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6 ,大小:171.98KB ,
资源ID:312732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127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4届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jobexamine33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4届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4届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图所示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A中木条燃烧,生成新物质二氧化碳等,属化学变化。 B中水蒸气变成液态水,没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中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中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成分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别 下图中 “ ”和 “ ”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化合物是指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定义中有两个关键词:

2、不同种元素、纯净物。 A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故 A错误。 B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故 B 错误。 C 中虽有两种元素,但其为混合物。故 C 不正确。 D 完全满足定义,正确。 D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考点:化合物、混合物的微观识别 按右表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 B第二周期的 i、 Be和均为金属元素 C g2+、 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和 D Na+和 l3+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都为 3,故错误; B第二周期的 i、 Be和均为金属元素,错误。其中 B(硼)为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

3、C g2+、 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和,错误。 g2+是镁原子失去最外层的 2个电子,使次外层变成最外层,所以最外层电子数为 8,不是 2;D Na+和 l3+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正确。它们核外电子数都为 10。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 加热,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药品,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 熄灭酒精灯, 固定装置。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操作步骤可记忆为:查装定点收离熄(谐音为:茶庄定点收利息)。据此,选 A。需注意的是:最后两步不能倒过来,否则可能引起水槽中的水倒吸

4、入热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医疗上用液氮冷冻麻醉 B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C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就不会产生氧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医疗上用液氮冷冻麻醉,正确; B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属于分解反应,错误。这是一个物理变化,分解反应是化学变化中的一种类型; C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就不会产生氧气,错误。催化剂的作用只是加快或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原本不会进行的反应,加任何催化剂都仍不会发生反应; D氧气的化学 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

5、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错误。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常温或点燃、高温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考点:氮气用途,工业制氧气,催化剂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 下列关于分子或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C分子由原子构成,所以分子比原子大 D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也能构成物质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错误。原子只是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离开这一前提,原子仍可分成质子、中子和电子;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错误。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如状态等单个分子无法体现,需无数个分子聚集才能表现出来;

6、C分子由原子构成,所以分子比原子大,错误。只能说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大,但并非所有的分子都比任何一个原子大; D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也能构成物质,正确。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水、酒精等,有些物质则由原子直接构成,如金属、稀有气体等。 考点:分子、原子的认识 “绿色化学 ”要求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污染。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实验中未说明药品用量时,取用较多量药品进行实验 B实验室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C对废旧电池作深埋处理,消除其污染 D化工生产中使原料尽可能地转化为产品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实验中未说明药品用量时,取用较多量药品进行实验,剩余的药品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B实验室将

7、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废液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C对废旧电池作深埋处理,并没有消除其污染,只是污染由地面转入到地下,污染地下水、土壤等; D化工生产中使原料尽可能地转化为产品,正确。 考点:化学与环境 室内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 甲醛 (化学式为 CH2O),它来源于室内装潢所用的油漆胶合板等材料。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醛是一种氧化物 B甲醛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 40% C甲醛分子中含有氢分子 D甲醛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氧化物是指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为氧元素。根据甲醛的化学式,它由三种元素组成,不是一种氧化物; B甲醛中碳元素质量分数

8、为 100%=40%,正确;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甲醛分子中含有氢原子而不是氢分子; D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只是一个甲醛分子,不是甲醛这种物质。 考点:化学式的涵义,化学式的计算 已知某种 NH4NO3样品中混有不含氮元素的杂质,测得该 NH4NO3样品中含氮的质量分数为 24.5,则样品中 NH4NO3的质量分数为 A 24.5% B 49% C 70% D 80% 答案: C 试题分析:纯净的 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方式为: 100%,计算式中的 100%化学含义为该物质为纯净物,如果为不纯物,则该处应改为其纯度,即样品中 NH4NO3的质量分数。故本题

9、可作如下解 答: 设样品中 NH4NO3的质量分数为 X X=24.5% 解得 X=70% 故答案:选 C 考点:化学式的计算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水 B液氧 C氧化汞 D二氧化碳 答案: B 试题分析:每个氧分子中含有且只含有两个氧原子。 A水分子中除氧原子外,还有氢原子,故错误; B液氧中只含有氧分子,正确; C氧化汞分子中除含氧原子外,还有汞原子,错误; D二氧化碳分子中除含氧原子外,还有碳原子,错误。 考点:物质的构成 下面是九年级化学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中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B如果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也一定相同 C二氧化碳的含量:人体

10、呼出气体 吸入空气 D最外层电子数为 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原子核内中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错误。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是中子数; B如果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也一定相同,错误。物质的化学性质与分子构成有关,组成元素相同,并不等同于分子构成相同。如水与过氧化氢虽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差很大; C二氧化碳的含量:人体呼出气体 吸入空气,正确; D最外层电子数为 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错误。除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外,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也为 8,不论是阴离子还是阳离子。 考点:元素概念,分子定义,离子的形成 鉴别下列各组物

11、质,选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A氧气、空气 燃着的木条 B硬水、软水 肥皂水 C氧化铜、二氧化锰 观察颜色 D水、过氧化氢溶液 硫酸铜溶液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质的鉴别是加入某试剂后会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根据不同的现象,运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对它们作出判断与区分 ; A氧气、空气 燃着的木条,正确。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是氧气,没明显变化是空气; B硬水、软水 肥皂水,正确。有较多泡沫的为软水,有较多浮渣的为硬水; C氧化铜、二氧化锰 观察颜色,错误,两者都是黑色,仅凭颜色区分不出; D水、过氧化氢溶液 硫酸铜溶液,正确。加入硫酸铜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的是过氧化氢溶液(因为硫酸铜溶液是过氧化氢分

12、解的催化剂),没有现象的是水。 考点:物质的鉴别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氯酸钾 B水 C空气 D氧气 答案: B 试题分析:氧化物是指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为氧元素。 A氯酸钾化学式为 KClO3,含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 B水化学式为 H2O,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是氧化物。 C空气为混合物,有多种物质构成。不是氧化物。 D氧气中只含一种氧元素,为单质,不是氧化物。 考点:氧化物的判别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该元素原子的 A最外层电子数 B中子数 C质子数 D核外电子数 答案: A 试题分析: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指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原子得失

13、电子主要看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地说,如果 最外层电子数比 4小,那反应中原子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变成相对稳定结构,如果最外层电子数比 4 大,那反应中原子易得到电子变成相对稳定结构。所以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相当密切。 考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 周杰伦在菊花台中唱道: “梦在远方,化成一缕香,随风飘散你的模样 ” 人在远处能闻到一缕香味是因为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割的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子从花运动进入人的鼻子。 考点:微观粒子的特性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 B、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 “三靠、两低、一贴 ”分析

14、,图 B中的操作错误是: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C、加热液体时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三分之一,以防液体沸腾喷出伤人。 D、加块状固体用镊子,且试管应先横放,固体放在管口后再慢慢竖起,以防打破试管底。 考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某种药品说明书里标有:本品每克含碘 150 毫克,镁 65 毫克,锌 1.5 毫克,锰 1毫克,这里的碘、镁、锌、锰指的是 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 答案: D 试题分析:药品是一种宏观物质,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故碘、镁等都是指元素, D正确, A、 B错误。这些元素都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故 C错误。 考点:物质、元素、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 雄伟壮观的国家大剧院主

15、体建筑表面安装了近 2万块钛( Ti)金属板。已知Ti原子核内有 22个质子,则下列有关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Ti可以表示一个钛原子 B T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2 C Ti原子核外有 22个电子 D Ti4+的阳离子核外有 18个电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Ti是元素符号,它可以表示一个钛原子,当然也可以表示钛元素,故正确; B相对原子质量应为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故 Ti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是 22。 错误; C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所以 Ti原子核外有 22个电子,正确; D Ti4+的阳离子是钛原子失去 4个电子形成的,所以核外电子数为 22-4=18,正确。 考点:原子的构成 下列

16、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磺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 B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C点燃木炭后产生红色火焰,生成无色气体 D点燃红磷后,产生大量的白雾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硫磺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正确,但 “生成二氧化硫 ”属于实验结论,不是现象,故 A错误; B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正确; C点燃木炭后产生红色火焰,生成无色气体,错误。因为只有气态物质燃烧才会产生火焰,比如说硫蒸气、氢气燃烧等才会有火焰。木炭是固态物质,不会有火焰产生; D点燃红磷后,产生大量的白雾,错误。雾是指小液滴。而红磷燃

17、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是固体小颗粒,不应描述成白雾,而应改为白烟。 考点: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下图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A铜丝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加热完后应立即观察体积变化,并记录实验数据 D实验中反复推拉针管可使反应物充分接触,使氧气完全反应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铜丝的量不足,会使得氧气没有全部被消耗,从而确实会影响实验结论; 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确,如果装置漏气,外界的空气进入或装置内气体逸出,都无法测出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从而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加热完后应立即观察体积变化,并

18、记录实验数据,错误。应等到容器中气体的温度恢复到室温时再读取数值记录数据,否则容器内气体的体积处于受热膨胀情况下,测得的消耗掉的氧 气的体积不准确;D实验中反复推拉针管可使反应物充分接触,使氧气完全反应,正确。这样可以使氧气与加热的铜丝充分接触,使得反应更完全。 考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改进 填空题 某研究小组发现,维 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 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 2)。该维 C泡腾片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 该小组同学对该气体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 CO2、 O2、 CO、 H2、 N2。 小明说:不可能含有 N2,因为 _。

19、小芳说:不可能含有 CO和 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 H2易燃易爆,而CO有剧毒。 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 CO2、 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得出结论】( 1)由实验 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 。 ( 2)由实验 _(填 “能 ”或 “不能 ”)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_。 答案: 混合物 【猜想与假设】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 【得出结论】 ( 1)二氧化碳 ( 2)不能;若生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当氧气含量过少时,

20、带火星的木条也不能复燃。 试题分析: 从成分表中可以看出,泡腾片中含有维生素 C,碳酸氢钠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猜想与假设】因为气体 是泡腾片加入水中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不会产生新的元素,反应物中没有氮元素,所以生成物中不可能有氮气。 【得出结论】 ( 1)根据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这一现象,可确定成分中含二氧化碳。 ( 2)不能确定不含氧气。因为二氧化碳一定存在,若其含量多,而氧气含量比较少时,带火星的木条也不能复燃。 考点:混合物概念,质量守恒定律应用,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检验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 1)写出仪器的名称: , 。 ( 2)实验

21、室选用 A装置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作为原料制取氧气,则发生反 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收集氧气可选用 E 装置,理由是 ,若选择 C 装置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方法是 ,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 。 ( 3)实验室若选用 B装置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就开始用 C装置进行收集,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没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 。 ( 4)若装置 B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 控制液体的加入速度 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加热反应物 ( 5)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 和固体熟石灰

22、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 装置,若使用装置 H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 (填 “ ”或 “ ”)通入。 ( 6) F装置可以用来收集和储备气体。当装置中收集满氧气后,如果需要排出氧气,则可使用水排法。水应从 (填 “b”或 “c”) 端通入。 ( 7)利用药品氯酸钾和装置 A、 F(装满水)、 G 可以制取氧气并测量其体积,则接口的顺序为(填 a、 b、 c、 d): a 。 答案: ( 1) 试管 集气瓶 ( 2) KClO3 KCl+O2, 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试管口朝上倾斜、或试管接触到灯芯、或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或没有预热

23、等; ( 3)装置漏气 ( 4) ; ( 5) A; f; ( 6) b; ( 7) acbd ; 试题分析:( 2)排水法收集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试管破裂一定是试管受热不均引起的,具体的原因有:试管口朝上倾斜,导致管口的冷凝水倒流到热的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破裂。试管接触到灯芯,使得试管处于不同温度的火焰中,致使受热不均引起试管破裂。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使得没水的部分温度升高较快,而 有水的部位升温慢,致使受热不均。没有预热也会引起受热不均。 ( 3)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没见木条复燃,说明瓶中根本没有氧气,那只能是装置漏气了。 ( 4)因为反应太剧烈,所以要减慢反应速率,那就

24、必须控制加入液体的速率。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只会增加实验的危险性;加热反应物,会使反应速率更快。 ( 5) A装置适用于反应物是固体与固体且需加热制取气体的反应; B装置适用于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且不需加热制取气体的反应。实验室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所以发生装置必须选 A。因为氨气密度比空 气小,所以须从 f通入,密度较大的空气从 e端排出装置。 ( 6)水应从 b端通入,气体从 C端通出。如果水从 C端通入,那 b端导管很快就会没入水中,气体也就无法排出。 ( 7)用 A装置制取气体,气体从 a导管通出,再由 c导管进入装置 F,由于气体的进入, F中的水就会由 b导管

25、被等体积排出并进入量筒中,我们通过观察量筒中水的体积,间接测出产生氧气的体积。 考点:实验室气体的制取及收集装置的选择,实验操作分析 下图是水厂利用水库中的水生产自来水的主要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水体污染日益严重,造成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 、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取水后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作用是 。 ( 2) A池中通过 (填操作名称)除去水中的固体杂质,在实验室进行该操作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 ( 3)吸附池中使用活性炭,是利用其 _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 4)把自来水进一步净化为蒸馏水的实验方法是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蒸馏烧瓶里,通常要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

26、作用是 。 ( 5)如果地震灾区大范围停水,为防止灾区疾病传染,需对临时水源的水处理后方可饮用用下列措施净水较合理的顺序为 (填序号)。 加热煮沸 消毒 过滤 自然沉降 答案: ( 1)工业污染 ,吸附杂质。 ( 2)过滤,漏斗。 ( 3)吸附 ( 4) 蒸馏 , 防止暴沸。 ( 5) 试题分析:( 1)工业、农业与生活都会对水产生污染。明矾溶于水后会产生胶状物,它能吸附水中小颗粒杂质变成大颗粒杂质从而使之沉降。 ( 2)实现固液分离必须依靠过滤,用到的仪器还有漏斗。 ( 3)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很好的吸附性。 ( 4)变成蒸馏水只能用蒸馏的方法,加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以免收集到的蒸馏液中混

27、有沸点不同的杂质。 ( 5)净水顺序应按净化程度由低到高使用,净化效果最差的最先使用。故答案:为 考点:水的净化 有 A、 B、 C、 D四种元素,已知 A是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非金属元素, B元素原子失去电子后只剩一个质子, C元素的单质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第一层电子数的 3 倍。请回答: ( 1) A元素的名称 ;( 2) B元素组成单质的符号 ; ( 3) n个 D离子 ;( 4) C、 D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答案: ( 1)硅元素 ; ( 2) H2; ( 3) n S2-; ( 4) SO2或 SO3 试题分析:地 壳中含量第二

28、多的非金属元素是硅元素,失去电子后只剩一个质子的是氢元素,其组成的单质为氢气,符号为 H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单质是氧气,故 C元素为氧元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第一层电子数的 3倍的是硫元素,其核外电子排布为第一层 2个,第二层 8个,第三层 6个,故 D为硫元素。 n个 D离子写成 n S2-; C为氧元素, D为硫元素,它们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SO2或 SO3。 考点:元素推断 ( 1)常用的净水器的基本原理可用下图甲所示的简易净水装置表示。其中活性炭、细沙、石子的位置不能互相调换的原因是 。 ( 2)小明利用上图乙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 a与

29、试管 b所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 2:1,通过该电解实验,小明得出了许多正确的结论,其中有一条与拉瓦锡研究水的组成结论相同的是 。 ( 3)上图丙是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点燃前试管口朝下的原因是 。若氢气不纯,点燃气体时,会发出 声;若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较纯。 答案: ( 1) 净化程度应该由低到高 ( 2)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3) 氢气密度小于空气。 尖锐的爆鸣声。 试题分析: ( 1)净化程度越高,越应放在底层。活性炭净化水的程度最高, 所以应将它放在最底层,如果调换,净化程度差的石子、细沙等就起不到净化作用。 ( 2)拉瓦锡做这个实验,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测定水的组成,故答案:是水

30、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3)氢气密度小于空气,朝下可以防止氢气散失。如果氢气不纯,点燃后短时间内会有大量氢气与氧气同时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得容器内气体体积膨胀而冲出容器,振荡容器周围空气发出尖锐的爆鸣声。 考点:三个重要实验的原理理解 已知碘元素符号为 I,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请结合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填写: ( 1)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 “得到 ”或 “失去 ”)电子,形成离子的符号是 。 ( 2)碘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你学过的哪种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 _ _(写出一种化学元素符号即可)。 ( 3)加碘盐中所指的碘是指碘酸钾 (KIO3)中的碘元素,此物质中碘元素化合价为 价

31、。 答案: ( 1) 得到 , I - ( 2) F或 Cl ( 3) +5 价 试题分析:( 1)碘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7,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离子。故符号为 I -。 (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所学过的元素中,还有 F或Cl的最外层电子数也是 7,故答案:是 F或 Cl。 ( 3)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0的原则,计算出碘元素化合价,具体过程如下: 设:碘元素化合价为 X ( +1) X( -2) 3=0 解得 X=+5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化合价的计算 ( 1)图 1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X= ;写出一条从图 2中获

32、得的信息 。 ( 2)如图 3所示是汽车尾气治理过程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图 3中体现了在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A元素种类; B原子种类; C分子数目; D物质种类 图 3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答案: ( 1) 13 ; 汞的原子序数为 80 ( 2) A B CO+ NO N2 +CO2 试题分析: ( 1)图 1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它可以只能是原子,不可以是阳离子或阴离子,因为最外层不是 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答案:为 13。方框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的是原子序数,该数值等于原子的核电荷数,也等 于质子数,也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右上角的是元素符号。

33、中间的是元素名称。下面的是相对原子质量。因此答案:可以是:原子序数为 80;质子数为 80;核电荷数为 80;核外电子数为 80;该元素的元 素符号为 Hg;该元素的名称是汞;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00.6等。 ( 2)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定发生变化。因为化学变化的本质就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化学变化一定会产生新物质。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根据右侧图例,不难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O+ NO N2 +CO2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信息图,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化学基础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关键,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 1) 两个氯分子 ; 银原子 ; 铵根离子 ; 二氧

34、化硅: ; 硫酸铝: ; 硝酸亚铁: 。 ( 2)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如:水是由 _构成的,氩气是由_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_、 _构成的。 ( 3)写出一个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阴离子符号 。 答案: ( 1) 2Cl2 Ag; NH4+ SiO2; Al2(SO4)3 Fe(NO3)2 ( 2) H2O, Ar Na+ Cl - ( 3) O2-或 F - 试题分析: ( 1) 一个氯分子是由两个氯原子构成的,故氯分子写成 Cl2。粒子个数写在符号前面,故两个氯分子写成 2Cl2; 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故银原子写成 Ag; 离子的带电写在符号右上角,故铵根离子写成 NH4+; 总体来说化

35、学式的书写只需确定三个内容:一是元素;二是元素的顺序;三是原子的个数。元素的确定没什么问题;顺序的确定是:先读的后写,后读的先写或者正价元素在前,负价元素在后;原子个数的确定:直接从读法得知或者根据化合价判断。据此,二氧化硅写成 SiO2; 硫酸铝写成 Al2(SO4)3; 硝酸亚铁写成 Fe(NO3)2。 ( 2)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如:水是由 H2O构成的,绝大多数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氩气是由 Ar构成的,氩 气是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氯化钠是由Na+和 Cl -构成的。 ( 3)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第一层 2个,第二层 8个。阴离子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的。如果得 1个电子,则其质子数

36、为 9,符号为 F -;如果是得到了 2个电子,则其质子数为 8,符号为 O2-。 考点:化学用语的书写,电子排布知识 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即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下同),并完成有关填空。 ( 1)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高锰酸钾是一种 色的固体; ( 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集气瓶底要先放一些 ,该反应属于 反应 (填化合或分解 ); ( 3)电解水 ,接电源正极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_; ( 4)酒精( C2H5OH)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和水 。 答案: KMnO4 K2MnO4+MnO2+O2 暗紫 Fe+O2 Fe3O4 水或细沙 化合 H

37、2O H2+O2 氧气 C2H5OH+O2 CO2+H2O 试题分析: 该反应放出大量热,使得生成物呈熔融状态,放水或细沙主要是防止生成物炸裂瓶底。 电解水实验可简单记忆为 “负氢大 ”,谐音为 “父亲大 ”。其意思是:负极产生的是氢气,而且体积大(占 2份)。 一般地说,物质的燃烧需要有氧气的参与,故反应物除酒精外,还需要氧气。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实验现象,化学类型的判别 将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水蒸气等物质的化学式填入对应的横线上: ( 1)食品包装袋中防腐的气体是 ; ( 2)大量排放会污染空气是 _; ( 3)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 ;( 4)相对分子质量

38、最小的氧化物是 ; ( 5)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是 _。 答案: ( 1) N2 ( 2) SO2 ( 3) H2 ( 4) H2O ( 5) O2 试题分析: ( 1)食品包装袋中防腐的气体是氮气,因为氮气不能供给呼吸,使得细菌无法生存,类似的还有二氧化碳等; ( 2)大量排放会污染空气是二氧化硫,除此外,还有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可吸入颗粒物等; ( 3)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密度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来判断,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最小,其密度也最小。 (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氧化物本身要含氧,且质量要小,氧个数要少,只能一个氧,另外除氧外的原子质量要小,我们选择

39、氢,两者可组合成水。 ( 5)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是氧气,利用氧气能供给呼吸这一性质。 考 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是治疗 H7N9亚型禽流感的有效药物之一,帕拉米韦的化学式为 C15H28NxO4。试计算: ( 1)帕拉米韦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 2)帕拉米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8,则 x的数值为 ; ( 3)若每支注射液中帕拉米韦的含量为 25mg/支,成人用量为 75mg/次, 2次 /日。则成人禽流感患者,每天应注射帕拉米韦注射液 _支; ( 4) 32.8g的帕拉米韦中氧元素的质量为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 0.1g)。 答案: ( 1) 71

40、6 ( 2) 4 ( 3) 6支 ( 4) 6.4g 试题分析: ( 1)帕拉米韦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8 164=716 ( 2)帕拉米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15 128 14X 164=328,求得 X=4 ( 3) 75mg/次 2 次 /日 25mg/支 =6支 ( 4)解: 32.8g 100%=6.4g 考点:化学式的计算 探究题 “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以及 “寻找新的催化剂 ”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实验探究一】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I.分别量取 5mL5%过氧化

41、氢溶液放入 A、 B 两支试管中,向 A试管中加入 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 A、 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 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II.待 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III.将实验 II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 ag。 IV分别量取 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 C、 D 两支试管中,向 C试管中加入 ag氧化铁粉末,向 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 ( 1)由实验

42、 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2)实验 II、 III证明:氧化铁的 和 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 3)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符号表达式 ; 【实验评价】 ( 4)若实验 IV观察到 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实验探究二】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除了催化剂以外,还有其它因素吗?以下是另一实验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H2O2溶 液浓度 % H2O2溶液体积 /mL 温度 MnO2的用量 /g 收集氧气的体积 /mL 反应所需 的时间 /s 5 1 20 0.1 4 16.75 15 1 20 0.1

43、 4 6.04 30 5 35 0 2 49.21 30 5 55 0 2 10.76 ( 5)通过实验 和 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还与 有关;从实验 和 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 ; ( 6)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微观粒子相互接触、碰撞的结果,化学反应速率与微观粒子的概率有关。试从微观角度解释 “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的原因是: 。 答案:( 1)氧化铁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速率 ( 2)化学性质 质量 ( 3) H2O2 H2O + O2 ( 4)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比氧化铁好 ( 5)反应物浓度(或浓度) 和 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 6)反应物浓度越大,单位体

44、积的反应物中含有的粒子数越多,粒子间碰撞的概率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试题分析:( 1)通过对比实验,说明氧化铁确实改变了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 2)实验 说明氧化铁仍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加快作用,说明其化学性质没有发生改变。实验 通过两次称量,说明其质量在反应前后并没有发生改变。 ( 3)这个反应和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时的反应一样,只需将催化剂由二氧化锰转换成氧化铁即可。反应的化符号表达式为: H2O2 H2O + O2 ( 4)由于 D试管中用的是二氧化锰,若实验 IV观察到 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比氧化铁好。 ( 5)实验 和 中唯一的不同是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所以 我们可以得出反应速率还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要得出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只需找到温度不同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两个实验作对比,观察表格,容易发现实验 和 符合我们的要求,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 6)根据题目信息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微观粒子相互接触、碰撞的结果 ”,不难理解得出:反应物浓度越大,单位体积的反应物中含有的粒子数越多,粒子间碰撞的概率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考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探究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