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江西省新课程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适应性测试理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设集合 , ,若 ,则 的值是 ( ) A 1 B 2 C 0 D答案: B 试题分析:因为 ,所以 ,且 ,则 ,解得 ,所以 ,所以 . 考点: 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2、集合的基本运算 . 对正整数 ,有抛物线 ,过 任作直线 交抛物线于, 两点,设数列 中, ,且 ,则数列 的前 项和 (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设直线方程为 ,代入抛物线方程得, 设 ,则 ,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 , 代入 式得 , 故 ( ),故数列 的前 项和 . 考点: 1、直线的方程; 2、方程的根与
2、系数的关系; 3、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 已知正三角形 中,点 为原点,点 的坐标是 ,点 在第一象限,向量 ,记向量 与向量 的夹角为 ,则 的值为 (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设向量 与 轴正向的夹角为 ,则 ,且有, 则 . 考点: 1、平面向量的夹角; 2、三角函数和差化积公式; 3、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 . 已知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 与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 有相同的首项,同时满足 , , 成等比, , , 成等差,则 (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设数列的首项为 ,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 , ,将 , , 代入得 ,化简得 ,解得 ,代入( 1)式得 . 考
3、点: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等比数列的性质 . 已知等差数列 的公差和首项都不等于 0,且 , , 成等比数列,则 ( ) A 2 B 3 C 5 D 7 答案: A 试题分析:设公差为 ,因为 , , 成等比数列,所以 ,即,解得 ,所以. 考点: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等比数列的性质 . 实数 满足 ,则 的值为 ( ) A B 或 C D不确定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已知得 ,所以 , 所以 . 考点: 1、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及化简求值; 2、由对数函数的值域求自变量的取值集合 . 在 中, , , 分别是 , , 的对边,已知 , , 成等比数列,且 ,则 的值为 (
4、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因为 , , 成等比数列,所以 . 又 , . 在 中,由余弦定理得: ,那么 . 由正弦定理得 ,又因为 , , 所以 . 考点: 1、等比数列的性质; 2、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 . 设 , ,且 ,则锐角 为 (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知 , 化简得 ,设 ,则,代入 式得 ,所以 或 ,又 是锐角,所以,那么 ,此时 , . 考点: 1、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 2、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的应用 . 已知 , , ,则 (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 平方,得 ,将 , 代入此式得
5、,所以 . 考点:求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模 . 已知 ,则 的值是 (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因为 ,所以. 考点: 1、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的应用; 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 填空题 已知 ,其导函数为 ,设 ,则数列 自第 2项到第 项的和 _. 答案: 试题分析:已知 , 则有 , 所以 , , 所以 ,所以. 考点: 1、数列的函数特性及其与函数的综合运用; 2、简单复合函数的导数; 3、累加法求数列的和 . 已知 , 的取值范围是 , ,则函数的最小值为 _. 答案: 试题分析:设 , 则 , 所以 ,即 ,所以 . 设 ,因为 ,所以 , 代入 得 ,由于 ,
6、故 的最小值是 ,所以, 当且仅当 时, ,又因为函数 在 时是减函数, 所以 . 考点: 1、三角函数恒等变换; 2、对数函数的性质及单调性; 3、不等式的性质及应用 . 已知 , , ,则 的值 =_. 答案: 试题分析:因为 ,所以 , , 则 , , 则 . 考点: 1、同角三角函数值的互化; 2,、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 . 将一列有规律的正整数排成一个三角形矩阵 (如图 ):根据排列规律,数阵中第 12行的从左至右的第 4个数是 _. 答案: 试题分析:按数字出现的先后顺序可知,这个三角矩阵的数字是首项为 1,公差为 3的等差数列,其通项公式为: ,前 11行共有个数,因此第 12
7、行的从左至右的第 4个数是全体正数中的第 个,第 70个正数是 . 考点: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的应用 . 已知函数 ,且 ,则函数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_. 答案: 试题分析:由 得 . 所以 , 由图像可知单调递减区间为 . 考点:分段函数的图像和单调性 . 解答题 如图,在底角为 的等腰梯形 中,已 知 , 分别为, 的中点 .设 , . (1)试用 , 表示 , ; (2)若 ,试求 的值 . 答案: (1) , ; ( 2) . 试题分析: (1) 利用平面向量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用已知量表示未知量,注意向量的方向的变化;( 2)要求 ,就要找到向量 , 的模及其数量积,先求出
8、向量 的模,再根据向量的性质进行计算 . 试题: (1)因为 , , , 分别为 , 的中点, 所以 ; 3分 . 6分 ( 2) , , ,所以 , 8分 那么. 12分 考点: 1、平面向量的模及数量积; 2、平面向量的加减混合运算 . 已知向量 和 , (1)设 ,写出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并指出该函数的图像可由的图像经过怎样的平移和伸缩变换得到? (2)若 ,求 的范围 . 答案: (1) ; (2) . 试题分析: (1)根据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求出 ,最小正周期即是 ,根据图像的平移变换的规律写出函数 经过怎样的变化到已知函数 的;( 2)先根据已给的向量坐标化简 ,得到式子 ,根据
9、三角函数在定区间上的取值判断 值域所在的区间,即是 的取值集合 . 试题: (1)由已知得 , 所以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为 . 3分 将函数 的图像依次进行下列变换:把函数 的图像向左平移 ,得到函数 的图像;把函数 的图像上各点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 倍(横坐标不变),得到函数 即 的图像; 6分 ( 2) , 所以, 因为 ,所以 ,则 , 所以 ,即 的范围是 . 12分 考点: 1、三角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2、三角函数图像的平移变换; 3、三角函数在定区间上的值域; 4、求平面向量的模; 5、三角恒等变换 . 已知 ,其中向量 , , .在 中,角 A、 B、 C的对边分别为 , , . (
10、1)如果三边 , , 依次成等比数列,试求角 的取值范围及此时函数的值域; (2) 在 中,若 ,边 , , 依次成等差数列,且 ,求 的值 . 答案:( 1) , ;( 2) . 试题分析:( 1)先根据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和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化简 ,然后根据三边关系结合余弦定理求得角 的取值范围,再将 代入化简后的 ,得到 ,根据三角函数在定区间上的值域求得函数 的值域;( 2)根据题中所给信息 解得角 的大小, 由 ,得到 ,由已知条件得边 , , 依次成等差数列,结合余弦定理,得到两个等量关系,解得 的值 . 试题:( 1), 2分 由已知 ,所以 , 所以 , ,则 , 故函
11、数 f(B)的值域为 ; 6分 ( 2)由已知得 ,所以 , 8分 所以 或 ,解得 或 (舍去), 10分 由 ,得 ,解得 , 由三边 , , 依次成等差数列得 ,则, 由余弦定理得 , 解得 . 12分 考点: 1、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 2、余弦定理; 3、解三角形; 4、等差数列的性质及应用; 5、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 设 ,将函数 在区间 内的全部极值点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数列 .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设 ,数列 的前 项和为 ,求 . 答案:( 1) ;( 2). 试题分析:( 1)先化简 ,得 ,再根据三角函数的性质找到极值点,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写出数列 的通
12、项公式;( 2)先根据( 1)中的结果写出 的通项公式,然后写出 的式,再构造出 ,利用错位相减法求 . 试题:( 1) ,其极值点为 , 2分 它在 内的全部极值点构成以 为首项,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4分 所以 ; 6分 ( 2) , 8分 所以 , , 相减,得 , 所以 . 12分 考点: 1、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及化简; 2、三角函数的性质的应用; 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4、错位相减法求数列的前 项和; 5、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 . 已知函数 . (1)当 时,求函数 的极值; (2)求函数 的单调区间; (3)是否存在实数 ,使函数 在 上有唯一的零点,若有,请求出 的范围;若没有
13、,请说明理由 . 答案:( 1) ,无极大值;( 2)见;( 3)存在, 或. 试题分析:( 1)先找到函数 的定义域,在定义域内进行作答,在条件下求出函数 的导函数,根据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判断函数的极值;( 2)先求出函数 的导函数,其导函数中含有参数 ,所以要进行分类讨论,对 分三种情况 , , 进行讨论,分别求出每种情 况下的函数 的单调增区间和单调减区间;( 3)结合( 2)中的结果,找到函数 的极值点,要满足题中的要求,那么或 ,解不等式,在 的范围内求解 . 试题:( 1) 函数 的定义域是 , 1分 当 时, , 所以 在 上递减,在 上递增, 所以函数 的极小值为 ,无
14、极大值; 4分 ( 2) 定义域 , 5分 当 ,即 时,由 ,得 的增区间为;由 ,得 的减区间为 ; 6分 当 ,即 时,由 ,得 的增区间为 和 ;由 ,得 的减区间为; 7分 当 ,即 时,由 ,得 的增区间为和 ;由 ,得 的减区间为 ; 8分 综上, 时, 的增区间为 ,减区间为 ; 时, 的增区间为 和 ,减区间为 ; 时, 的增区间为 和 ,减区间为 ; 9分 (3)当 时,由( 2)知 在 的极小值为 已知数列 满足 , . (1)求证:数列 是等比数列; (2)设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3)设 ,数列 的前 项和为 ,求证: (其中 ). 答案:( 1)见;( 2)
15、;( 3)见 . 试题分析:( 1)首先由 求出 ,然后 时,构造函数,即可证明在 条件下数列是等比数列,将 时的值代入也符合,即证;( 2)先由( 1)得到 ,然后写出 的通项公式,根据等比数列前 项和公式求出 ;( 3)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再由累加法求其前 项和为 ,再判断 与 的关系 . 试题:( 1)证明:由 , 得 , 当 时, ,即 , 所以 是首项为 ,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 时,也符合,所以数列 是等比数列; .5分 ( 2) ,由( I)得 ,所以. 所以 , 数列 的前 n项和 . 10分 ( 3)证明: 所以,数列 的前 n项和为 因为当 时, ,所以 14分 考点: 1、函数的构造; 2、等比数列的性质; 3、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 4、累加法求数列的前 项和 .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