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毛泽东词两首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 湘 江 /镶 嵌 染 色 /点 燃 飞 翔 /享 受 B沉 浮 /符 合 寥 廓 /括 号 峥 嵘 /征 兆 C 茂 盛 /藐 视 挥 斥 /钥 匙 僧 侣 /鲁 莽 D 舟 船 /周 详 遒 劲 /追 求 遏 止 /碣 石 答案: B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 风华正茂 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B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
2、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 指点江山 ,心情澎湃。 C近年来,一些正值 豆蔻年华 的青年小伙子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D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女作家兼诗人赫塔 米勒的作品多以二战为背景,反映的是 峥嵘岁月 中罗马尼亚裔德国人的生活。 答案: D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由于诗人表现在诗中的情,往往都经过了一个外化、物化、客观化的过程,也就是采用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方式,将感情形象而又充分地表现出来。 B具体的作品是鉴赏的对象,而评论和研究的对象既可以是具体的作品,也可以是作家,还可以是更大范围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学运动等。 C诗词奉行节约原
3、则,追求用最少的词,包含最大的美感容量,中国古典诗词尤其如此。而现代诗歌在这个方面似乎没有如此严格。 D过去,学习诗文的人大半都精选精读一些模范作品,用的是 “集中全力打歼灭战 ”的办法,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然后再 借鉴、模仿。 答案: C 将下列各句排序成语段,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 诗词也是交际手段。 一,不失身份;二,大家都可以参与;三,带有一些竞技性,有助于活跃气氛。 能够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的,就是诗词。 文人士大夫们搞社交活动,聊什么呢? 最好的话题要符合以下的标准: A B C D 答案: C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
4、,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小题 1】在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两句中, “击 ”和 “翔 ”具有怎样的表意效果?请结合语句的含义进行简要分析。 答:_ _ 【小题 2】上阕 “看万山红遍 ”以下各句,下阕 “恰同学少年 ”以下各句,是铺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 “赋、比、兴 ”手法中的 “赋 ”。此处使用 “赋 ”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答:_ _ 【小题 3
5、】下列对这首词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开头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洋溢着作者乐观主义的革命激情。 B一个 “看 ”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C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D一个 “恰 ”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答案: 【小题 1】 “击 ”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雄鹰在天空翱翔的样子,给人以力量感; “翔 ”准确细腻地表现了鱼在水中自由自在生活的情趣,给人以美的享受。 【小题 2】诗人使用铺陈排比的手法,先抒发了对美好秋景的赞美之情,后回忆
6、了 “同学少年 ”的激情岁月。这样写,使诗句连贯直下,非常有气势,为抒情、议论准备了充足的背景气氛。 【小题 3】 A 【小题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 “诗眼 ”的分析,所谓诗眼,即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这个字一般是动词。这里虽然是词句,在这两句中 “击 ”和 “翔 ”也起着诗眼的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对诗词中重点字词的理解。 点评:此题要对重点动词进行分析,了解其含义,然后结合诗词鉴赏。 【小题 2】试题分析: “赋 ”往往使用铺陈排比的手法,直接抒情、叙事。在这首词中,这两组排比语句,还具有营造气势,为下文做铺垫的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诗词表达效果。 点评:本题首先要了解赋的含义及
7、其作用,其次要结合诗词加以分析。 【小题 3】试题分析: A项, “洋溢着作者乐观主义的革命激情 ”在前三句中没有体现,诗人独立在寒秋中是对革命形势的沉思。可以从 “谁主沉浮 ”的疑问中体会。 考点: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分析理解 能力。 点评:此题首先要了解诗词内容,然后根据诗词意义进行逐项排除。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小题。 忆秦娥 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 该词写于 1935年 2月,红军过娄山关时。当时因张国焘错误指挥,红军受挫,损失颇大。娄山关,遵义市之北,从四川入贵州的要道。
8、 【小题 1】 “西风烈 ”三字开首,渲染了怎样的意境, “烈 ”字具有怎样的表意效果? 答:_ _ _ 【小题 2】李白的忆秦娥结尾有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一句,近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曰: “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 ”而毛泽东主席 的这首忆秦娥结尾是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你是怎样理解这八个字的表达效果的?请用简要的文字,写出你的理解。 答:_ _ _ 【小题 3】下列对这首小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简炼地指出了战斗的时间、景候,还创造出壮烈的抒情氛围。 B “霜晨月 ”这一景句的重复,固然是词牌的规定,同时又起着渲染环境和连接下文的作
9、用。 C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两句中 “碎 ”,表明马蹄声急而低; “咽 ”,准确地表现了战士的疲乏。 D全词只写了一次战斗,却是对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折射,篇幅虽短, “份量 ”很重。 答案: 【小题 1】 “西风烈 ”三字开首,渲染了悲壮慷慨 高亢的意境。 “烈 ”字既可理解为“激烈 ”,又可理解为 “壮烈 ”,让人读来犹如置身凛冽的西风之中,平添悲壮之情。 【小题 2】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八字,大气苍茫,不仅准确体现了毛泽东主席高远的视野,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美,还平添了一种英豪气概,流露出一种悲壮色彩。 【小题 3】 C 【小题 1】试题分析: “西风 ”即秋风,寒风
10、; “烈 ”可以结合 “激烈 ”“猛烈 ”“壮烈 ”等词和注释中的背景理解。开始三个字 “西风烈 ”,悲声慷慨高亢, 英雄落寞之情划破寒空,直上云天。其中尤其这个 “烈 ”字,让人读来不禁泪雨滂沱, 犹如置身凛冽的西风之 中耸然动容,平添悲壮。 考点:本题考查诗词中重点字词的理解。 点评:理解诗词重点字词首先要理解诗词内容,其次要结合字词含义根据诗词分析。 【小题 2】试题分析:这八个字是两个比喻,可以围绕比喻的本体和喻体的特点理解其表达效果。 “苍山如海 ”表现词人之视野, “残阳如血 ”暗喻行军之悲壮。 考点:本题考查对诗词的理解能力。 点评:此题要了解苍山、海、残阳、血的含义。其次要结合
11、原诗词分析。 【小题 3】试题分析: “咽 ”,暗示了战斗的壮烈。 考点:本题考查对诗词的赏析能力。 点评:对诗词鉴赏首先要根据诗词写作背景分析诗词内 容,其次要分析诗词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及其作用。 语言表达 请以 “生命的啼鸣 ”为开头,围绕着 “春天黄鹂 ”、 “夏天燕子 ”、 “冬天天鹅 ”写一段文字,要求语言生动形象,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 答:_ _ 答案: (示例 )生命的啼鸣,是春天里黄鹂宛转的歌声,回荡在青翠的原野上;是夏天里燕子呢喃的絮语,飘散在湛蓝的天空中;是冬天里天鹅低声的倾诉,震颤着人们的心灵。 根据以下语段,用一句话简要说明流行语是怎样 “给力 ”人们现实生活的。 最近
12、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用了个新闻标题江苏给力 “文化强省 ”,其中的“给力 ”二字夺人眼目, “给力 ”迅速成为流行语。无疑,包括网络热字、热词和热语在内的流行语正 “给力 ”人们的现实生活。 流行语是一种语言时尚,在一定时期内使用频率很高且被广泛传播,它丰富着汉语的表现力。比如,这几年流行的 “晒 ”字,它源 于英语的 “share”,最早是一名英国的旅游爱好者将自己的旅行趣闻发在网上与人 “share”,引来众多网友跟帖, “share”就此开始流行。在我国,北大一名副教授在其博客上公布工资条后,网友们纷纷学他 “晒工资 ”、 “晒奖金 ”等,有了新含义的 “晒 ”因此步入了流行语的行列。而后,人们 “晒 ”的事物种类越来越多,从有形的收入、固定资产,到无形的回忆、计划,甚至伊朗政府公布拥有核技术,也被网民表述成 “晒核 ”。细想想,我们实在很难在汉语中找出另一个词来替代这个鲜活的 “晒 ”。流行语最为迅速、最为活跃地反映着社会生活和社会文 化的变化,蕴含着超乎语言本身的意义。 答:_ 答案:流行语丰富了语汇的意义,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迅速、活跃地反映社会变化。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