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学年重庆沙坪坝五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实数 1、 、 -3.14、 0、 中最小的数是( ) A 0 B -3.14 C D 答案: C. 试题:因为 = ,而负数小于 0和正数,所以只需要比较 -3.14和 的大小, 因为 |-3.14|=3.14, | |= 3.14故 -3.14 ,所以 是最小的数故选 C 考点:实数大小比较 如图所示,数轴上表示 2, 的对应点分别为 C、 B,点 C是 AB的中点,则点 A表示的数是(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因为表示 2, 的对应点分别为 C, B,所以 CB= ,因为点
2、C是AB的中点,则设点 A的坐标是 x,则 ,所以点 A表示的数是 故选 C 考点:实数与数轴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内角的度数之比为 1: 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 ) A 20或 120 B 120 C 20或 100 D 36 答案: A. 试题分析: 设两内角的度数 为 x 4x; 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x时, x+4x+4x=180,x=20; 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4x时, 4x+x+x=180, x=30, 4x=120;因此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为 20或 120故选 A 考点: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若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 m的值为( ) A 4
3、B 4 C 16 D 16 答案: A. 试题分析: 因为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所以或 ,所以 ,解得故选 A 考点:完全平方式 下列二次根式与 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 A 与 被开方数不同,不是同类二次根式; B 与 被开方数不同,不是同类二次根式; C 与 被开方数相同,是同类二次根式; D 与 被开方数不同,不是同类二次根式 故选 C 考点:同类二次根式 如图, P是 AB上任意一点, ABC= ABD,从下列条件中选一个条件,不能证明APC APD的是( ) A BC=BD B AC=AD C ACB= ADB D CAB= DAB 答案:
4、 B. 试题分析: A选 BC=BD,先证出 BPC BPD,后能推出 APC APD,故正确; B选 AC=AD,不能推出 APC APD,故错误; C选 ACB= ADB,先证出 ABC ABD,后能推出 APC APD,故正确; D选 CAB= DAB,先证出 ABC ABD,后能推出 APC APD,故正确 故选 B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估算 的值( ) A在 1到 2之间 B在 2到 3之间 C在 3到 4之间 D在 4到 5之间 答案: C. 试题分析: 因为 5 6,所以 3 4故选 C 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成立的是( ) A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B若
5、两个数相等,则这两个数的绝对值也相等 C对顶角相等 D如果 a=b,那么 答案: A. 试题分析: A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的逆命题是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是真命题; B若两个数相等,则这两个数的绝对值也相等的逆命题是若两个数的绝对值,则这两个数相等,是假命题; C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是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假命题; D如果 ,那么 的逆命题是如果 ,那么 ,是假命题故选A 考点:命题与定理 计算 - 的结果是( ) A 3 B -3 C 7 D -7 答案: C. 试题分析: 因为 , ,所以结果为: 5-( -2) =7故选 C 考点: 1算术平方根; 2立方根 如图所示,若 ABE A
6、CF,且 AB 5, AE 2,则 EC的长为( ) A 2 B 3 C 5 D 2.5 答案: B. 试题分析:因为 ABE ACF,所以 AC=AB=5,所以 EC=ACAE=3故选 B 考 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下列因式分解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公式特点判断,然后利用排除法求解 试题: A是平方差公式,正确; B是完全平方公式,正确; C是提公因式法,正确; D两平方项同号,因而不能分解,错误; 故选 D 考点:因式分解的意义 下列各题的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本选项错误; B ,本选项错误; C ,本选
7、项错误; D ,本选项正确, 故选 D 考点: 1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2合并同类项; 3同底数幂的乘法; 4同底数幂的除法 填空题 观察下列各式: ; ; ; 则依次第四个式子是 ;用 的等式表达你所观察得到的规律应是 答案: , 试题分析: 观察上述各式的特点, n( n2)的等式表达的规律应是,故第四个式子是 ;用 n( n2)的等式表达你所观察得到的规律应是 考点: 1二次根式的定义; 2寻找规律 已知 为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且 满足 ,此三角形的周长是 _ 答案:或 11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 ,解得 ,所以 , ( 1)若 3是腰长,则三角形的三边长为: 3, 3, 4,能组成三
8、角形,周长为 3+3+4=10; ( 2)若 4是腰长,则三角形的三边长为: 4, 4, 3,能组成三角形,周长为 4+4+3=11 故填 10或 11 考点: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3三角形三边关系 如图,在 ABC中, BAC=100, B=40, D=20, AB=3,则 CD=_. 答案: 试题分析:因为 BAC=100, B=40,所以 ACB=180 B BAC=40,所以 ACB= B,所以 AC=AB=3因为 D=20,所以 DAC= ACB D=20,所以 DAC= D,所以 CD=AC=3故答案:为: 3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若 , ,则
9、 的值是 _. 答案: 试题分析: 考点:完全平方公式 是整数,则正整数 的最小值是 _. 答案: 试题分析: 因为 32=422,所以 n的最小值是 2故答案:是: 2 考点:二次根式的 定义 计算: =_. 答案: . 试题分析: = = 考点: 1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3平方差公式 计算题 计算: 答案: 试题分析:原式 = 考点:实数的运算 解答题 请阅读材料: 一般地, n个相同的因数 a相乘: 记为 ,如 2 2 2=23=8,此时, 3叫做以 2为底 8的对数,记为 (即 = =3) 一般地,若 an=b( a0且 a1, b0),则 n叫做以 a为底 b
10、的对数,记为 (即= =n),如 34=81,则 4叫做以 3为底 81的对数,记为 (即= =4) ( 1)计算下列各对数的值: 4= _ ;16=_ ; 64=_ ( 2)观察( 1)题中的三数, 4, 16, 64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式 4, 16, 64又存在怎样的关系式 ( 3)由( 2)题猜想 M+ N=_( a0且 a1, M0,N0),并结合幂的运算法则: am an=am+n加以证明 答案:( 1) 2, 4, 6;( 2) 416=64, 4+ 16= 64;( 3) = MN,证明见试题 试题分析:首先认真阅读题目,准确理解对数的定义,把握好对数与指数的关系 ( 1)根据对
11、数的定义求解;( 2)认真观察,不难找到规律: 416=64,log24+log216=log264;( 3)由特殊到一般,得出结论: logaM+logaN=loga( MN);证明时可设 logaM=b1, logaN=b2,再根据幂的运算法则: an am=an+m以及对数的含义证明结论 试题:( 1) log24=2, log216=4, log264=6; ( 2) 416=64, log24+log216=log264; ( 3) logaM+logaN=loga( MN)。证明如下:设 logaM=b1, logaN=b2,则 =M, =N,所以 MN= ,所以 b1+b2=lo
12、ga( MN)即 logaM+logaN=loga( MN) 考点: 1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2阅读型 如图,已知 AB=CD, B= C, AC和 BD相交于点 O, E是 AD的中点,连接 OE ( 1)求证: AOB DOC; ( 2)求 AEO的度数 答案:( 1)答案:详见试题;( 2) 90 试题分析:( 1)由已知可以利用 AAS来判定其全等;( 2)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即可求得其为直角 解答:( 1)证明:在 AOB和 COD中,因为 ,所以 AOB COD( AAS) ( 2)解:因为 AOB COD,所以 AO=DO,因为 E是 AD的中点,根据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
13、一,所以 OE AD,所以 AEO=90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在数学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接触了很多代数恒等式,知道可以用图形的面积来解释这些代数恒等式如图 可以解释恒等式 ; ( 1)如图 可以解释恒等式 = ( 2)如图 是由 4个长为 ,宽为 的长方形纸片围成的正方形, 用面积关系写出一个代数恒等式: 若长方形纸片的面积为 3,且长比宽长 3,求长方形的周长(其中 a b都是正数,结果可保留根号) 答案:( 1) ; ( 2) 或 或 ; 试题分析:( 1)根据图形面积可以得出公式;( 2) 根据面积关系可以得出公式或 或 ; 再利用长方形纸片的面积为 3,长比宽长 3,得出 a, b
14、关系求出即可 试 题:( 1) ; ( 2) 或 或 ; 由 得: , 依题意得, , , 因为 都是正数,所以 ,所以 ,长方形周长为: 考点: 1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 2完全平方式 ( 1)(分解因式) ; ( 2) . 答案:( 1) ;( 2) 试题分析:( 1)原式= = = ( 2)由 得: ,化简得: ,所以 考点: 1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答案: 试题分析: = = = 因为 ,所以 ,所以原式 = 考点: 1整式的混合运算; 2代数式求值 如图,点 B、 F、 C、 E在同一直线上, A= D, BF=CE, AC
15、DF求证: ABC DEF 答案:答案:见试题分析 试题分析:因为 AC DF,所以 ACB= DFE,又因为 BF=CE,所以 BF+FC=FC+CE,即 BC=EF, 在 ABC和 DEF中, ,所以 ABC DEF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如图, RtPQR中, PQR=90,当 PQ=RQ时, 根据这个结论,解决下面问题:在梯形 ABCD中, B=45, AD/BC, AB=5, AD=4, BC= , P是线段 BC上一动点,点 P从点 B出发,以每秒 个单位的速度向 C点运动 ( 1)当 BP= 时,四边形 APCD为平行四边形; ( 2)求四边形 ABCD的面积; ( 3)设 P
16、点在线段 BC上的运动时间为 t秒 ,当 P运动时, APB可能是等腰三角形吗?如能,请求出 t的值;如不能,请说明理由 答案:( 1) ;( 2) ;( 3)当 , , 5时, APB是等腰三角形 试题分析:( 1)因为 AP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CP=AD,从而求出 BP;( 2)只要求出梯形 ABCD的高即可;( 3) ABP为等腰三角形有三种情况: AP=BP, AB=BP, AB=AP 试题:( 1)因为 AP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CP=AD=4,所以 BP= ; ( 2)做 AE BC于 E,所以 AEB=90,因为 B=45,所以 AE=BE,所以 AB= AE,因为 AB=5,所以 AE= ,故. ( 3) 当 AP=BP时,有 B= BAP=45,所以 APB=90,由( 2)可知,此时 P和 E重合,所以 BP=AE= ,于是 (秒); 当 AB=BP时(如图 2), BP=5, (秒); 当 AB=AP时(如图 3),有 B= APB,因为 B=45,所以 BAP=90,由题可知: ,于是 (秒); 综 得:当当 , , 5时, APB是等腰三角形 考点: 1四边形综合题; 2梯形的性质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