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127.64KB ,
资源ID:309945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0994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2014海南海口教育研究培训院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B)(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sumcourage25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2014海南海口教育研究培训院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B)(带解析).doc

1、2013-2014海南海口教育研究培训院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 B)(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 A石蜡 B沥青 C玻璃 D冰 答案: D 试题分析:常见的晶体有各种金属,海波,冰;常见的非晶体有石蜡,玻璃,沥青,松香。 沥青、玻璃、石蜡都属于非晶体,冰属于晶体。故选 B。 考点:晶体和非晶体 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路面同向运动,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乙车比甲车速度快 B甲乙两辆汽车速度相等 C 5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 60m D甲、乙两辆汽车 3s后相距 10m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图像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运动的路程

2、比乙长,所以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选项 AB说法错误; 从图像可知,乙车在 5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60m;选项 C说法正确;甲车的速度是 v甲 =60m/3s=20m/s,乙车的速度是 v乙=60m/5s=12m/s;甲、乙两辆汽车 3s后相距 S=3s( 20m/s-12m/s) =24m。选项D说法错误。故选 C。 考点: 速度 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九年级物理课本长约 6cm B海口夏 天的气温约为 10 C人步行速度约 5m/s D一名中学生的身高 170cm 答案: D 试题分析:九年级物理课本的长约是 25cm,选项 A说法错误;海口夏天的气温约为 30 ,选项 B说法错

3、误;人步行速度约 1.1m/s ,选项 C说法错误;一名中学生的身高 170cm左右,选项 D说法正确。故选 D。考点:数据的估测 下列事例中,能加快液体蒸发的是( ) A用扫把将地面上的水扫开 B将装有酒的瓶子盖紧 C把湿衣服上的水挤掉一些 D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 答案: A 试题分析:加快液体蒸发快慢的措施有三个: 提高液体的温度; 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加快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将选择项中提到的措施与以上方法相对应,即可得到答案:。 A、用扫把将地面上的水摊开,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可以加快水的蒸发,故A正确; B、将盘子里的水倒入瓶子内,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这样做减慢了液体的蒸发故 B错

4、误; C、把衣服上的水通过外力挤掉一部分,衣服上的水是减少了,但这与加快蒸发没有联系故 C错误; D、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可以减慢液体蒸发,故 D错误; 故选 A。 考点:加快蒸发 下面四图中的 描述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了生活中的几种物态变化: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吸热; 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它需要放吸热。 A、雪是固态,温度升高时可以变成液态的水,发生的是熔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B、露珠是液体,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后形

5、成的,符合题意; C、霜是固体,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凝华后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D、冰雕是固体,它可以 直接升华变成水蒸气消失,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液化现象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隔墙有耳 ”说明固体能传声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C B超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 “闻其声知其人 ”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在 A选项中的 “隔墙有耳 ”说明固体能传声,说法是正确的;在 B选项中声音不能再真空中传播,所以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说法是错误的;

6、在 C选项中 B超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说法正确;在 D选项中 “闻其声知其人 ”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说法是正确的。故选B。 考点:声现象 如图为温度计在使用过程中的四种情形,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 C 试题分析: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是: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并且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根据液体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和读数方法来判断图中操作 的正误。 A、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故 A错误; B、温度计在使

7、用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即要浸入被测液体中,故 B错误; C、此图所示的情景,玻璃泡全部进入被测液体,并且没有与容器底或容器壁接触,符合温度计的使用规则,故 C正确; D、此图所示的情景,温度计的放置没有错误,但读数时的视线没有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 D错误。 故选 C。 考点:温度计的使用 下列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是( )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C纺织工人戴防噪声耳罩 D放鞭炮时捂住耳朵 答案: B 试题分析:噪声的减弱办法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B、安装

8、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C、纺织工人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D、放鞭炮时捂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减弱噪声 在一些 “模仿秀 ”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答案: A 试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是辨别不同声音的依据。不同的声源发出的声音,除了音调、响度之外,声音还有另一个特征 -音色。听朋友打来的电话,凭声音就知道是谁,因为每个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在一些 “模仿秀 ”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音色。故选

9、 A。 考点:音色 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是( ) A物体下落 B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 C冰化成水 D行驶中的车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A选项中物体下落是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 B选项中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是卫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 C选项中冰化成水,是固态变成液态,不是机械运动; D选项中行驶的车是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故选 C。 考点:机械运动 实验题 学校实验小组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中,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请根据图像解答下列问题。 ( 1)该物质的熔点是 。 ( 2)第 4 min时,该物质的状

10、态是 。 ( 3)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 。(填 “变大 ”、 “变小 ”或 “不变 ”) 答案:固液混合 不变 试题分析:晶体在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在熔化前处于固态,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熔化后处于液态;物体熔化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此时的温度特点从图象中可以直接得出。 ( 1)由图象知:前 2min和后 2min,物体温度都在升高,所以中间过程是熔化过程,此时对应的温度为 0 ,所以熔点为 0 ; ( 2)在第 4min处于熔化过程,所以第 4min时,该物质的状态为固液共存态。 ( 3)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 0 不变。 考点:晶体的熔化 在 “观

11、察水的沸腾 ”实验中,当水温升到 88 时,每隔 1min读一次温度 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 3min后停止读数,同时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数据记录如下表; (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该次的数据是 ( 2)则图乙中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选填 “A”或 “B”) ( 3)从数据表格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选填 “升高 ”或 “不变 ”或 “降低 ”);停止对烧杯加热后,烧杯中的水将 (填 “能 ”或 “不能 ”)继续保持沸腾。 答案:( 1) 92( 2) B( 3) 98 不变 不能 试题分析:在进行温度计的读数时,要

12、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液体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掌握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减小;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到液面处破裂。(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该次的数据是 92 ;( 2)则图乙中 B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 3)从数据表格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98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停止对烧杯加热后,烧杯 中的水将不能继续保持沸腾。 考点:水的沸腾 填空题 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 0.1s拍摄一次,记录

13、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从 A点运动到 D点用时 _s,平均速度为 _m s 。 答案: .3 1 试题分析:每隔 0.1s拍摄一张照片,由图示情景求出小球的运动时间及路程,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小球的平均速度。由图示可知,小球从 A到 D的运动时间是 t=0.1s3=0.3s,小球的路程 s=30cm=0.3m,小球的平均速度v=s/t=0.3m/0.3s=1m/s。 考点:速度的计 算 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填 “A”或 “B”),物体的长度为 cm。 答案: B 2.45cm 试题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读数时视线要和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B视线与尺面垂

14、直,所以选 B;尺的分度值是 1mm,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读作 2.45cm,小数点后第二位是估读的,允许不同同学有不同的估读,2.45cm左右都算读数正确。 考点:长度的测量 如图是课本中探究声现象的四个实验情景,它们分别研究什么问题?请将下面的横线补充完整。(以下均选填 “音调 ”、 “响度 ”、 “音色 ”、 “介质 ”、 “能量 ”或 “信息 ”) ( 1)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 ( 2)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得越快, 越高; ( 3)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 越大。 答案:介质 音调 响度 试题分析: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

15、真空中传播;音调的高低和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和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 质,当逐渐抽掉罩内空气时,闹钟声音减小,由此可以推论,当罩内是真空时,声音将完全消失;( 2)钢尺伸出桌边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说明音调与振动的快慢有关。( 3)声音的响度和振动的幅度有关,故加大力度敲击音叉,塑料小球振动的振幅增大,故响度变大。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响度、声与能量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

16、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 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她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答案: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 试题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对于微小的振动可以利用转换法对振动进行放大分析观察。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说明发声体在振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当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会激起水花,也说明了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当敲击桌子时,桌子会振动发出声音,但直接观察不到,我们可以往桌面上放一些碎纸片,这样会观察到纸片跳动,从而证明发声 的桌面在振动。 考点:声音的产生 放学后小玉乘

17、坐公交车回家。汽车开动后,小玉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这是以 为参照物;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则小玉是 的。 答案:公交车 运动 试题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了改变,则是静止的。放学后小玉乘坐公交车回家。汽车开动后,小玉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这是以公交车为参照物;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则小玉是运动的。 考点:参照物 医院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能够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

18、了声音可以传递 。 答案:能量 信息 试题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 “声呐 ”的利用、医用 “B超 ”等;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超声波碎石 ”等。医院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信息。 考点:声的利用 下列有关声音的语句中,各表示声音的哪一个特性: “小孩尖叫声刺耳 ”是指声音的 ; “雷声震耳欲聋 ”是指声音的 。 答案:音调 响度 试题分析:声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根据声音的三个特征的含义判断此题。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细而尖的

19、刺耳的声音音调高,低沉而浑厚的声音音调低; 响度指人耳处感觉的声音的大小; 音色是声音的品质特色,根据音色能分辨物体音质的好坏。 “小孩尖叫声刺耳 ”说明小孩是声音尖的刺耳,音调高; “雷声振耳欲聋 ”说明声音很大,说明响度大。 考点:音调 响度 施行人工降雨时,飞机在云层里撒 干冰,干冰迅速 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 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 成小水滴落下来。(填物态变化) 答案:升华 凝华 熔化 试题分析: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 -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

20、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干冰即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干冰很易升华为气态,此过程中吸热,从而起到降温作用;水蒸气遇冷会凝华为小冰晶;小冰晶下落后熔化为水即形成雨。 考点:物态变化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720mm= m; 2h= s。 答案: .72 7200 试题分析:在长度单位中, m、 dm、 cm、 mm相邻的单位进率是 10; km、 m、mm、 um、 nm相邻的单位进率是 103;在时间单位中, h、 min、 s相邻的单位

21、进率是 60。 720mm=7200.001m=0.72m; 1h=60min=3600s; 2h=7200s 考点:长度和时间的单位换算 计算题 声呐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探测过往的鱼群。当然,如果需要,它还可以探测冰山或暗礁的存在。 ( 1)如果声呐发出的超声波信号遇到暗礁 8s后接收到返回的声波,暗礁到船的距离至少有多远 ?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 1500 m s) ( 2)这种方法是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的,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 1) 6000m( 2)不可行,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试题分析:先算出超声波从发出到返回共走的路程,暗礁到船的距离为超声波从发出到返回共走的

22、路程的一半;)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没有传声的介质,根据声音传播的条件就可解答此题。 ( 1)超声波从发出到返回共走的路程为 s=vt=1500m/s8s=12000m, 那么暗礁到船的距离为 s=0.5s=0.512000m=6000m, ( 2)不可行,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考点:回声测距 小明家距学校 3600m,他步行上学的平均速度约为 1.2m/s。小明改骑自行车后,上学时间平均少了 38min。 求:( 1)小明步行上学所用的时间。 ( 2)小明骑自行车上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 /秒? 答案:( 1)小明步行上学所用的时间为 3000s; ( 2)小明骑自行车上学的平均速度为 5m/s 试题分析:根据 求出步行上学的时间;求出骑自行车上学的时间,根据v= 求出骑自行车的速度。 已知: s=3600m,步行速度 v1=1.2m/s,少用的时间 t=38min=2280s 求:( 1)小明步行上学所用的时间 t1=?;( 2)小明骑自行车上学的平均速度v2=? 解:( 1)小明步行上学所用的时间: t1= =3000s; ( 2)小明骑自行车上学的时间: t2=t1- t=3000s-2280s=720s, 小明骑自行车上学的平均速度: v2= =5m/s。 考点:速度的计算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