游戏双方各有 50%赢的机会,本题中即小明先挑选或小亮先挑选的 概率是否相等,求出概率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试题:( 1)根据题意可列表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1 2 3 4 1 ( 1, 2) ( 1, 3) ( 1, 4) 2 ( 2, 1) ( 2, 3) ( 2, 4) 3 ( 3, 1) ( 3, 2) ( 3, 4) 4 ( 4, 1) ( 4, 2) ( 4, 3) 从表可以看出所有可能结果共有 12种,且每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同,符合条件的结果有 8种,
23、 P(和为奇数) = ; ( 2)不公平 小明先挑选的概率是 P(和为奇数) = ,小亮先挑选的概率是 P(和为偶数) = , , 不公平 考点 : 1.游戏公平性; 2.列表法与树状图法 . 如图, O 是 ACD的外接圆, AB是直径,过点 D作直线 DE AB,过点 B作直线 BE AD,两直线交于点 E, ACD=45, O 的半径是 4cm. ( 1)请判断 DE与 O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 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用 表示) 答案:( 1) DE为 O 的切线,理由见;( 2) cm2 试题分析:( 1)连结 OD,根据圆周角定理得 ABD= ACD=45, ADB=
24、90,可判断 AD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 OD AB,而 DE AB,则有 OD DE,然后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得到 DE为 O 的切线; ( 2)先由 BE AD, DE AB得到四边形 ABED为平行四边形,则DE=AB=8cm,然后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和扇形的面积公式利用 S 阴影部分 =S 梯形 BODE-S 扇形 OBD进行计算即可 试题:( 1) DE与 O 相切理由如下: 连结 OD, BD,则 ABD= ACD=45, AB是直径, ADB=90, AD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点 O 为 AB的中点, OD AB, DE AB, OD DE, OD是半径, DE为 O 的切线 ;
25、( 2) BE AD, DE AB, 四边形 ABED为平行四边形, DE=AB=8cm, S阴影部分 =S梯形 BODE-S扇形 OBD = cm2 考点 : 1.切线的判定; 2.扇形面积的计算 . 如图,将正方形 ABCD中的 ABD绕对称中心 O 旋转至 GEF的位置,EF 交 AB于 M, GF 交 BD于 N请猜想 BM 与 FN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 BM=FN,证明见 . 试题分析:利用旋转的性质和正方形的性质得出 OBM OFN,从而证明猜想正确 试题:猜想: BM=FN 理由如下: 在正方形 ABCD中, BD为对角线, O 为对称中心, BO=DO, B
26、DA= DBA=45, GEF为 ABD绕 O 点旋转所得, FO=DO, F= BDA, OB=OF, OBM= OFN 在 OMB和 ONF中 , OBM OFN( ASA), BM=FN 考点 : 1.旋转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 先化简,再求值: ( 1+ ),其中 a=5- , b=-3+ 答案: . 试题分析:先把代数进行化简,再把 a、 b的值分别代入即可求解 . 试题: ; 把 a=5- , b=-3+ 代入上式得: 原式 = . 考点 : 分式的化简与求值 . 解方程 : (1)、 (2)、 答案:( 1) x1=-4, x2=1;( 2) , . 试题分析:( 1
27、)移项,提取公因式,把方程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即可; ( 2)利用求根公式求解 . 试题:( 1) 即: x+4=0, x-1=0 解得: x1=-4, x2=1; (2) a=5, b=-8, c=2 =(-8)2-452=24 0 , . 考点 : 1.解一元二次方程 -因式分解法; 2.解一元二次方程 -公式法 . 如图,已知直线 y -2x 4与 x轴、 y轴分别相交于 A、 C两点,抛物线y=-2x2+bx+c (a0)经过点 A、 C. ( 1)求抛物线的式 ; ( 2)设抛物线的顶点为 P,在抛物线上存在点 Q,使 ABQ 的面积等于 APC面积的 4倍 .求出点 Q 的坐
28、标 ; ( 3)点 M是直线 y=-2x+4上的动点,过点 M作 ME垂直 x轴于点 E,在 y轴(原点除外)上是否存在点 F,使 M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若存在 ,求出点 F的坐标及对应的点 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答案:( 1) y=-2x2+2x+4;( 2) Q( 0, 4)或( 1, 4)或( , -4)或 ( , -4);( 3)存在,点 F坐标为( 0, )时,点 M的坐标为( ,),点 F坐标为( 0, -4)时,点 M的坐标为( 4, -4);点 F坐标为( 0,1),点 M的坐标为( 1, 2) 试题分析: 1)根据直线 y=-2x+4求出点 A、 C的坐标,再
29、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式解答即可; ( 2)根据抛物线式求出点 P的坐标,过点 P作 PD y轴于 D,根据点 P、 C的坐标求出 PD、 CD,然后根据 S APC=S 梯形 APDO-S AOC-S PCD,列式求出 APC的面积,再根据抛物线式求出点 B的坐标,从而得到 AB的长度,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 ABQ 的点 Q 的纵坐标的值,然后代入抛物线求解即可得到点Q 的坐标; ( 3)根据点 E在 x轴上,根据点 M在直线 y=-2x+4上,设点 M的坐标为( a,-2a+4),然后分 EMF=90时,利用点 M到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列式求解即可; MFE=90时,根据等腰直角三角
30、形的性质,点 M的横坐标的长度等于纵坐标长度的一半,然后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试题:( 1)令 x=0,则 y=4, 令 y=0,则 -2x+4=0,解得 x=2, 所以,点 A( 2, 0), C( 0, 4), 抛物线 y=-2x2+bx+c经过点 A、 C, , 解得 , 抛物线的式为: y=-2x2+2x+4; ( 2) y=-2x2+2x+4=-2( x- ) 2+ , 点 P的坐标为( , ), 如图,过点 P作 PD y轴于 D, 又 C( 0, 4), PD= , CD= , S APC=S梯形 APDO-S AOC-S PCD, = ( +2) - 24- = = , 令 y
31、=0,则 -2x2+2x+4=0, 解得 x1=-1, x2=2, 点 B的坐标为( -1, 0), AB=2-( -1) =3, 设 ABQ 的边 AB上的高为 h, ABQ 的面积等于 APC面积的 4倍, 3h=4 , 解得 h=4, 4 , 点 Q 可以在 x轴的上方也可以在 x轴的下方, 即点 Q 的纵坐标为 4或 -4, 当点 Q 的纵坐标为 4时, -2x2+2x+4=4, 解得 x1=0, x2=1, 此时,点 Q 的坐标为( 0, 4)或( 1, 4), 当点 Q 的纵坐标为 -4时, -2x2+2x+4=-4, 解得 x1= , x2= , 此时点 Q 的坐标为( , -4
32、)或( , -4) 综上所述,存在点 Q( 0, 4)或( 1, 4)或( , -4)或( , -4); ( 3)存在 理由如下:如图, 点 M在直线 y=-2x+4上, 设点 M的坐标为( a, -2a+4), EMF=90时, M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2a+4|, 即 a=-2a+4或 a=-( -2a+4), 解得 a= 或 a=4, 点 F坐标为( 0, )时,点 M的坐标为( , ), 点 F坐标为( 0, -4)时,点 M的坐标为( 4, -4); MFE=90时, M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 |-2a+4|, 即 a= ( -2a+4), 解得 a=1, -2a+4=21=2, 此时,点 F坐标为( 0, 1),点 M的坐标为( 1, 2), 或 a= ( -2a+4),此时无解, 综上所述,点 F坐标为( 0, )时,点 M的坐标为( , ), 点 F坐标为( 0, -4)时,点 M的坐标为( 4, -4); 点 F坐标为( 0, 1),点 M的坐标为( 1, 2) 考点 : 二次函数综合题 .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