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广西桂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分子中,不属于极性分子的是( ) A HCl B H2O C NH3 D CO2 答案: D 试题分析:极性分子是指分子中极性键的极性的向量和不等于零。 A、 B、 C都是极性分子。 考点:分子的极性 点评: ABn型分子中若 A的化合价绝对值等于 A的族序数,则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 1时,还原产物是( ) A NO2 B NO C N2O D N2 答案: C 试题分析:设反应后金属化合价为
2、+x,反应后 N化合价为 +y,由得失电子相等得: 2x=5-y。金属化合价一般为 +1、 +2、 +3,所以 y分别为 3、 1、 -1。 考点:氧化还原计算 点评:氧化还原计算一定要抓住得失电子相等。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平衡: H2(g) I2(g) 2HI(g),已知 H2和 I2的起始浓度均为 0.1 mol L-1时,达平衡时 HI的浓度为 0.16 mol/L。若 H2和 I2的起始浓度均变为 0. 2 mol/L,则平衡时 H2的浓度是( ) A 0.32 mol/L B 0.16 mol/L C 0.08 mol/L D 0.04 mol/L 答案: D
3、试题分析: H2和 I2的起始浓度均为 0.1 mol L-1时,达平衡时 HI的浓度为 0.16 mol/L,氢气和碘平衡浓度分别为 0.02mol/L、 0.02mol/L。 HI体积分数为0.16/0.2=80%。 若起始时氢气和碘的浓度均变为 0.2mol/L,因该反应是反应前后计量数不变的反应,起始投料量比值相等,则两个平衡为等效平衡。设平衡时 HI 浓度为 2x,则 2x/0.4=80%, x=0.16,平衡时氢气浓度为 0.04mol/L。 考点:化学计算 点评:室温定容时,反应前后化学计量数不变的反应,若起始投料量比值相等,则两平衡等效。 对于反应 mA(g)+nB(g) pC
4、(g)+qD(g) 满足下列图象,根据下列图象判断的四种关系正确的( ) A m+np+q,正反应放热 B m+np+q,正反应吸热 C m+np+q。 考点:化学平衡图像 点评:压强越大、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平衡需要的时间越短。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aA( g) bB( 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 A的浓度变为原来的 60%,则( ) A a b 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C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D物质 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答案: B 试题分析: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各组分浓度减小一半。容器体积增加等效于减小压强,达到新平衡时, A 浓度变为原
5、来的 60%,说明减小压强平衡向左移动。ab, A错误; B的质量分数减小, D错误;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正确、C错误。 考点:化学平衡移动 点评:扩大容器体积等效于减小体系压强。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X2( g) Y2( g) 2 Z( g)。已知 X2、Y2 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0.2mol/L、 0.6mol/L、 0.4mol/L,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 A X2为 0.4mol/L B Y2为 0.4mol/L C Z为 0.6mol/L D Z为 0.8mol/L 答案: C 试题分析:若 X2为 0.4mol/L则 Z必须完全分解, A
6、错误;若 Y2为 0.4mol/L,则 X2需完全消耗, B错误;若 Z为 0.8mol/L,则 X2需消耗 0.2mol/L, D错误。 考点:化学计算 点评: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过量的锌粉跟 100mL 6mol/L H2SO4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加入下列物质不能达到上述目的的是( ) A把锌粉改为锌 B水 C Na2CO3固体 D降低反应体系粒 温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锌过量,产生氢气的速率决定于氢离子浓度,产生氢气总量决定于硫酸物质的量。锌粉改为锌粒,金属与酸接触面积减小,反应速率减小,但氢气总量不变, A正确;加水稀释,硫酸浓度减小,
7、化学反应速率减小,但硫酸物质的量不变,氢气总量不变, B正确;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钠与硫酸反应,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硫酸物质的量减小,氢气总量减少, C 错误;降低体系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但硫酸物质的量不变,产生氢气总量不变,D正确。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 点评:过量锌与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决定于氢离子浓度,产生的氢气的总量决定于硫酸物质的量。 在温度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已知 N2O4 2NO2, 2mol N2O4在密闭容器内分解成 NO2,到达平衡时生成了 0.6mol NO2,则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是( ) A 0.6mol B 1.8mol C 2.2mol D 2.3m
8、ol 答案: D 试题分析:平衡时生成了 0.6mol二氧化氮气体,所以反应的四氧化二氮为0.3mol,剩余的四氧化二氮气体为 1.7mol,气体总物质的量为( 0.6+1.7) mol。 考点:化学计算 点评:平衡时体系中有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两种气体。 将 2.5g金属混合物的粉末跟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 2.24 L H2(标况 ),则此金属混合物可能是( ) A Mg和 Al B Al和 Fe C Fe和 Zn D Zn和 Cu 答案: B 试题分析:用极端假设法解。若 2.5g金属全是 Mg、 Al、 Fe、 Zn、 Cu,与足量盐酸生成氢气物质的量分别为 0.104mol、 0.13
9、9mol、 0.045mol、 0.038mol、 0mol。所以符合题意的组合为 Al和 Fe。 考点:化学计算 点评:此类问题宜采用极端假 设法解题。 将 Mg、 Cu组成的 2.64 g混合物投入适量稀硝酸中恰好反应,固体完全溶解时收集到还原产物 NO气体 0.896 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 2 mol L-1 NaOH溶液 60 mL时金属离子恰好沉淀完全。则形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为( ) A 0.03mol B 0.06mol C 0.12mol D 0.24mol 答案: B 试题分析:金属与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设 Mg和 Cu物质的量分别为 xmol、 ymo
10、l。由得失电子相等得 2x+2y=3n(NO)=0.12mol,形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为 x+y=0.06mol。 考点:化学计算 点评:本题只需标准状况下 NO气体的体积即可得到答案:,不必纠缠其它的细节。 使用单质铜制硝酸铜,耗用原料最经济,而且对环境几乎没有污染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B、 C、 D发生的反应分别为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 2Cu+O2 2CuO、CuO+2HNO3=Cu(NO3)2+H2O; 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Cu+Cl2CuCl2、 CuCl2+2AgNO3=2AgC
11、l+Cu(NO3)2。生成等物质的量的硝酸铜消耗硝酸最少的是方案 B,而且 B方案无污染。 D方案需使用氯气,氯气是有毒气体而且硝酸银价格昂贵,不经济。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点评:评价化学实验方案的优劣一般考虑:有无污染、消耗原料多少、原料来源是否广泛、原料是否廉价等。 已知: 4NH3 5O2 4NO 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 、 、 、(mol / (L min)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 ) A 4 5 B 5 6 C 2 3 D 4 5 答案: 试题分析:同一反应中,化学反应速率比等于化学计量数比。 A、 B、 D分别应为 5 4 、 6 5 、 3 2 。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
12、点评:同一反应中,化学反应速率比等于化学计量数比。 对于 N2( g) 3H2( g) 2NH3( g),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是( ) A恒容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B恒容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生成氨气的速率与氨气分解的速率相等 D N2、 H2、 NH3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答案: AB 试题分析: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反应正向进行时气体物质的量减小,定温、恒容密闭容器中气体的压强减小,所以压强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需加定温条件, A错误;恒容密闭容器中气体体积不变,反应前后都是气体,所以气体的质量守恒,无论是平衡
13、态还是非平衡态,气体的密度均不变, B错误;生成氨气的速率与氨气分解的速率相等即 v(正) =v(逆), C是平衡状态;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正确。 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点评: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直接标志(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和间接标志(体系的压强、温度、颜色、平均摩尔质量等),但一定要分析清楚。 有四瓶溶液: (NH4)2SO4、 NH4Cl、 Na2CO3、 NaNO3,若仅使用一种试剂就能将它们区别开,该试剂是( ) A Ba(OH)2溶液 B NaOH溶液 C BaCl2溶液 D AgNO3溶液 答案: A 试题分析:阳离子有钠离子和铵根
14、离子,所以考虑所加试剂阴离子中有氢氧根离子,硫酸铵与氯化铵中阴离子不同,可用氢氧化钡溶液鉴别。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铵、氯化 铵、碳酸钠、硝酸钠反应现象分别为:既有白色沉淀又有刺激性气味气体、只有刺激性气味气体、只有白色沉淀、无现象。 考点:物质的鉴别 点评:鉴别不同的物质一定要产生不同的现象。 在图示装置中,将液体 Y滴入瓶中并摇动,一会儿小气球胀大。则气体 X与液体 Y不可能是( ) A B C D 气体 X NH3 SO2 CO2 HCl 液体 Y 水 浓 NaOH 稀 H2SO4 称食盐水 答案: C 试题分析:液体滴入瓶中,气球胀大,说明瓶中气体压强减少。氨气极易溶于水、二氧化硫与浓氢氧
15、化钠溶液反应、氯化氢溶于水都使瓶中气体压强减小,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溶解度不大。 考点:化学实验 点评:氨气和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氢气、硫化氢等气体可与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使气体压强减小,以上均可形成喷泉实验。 一定条件下,反应 2SO2( g) O2( g) 2SO3( g)在 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 4min内, SO2的物质的量由 20mol减小到 4mol。若其它条件不变,SO2的浓度变为 0.8mol/L,需要时间为( ) A 3min B小于 3min C大于 3min D 4min 答案: 实验题 资料显示: “氨气可在纯氧中安静燃烧 ” 。某校化学小组
16、学生设计如下装置(图中铁夹等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氨气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实验。 ( 1)氨分子的空间结构是 。若将氨气与过量的氧气通到装置 B(催化剂为铂石棉)中,用酒精喷灯加热进行氨的催化氧化,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 。 ( 2)停止反应后,立即关闭 B 中两个活塞。一段时间后,将试管浸入冰水中,试管内气体颜色变浅,请结合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 。 ( 3)将过量的氧气与 A产生的氨气分别从 a、 b两管进气口通入到装置 C中,并在 b管上端点燃氨气,两气体通入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 ( 4)已知氨气在纯氧中燃烧,氮元素全部转化成 N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三角锥形 出现红
17、棕色气体( 2)试管浸入冰水中,平衡 2NO2N2O4( H z ( 2)逆( 3)不移动 ( 4)放热 ( 5)不移动 试题分析:( 1) A、 B、 C都是气体,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所以 x + y z。 ( 2) x+y=z,所以 zx, A、 C是气体,所以加压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3)增大固体物质的量,化学反应速率不变,对平衡移动无影响。 ( 4)升高温度, C的百分含量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 5)催化剂同等程度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对平衡移动无影响。 考点:勒沙特列原理 点评: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对平
18、衡移动无影响。 ( 4分)完成并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FeO + HNO3 Fe(NO3)3 + NO+ ,当生成 2mol NO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NA。 答案: 10 3 5H2O 6 试题分析:缺项物质是水。 Fe 由 +2 价升为 +3 价,升高 1, N 由 +5 价降为 +2 价,降低 3,所以氧化亚铁和硝酸铁前面配 3,一氧化氮前面配 1,由氮原子守恒硝酸前面配 10,水前面配 5。由方程式知当生成 1molNO时转移电子 3mol。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配平 化学计算 点评:缺项配平中,所缺物质一般是酸、碱和水,若为离子方程式,所缺物质一般是 H+、 OH-或 H2O。 ( 6 分
19、)有一无色干燥的混合气体,可能是由 HCl、 NO、 NO2、 CO2、 NH3、H2、 O2、 Cl2中的几种混合而成。对混合气体进行如下操作: 混合气体通过浓H2SO4时,气体体积明显减小; 再通入过量碱石灰时,体积又明显减小; 剩余气体接触空气时,立即变为红棕色。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 ,一定不存在 ,可能存在 。 答案:氨气、二氧化碳、一氧化氮 二氧化氮、氯气、氧气、氯化氢 氢气 试题分析:气体无色说明不存在二氧化氮和氯气。气体通过浓硫酸,体积缩小,说明存在氨气,所以不存在氯化氢;通过碱石灰体积又明显减小,说明存在二氧化碳,剩余气体接触空气,立即变为红棕色,说明存在一氧化氮,不存在氧气。
20、考点:气体的性质 点评:氨气是碱性气体,能被浓硫酸吸收;气体接触空气立即变为红棕色说明一定存在一氧化氮。 计算题 在 100 mL 混合溶液中 , HNO3和 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 0.6 mol/L、 0.2 mol/L 。向该混合液中加入 1.92 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再加入0.1mol/L的 NaOH溶液使溶液呈中性。若反应产生的气体只有 NO,求: ( 1)反应后的溶液中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 ( 2)加入 NaOH溶液的体积为多少升? 答案:( 1) 0.03mol( 2) 0.2 试题分析:铜与混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3Cu + 8H+ 2NO3-=3Cu2+2NO+4H2O 0.03mol 0.1mol 0.06 硝酸根离子过量 0.03mol。氢离子过量 0.02mol,所以需要加入氢氧化钠溶液0.2L。 考点:化学计算 点评:本题只能用离子方程式计算。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