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广东省韶关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3分 ) A思 忖 (cn)干 涸 (h)契 机 (q)吮 吸( yn) B 迭 出 (di)虫 豸 ( zh) 矫 揉造作 (jio)骨 骼 (g) C统 筹 (chu)凝 眸 ( mu) 豁 然开朗 (hu)参 与 (y) D方 便 (bin)租 赁 (ln) 句 读 (du)膝 盖( q) 答案: B 试题分析: B( A吮吸 shn; C参与 y; D膝盖 x)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2、。 点评:拼音不仅是我们学习汉字、学好普通话的工具,更是我们的一项语言技能。像这样类似的错音还有很多,都可以分类进行记忆,最好贯穿到平时教学中,让学生多积累。汉语拼音侧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考查内容兼顾课内课外,涉及范围很广。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积累,阶段总结等。 下列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 A为了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这个制造假烟的窝点曾两次停业,待风声一过又 东山再起 。 B我们一行驱车来到 北京全聚德烤鸭店,品尝了 大名鼎鼎 的北京烤鸭。 C诸葛亮在刘备入吴时,授予他 锦囊妙计 ,到危急时刻刘备取出使用,果然逢凶化吉。 D伊拉克长期遭受美国制裁,
3、人民生活异常困难。最近又遭美英飞机轰炸,真是 祸起萧墙 。 答案: C 试题分析: C( A东山再起:比喻失败后再次得势。应改为 死灰复燃 。B “大名鼎鼎 ”一般只用于人,且含贬义,此处用来形容赢得广泛赞誉的北京烤鸭,不恰当,可改用 “赫赫有名 ”。 C “锦囊妙计 ”原指封在锦囊中的神机妙算,语本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圆: “汝保主公入吴,当领此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 ”后比喻能及时解决危急或疑难问题的好办法。此句用其本义,正确。 D祸起萧墙:祸患起源于家里,指内部发生变乱。应改为 雪上加霜 或 祸不单行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正确使用词语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4、 点评:成语题的答题技巧: 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第二,体会成语的感情色彩; 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 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一般是选择正确的一项,但也得注意是不是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2分 ) A说实话,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 B “生态健康国际论坛 ”是由国际生态健康联合会每两年组织一次的学术会议,主要探讨全球气候、生态变化导致的新发传染病等人类健康。 C乱收费的
5、存在,既有认识不到位、经济利益驱动的原因,也有教育体制不健全、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地区 发展不平衡以及监督检查不严等原因造成的。 D智能电视的推出颠覆了人们心中电视机只是用来看节目的传统观念,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电视上网进行一系列的社交、娱乐活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 D( A项 “能否被刊用 ”与 “太大的希望 ”照应失当。 B成分残缺。谓语动词 “探讨 ”后面缺少宾语,应在 “人类健康 ”后补上 “问题 ”。 C项句式杂糅,删掉 “造成的。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辨析并修改病句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
6、,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 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 (2分 ) 2010年 2月 16日,中国驻美大使周文重在离任招待会上说,中美关系 31年的发展历程证明了一个道理, “_, _”,“互
7、信则进,猜疑则退 ”, _, _, _。作为两个大国,中美难免在一些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和利益分歧,双方应该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去考虑问题。 伙伴比对手好 合作比遏制好 斗则俱伤 对话比对抗好 和则两利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D(前两句容易排列,后三句 对话 合作 伙伴,关系由接触到紧密,逻辑顺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语言连贯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该题型的答题技巧为:先从语句形式方面考虑,要求话题一致,陈述对象一致,叙述角度一致,情调保持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
8、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语言风格要前后一致。一般是每句有两种选择,所以每题做对的概率至少 50。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条忧心忡忡的蛇 非鱼 院子里透出古意。墙角有青苔层叠,绿了又黄,一架紫藤 茂盛得无边无际,遮蔽出一大片浓荫。 老的太师椅,老的人,老的猫,和这个院子倒是协调。 太师椅在房门前,老人在太师椅上,猫在老人的脚下。一整天,院子里像一副静物写生,少声音,不流动,甚至空气,也是凝滞的,老人和猫的呼吸都显得很惊人。 临近傍晚的时候,一条蛇溜了出来,成为这个院子里少见的客人。这条蛇拇指粗细,青白的身体,有暗的纹络。 蛇抬起头四下里看看,看到了打
9、盹的老人和猫。她不知道是该从他们身边穿过去,还是该退回去,于是,就停下来,看看椅子上的老人。 老人并没有发现这条小蛇的到来,他沉浸在自己的回忆里 。过去 ,像一条河一样,潺潺地在心里流过,无数的欢喜悲歌,他都一清二楚。 他双目微微闭上,阳光在脸上覆上一层暖色。 蛇很奇怪,这个老人居然可以这么长时间地一动不动。 太阳一点点退去,院子里有些清冷。 一个老保姆从屋里出来,先是轻声叫了一下,老人没有反应,她又大着嗓子喊:老爷子,吃饭了。这一声,惊醒了老人,也惊醒了那只老猫。 蛇看到老人抬起眼皮,疑惑地看看周围,然后站起来一声不吭地跟保姆进屋,那只老猫也一言不发地进去。吃晚饭的时间到了。 穿过院子,从墙
10、角到墙角,蛇也走了。 第二天,如同头一天的复制再粘贴,依然没有一点声息。那条蛇被勾起了好奇,也在老人出来不久再次出来了。这次,她把自己悬挂在紫藤架的深处,从叶与叶的中间看老人。 整整一天,除了老保姆出去过一趟,院门发出沉重的一声响,还有老保姆回来的又一声响,让蛇惊了一下,其余再没有什么动静。偶尔有一两只蝴蝶飞来,在紫藤架上空寂地飞了两圈,又飞走了。 中午吃饭的时间,老人走进屋里,蛇很想跟进去看看,看他们在饭桌上会不会说话,但她没有,她怕那只老猫。 一天又一天,蛇感觉自己也在慢慢变老,她的灵动和机敏,都在一点一点失去。她在这个院子 里呆得时间太长了。 就在天渐渐冷下来,准备离去,开始漫长冬眠的时
11、候,蛇终于下定决心跟着老人溜进了屋里。 屋子很大,一个又一个房间,摆满了家具。看得出,这里曾经人丁兴旺,有过热闹繁华的时候。现在,家具静悄悄地呆着,人都走了。蛇不知道他们去了哪儿,也许是附近,也许是远方。 老人和老保姆在堂屋吃饭,那只猫依然在老人的脚下。老人没有说话,老保姆也没有,只有咀嚼的声音和筷子碰到碟子和碗的叮叮当当。老人吃得很慢,仿佛那些饭难以下咽。 老人背后的墙上,有一个大的相框,里面装着一张全家福。老人坐在前面的正中间,另一个老的女 人坐在老人身边,周围十几个人,大家温和地笑着,其乐融融。老人也在笑,笑得很慈祥。 蛇看看相框里的老人,又看看正在吃饭的老人,她有些恍惚。 吃完了饭,老
12、人坐在椅子上没动,老猫也没动,仿佛吃饭耗费了他们所有的力气。老保姆动作迟缓地收拾桌子,一趟又一趟,过来过去,脚蹭着地,橐橐地响。 如同白天一样,老人又坐在屋里,把过去的河流放出来一点点河水,他安然地回忆。 蛇看得有些心酸,她很想弄出点什么声响,或者溜过去贴着老人,但她不敢。她的身体是冰凉的,不但给不了他一点温度,还会吓着他。 突然一阵电话铃声惊天动地地响起,似 乎把整个屋子震得都在抖。老人吓了一跳,很迅速地转过头,看着桌子上的电话。老猫似乎也吓了一跳,猛地弹起身子,昂头看着老人。老人似乎不知道怎么去接电话,他伸出手,又缩了回去。 老保姆急急地从厨房出来,匆忙在围裙上抹抹手,拿起电话。 “是三儿
13、啊,好,都好。 ”老保姆嘟嘟囔囔地说着,脸上渐渐有了笑容,老人看着老保姆,脸上慢慢也有了笑容。老保姆把电话递给他,他接了,没说两句话,却又挂了。 因为这个电话,整个屋子好像全部都又活了过来,老人在椅子上不停地扭动身体,老猫在桌子下转来转去,老保姆嘴里小声地自言自语。 看着这一切, 蛇也高兴起来。 这个晚上,她就要离去了,寻找冬眠的地方,不能每天来看老人了。她突然又变得伤感起来。 【小题 1】小说开头三段勾勒的图景有什么特点?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3分) 【小题 2】小说的标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以 “一条忧心忡忡的蛇 ”为标题有哪些妙处?( 5分) 【小题 3】这篇小说其实反映了一种空巢老人孤
14、独的社会现象,请结合小说内容或相关生活经历就这一现象谈谈你的感想。( 5分) 答案: 【小题 1】特点:古旧、凝滞( 1分,意思对即可) 作用: 营造了一种冷清孤寂的氛围,为写老人晚年孤寂生活作铺垫。 为蛇的出 现营造氛围。为下文写蛇对老人生活的好奇、关注和伤感作铺垫。(每点 1分,意思对即可)(共 2分) 【小题 2】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蛇拟人化。( 1分) ( 2)妙处: 用拟人手法的语句作标题很新颖,能吸引读者。( 1分) 作为全文的线索,以蛇的所见所闻来行文。( 1分) 突出主题。蛇在人的心目中是冷酷的,而面对老人的生活状态,她也不禁忧心忡忡起来,亦可想见老人生活孤独、脆弱的程度。从而突
15、出了当今社会老人孤独寂寞,呼吁全社会关注空巢老人这一主题。( 2分)(共 5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3】感想: 空巢老人孤独的问题已经相当普遍 。 社会应当给予这些空巢老人更多关注。 作为儿女晚辈我们应该常回家看看,这是全天下父母对子女最深沉的呼唤。(任意答出两点并结合小说内容或个人经历即可得满分 5分;意思对即可。如果还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试题分析: 【小题 1】特点可以一点一点的概括:少人气、死寂、冷清、缺少生机。作用题是现代文阅读中的重头戏,经常会考到,一般这种题要从两方面去回答,一个是内容,一个是结构,二者缺一不可。 【小题 2】表现手法主要指修辞手法和对比、衬托、白
16、描、象征等表达技巧。这里很显然用了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蛇拟人化。标 题的作用无非就是线索,突出主旨之类的,可以参考文本具体解答。 【小题 3】本题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一种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现代文的能力。 点评:在第二小题时要注意 “表达技巧 ”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 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秋逼暗虫通夕响 ”以 动衬静。最
17、后一题是探究题,是一道开放题,针对这些评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的观点定然不会相同,有赞同的,也有否定的,但是无论哪种见解,都要围绕文章的内容说出相应的理由。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小题,共 16分。 满宠字伯宁,山阳昌邑人也。太祖临兖州,辟为从事。及为大将军,辟署西曹属,为许令。故太尉杨彪收付县 狱 ,尚书令荀 俑 兹诘炔 u属宠: “但当受辞,勿加考掠。 ”宠一无所报,考讯如法。数日,求见太祖,言之曰: “杨彪考讯无他辞语。当杀者宜先彰 其 罪;此人有名海内,若罪不明,必大失民望,窃为明公惜之。 ”太祖即日赦出彪。初, 谖趴 u掠彪,皆怒,及因此得了,更善宠。 关羽围襄阳,宠
18、助征南将军曹仁屯樊城拒之,而左将军于禁等军以霖雨水长 为羽所没。羽急攻樊城,樊城得水,往往崩坏,众皆失色。 或谓仁曰: “今日之危,非力所支。可及围未合,乘轻船夜走,虽失城,尚可全身。 ”宠曰: “山水速疾,冀其不久。闻羽遣别将已在郏下,自许以南,百姓扰扰,羽 所以 不敢遂进者,恐吾军 掎 其后耳。 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复国家有也 ;君宜待之。 ”仁曰:“善。 ”宠乃沉白马,与军人盟誓。会徐晃 等救至,宠力战有功,羽遂退。 太和四年,拜宠征东将军。其明年,吴将孙布遣人诣扬州求降,辞云: “道远不能自致,乞兵见迎。 ”刺史王凌腾布书,请兵马迎之。宠以为必诈,不与兵,而为凌作报书曰: “知识邪正
19、,欲避祸就顺,去暴归道,甚相嘉尚。今欲遣兵相迎,然计兵少则不足相卫,多则事必远闻。且先密计以成本志,临时节度其宜。 ”宠会被书当入朝,敕留府长史: “若凌欲往迎,勿与兵也。 ”凌于后索兵不得,乃单遣一督将步骑七百人往迎之。夜掩击,督将迸走,死伤过半。 景初二年,以宠年老徵还,迁为太尉。宠不治产业,家无馀财。诏曰: “君典兵在 外,专心忧公,有行父、祭遵 之 风。赐田十顷,谷五百斛,钱二十万,以明清忠俭约之节焉。 ”宠前后增邑,凡九千六百户,封子孙二人亭侯。正始三年薨,谥曰景侯。 (选自三国志 卷二六) 【小题 1】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 A故太尉杨彪收付县
20、狱 狱:监狱 B少府孔融等并 属 宠属:同 “嘱 ”,托付 C但当受辞,勿加考 掠 掠:掠夺 D恐吾军 掎 其后耳掎:牵制 【小题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线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3分 ) A当杀者宜先彰 其 罪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 可怪也欤 B羽 所以 不敢遂进者 师者, 所以 传道受业解惑也 C而左将军于禁等军以霖雨水长 为 羽所没。 身死人手, 为 天下笑者,何也? D君典兵在外,专心忧公,有行父、祭遵 之 风。 蚓无爪牙 之 利,筋骨之强 【小题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满宠清正、廉洁、勇敢的一组是 ( ) (2分 ) ( 1)宠一无所报,考讯如法 ( 2)宠
21、不治产业,家无馀财 ( 3)山水速疾,冀其不久 ( 4)宠乃沉白马,与军人盟誓 ( 5)宠以为必诈,不与兵 ( 6)宠会被书当入朝 A( 1)( 3)( 5) B( 1)( 2)( 4) C( 2)( 4)( 6) D( 3)( 5)( 6) 【小题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面对收到监狱后有人为之说情的杨彪,满宠执法有度,最终得到了荀 涂兹诘牧陆狻 B关羽攻打樊城,曹仁没有听信逃走来保全自己的规劝,而是采纳满宠的建议,决一死战。 C吴国将领孙布派人到扬州请求投降,满宠识破了他的伎俩,阻止了王凌派兵迎接。 D景初二年,因为年老,满宠被召回,迁升为太尉。 【小
22、题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 ( 1)或谓仁曰: “今日之危,非力所支。可及围未合,乘轻船夜走,虽失城,尚可全身。 ”( 4分) ( 2)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复国家有也。( 2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4】 C 【小题 5】( 1)有的人对曹仁说: “现在的危难,不是我们的力量所能抵抗的。可以趁着关羽的包围还没有合拢,乘小船在夜里逃走。即使丢失了城池,还可以保全自己。 ” ( 2)现在如果逃离,洪河以南,就不再是国家的土地了。 试题分析: 【小题 1】 C(掠:拷打) 【小题 2】 C(表被动。 A.其:代词,
23、代他;难道,加强反问语气。 B.所以:表原因;表凭借。 D.之:的;定语后置的标志) 【小题 3】 B( 3)( 6)不能体现满宠清正、廉洁、勇敢。 【小题 4】 C(没有阻止王凌派兵迎接) 【小题 5】( 1)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给分要点: “或 ”、 “走 ”各 1分,大意2分。( 2)这个句子中给分要点: “遁 ”1分,大意 1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点评:本题中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考查,都比较简单。需要注意的是第 2 个小题,首先要理解 “清正、廉洁、勇敢 ”的含义,然后能明确各个分句里说的到底是什么。这种题型一般都会设置一些障眼法,有的是满宠的行为, 却不能体现 “清
24、正、廉洁、勇敢 ”。所以做这类题一定要细心。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 “信 ”(准确无误)和 “达 ”(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高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满宠,字伯宁,山阳郡昌邑人。太祖曹操到兖州,征召他担任属官。等到担任大将军,又征召他代理西曹属,担任许县县令。前太尉杨彪被逮捕送进许县监狱,尚书令荀 俑 兹诘热硕贾龈缆 瑁骸爸宦伎诠 豢 杉右孕萄侗乒 !甭 瓒运 疾挥璐鸶矗 匀灰婪 酱蛏笱丁柑旌螅 蠹 妫 运 担骸翱酱蛏笪恃畋耄 挥泄
25、 先魏巫镒础蒙钡娜擞 仁顾 淖镒凑颜糜谥冢徽飧鋈宋琶绻 镄胁幻骶桶阉 绷耍 淮笫 裥模 宜较挛 械酵聪 !辈懿俚碧毂闵饷饬搜畋搿背酰 兹谔 笛畋胧艿娇酱颍 己芊吲 患爸琳庋 私崃舜税福 歉 油浦芈 枇恕 br关羽围困襄阳,满宠协助征南将军曹仁驻扎在樊城抵抗关羽,而左将军于禁等的军队因为遇到接连下起的大雨,汉水上涨而被关羽击败。关羽迅速攻打樊城,樊城遇到大水,常常会倒塌,大家都十分 害怕。有人对曹仁说: “现在的危难,不是我们的力量所能抵抗的。可以趁着关羽的包围还没有合拢,乘小船在夜里逃走。即使丢失了城池,还可以保全自己。 ”满宠说: “山上流下的水速度很快,希望它不久就能停。听说关羽派别的将领
26、已经到了郏县,从许昌往南,老百姓乱哄哄的,关羽不敢马上进攻的原因,是担心我们的军队在他们的后边夹击。现在如果逃离,洪河以南,就不再是国家的土地了。您应该防备他们。 ”曹仁说: “好。 ”满宠于是把自己的白马沉入水中,和军队里的人一起盟誓(守城)。当徐晃等救兵到来,满宠努力作战,有功,关羽于是退兵。 太和四年 ,任命满宠为征东将军。第二年,吴国的将领孙布派人到扬州请求投降,说: “路太远,不能凭自己的能力到达,请求派兵前来迎接我。 ”刺史王凌传递了孙布的信,请求带军队去迎接他们。满宠认为其中必定有诈,不给派兵,而替王凌写了回信说: “(我们)知道你认识到邪正之分,想要躲避祸害归顺我们,离开残暴归
27、顺大道,很应赞许崇尚。现在想要派兵迎接你们,然而考虑到兵少,那么不足以用来保卫你们,兵多的话,则此事必定会传播太广。(你们)先私下悄悄(行事),来成就你们本来的志向,到时候见机行事。 ”适逢满宠接受诏书,应该入朝,他给府长史留了一 封信: “如果王凌要前往迎接,不要给他派兵。 ”王凌后来要求派兵,没有得到,于是单派了一个将领带了步兵骑兵七百人前往迎接孙布。孙布在夜里趁他们不备,突然袭击,将领军士奔散逃离,死伤过了半数。 景初二年,因为年老,满宠被召回,迁升为太尉。满宠不置产业,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皇帝下诏说: “你在外统帅军队,一心思虑公事,有行父、祭遵的风骨。特别赐给田地十顷,谷五百觯,钱二
28、十万,以表彰清廉忠诚俭约的节操。 ”满宠前后增加的封邑,共九千六百户,子孙二人被封为亭侯。正始三年,满宠去世,谥号为景侯。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代乐 府诗,回答后面问题。( 5分) 苦寒行 刘克庄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 押衣敕使 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 长安城众多热官 ,朱门日高未启关; 重重苇箔 施屏山,中酒不知屏外寒。 注释: 敕使:奉皇帝命令办事的使者。 热官:指有权势的大官僚。 苇箔:帐幔和帘子。 【小题 1】从本诗中可以看出南宋边疆的官军生活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2分) 【小题 2】本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在表现思想感情方面有何效果?( 3分) 答案: 【小
29、题 1】特点:生活苦寒( 1分)。十月边疆气候恶劣,官军衣单身寒,苦等军衣不来,夜冷难眠,苦寒难受( 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2】对比( 1分)。士卒夜长冷难睡与贵人不知屏外寒形成鲜明对比( 1分),表现了诗人对士卒苦寒的同情,对贵人享乐的憎恶之情( 1分)。(答“反衬 ”,分析有理也可给分。) 试题分析: 【小题 1】前四句写边疆的士卒生活。十月的边疆,气候恶劣,守边的兵士,却衣裘单薄。仅仅两句,就写出了十分反常的现象。 “风色恶 ”,即使一般百姓,也已厚衣上身,而边防士卒却是衣单身寒。这就突出了问题的严重性。 “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 着。 ”这两句把士卒的苦寒同押衣使联系
30、起来了。押衣使迟迟不来,不仅士卒身受其苦,更重要的是造成了边防危机:军士衣冷难睡,一旦有了敌情,将何以应付?特点:生活苦寒 【小题 2】表面看来,诗人只是把两种截然不同的先活情景并列在一起,作客观的描绘,不加任何评论。实际上,这种对比本身就包含着爱僧衰贬,显示着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具体描写中,诗人又注意了多方照应,比如, “热官 ”,就是有权势的大宫,著一 “热 ”字,其气焰燕夭之状可见,与军士的 “冷 ”适成对照。贵人的 “朱门日高未启 ”和戍卒的 “夜长甲冷难睡 ”则构成了更为鲜明的对照 。一方面,是十月边头风色恶,身上衣裘薄;另一方面,则是中酒不知寒,芙蓉帐暖度春宵。这是以上层统治集团
31、纸醉金迷之 “乐 ”,来反衬边防戍卒之 “苦 ”。诗人把强烈的感情,寓于形象描写之中,既显豁,又蕴藉。此外,达官贵人之所以能歌舞升平,全仗成卒的艰苦守边,而这些显贵们只知热衷功名利禄,对此是不会加以考虑的,即使是押送寒衣的例行公事,也迟迟不办。试问,一且大敌猝至,将如何抵御?那时,今日的热官只有沦为阶下囚,巨宅细软、歌儿舞姬,也只有成为他人的囊中物。这些,都是题外的话,留待读者去思索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 歌的能力。 点评:表现技巧是诗人用来抒发情感、表达题旨的一种手段方法,要准确回答就要熟悉古诗中常用的一些表现方法。 修辞手法:比喻、对偶、夸张、对比、拟人、双关等。 描写手法:
32、A.衬托手法,又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哀衬等; B.侧面描写; C.虚实结合; D.象征手法等。 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托物寓理三种。 语言表达 将下面这段文字画线部分改写成整句,要基本保留原意,语气连贯。( 3 分) 没过多久,这里发生了一场特大旱灾, 潺潺的小溪枯竭了,牲畜干渴而死去,干旱枯萎了田野的庄稼, 山谷里饿殍遍野。 答案:潺潺的小溪枯竭了,干渴的牲畜死去了,田野的庄稼枯萎了。 试题分析:在变换句式时,可以先在 3个短句中找出一个自己比较喜欢或熟悉的句式,然后将其他 2个短句仿照该短句的句式改一下就行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33、 “变换句式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整句与散句的变换的答题思路: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一组句子叫整句,结构不整齐,长、短句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要使散句变成整句,就要使句子的结构相同或相似。能够体现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最常见的是排比句、对偶句。将散句变成整句, 就是将散句变成排比句或对偶句。将整句变成散句正好与此相反。 本周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佳节。下面是李军和留学生约翰 QQ聊天的对话内容,请你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语境,简明得体。( 3 分) 约翰:李军,这个周末我们一起踢足球去,好吗? 李军: 约翰: 李军:中秋佳节是中国很重要的节日,据说最早是源于人们向月亮女神
34、献祭,但到了现代,中秋只是代表朋友或家人的团圆而已。 约翰:中秋之夜你们一般会怎么过呢? 李军: 约翰:有什么特殊的食品吗? 李军:最特殊的食品是月饼。月饼又称宫饼、团圆饼等,是由祭月贡 品发展而来的。中秋节吃月饼已有很长的历史了,它预示着团圆美满。 约翰:月饼我吃过,有好多种馅儿,很好吃的。 李军:是的,这次我从家里回来一定给你带几块。 约翰:太好了,谢谢! 答案: 真不好意思,这个周末是中秋节,我要回家。( 1分) 中秋节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1分) 我们会聚在一起吃顿团圆饭,赏赏月。( 1分) 试题分析:本题是考查得体问题,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约翰是外国人,他不知道中秋节对中国人有什么样
35、的意义,因此他在这上面会有疑惑。在解答该题时,要注意中外的语言习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 能力。 点评:要做到语言得体,要注意以下几点:先审清题目要求,把握材料内容或要表达的内容;再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语言。 根据目的差异调整语言。 根据色彩差异调整语言。 根据场合对象调整语言。 根据感情分寸来识别或调整语言。恰当选用褒词、贬词、中性词,学会面陈与转述,正确使用谦词与敬词。 说话的方式有直言和婉言。参照示例,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 2分) 示例: 公园入口处标示牌 直言:请勿乱扔果皮纸屑! 婉言:不要让别人说,朋友,你没来之前,这儿的地面还是洁净的。 某快餐店店堂告示 直言:衣
36、衫不整,谢绝入内! 婉言: _ 答案:嗨,安抚肠胃之前何妨先打理一下您的仪表呢? 试题分析:说话时,直言的语气生硬,比较难以让人接受。而婉言则幽默、讽刺,因此,在解答该题时要注意这一点。另外,该题是要给快餐店写告示,是针对用餐人的,这一点也要注意到。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语言表达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做这类题读懂读清题干,是做题的根本。题干一定要读两遍,命题人说,题干上的话没一个字是多余的。读清读懂了题干,题目也就成功了 70%。按题干的提示要求做题。题干既 是要求,同时也是提示,是暗示。所以按照提示要求做题会事半功倍。语言表达题每年会出现一些新题型。每位考生心理要有所准备,
37、但其测试的方式方法可能有些与平时的不同,而能力要求却是每位考生早就心中有数的。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8分, 4小题) 【小题 1】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 (柳永雨铃霖 ) 【小题 2】 ,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 【小题 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 (荀子劝学) 【小题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 (韩愈师说) 答案 : 【小题 1】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小题 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小题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小题 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试题分析:默写( 2)时,注意 “喧 ”的写法。默写
38、( 3)时,注意 “锲 ”的写法。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A级 点评: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的依据是课标规定的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课标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 ;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 ;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 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40分) 有人问上帝:天堂和地狱究竟有什么不同?上帝便带他来到了地狱门前,地狱里的人正在吃饭,他们手臂上分别绑着四尺长把手的勺子,虽然他们尽力把吃的东西往自己口中送,却怎么也吃不到嘴里
39、。面对美味佳肴,他们却饿得面黄肌瘦,痛苦不堪。上帝又带这个人来到天堂,天堂里的人手臂上也分别绑着四尺长把手的勺子,他们双双结伴,每个人都把自己勺子中的东西往别人口里送,一个个神情欢悦,健康丰满,整个天堂充满了友爱和温馨。上帝说:你瞧,天堂和地狱其实就一点 点区别。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 800字。 答案:略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它只有材料,没有明确的话题,需要考生结合材料拟出合适的题目。细读材料,不难发现,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天堂里的人互相帮助,相互合作;地狱里的
40、人自私自利,只顾自己。 人与人要互相帮助,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我们要善于和乐于帮助别人,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需要合作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材料作文写法指导 一、首先要 “读 ”: 读文题。要研读文题,明确考试范围,了解写作要求。 读材料。粗知材料内容,初步理解含义,以做到心中有底。 二、其次要 “析 ”:析读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这个过程需要认真地咀嚼、品味、联想、提炼。由于 “析材料 ”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读法: 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
41、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意的突破口。 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 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 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 撷取法。主要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清理写作的线索。 揣 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