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8.92KB ,
资源ID:306671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066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3.24近代前叶的盛世与危机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王申宇)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3.24近代前叶的盛世与危机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 3.24近代前叶的盛世与危机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是( ) A文景之治 B康乾盛世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清经济发展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第一子目明清经济发展中的内容:“从明中期到清朝前期,特别康乾的强盛,又称 康乾盛世 。 ”可知,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是康乾盛世,故选 B。 A选项是汉代的盛世。 CD选项是唐朝的盛世。 考点:明清经济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经济发展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明清经济

2、发展的表现和影响。 下列有关明清时期我国社会状况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朝的闭关政策完全阻止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B 19世纪,全世界有十个拥有五十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就有五个 C明代前期以后,中国的人口流动性增大,传统的农耕社会开始发生变化 D明中后期以来经济、社会、思想文化方面显露出新旧冲突的征兆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第二子目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中的内容: “明中后期以来经济、社会、思想文化方面的一系列变化,显露出新旧冲突的征兆。这些因素的发育成长,带有向近代文明演进的趋向。

3、 ”可知, D选项正确,故选 D。结合所学内容,可知 ABC选项都是错误的。 考点: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的表现和影响。 明朝中后期体现新的社会发展趋向的历史现象是( ) 商人地位上升 苏州机工罢工,要求加银 “苏城 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日受值 ”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第二子目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中的内容: “这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

4、化。在以前,士农工商这四民中,商人排在最后。到明末,变成 商贾大于农工 ,列在士之后,位置上升为第二。 ”“明朝中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江南的局部地区开始出现采用计时或计件发给 “工价 ”的雇佣劳动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可知, 都体现了明朝中后期新的社会发展趋向,故选 A。 考点: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近代化因素萌发的 趋向的表现和影响。 19世纪初,全世界有十个拥有 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就占( ) 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清经济发

5、展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第一子目明清经济发展中的内容:“19世纪初,全世界有十个拥有 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就占 6个。 ”可知,故选 B。 考点:明清经济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经济发展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明清经济发展的表现和影响。 再三强调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 ”的清朝皇帝是( ) A康熙 B雍正 C乾隆 D嘉庆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第二子目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中的内容: “雍正

6、皇帝再三强调,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 ”,并对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表示深切忧虑。 ”可知,这时清朝雍正皇帝,故选 B。 考点: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史实的 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的表现和影响。 在中国古代有 “士农工商 ”四民的说法,请问到明末时,位居第二的是哪一个阶层( ) A商人 B知识分子 C农民 D手工业者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第二子目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

7、中的内容: “这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在以前,士农工商这四民中,商人排在最后。到明末,变成 商贾大于农工 ,列在士之后,位置上升为第二。 ”可知,到明末时,位居第二的是商人,故选 A。 考点: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的表现和影响。 采用计时或计件发给 “工价 ”的雇佣劳动方式,最早出现在( ) A广东 B北京 C江南 D山西 答案: C 试题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第二子目近代化因素萌发的

8、趋向中的内容: “明朝中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江南的局部地区开始出现采用计时或计件发给 “工价 ”的雇佣劳动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可知,采用计时或计件发给 “工价 ”的雇佣劳动方式,最早出现在江南,故选 C。 考点: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的表现和影响。 启蒙学者伏尔 泰称赞 17 18 世纪的中国是 “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 ”。他的国籍是(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清经济发展史实的识记。依据

9、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第一子目明清经济发展中的内容:“法国启蒙学者伏尔泰称赞 17 18 世纪的中国是 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 。 ”可知,伏尔泰的国籍是法国,故选 D。 考点:明清经济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经济发展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明清经济发展的表现和影响。 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货币之一是( ) A扇贝 B白银 C银票 D黄金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清经济发展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第一子目明清经济发展中的内容:“纺织

10、品、瓷器和茶叶等物资大量出口,对西方形成巨大顺差,世界市场上一半白银流入中国,成为当时中国的主要货币之一。 ”可知,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货币之一是白银,故选 B。 考点:明清经济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经济发展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明清经济发展的表现和影响。 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达,商人资本雄厚,除安徽形成商帮外,还有( ) A陕西 B山西 C山东 D江西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清经济发展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第一子目明清经济发展中的内容:“这一时期的商业也很发达,像安徽、山西等地商人资本

11、雄厚,形成商帮。 ”可知,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达,商人资本雄厚,除安徽形成商帮外,还有山西,故选 B。 考点:明清经济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经济发展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明清经济发展的表现和影响。 1700 1820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的位次是( )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五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清经济发展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第一子目明清经济发展中的内容:“1700 1820年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 23.1%提高到 32.4%,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位。 ”

12、可知, 1700 1820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的位次是第一,故选 A。 考点:明清经济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经济发展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明清经济发展的表现和影响。 到 1800年(乾隆年间)我国人口增长至( ) A 1亿 B 2亿 C 3亿 D 4亿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清经济发展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第一子目明清经济发展中的内容:“明后期中国人口已接近 2亿,到 1800年(乾隆年间)我国人口增长至 3亿。 ”可知,到 1800年(乾隆年间)我国人口增长至 3亿,故选 C。 考点:明

13、清经济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经济发展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明清经济发展的表现和影响。 综合题 阅读下面材料: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 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 完成( 1)( 3)题: ( 1)材料中的 “帝国 ”指我国的什么朝代? ( 2)这个 “帝国 ”当时采用什么政策最终出现这样的危机? ( 3)这个政策造成了什么影响? 答案:( 1)清朝前期 ( 2)闭关政策 ( 3)一定程度上有自卫作用,但它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我国人民接

14、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闭关政策史实的识记。第( 1)问从题中材料 “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 “帝国 ”指我国的清朝。第( 2)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成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是这个 “帝国 ”当时采用闭关政策。依据 “清朝实行闭关政策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的一面,但同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恶果。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闭关自守最终不能扭转中外力量的对比,不能从根本上抵挡殖民势力的侵略,反而进一步导致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 ”可知,这

15、个政策一定程度上有自卫作用,但它限 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考点:闭关政策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闭关政策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闭关政策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在整个封建社会前中期,封建政府对人口的控制非常严格,不允许随意流动,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民一旦随意流动而丢掉户籍,被政府捉到,就被罚做官府的奴婢。那为什么到明朝中叶以后,人口流动性增大了? 答案:在明以前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国家一直以土地和人丁为双重标准征税。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 买卖的加速,人口数量的激增及流民反抗的加剧,封建国

16、家越来越难以束缚农民于固定的土地之上,直接向农民征收人口税更加困难,旧的标准很难维持下去。明朝中叶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既减轻了农民的一些负担,放松了对农民的控制,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雍正初年正式废除了人丁税,国家对人口的控制更加松弛,所以人口流动性增大。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史实的识记。题目考查明朝中叶以后,人口流动性增大的原因分析。结合教材内容,可以从政策、经济等方面去分析,可知在明以前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国家一直以土地和人丁为 双重标准征税。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买卖的加速,人口数量的激增及流民反抗的加剧,封建国家越来越难以束缚农民于固定的土地之上,直接向农民征收人口税更加困难,旧的标准很难维持下去。明朝中叶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既减轻了农民的一些负担,放松了对农民的控制,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雍正初年正式废除了人丁税,国家对人口的控制更加松弛,所以人口流动性增大。 考点: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的表现和影响。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