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海南海口教育研究培训院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B)(带解析).doc

上传人:sumcourage256 文档编号:30994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海南海口教育研究培训院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B)(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2014海南海口教育研究培训院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B)(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2014海南海口教育研究培训院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B)(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2014海南海口教育研究培训院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B)(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2014海南海口教育研究培训院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B)(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海南海口教育研究培训院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 B)(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 A石蜡 B沥青 C玻璃 D冰 答案: D 试题分析:常见的晶体有各种金属,海波,冰;常见的非晶体有石蜡,玻璃,沥青,松香。 沥青、玻璃、石蜡都属于非晶体,冰属于晶体。故选 B。 考点:晶体和非晶体 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路面同向运动,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乙车比甲车速度快 B甲乙两辆汽车速度相等 C 5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 60m D甲、乙两辆汽车 3s后相距 10m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图像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运动的路程

2、比乙长,所以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选项 AB说法错误; 从图像可知,乙车在 5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60m;选项 C说法正确;甲车的速度是 v甲 =60m/3s=20m/s,乙车的速度是 v乙=60m/5s=12m/s;甲、乙两辆汽车 3s后相距 S=3s( 20m/s-12m/s) =24m。选项D说法错误。故选 C。 考点: 速度 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九年级物理课本长约 6cm B海口夏 天的气温约为 10 C人步行速度约 5m/s D一名中学生的身高 170cm 答案: D 试题分析:九年级物理课本的长约是 25cm,选项 A说法错误;海口夏天的气温约为 30 ,选项 B说法错

3、误;人步行速度约 1.1m/s ,选项 C说法错误;一名中学生的身高 170cm左右,选项 D说法正确。故选 D。考点:数据的估测 下列事例中,能加快液体蒸发的是( ) A用扫把将地面上的水扫开 B将装有酒的瓶子盖紧 C把湿衣服上的水挤掉一些 D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 答案: A 试题分析:加快液体蒸发快慢的措施有三个: 提高液体的温度; 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加快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将选择项中提到的措施与以上方法相对应,即可得到答案:。 A、用扫把将地面上的水摊开,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可以加快水的蒸发,故A正确; B、将盘子里的水倒入瓶子内,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这样做减慢了液体的蒸发故 B错

4、误; C、把衣服上的水通过外力挤掉一部分,衣服上的水是减少了,但这与加快蒸发没有联系故 C错误; D、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可以减慢液体蒸发,故 D错误; 故选 A。 考点:加快蒸发 下面四图中的 描述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了生活中的几种物态变化: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吸热; 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它需要放吸热。 A、雪是固态,温度升高时可以变成液态的水,发生的是熔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B、露珠是液体,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后形

5、成的,符合题意; C、霜是固体,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凝华后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D、冰雕是固体,它可以 直接升华变成水蒸气消失,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液化现象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隔墙有耳 ”说明固体能传声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C B超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 “闻其声知其人 ”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在 A选项中的 “隔墙有耳 ”说明固体能传声,说法是正确的;在 B选项中声音不能再真空中传播,所以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说法是错误的;

6、在 C选项中 B超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说法正确;在 D选项中 “闻其声知其人 ”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说法是正确的。故选B。 考点:声现象 如图为温度计在使用过程中的四种情形,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 C 试题分析: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是: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并且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根据液体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和读数方法来判断图中操作 的正误。 A、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故 A错误; B、温度计在使

7、用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即要浸入被测液体中,故 B错误; C、此图所示的情景,玻璃泡全部进入被测液体,并且没有与容器底或容器壁接触,符合温度计的使用规则,故 C正确; D、此图所示的情景,温度计的放置没有错误,但读数时的视线没有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 D错误。 故选 C。 考点:温度计的使用 下列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是( )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C纺织工人戴防噪声耳罩 D放鞭炮时捂住耳朵 答案: B 试题分析:噪声的减弱办法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B、安装

8、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C、纺织工人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D、放鞭炮时捂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减弱噪声 在一些 “模仿秀 ”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答案: A 试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是辨别不同声音的依据。不同的声源发出的声音,除了音调、响度之外,声音还有另一个特征 -音色。听朋友打来的电话,凭声音就知道是谁,因为每个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在一些 “模仿秀 ”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音色。故选

9、 A。 考点:音色 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是( ) A物体下落 B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 C冰化成水 D行驶中的车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A选项中物体下落是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 B选项中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是卫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 C选项中冰化成水,是固态变成液态,不是机械运动; D选项中行驶的车是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故选 C。 考点:机械运动 实验题 学校实验小组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中,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请根据图像解答下列问题。 ( 1)该物质的熔点是 。 ( 2)第 4 min时,该物质的状

10、态是 。 ( 3)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 。(填 “变大 ”、 “变小 ”或 “不变 ”) 答案:固液混合 不变 试题分析:晶体在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在熔化前处于固态,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熔化后处于液态;物体熔化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此时的温度特点从图象中可以直接得出。 ( 1)由图象知:前 2min和后 2min,物体温度都在升高,所以中间过程是熔化过程,此时对应的温度为 0 ,所以熔点为 0 ; ( 2)在第 4min处于熔化过程,所以第 4min时,该物质的状态为固液共存态。 ( 3)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 0 不变。 考点:晶体的熔化 在 “观

11、察水的沸腾 ”实验中,当水温升到 88 时,每隔 1min读一次温度 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 3min后停止读数,同时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数据记录如下表; (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该次的数据是 ( 2)则图乙中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选填 “A”或 “B”) ( 3)从数据表格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选填 “升高 ”或 “不变 ”或 “降低 ”);停止对烧杯加热后,烧杯中的水将 (填 “能 ”或 “不能 ”)继续保持沸腾。 答案:( 1) 92( 2) B( 3) 98 不变 不能 试题分析:在进行温度计的读数时,要

12、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液体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掌握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减小;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到液面处破裂。(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该次的数据是 92 ;( 2)则图乙中 B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 3)从数据表格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98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停止对烧杯加热后,烧杯 中的水将不能继续保持沸腾。 考点:水的沸腾 填空题 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 0.1s拍摄一次,记录

13、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从 A点运动到 D点用时 _s,平均速度为 _m s 。 答案: .3 1 试题分析:每隔 0.1s拍摄一张照片,由图示情景求出小球的运动时间及路程,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小球的平均速度。由图示可知,小球从 A到 D的运动时间是 t=0.1s3=0.3s,小球的路程 s=30cm=0.3m,小球的平均速度v=s/t=0.3m/0.3s=1m/s。 考点:速度的计 算 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填 “A”或 “B”),物体的长度为 cm。 答案: B 2.45cm 试题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读数时视线要和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B视线与尺面垂

14、直,所以选 B;尺的分度值是 1mm,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读作 2.45cm,小数点后第二位是估读的,允许不同同学有不同的估读,2.45cm左右都算读数正确。 考点:长度的测量 如图是课本中探究声现象的四个实验情景,它们分别研究什么问题?请将下面的横线补充完整。(以下均选填 “音调 ”、 “响度 ”、 “音色 ”、 “介质 ”、 “能量 ”或 “信息 ”) ( 1)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 ( 2)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得越快, 越高; ( 3)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 越大。 答案:介质 音调 响度 试题分析: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

15、真空中传播;音调的高低和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和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 质,当逐渐抽掉罩内空气时,闹钟声音减小,由此可以推论,当罩内是真空时,声音将完全消失;( 2)钢尺伸出桌边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说明音调与振动的快慢有关。( 3)声音的响度和振动的幅度有关,故加大力度敲击音叉,塑料小球振动的振幅增大,故响度变大。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响度、声与能量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

16、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 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她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答案: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 试题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对于微小的振动可以利用转换法对振动进行放大分析观察。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说明发声体在振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当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会激起水花,也说明了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当敲击桌子时,桌子会振动发出声音,但直接观察不到,我们可以往桌面上放一些碎纸片,这样会观察到纸片跳动,从而证明发声 的桌面在振动。 考点:声音的产生 放学后小玉乘

17、坐公交车回家。汽车开动后,小玉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这是以 为参照物;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则小玉是 的。 答案:公交车 运动 试题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了改变,则是静止的。放学后小玉乘坐公交车回家。汽车开动后,小玉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这是以公交车为参照物;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则小玉是运动的。 考点:参照物 医院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能够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

18、了声音可以传递 。 答案:能量 信息 试题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 “声呐 ”的利用、医用 “B超 ”等;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超声波碎石 ”等。医院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信息。 考点:声的利用 下列有关声音的语句中,各表示声音的哪一个特性: “小孩尖叫声刺耳 ”是指声音的 ; “雷声震耳欲聋 ”是指声音的 。 答案:音调 响度 试题分析:声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根据声音的三个特征的含义判断此题。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细而尖的

19、刺耳的声音音调高,低沉而浑厚的声音音调低; 响度指人耳处感觉的声音的大小; 音色是声音的品质特色,根据音色能分辨物体音质的好坏。 “小孩尖叫声刺耳 ”说明小孩是声音尖的刺耳,音调高; “雷声振耳欲聋 ”说明声音很大,说明响度大。 考点:音调 响度 施行人工降雨时,飞机在云层里撒 干冰,干冰迅速 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 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 成小水滴落下来。(填物态变化) 答案:升华 凝华 熔化 试题分析: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 -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

20、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干冰即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干冰很易升华为气态,此过程中吸热,从而起到降温作用;水蒸气遇冷会凝华为小冰晶;小冰晶下落后熔化为水即形成雨。 考点:物态变化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720mm= m; 2h= s。 答案: .72 7200 试题分析:在长度单位中, m、 dm、 cm、 mm相邻的单位进率是 10; km、 m、mm、 um、 nm相邻的单位进率是 103;在时间单位中, h、 min、 s相邻的单位

21、进率是 60。 720mm=7200.001m=0.72m; 1h=60min=3600s; 2h=7200s 考点:长度和时间的单位换算 计算题 声呐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探测过往的鱼群。当然,如果需要,它还可以探测冰山或暗礁的存在。 ( 1)如果声呐发出的超声波信号遇到暗礁 8s后接收到返回的声波,暗礁到船的距离至少有多远 ?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 1500 m s) ( 2)这种方法是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的,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 1) 6000m( 2)不可行,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试题分析:先算出超声波从发出到返回共走的路程,暗礁到船的距离为超声波从发出到返回共走的

22、路程的一半;)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没有传声的介质,根据声音传播的条件就可解答此题。 ( 1)超声波从发出到返回共走的路程为 s=vt=1500m/s8s=12000m, 那么暗礁到船的距离为 s=0.5s=0.512000m=6000m, ( 2)不可行,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考点:回声测距 小明家距学校 3600m,他步行上学的平均速度约为 1.2m/s。小明改骑自行车后,上学时间平均少了 38min。 求:( 1)小明步行上学所用的时间。 ( 2)小明骑自行车上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 /秒? 答案:( 1)小明步行上学所用的时间为 3000s; ( 2)小明骑自行车上学的平均速度为 5m/s 试题分析:根据 求出步行上学的时间;求出骑自行车上学的时间,根据v= 求出骑自行车的速度。 已知: s=3600m,步行速度 v1=1.2m/s,少用的时间 t=38min=2280s 求:( 1)小明步行上学所用的时间 t1=?;( 2)小明骑自行车上学的平均速度v2=? 解:( 1)小明步行上学所用的时间: t1= =3000s; ( 2)小明骑自行车上学的时间: t2=t1- t=3000s-2280s=720s, 小明骑自行车上学的平均速度: v2= =5m/s。 考点:速度的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