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届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高三下学期 4月冲刺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 谥 号 / 自 缢沤 肥 / 老 妪湍 急 / 逸兴 遄 飞 B宫 阙 / 商 榷饯 别 / 鉴 戒孤 鹜 / 好高 骛 远 C品 茗 / 南 溟 刊 载 / 载 体 悱 侧 / 成绩 斐 然 D 箴 言 / 缄 默 畸 形 / 菜 畦 隐 晦 / 不容置 喙 答案: B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喝采不胫而走破釜沉舟鸦雀无声 B劳碌既往不咎毋庸赘言寥寥无几 C荣膺沤心沥血流连忘返面授机意 D挑剔直截了当苦思暝想莞尔而笑 答案: B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社会进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不用过箪食瓢饮的日子,但那种 一饭千金 的 “豪爽 ”也是应该唾弃的。 B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国让世界看到了最高领导人的 殚精竭虑 和 13亿国人的众志成城。 C由于大幅扩张,各大型的零售商的资金链都相当吃紧,而一旦有哪家挺不住,必然降价出货来变现,而由此必然推倒 多米诺骨牌 ,引发某个区域甚至多个区域的整体放水。 D珠海市 IT产业招商会角色分配不同以往,市长 跑龙套 ,专家当主角,按国际化运作,卓有成效。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目击者看到希拉里的车队在奥巴马离开之后先行离开
3、了奥巴马办公区。 B独联体 2020年前经济发展战略的目的是为独联体成员国经济发展新动力。 C中方将与各方共同努力,积极参与峰会有关活动,推动国际社会有效应对金融危机。 D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代表奇瑞与泰国奇瑞荣创有限公司在合肥举行合作签字仪式。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今天晚上指挥演唱黄河大合唱,他着装潇洒,神态从容;眼光、手势配合和谐 好一派指挥家的风度。 B对李清照的诗词,比之那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我倒是更喜欢她那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C文学工作者应培养起自己对语言的敏感,才能利于遣词用字,写出的作
4、品明确、清晰、生动、鲜明、节奏和谐、音调优美。 D他接着说: “最近这儿连降暴雨。老妈已到北京去了。小红上了高中。 ”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追忘钱学森:此生三事最关情 11月 1日凌晨,凄厉刺骨的雨夹雪笼罩京城。这是 22年来最早的一场冬雪。有人说,这场不期而至的初雪,是为一位老者的逝去而下的。 “我是一名科技人员,不是什么大官,那些官的待遇,我一样也不想要。 ”这是钱学森对官位和地位的不屑。 “我姓钱,但是我不爱钱。 ”这是钱学森对金钱与利益的鄙薄。在这个世界上真正懂得拒绝的人不多,钱学森拒绝了很多虚名浮利,却赢得了更高的声誉。 就在冬雪降临的前一天,这位 9
5、8岁高龄的科学巨匠溘然离世,走完他辉煌的一生。据说他走得平和安静,一如他生前的低调内敛。 “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 森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 ”说这话的是 1950年代的一位美国海军次长。 1935年赴美留学的钱学森, 36岁已成为麻省理工的终身教授,被视为当时世界一流的火箭专家,与导师冯 卡门参与了当时美国绝密的 “曼哈顿工程 ” 导弹核武器的研制开发工作。而他深情地说: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得知钱学森要回国,美国联邦调查局多方阻挠甚至强行逮捕。此后,中国政府提前释放 11名美国飞行员战俘,
6、才换回了钱学森。回国后,钱学森白手起家造导弹,从零开始教徒弟, 在火箭导弹、控制科学、应用力学、系统科学、航天技术、思维科学等方面做出卓越成就。 功成名就的钱学森着迷于以他从航天技术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系统科学方法,去解读社会和自然科学领域形形色色的问题。这个 “天性害羞、内向,才智过人,只想一辈子安分守己做研究的科学家 ”,永远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在他眼里,科学无禁区,思想无禁区。 如今,钱学森三个字,几乎就是中国对科学家品质的诠释。而说起来,钱家是依照 “继承家学,永守箴规 ”八字论辈取名的, “学 ”是辈分,至于名字 “森 ”,繁茂之意,并无特殊含义,最初曾用 “林 ”。不过, “
7、学森 ”的谐音是 “学深 ”,倒是体现了学问深远之意。而家庭对他成长的影响也可谓深远。 钱学森出身书香门第。当代众多政治家和学者均出自这个家族,诸如钱其琛、钱正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复、钱穆等,家族的辉煌触动着钱学森。钱学森之父钱均夫既是一位爱国的革命人士,亦是新中国文史专家,他对钱学森要求极其严格。而钱学森的岳父蒋百里,更是著名军事教育家,与蔡锷、张孝准并称为 “中国士官三杰 ”。钱学森与夫人蒋英长达一个甲子的婚恋故事,被世人传为佳话。 钱家和蒋家乃世交。蒋百里有 “五朵金花 ”,而钱均夫膝下只有独子钱学森, 便恳求蒋家把蒋英过继给他们。蒋百里夫妇慨然答应,从此蒋英改名 “钱学英 ”
8、,并与奶妈一起住进了钱家。钱学森和 “钱学英 ”还曾一起合唱燕双飞,博得两家的喝彩。蒋英后来毕业于柏林国立音乐学院,成为优秀的歌手、钢琴家。1947年,钱学森回国,深情打动蒋英,两人心有灵犀,在上海结为连理,之后共赴美国。 1950年 8月,正当钱学森一家准备离开美国之际,美国政府竟以莫须有的罪名扣留了他们长达 5年之久。在这段灰暗的日子里,钱学森吹竹笛,蒋英弹吉他,两人共同以音乐排解内心的寂寞与烦闷。在蒋英的关怀劝慰下,含冤忍怒的钱学森很快用 意志战胜了自己,他安下心来,开始埋头著述。一册工程控制论和一册物理力学讲义,便是蒋英与钱学森贫贱不弃,生死相依的笃爱深情的结晶。钱学森生前也承认从妻子
9、的艺术知识中他获得了很多科学研究的灵感。 从 44 岁回国到 98 岁去世,半个多世纪里,钱学森备受历届国家领导人的尊崇:新中国成立早期周恩来亲自过问并引进这位 “海归 ”;毛泽东邀请他参加生日宴会,并特意安排他坐到自己的身边;邓小平每每论及科学技术都不忘提及钱学森的名字;江泽民授予他的这位上海交通大学的学长 “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 ”荣誉称号;胡锦涛亲自登门到家中给他 拜年;温家宝更是像朋友串门一样连年去看望他,最后一次是在他去世前的 86天。正是这样的尊重与关怀为这位科学巨匠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温家宝总理亲往探望钱学森时,长卧病榻的他最为关注的,是国家科技人才的后续培养。他曾六次饱含忧虑
10、地向总理发问: “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这位科学老人的赤诚相问,足以衍化成这个国家和民族绵长的思索。 一位科学家的成长,除了天赋与努力之外,还需要适宜的土壤和空气。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能做的,除了纪念钱学森先生,最好的缅怀方式莫过于给予后来者同样的眷顾。如今,世上已 无钱学森。而下一个钱学森,尚不知在何处。 (摘自时代周报有删改) 【小题 1】文章以 “22年来最早的一场冬雪 ”开篇,有什么目的和作用?( 4分) 【小题 2】题目所说 “此生三事最关情 ”是指钱学森一生中哪三件事?分别体现了他怎样的情怀?( 4分) 【小题 3】文章说 “一位科学家的成长,除了天赋与努力
11、之外,还需要适宜的土壤和空气 ”,从文章看,除了天赋与努力还有哪些 “土壤和空气 ”促进了钱学森的成长?( 4分) 【小题 4】文中说 “如今,钱学森三个字,几乎就是中国对科学家品质的诠释 ”,请结合文章分析钱学森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并 阐发你从中得到的两点启示。( 6分) 答案: 【小题 1】文章开篇以 “22年来最早的一场冬雪 ”渲染气氛,以圣洁的雪引出了对钱学森高尚品格的描写,表达了对钱老的敬仰和对其逝世的哀悼之情。 【小题 1】 艰难归国大放异彩 爱国之情 美满婚姻良缘天成 夫妻之情 病榻关心人才培养 忧心教育 【小题 1】 家学渊源:家族辉煌对他的触动和父亲对他的严格要求。 妻子帮助:
12、妻子给了他精神上的支持和科研上的启发。 领导关怀:新中国各代领导人都对他关爱有加。 【小题 1】( 1)淡泊名利(懂得拒绝),热爱祖国,爱好广泛(有探索精神),乐观坚强,重视人才(教育、人才培养),目光长远(有忧患意识)(答出四点即可) ( 2)一个成功的科学家不只要有专业上的成就,还要有健全的人格。 要在重视科学素养的同时重视人文素养,勇于打破科学和思想的禁区。 要学习老一代科学家身上的那种使命感和责任感。 【小题 1】此题考查段首的作用,可考虑其与下文的关系,与故事情节的关系,与主题的关系。答出其中一点可得 2分,答出两点即得 4分。 【小题 1】本题考查 “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
13、点,能力层次为 C,侧重“分析 综合 ”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观点、态度,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归纳。 【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考点,能力层次为 B,侧重 “理解 ”能力的考查。 【小题 1】本题考查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考点,能力层次为 F,侧重 “探究 ”能力的考查。这是一道探究题。答题之前,先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面对一篇陌生的文学作品,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具体答题时,还要切忌脱离文本,想当然地去套用鉴赏术语,避免空洞抽象的泛泛 而谈或不着边际的任意罗列,更
14、不能根据个人的主观喜好冠作隧意的褒贬。本题可以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去思考。要结合第一问发掘科学家的内涵,任选两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乡村铁质 刘向民 乡村是我永远的家园。在我全部的生活中,乡村是最重要的。 虽然走进了城市,不可能与土地日日肌肤相亲,但我始终以农民的眼光审视乡村。乡村是城市的依托,没有乡村也就没有城市的存在,乡村是城市的母体,城市是乡村的延伸和延续。乡村是狗吠鸡鸣牛哞,是薄薄的晨雾和袅袅的炊烟,一条静静地流淌的小河,茂密的小草尖上晶莹的露 珠闪耀着太阳的光彩。乡村的早晨是清新和鲜明的。 走进田野,就走进了自我。一株株茂盛的高粱、谷子或者玉米,就是我们的兄长
15、。闪着光芒的锄探进植物的根部,根系蔓延,锄的铁质意念就通过异常发达的根系蔓延了整个土地,广阔的原野处处闪耀着铁质的浑厚和沉重,所以我们收获的每一粒粮食、每一季粮食都包含着铁质。铁质沿着血管流动,扎根于我们的每一处神经,我们的脊梁才如此坚挺。 粮食的存在,使乡村有了存在的充分理由。一茬一茬的庄稼,一茬一茬的人生,在乡村的蓝天下格外亮丽。已经死去多年的大树仍然直直地挺立,黑枯的树干直指青天, 乡村中许多的构思和想象缘自树干的启迪。镰刀闪着铁质的锋利,农民的梦想始终与庄稼有关,一头牛与一架犁在土地深处探寻,浑黄或者黝黑的土壤蕴涵着无穷的力量, 只要播下种子,幻想就无可阻挡地蓬勃起来了。土地时刻迸发着
16、铁质的响声。 土地养育了庄稼,也养育了整个乡村。乡人们的性格和作为,任何时候都充满着铁质,欢喜时会无所顾忌地畅心大笑,发怒时会打上一架,或者跑到村街上不明不白地骂上一场,悲哀时会痛痛快快淋漓尽致地大哭一场,然后又执著地走进田野,走进劳作,一切都毫无遮遮掩掩。嫉恶如仇,旗帜鲜明,高昂的气概和高亢的声音比得 过任何烦琐深奥的说教。他们不怕风,不怕雨,不怕雷鸣,他们饮风露餐,吃得下千般苦,受得住万般罪,他们常说 “没有吃不了的苦,没有受不了的罪 ”,年景的丰歉和日子的辛苦都是岁月的点缀,他们从不怨天尤人,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沿着太阳的方向走进田野,走进庄稼地里, 走进乡村深处的每一个细节,使乡村
17、的每一刻都充充实实和铿锵有声。 哪怕只是一声劳动的号子,也如雷鸣一般响亮;哪怕只是向前迈出一步,也如山一般稳重;哪怕只是一个耕或者种的手势,也都是乡村的经典动作。乡村,处处铁质,铁质处处。 乡村是农民的部落。城里人已经厌烦的 事情,乡村还在喜欢或者也早已厌烦,喜欢的是一种没有丢失的乡村质朴,厌烦的是曾经生活在乡村里的城里人的矫作。城里人始终也在吃着乡村的粮食,但缺少了乡村的铁质。铁质似乎已被城里人丢失殆尽。我们是否要寻找乡村的铁质,使乡村铁质在城市里闪烁,应该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乡村是我们生存的依托,也是城市生活的依据,没有了乡村就没有城市。是否有人为城市的一天天的侵占乡村沾沾自喜呢?如果缺少
18、了乡村,缺少了乡村铁质,我们将会更加颓废,城市也将因此而变的莫名其妙地失去方向,因此,不论生活在乡村还是城市里的人们,都不能忘记永远的乡 村铁质,它是我们永远的支撑,我们永远的方向。 【小题 1】第五段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4分) 【小题 2】结合全文谈谈乡村具有怎样的意义?作者在行文中着重描写了乡村的土地,有怎样的妙处?( 4分) 【小题 3】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 4分) ( 1)只要播下种子,幻想就无可阻挡地蓬勃起来了。( 2分) ( 2)(他们)走进乡村深处的每一个细节,使乡村的每一刻都充充实实和铿锵有声。( 2分) 【小题 4】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文章
19、中的 “铁质 ”具有某些特殊的象征意义,根据你对文章的品读,谈谈对 “铁质 ”象 征意义的理解。( 6分) 答案: 【小题 1】第五段作者运用排比修辞,使文章的行文充满气势,生动地写出了在充满铁质的乡村中生活的农人们旺盛的生命力和他们坚强、直率、质朴的性格。 【小题 1】意义: 乡村是我永远的家园。 乡村是城市的依托,是城市的母体,城市是乡村的延伸和延续。 乡村是农民的部落,是我们生存的依托,也是城市生活的依据。 乡村可以为我们提供粮食。 妙处:土地是铁质的来源,乡村的铁质就存在于乡村的土地之中。作者写乡村土地的目的是为了更加突出乡村铁质对于乡村的重大意义。 【小题 1】( 1)对于农民来说,
20、种子就意味着希望,当他们把种子播撒在这片坚实的土地上的时候,内心深处就已经在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 2)农民勤劳工作的身影遍布乡村,他们的勤劳付出使乡村每一刻都充实丰富且充满了生气。 【小题 1】作用: 总结全文,点明主旨;与开头作者强调的乡村的重要性相呼应。 人们不论面对怎样的环境是都能够挺直脊梁的。 象征意义: 是一种人格或性格的象征,作者希望人人都能拥有铁质性格,高昂豪迈,不要被烦琐深奥的说教束缚。 是生存意义的象征,生活着的人们无论生活在乡村亦或生活在城市,都应该让自己的生活中充满了 铁质,铁质是人们永远的支撑。 【小题 1】本题考查 “鉴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 ”考点,能力层次为
21、 E,侧重“鉴赏评价 ”能力的考查。 【小题 1】本题考查 “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能力层次为 C,侧重“分析综合 ”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观点、态度,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归纳。 【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考点,能力层次为 B,侧重 “理解 ”能力的考查。 【小题 1】本题考查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考点,能力层次为 F,侧重 “探究 ”能力的考查。这是一道探究题。答题之前,先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面对一篇陌生的文学作品,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具体答题时,
22、还要切忌脱离文本,想当然地去套用鉴赏术语,避免空洞抽象的泛泛而谈或不着边际的任意罗列,更不能根据个人的主观喜好冠作隧意的褒贬。本题可以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去思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国学与当代世界 国学是一个民族通过自己的研究,融贯各种知识形成的思想。这个思想不是固定的,而是生长着的。研究它,不是 为了博古炫耀,也不仅仅是为了存亡继绝,而是为了我们能以自己的思想自立于天地之间。国学是学术,是思想,与汉服、祭拜、造假古董之类的 “热 ”没有关系。国学不是既成的答案:,而是通往现代中国思想的途径。拘牵与自封是它的大敌,包容与开放才是它的品格。 根据史学家的考证,近代意义的 “国学 ”一词,
23、出现于 20世纪初。其出现的背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即救亡图存。当时的人们一方面普遍承认西方学术的优越;另一方面在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对西方学术的压倒性影响产生认同焦虑,担心人们对传统学术思想的迅速遗忘与放弃将导致国家与民族 的灭亡。最初提倡国学者强烈意识到文化认同与民族、国家的根本关系:提倡国学,非仅为学,乃为国也。 然而,人们往往根据近代西方的学术分科来指责国学含混笼统,陈独秀便是如此。其实邓实在国学讲习记中已经指出,国学的内容包括经学、史学、子学、理学、掌故学、文学。可是,不知为什么,人们往往觉得西方近代的学术分科天然合理,而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则没有独立成科的资格,中国传统学
24、术只有纳入西方近代学术的分科才能获得其学术或科学的身份。 人们反对国学还有一个理由,就是学术无国界,世界各国都没有它们的国学,为何中国却有国 学?但这种质疑是建立在孤陋寡闻的基础上的。德国有所谓日耳曼学,美国有美国学,而日本也有其国学,焉有说只有中国才有国学? 其实,质疑国学者既不真正在意概念意义,也没有太多的学理关怀,他们有他们不便明言的担心,有他们的言外之意。他们真正在意的,是中国能否脱华入欧,进入所谓普世文明。他们都认为西方文明(其实是近代西方文明)代表人类的普世文明,向西方文明靠拢,就是向普世文明靠拢。 “西 ”字可以讲, “国 ”字要不得。因为 “国故是过去已死的东西,欧化是正在生长
25、的东西;国故是杂乱无章的零碎知识,欧化是有系统的学术。这两个东西 万万没有对等的道理 ”。(毛子水)这种决绝的态度,在一部分国人中一直延续到今天。 从 20世纪到今天,反对或质疑国学的人,归根结底都不是出于学理或学术的理由,而是出于政治的理由,就是认为国学有碍于中国的现代化。也就是为什么本来一个并不复杂的问题却纠缠了中国思想界一个世纪都未有定论,而且那些似曾相识的反对理由和质疑论据不厌其烦地被人一再重复。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小题 1】下列有关 “国学 ”的阐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国学是一个民族通过自己的体验研究并融贯各种知识而形成的生长着的思想。 B研 究国学不是为了博古炫耀
26、或存亡继绝,而是为了使我们能够立于天地之间。 C国学作为一种学术、思想,与现代汉服、祭拜、假古董 “热 ”不无关系。 D国学是通往现代中国思想的途径,应具有包容与开放的品格。 【小题 2】根据文中的信息,下列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没有独立成科,应该纳入西方近代学术的分科才能获得其学术或科学的身份。 B质疑国学者的真正目的在于中国能脱华入欧,进入普世文明,并不真正在意概念意义。 C近代西方文明代表人类的普世文明,现在向西方文明靠 拢,就是向普世文明靠拢。 D在现代国人中仍然存在着国学是过去已死的东西,是杂乱无章的知识,比不上欧化的学术的观点。 【小题
27、3】下列不能作为人们反对 “国学 ”的理由的一项是 ( ) A人们认为国学分类含混笼统,西方学术分科天然合理。 B国学无国界,国学只有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没有国学。 C国学质疑者是建立在孤陋寡闻的基础上的,德、美、日都有自己的 “国学 ”。 D出于政治的理由,认为国学有碍于中国的现代化。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 C项,原文为 “与汉服、祭拜、造假古董之类的 热 没有关系 ”。 【小题 1】 A项,张冠李戴,将反对国学者的观点说成了作者的观点; C项,混淆了对象,是质疑国学者认为 “西方文明(其实是近代西方文明)代表人类的普世文明 ”,因而不能
28、推断出 “现在向西方文明靠拢,就是向普世文明靠拢 ”; D 项,任意扩大范围,应是 “一部分国人 ”。 【小题 1】 C项,是作者运用例证对反对国学者的批评。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 ,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 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日: “他日不忘老人芋也。 ”雨止,别去。 十馀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 “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 ”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 ,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 ,子不佣矣。
29、至京,相国慰劳曰: “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 ”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 “何向者之香而甘也! ”老人前曰: “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 相国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 ;今日堂有炼珍 ,朝分尚食 ,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获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辩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
30、贿不饬罢 ,是芋视乃学也。 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 。 !” 老人语未毕, 相国遽惊谢曰: “老人知道者! ”厚资而遣之。 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节 选自周容芋老人传) 【注】 佣:受雇打工。 丞、尉:知县的佐职。 钧礼:平等之礼。 炼珍:烹制精美的食品。 尚食:这里指朝廷赏赐的食品。 不饬:不守规矩,行为不端。 【小题 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老人 延 入坐 延:邀请 B书生 用 甲第为相国 用:由于 C厚 资 而遣之 资:钱财 D于是芋老人之名大 著 著:显著,显扬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何向
31、者 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亚父 者 ,范增也 B今 乃 烦尔妪一煮芋也而陋者 乃 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无不同 于 芋焉 于 是余有叹焉 D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 而 甘也吾尝终日 而 思矣 【小题 3】下列各项中全都表现了 “时位移人 ”的一项是 ( ) 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 相国亦辍箸曰: “何向者之香而甘也! ” 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 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 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 A B C D 【小题 4】下列叙述和分析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 A十年后,书生身居相国之位,回想起芋老人的一饭之恩,
32、感恩图报,让芋老人的儿子不再当佣工了。 B芋老人认为,相国在饥寒交迫之时,饥不择食,故觉得芋头很香;而当上相国之后,美味佳肴享用不尽,自然就觉得芋头不如十年前那样香了。 C文章由相国十年前后食芋而味道不同引发议论,说明了 “时位移人 ”的道理,并批评了富而弃其妇,贵而绝其交,为吏而背其所学等社会现象。 D芋老人虽然只是乡下一个粗陋的老百姓,但深明事理,擅长言辞,将许多达官显贵不能讲明的道理,用生活中浅显的例子表述清楚。 【小题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相国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 3分) ( 2)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一箸
33、间哉!( 3分) ( 3)相国遽惊谢曰: “老人知道者! ”厚资而遣之。( 4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C 【小题 1】 C 【小题 1】 A 【小题 1】( 1)相国(您)以前从郡城跑了几十里路(到这里),被大雨困住,(所以)不挑食 。 ( 2)这么说来(或者译成 “既然这样,那么 ”)世人由于眼前(的遭遇)而忘掉了昨天,哪里只是在一双筷子之间呢! ( 3)宰相赶紧向他道谢说: “老人家您真是个明白道理的人啊! ”宰相就优厚地赏赐芋老人,派人护送他回去。 【小题 1】资,名作动 资助。 【小题 1】焉,语气词,不译。 A前为时间词,不翻译;后为判断句中停顿, B前为副词
34、“才 ”,后为副词 “竟 ”, D前者表并列,后者表修饰。 【小题 1】本题考查 “筛选文中的信息 ”和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点,能力层次为分别为 C和 D,侧重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能力 的考查。 【小题 1】暗换主语。是丞、尉让芋老人的儿子不再做佣工。 【小题 1】( 1) “走 ”译成 “跑 ”1 分, “于 ”表被动 1分,后一分句 1分( 2) “然则 ”1 分, “以 ”译成 “因为 ”1 分, “岂独 ”1 分。 参考译文 : 芋老人,是慈水县祝家渡人。儿子出外当佣工,自己和老妻住在渡口边。有一天,有名书生在他家屋檐下躲雨,衣袖单薄而且都湿透了,身影
35、就更加瘦弱。芋老人邀请他进屋里坐坐,(闲聊中)知道对方是刚刚郡城参加童生考试完回来。芋老人略懂诗书,和书生聊了很久,叫老妻煮芋头拿来给书生吃,书生吃了满满的一碗;芋老妻人再为他盛一碗 ,书生吃得肚子饱饱的。笑着说: “我以后一定不会忘记老人家您请我吃芋头! ”雨停了后,书生就离去了。 十多年后,书生由于科举考上高的等第,当了宰相。偶尔一次,他吩咐厨师煮芋头给他吃,(吃了吃)他放下手中的筷子感叹说: “为什么从前祝家渡那老人家的芋头是那么香,那么甜呢? ”于是就派人去找那渡口边的老夫妇,用车马接他们来。当地郡县的官员听到这事情后,都以为老人和宰相有旧交情,纷纷邀请芋老人夫妇来见面,和他们行平等的
36、礼节;芋老人的儿子也不再到外面当佣工了。 到京城,宰相慰劳他们说: “我一直忘不了老人家您以前请的那顿芋头 ,今天才想再麻烦您妻子为我煮一次芋头呢! ”一会儿,芋老妻煮好芋头端给宰相吃,宰相吃了吃,又放下手中的筷说: “为什么从前吃的芋头就那么香,那么甜呢! ”芋老人上前说: “都是同样的芋头啊!从前芋头之所以那么香甜,并不是烹调有什么两样,而是时势地位改变人的口味啊!从前(那时候),相公您从郡城出来,走了几十里路,又被雨淋得湿透了,(又饿又冷),吃东西是不会挑剔的。现在您的厨房多的是精美的食物,又有朝廷当赐的膳食,经常摆设酒席,陈列食物,那里还吃得出芋头的甘甜呢?(不过),我还是很高兴相公您
37、的改变仅仅止於芋头而已呢!我 的年纪老了,听到的事情实在太多太多了。我村子南边有对贫苦的夫妻,妻子每天织布纺纱,取水舂米,勤苦地帮助丈夫读书;丈夫幸运地考中科举,得到功名后,就宠爱其他的姬妾,抛弃家里的妻子,以致妻子忧伤过度,郁郁而终。这种情形,就是把他的妻子看成像芋头一样啊!城东边有甲、乙两名同学,共用一方砚台、一盏灯火,住的地方只有一扇窗户,一张床铺,连早晨起来穿的衣服、鞋子都不分彼此。 后来乙先考中及第,进入官场当了官,听说甲落魄潦倒,还讥笑他,不管他。两人的交情因此断绝了。这种情形,就是把他的朋友看成像芋头一样了。我更听说过某某 谁家的孩子在读书的时候,立志说未来自己如果得志显达的话,
38、就要廉洁干练如某某古人,就要忠孝如某某古人。可是真的做了官后,却因为贪污不检点、操守不佳而被罢官。这种情形,就是把他所学的道理看成像芋头一样了。我老家邻居有家私塾,听里头的老师向学生讲述前代(明朝末年)的事情,有将相、卿相、卿尹、刺史、太守、县令,他们有人腰佩紫绶金印,有人上下轿由仆从折帘撩幔。然而一旦国内发生事变,异族自外入侵,他们往往就下跪叩头,争先恐后地投降了,竟然把宗庙、社稷(整个国家)、自己的名誉、君王的荣宠,统统等同於芋头了。这 说来,世人 由於眼前(的遭遇)而忘掉了过去,那里单单只是一双筷子之间而已呢!老人话没说完,宰相赶紧向他道谢说: “老人家您真是个明白道理的人啊! ”宰相就
39、优厚地赏赐芋老人,派人护送他回去,於是芋老人的名声大为显扬。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两个题。( 8分) 长 相 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小题 1】这首词塑造了怎样一位抒情主人公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思?( 4 分) 【小题 2】说说这首词在构思脉络上的特点。( 4分) 答案: 【小题 1】这首 词塑造了一个月夜倚楼眺望、思念久别未归的丈夫、一往情深的闺中少妇形象。( 2分)表达了少妇思念丈夫的愁苦和对丈夫长期不归的怨恨。( 2分) 【小题 1】这首词是抒发 “闺怨 ”的名篇,构思新颖独特,采用了篇末点题
40、的手法。(或答采用了设置悬念的手法)。( 2分)上片全是写景,写水流,写山愁,却不言明是何人因何而发愁。下片直抒胸臆,写思念,写怨恨,直到最后一句 “月明人倚楼 ”才点出主人公的身份,是画龙点睛之笔,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 2分) 【小题 1】本题考查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考点,能力层次为 D,侧重 “鉴赏评价 ”能力的考查。本题在鉴赏过程中,要抓住诗歌里的人物形象,在此基础上感悟人物描写的特征,解答时一定要注意与诗句的结合。 【小题 1】本题考查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考点,能力层次为 C,侧重 “分析综合 ”能力的考查。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4分) 高考
41、前,一名同学到一家门口挂有工商局授予的 “信得过商店 ”牌匾的文具店买2B铅笔。下边是他与售货员的对话: 学 生:请问有没有 2B铅笔卖? 售货员:都在那边摆着呢,你自己看吧。 学 生:(拿着铅笔)新闻里说,市场上有不少伪劣 2B铅笔 ,这铅笔该不会 售货员:什么意思嘛!我们这怎么会有伪劣商品呢? 学 生:(仍然顾虑重重,犹疑不决)(这时商店经理过来了,拿出两支削好的2B铅笔) 经 理: _ (最后学生买了铅笔满意地走了。) 售货员的回答使学生心中不是滋味,试为售货员的回答换一种说法,使顾客更有亲切感,心里更为踏实,但不能改变原意。 第 句改为: _第 句改为: _根据情景,补上商店经理的话
42、:_ 答案: 有的。请跟我来,不止一个品牌呢,请慢慢挑选吧。 请你放心,我们单位是 “信得过商店 ”。 请让我 来告诉你伪劣 2B铅笔与正牌 2B铅笔的辨别方法。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写一个句子。要求话题合理,句式相同或相近,修辞手法相同,内容有意蕴。( 4分) 如果不赋予时间以创造性的价值,它就像小溪的流水,只能带走凋零的青春花瓣,而不能浮起成就的远洋货轮。 答案:( 1)如果不给激情以理性的约束,它就像脱缰的骏马,终将坠入生命的悬崖,而不是奔向人生的通途。( 2)如果不给行动以理想的指引,它就如失去方向的船只,容易偏离人生的航道,而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海南人伯畴是明代状元,人称 “
43、海南才子 ”,能诗善文。传说有一天,他路过一家酒店。店老板热情欢迎,客气有加,求伯畴给酒店写几句吉利话。伯畴答应,挥笔而就下面的诗: 一轮明月挂半天,淑女才子并蒂莲。 碧波池边酉时会,细读诗书不用言。 老板说: “您给我写首诗管用吗? ”伯畴说: “我这是字谜诗,其实是四个字。 ”老板恍然,万分感谢。说起来,这也是一个绝妙的广告运作。( 4分) 这四个字分别是: 、 、 、 。 答案:有、好、酒、卖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个小题)( 6分) 【小题 1】不积小流,无以成江 海。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劝学荀子) 【小题 2】尔来四万八千岁, 。西当太白有鸟道,
44、 。 (蜀道难李白) 【小题 3】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 ;更也, 。(论语) 【小题 4】 ,旌旗蔽空,酾酒临江, 。 (苏轼赤壁赋) 答案: 【小题 1】骐骥一跃 驽马十驾 【小题 1】不与秦塞通人烟 可以横绝峨眉巅 【小题 1】人皆见之 /人皆仰之 【小题 1】舳舻千里 横槊赋诗 作文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日,明朝都察院长王廷相对新御史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昨天雨后乘轿进城,轿夫穿的是双新鞋。开始,他小心地挑着干净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于是便不再顾及新鞋。一御史听后说道: “终身不敢忘。 ”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答案:略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