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2011学年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 其他 名句名篇默写(共 14分) 地崩山摧壮士死, 。(蜀道难) 扪参历井仰胁息, 。(蜀道难) , 崖转石万壑雷。(蜀道难) ,化为狼与 濉 妒竦滥选罚 br 江间波浪兼天涌, 。(秋兴八首) ,生长明妃尚有村。(咏怀古迹) ,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浔阳江头夜送客, 。(琵琶行) ,初为霓裳后六幺。(琵琶行) ,血色罗裙翻酒污。(琵琶行) ,黄芦苦竹绕宅生。(琵琶行) 座中泣下谁最多? 。(琵琶行) 此情可待成追忆, 。(锦瑟) ,无复鸡人报晓筹。(马嵬) 答案: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以手抚膺坐长叹 飞湍瀑流争喧
2、 所守或匪亲 塞上风云接地阴 群山万壑赴荆门 万里悲秋常作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轻拢慢捻抹复挑 钿头银篦击节碎 住近湓江地低湿 江州司马青衫湿 只是当时已惘然 空闻虎旅传宵柝 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回想往日的艰辛,怎能不沾沾自喜呢? B本来是他自己惹得祸,却千方百计地转嫁给别人,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实在令人气愤。 C王熙凤一出场就与众不同: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见其人时衣着美轮美奂,恍若神仙妃子。从她的出场描写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性格与爱好。 D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黄发垂髫的孩童,都被这盛大的场面深深吸引住了。 答案: B
3、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次打假,查出来的假货装了三卡车,从假百货到假家电应有尽有。 B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现象仍屡见不鲜。 D人类文明史图鉴就人与自然、城市、家庭、战争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而微的介绍,涵盖了世界各大文明,并十分重视对历史的分析。 答案: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参加研制神舟七号飞船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人民的热切关注中,经过不懈努力,终于使神舟七号
4、飞船成 功发射。 B “和平使命 2009” 联合演习是中俄两国继 “和平使命 2005” 、 “和平使命 2007” 演习后,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举行的又一次大规模防恐演习。演习分战役准备、战略磋商和战役实施三个阶段。 C当前学术界有一种好虚荣的风气,浮躁的人很多,而甘愿认真踏实地搞研究的人不多了,王学远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D历史已证明,而且将继续证明,一种文化没有相当发达的数学是注定要衰落的,一个民族不掌握数学作为一种文化也是注定要衰落的。 答案: A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的故事之所以撼动人心,经历几个世纪而不衰的原因,是其中蕴涵着太多、太感动人心的悲剧。
5、 B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中,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抑和毒害,造成了民众的愚昧、冷漠。 C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星指出,中影集团目前的状况可以说 “雄伟 ”,却不能说已经成就了 “国家电影创作巨无霸 ”的态势。 D “十一五 ”以来,我省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 “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 ”的方针,全省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初见成效。 答案: D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 21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 , , ; , ,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 有的国家希望做到 “天人合一 ” 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 有的
6、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 “征服自然 ” 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 他们把大自然看做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 从表面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 A B C D 答案: B 根据下列语段的描述,把后面的诗句 分别填入语段中的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流浪天下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有的 髻讯 椋 约易晕浚 u ”( 1);有的春花秋月,流连光景, “ ”(2);有的倦于奔竞,跳出名利场,远离是非地, “ ”( 3);有的素性恬淡,误触尘网,誓归田园, “ ”( 4)。 但要达到这境界,至少得有几亩薄田,三间茅舍作退步
7、,否则就只好寄人篱下,终老他乡。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不如家池上,乐逸无忧患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A B C D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4分) 榜样 秦俑 峰子最后还是选择了回家教书。当同学们都去火车站送他时,峰子不知怎的就想起了一句悲壮的古诗: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先到县教育局报到,签了字后,办公室的同志挺疑惑地问,你是师大毕业的?峰子什么话也没说,背起两大袋子书和行李,头也不回地搭车回了家。 父亲见峰子回来了,远远地迎了上去,说,工作安排好了吧? 峰子没吱声,把行李往父亲手上一放,回到家 “咕嘟咕嘟 ”喝了一大杯水,然后才说
8、,省晚报让去做记者,没去。 怎么? 我想回村里学校教书。 父亲颤着声问,是不是在学校里犯了事? 年年都评 “三好生 ”呢,怎会犯事?峰子坐了下来。 那怎么回这破村? 因为学校里少了老师。 父亲愣了好一阵,叹了口气便去张罗着泡面条。 峰子早没了娘。他看着驼了背的父亲,心中不由惴惴地发慌:父亲要是骂他一顿,或许打他一记耳光,他的心里也许会好受一点。 吃过面,峰子便去村里的学校找校长。说是学校,其实不过是一座 四间的茅草土坯屋。屋旁边竖着一根四五米高的杉木,上头飘着一面早已发白的旗。而且也就一个老师,教了快四十 年了。 峰子在学校的自留地上找到了校长,校长正戴着那副掉了一条腿的老花眼镜在地里侍弄自己
9、种的蔬菜。 峰子轻轻地唤了一声,校长。 校长回过头,眼镜差点就掉到了地上。他见了峰子,脸上的笑便浮了上来,说,峰子回来了。 我是来向您报到的。我也来学校教书,以后我就是您的部下了。 你 校长激动得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汪了泪,用沾了泥土的手紧紧地握住峰子的手。 校长破例炒了一盘蛋,邀峰子喝一盅 。校长一边喝酒一边说,想你考上大学那年,学校里的娃儿就加了一倍,大家都把你当榜样呢。 峰子就想起往年的寒暑假,他一回家,总有东家西家的请他到家里吃饭教课,说是要自家的娃子学学他的样。 可是,这一年暑假过去,也没见哪家有人来请他。和乡亲见面,还有人不相信地问:峰子,你真回村里教书? 峰子就爽快地回答:是!
10、 到秋天开学了,报到的学生竟爆减到了往常的三分之一。校长和峰子都不明白:老师多了,学生怎么反倒少了? 于是峰子拿了一份花名册挨家挨户去问,问来问去,都回答说:我家的娃儿不念书了,过两年让他 到外面打 工去。 峰子说,孩子还小,怎就不让念了? 念了书没用。 怎没用?念了书可以考大学啊。 对方就不吭声了,任峰子怎么劝说也没用。等峰子一脚跨出大门,后边就传来轻轻地嘟囔:上了大学又怎啦,还不照样回家种地 这话刺得峰子的心一阵阵地疼。 跑了几天,来报到的孩子没见增多。倒是县教委捎了信过来,说是让峰子去领“扶贫助学志愿者 ”奖章,他成了县里好几万教师的榜样呢 【小题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
11、(不超过 15字)( 4分) 【小题 2】父亲与峰子交谈时各有其心理活动?请对父亲的 心理活动作简要梳理概括。( 6分) 【小题 3】这篇小说在情节发展中形成了哪些对比?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赏析。( 6分) 【小题 4】秋天开学, “报到的学生竟暴减 ”,有分析文章认为这暴露了 “村里人骨子中的那种忽视知识和轻视知识的顽劣本质 ” 。请就村里人弃学的行为和这则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8分) 答案: 【小题 1】峰子大学毕业后回村教书。 【小题 2】 【小题 3】( 1)校长与普通村民对峰子回村的不同态度构成对比;( 2)峰子上大学时的 “榜样 ”作用与回村后的 “负面 ”榜样作用构成对比。( 3
12、)村民把峰子当做负面榜样与县教委对他的奖励构成对比。小说在故事展开的过程中形成鲜明对比与强烈反差,深化了主题,从而引起读者对农村教育和大学生就业等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小题 4】( 1)农民让孩子弃学的真正原因牵涉到读书的功利性目的。农村太苦了,农民太穷了,上大学一度是农村青年跳出 “农门 ”在城市比较高的阶层中生活的唯一阶梯,而峰子的回村教书给村人的希望蒙上了阴影,因而报到的学生 “暴减 ”。 ( 2)没在贫穷落后的农村中生活过的人,很难体会到农民脱离农村的愿望有多么强烈。所谓 “忽视知识和轻视知识的顽劣本质 ”的说法失之 偏颇。农村办学条件差,学生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考上大学不易,经济供养更
13、为艰难。峰子的去而复返,农民难以接受,是可以理解的。不考虑城乡的巨大差别,从本质上、人性上指责农民是不公允的: ( 3)故事启发我们: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才能办好农村教育。 【小题 1】对应考点本题考查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的能力。 试题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概括小说主要情节,一般按照何人、何时、何地、何事的格式来概括,这四要素不可忽略。 (注:四要素每点 1 分) 【小题 2】 【小题 3】对应考点本题考查 “分析作品 的主要表现手法 ”和 “赏析作品的内涵 ”的能力。 试题回答本题,要对故事发展中矛盾冲突进行梳理,寻找出矛盾冲突的两个方面, “对比 ”就豁
14、然显现了。作者设计这些对比的现实思考是什么呢 这是对这些“对比 ”进行赏析的关键之处,答题时必须进行归纳。 【小题 4】(注:对村里人行为的分析 3分,对分析文章中观点的分析 3分,对作者创作意图的分析 2分。观点可多种多样,但须言之成理,能够自圆其说。) 对应考点本题考查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等能力。 试题此类试题是对知识的探寻,对生活的感 悟,也是对人生的思考,要求考生独立思考,提出个性化的见解。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全琮字子璜,吴郡钱塘人也。父柔,汉灵帝时举孝廉,补尚书郎右丞,董卓之乱,弃官归,州辟别驾从事,
15、诏书拜会稽东部都尉。孙策到吴,柔举兵先附,策表柔为丹阳都尉。孙权为车骑将军,以柔为长史,徙桂阳太守。柔尝使琮赍米数千斛到吴,有所市易。琮至,皆散用,空船而还。柔大怒,琮顿首曰: “愚以所市非急,而士大夫方有倒悬之患,故便振赡,不及启报。 ”柔更以奇之。是时中州士人避乱而南,依琮居者以百数,琮倾家给济,与共有无,遂显 名远近。后权以为奋威校尉,授兵数千人,使讨山越。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将关羽围樊、襄阳,琮上疏陈羽可讨之计,权时已与吕蒙阴议袭之,恐事泄,故寝琮表不答。及禽羽,权置酒公安,顾谓琮曰: “君前陈此,孤虽不相答,今日之捷,抑亦君之功也。 ”于是封阳华亭侯。黄武元年,魏以舟军大出洞口,权使
16、吕范督诸将拒之,军营相望。敌数以轻船钞击,琮常带甲仗兵,伺候不休。顷之,敌数千人出江中,琮击破之,枭其将军尹卢。 嘉禾二年,督步骑五万征六安,六安民皆散走,诸将欲分兵捕之。琮曰: “夫乘危徼幸(同 “侥幸 ”),举不百全者,非国家大体也。今 分兵捕民,得失相半,岂可谓全哉?纵有所获,犹不足以弱敌而副国望也。如或邂逅,亏损非小,与其获罪,琮宁以身受之,不敢徼功以负国也。 ” 初,权将围珠崖及夷州,皆先问琮,琮曰: “以圣朝之威,何向而不克?然殊方异域,水土气毒,自古有之,兵入民出,必生疾病,往者惧不能反,所获何可多致?愚臣犹所不安。 ”权不听。军行经岁,士众疾疫死者十有八九,权深悔之。后言次及之
17、,琮对曰: “当是时,群臣有不谏者,臣以为不忠。 ” 琮既亲重,赐累千金,犹谦虚接士,貌无骄色。十二年卒。 (三国志 吴书 )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 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弃官归,州辟别驾从事 辟:征召 B柔尝使琮赍米数千斛到吴,有所市易 赍:通 “资 ”,钱财 C权时已与吕蒙阴议袭之阴:暗中 D恐事泄,故寝琮表不答 寝:息止,搁置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琮至,皆散用,空船而还愚以所市非急,而士大夫方有倒悬之患 B依琮居者以百数敌数以轻船钞击 C顷之,敌数千人出江中后言次及之,琮对曰 D以圣朝之威,何向而不克所获何可多致 【
18、小题 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全琮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 依琮居者以百数,琮倾家给济,与共有无 刘备将关羽围樊、襄阳,琮上疏陈羽可讨之计 敌数千人出江中,琮击破之 今分兵捕民,得失相半,岂可谓全哉 往者惧不能反,所获何可多致 群臣有不谏者,臣以为不忠 A B C D 【小题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琮从桂阳运几千斛大米到吴地做买卖,当看到吴地粮荒危急时,就把大米救济当地士人;回桂阳后他又倾其所有,救济几百个逃难的中州士人。 B全琮在魏军多次用小船包抄袭击作干扰时,按兵不动,伺候吕范,一刻没有休息,等几千魏军出现在长江中心时,才出击攻打,大获全胜。 C全琮统
19、率军队征讨六安时,老百姓全都逃散了,许多将领要分兵抓捕百姓,全琮认为这一举动有得有失,不是维护国家大局的行为。 D全琮 认为珠崖夷州等地水土潮湿有瘴气,人们到那里会得疾病,军队不可前往。孙权不听他的话,结果出兵一年后,十分之八九的士兵得病而死。 【小题 5】译下面的句子。(共 10分) 愚以所市 非急,而士大夫方有倒悬之患,故便振赡,不及启报。( 6分) 君前陈此, 孤虽不相答,今日之捷,抑亦君之功也。(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小题 3】 D 【小题 4】 B 【小题 5】( 1)我认为交易并不是着急的事,可是士大夫处境困苦危急,所以趁便赈济,来不及禀报。 采分点:
20、 “以 ”、 “市 ”、 “急 ”、 “倒悬之患 ”、 “振赡 ”各一分,句意 1分。 ( 2)你先前陈奏征讨关羽的计策,我虽然没有答复你,今天的胜利,也还是你的功劳啊! 采分点: “前 ”、 “陈 ”、 “相 ”各 1分,句意 1分。 【小题 1】 【小题 2】 【小题 3】用排除法,排除 即可。 【小题 4】 “伺候吕范,一刻没有 休息 ”理解错。 【小题 5】略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率领关羽包围樊、襄阳,全琮上疏陈奏可以征讨关羽的计策,当时孙权已经暗中与吕蒙商议袭击关羽,怕事情泄露,所以搁下全琮的奏章不予答复。等到擒获关羽,孙权在公安置办酒宴,对全琮说: “你先前陈奏征讨关羽的计策,我虽然
21、没有答复你,今天的胜利,也还是你的功劳啊! ”于是封全琮为阳华亭侯。黄武元年,魏派水师大出洞口,孙权派吕范督率诸将抵抗魏军,两军军营相望。在魏军多次用小船包抄袭击作干扰时,全琮常常身披铠甲手执兵器,守候观望不停。不久,几千敌军在江中出现,全琮攻击并打败了 魏军,砍下了魏将军尹卢的头。 嘉禾二年,全琮督率五万步兵和骑兵征讨六安,六安百姓都四散逃走,诸将想要分兵抓捕他们。全琮说 : “冒险希望得到意外的成功,采取行动不能做到百无一失,不是从国家大局考虑的。现在分兵抓捕民众,得失各半,难道可以说是百无一失吗?即使有所捕获,还不足以削弱敌人来符合国家的威望。如果有意外,损失不小,与其获罪,全琮宁愿亲自
22、承担罪责,不敢求功而辜负国家啊。 ” 当初,孙权将要围攻珠崖和夷州时,都先向全琮询问,全琮说: “凭我们吴国的威势,攻向哪 儿,哪儿不被攻克?然而远方异域,水土潮湿有瘴气,自 古就有,军民进出,一定会生病,去的人都害怕不能活着返回,攻克所获又怎能多得?我还是有所担心的。 ”孙权没有听从他的建议。部队出征一年后,因疾病瘟疫而亡的士卒十有八九,孙权大为悔恨。后来说到这件事时,全琮回答道: “在这个时候, 群臣中有不敢直言进谏的,我认为(他们)是不忠的。 ” 全琮被亲近器重之后,朝廷的赏赐累计达千金,他还是谦逊待人,从不在脸上流露出骄傲的神情。十二年去世。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共
23、分) 留别王维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注:旧唐书 文苑传载,孟浩然 “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 ”。此诗是离开长安赠别王维所作。 (1) 尾联中有 “寂寞 ”二字,从全诗来看,诗人 “寂寞 ”的原因有哪些?( 4分) 答: (2)“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分) 答: 答案: (1) 门前冷落,故人离散的寂寥处境;知音难觅、凄凉伤感的寂寞心情。(两点,各 2分) (2) 内容上通过写知音难觅表达对朋友的依恋之情,照应题目 “留别 ”;既表明归去的原因又表 达
24、了诗人怨愤之情。结构上这两句承上启下,照应前文思归的内容又引出尾联中归隐的态度。(内容 2分,结构 2分) 语言表达 下面是某校高三( 1)班几位同学在毕业畅谈友谊时,对 “友谊 ”的不同表达,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两句运用比喻、结构相似、符合人物身份的句子。 化学课代表说:友谊是一种超强的催化剂,能让不可调和的物质融为一体; 语文课代表说: ; 数学课代表说: 。 答案:语文课代表:友谊是一首激情洋溢的诗歌,能让灰暗的心情变得亮丽; 数学课代表:友谊是一道万能的公式,能化解百思不得其解难题。 作文 阅读下面一则寓言, 按要求作文。( 60分) 猪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头牛,工作虽然累点,但名声好,受人爱怜;牛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头猪,吃罢睡,睡罢吃,不出力,不流汗,活得赛神仙;鹰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鸡,渴有水,饿有米,住有房,还受人保护;鸡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鹰,可以翱翔天空,云游四海,任意捕兔杀鸡。 请完整理解上述材料的寓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议论文。 答案:略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