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四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反应热就是反应放出的热量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化学反应中的焓变仅含化学键断裂和形成的能量变化 D同温同压下, H2(g) Cl2(g) 2HCl(g) H,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反应, H相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反应热是指反应前后的能量变化,有放热和吸热两种, A错误;反应速率与放热和吸热无关, B错误;化学反应中的焓变不仅与化学键的形成、断裂有关,还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C错误;根据盖斯定律,反应热只与反应始末状态有关,与
2、反应的条件无关,所以 D正确;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 X、 Y,发生反应 mX(g)nY(g) H Q kJ mol-1;反应达到平衡时, X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容器体积 /L c(X)/mol L1 温度 / 1 2 3 100 1.00 0.75 0.53 200 1.20 0. 90 0.63 300 1.30 1.00 0.7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m n B温度不变,增大体积, X的转化率增大 C Q 0 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 AC 试题分析
3、: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体积相同的时,温度升高, X的浓度不断增大,即平衡逆向移动,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Qn, A正确;故选 A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 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 X(g)+3Y(g) 2Z(g),若 X、 Y、 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c1、 c2、 c3(均不为零),到达平衡时, X、 Y、 Z的浓度分别为 0.1 mol/L、 0.3 mol/L、 0.12 mol/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c1 : c2 1 : 3 B平衡时, 3VY (正 ) 2VZ (逆 ) C X、 Y的转化率相等 D c1的取值范围为 0.06 c1
4、0.16 mol/L 答案: AC 试题分析: A设 X转化的浓度为 x, X( g) +3Y( g) 2Z( g) 初始( mol/L): c1 c2 c3 转化( mol/L): x 3x 2x 平衡( mol/L): 0.1 0.3 0.12 则: c1: c2=( x+0.1moL/L):( 3x+0.3mol/L) =1: 3,故 A正确;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 Y和 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 3: 2, B错误;反应前后 X、 Y气体的浓度比相同符合反应系数之比,所以达到平衡状态时,转化率相同,故C正确;反应为可逆反应,物质不可能完全转化,如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 c1 0.16
5、 mol/L,如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 c10.04mol L-1,故有 0.04 c1 0.16 mol/L,故 D错误,故选 A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可逆反应的特点。 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 2A(g) B(g) 3C(g) H 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只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图 表示的是 t1时刻升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图 表示的一定是 t1时刻加入催化剂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 表示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 D图 表示 的是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高 答案: AC 试题分析:已知反应的正
6、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所以 v逆 v正,所以 A正确;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不变,所以造成图 中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的因素可以是加入催化剂,也可以是增大压强, B错误;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的规律,图 中曲线乙先达拐点,乙的温度高,且温度升高平衡左移, A的转化率降低,所以 C正确;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所以 D错误;故选 A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中的图像问题。 镍镉 (NiCd) 可充 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 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 Cd 2NiOOH 2H2OCd(OH)2 2Ni(OH
7、)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 pH不变 B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 OH-向正极移动 C充电时电池的负极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接 D充电时阳极反应: Ni(OH)2-e- OH- NiOOH H2O 答案: CD 试题分析:放电时 Cd 作负极, Cd 失去电子与附近的 OH-结合生成了 Cd(OH)2 ,所以附近 PH减小,溶液中的 OH-向负极移动, A、 B错误;充电时电池的负极与电源负极相连,作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池的正极作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阳极反应式为 Ni(OH)2-e- OH- NiOOH H2O,所以 C、D正确;故选 CD。 考点
8、:本题考查的是二次电池的放电充电原理。 常温下,有下列四种溶液: 0.1mol/L NH3 H2O 溶液 pH=11 NaOH溶液 pH=1 H2SO4溶液 pH=3 CH3COOH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与 等体积混合,溶液 pH 7 B 与 等体积混合,溶液 pH 7 C将 VmL 的溶液浓缩到 102 VmL后, pH与 相同 D 与 混合,若溶液 pH 7,则 V(NaOH) : V(H2SO4) 100 : 1 答案: AD 试题分析: 与 等体积混合,则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铵溶液,硫酸铵水解呈酸性,所以 pH 7,所以 A正确; 与 等体积混合,由于醋酸的浓度未知
9、,所以所得溶液不可确定,所以 pH不确定, B错误; 的溶液为弱酸溶液,浓缩 100倍后,不考虑电离程度改变, H+浓度增大 100倍, pH=1,但是浓度增大,醋酸的电离程度减小,所以 H+浓度增大小于 100 倍, pH c(NH4+)、 c(H+)c(OH ),所以 c(Cl )十 c(H+)c(NH4+)十 c(OH ),C错误;根据盖斯定律,由已知的两个方程式 - 得水电离得热化学方程式H2O(1) H+(aq)+OH (aq) H ( b-a) kJ mol-1,所以 D正确;故选 B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强酸弱碱的混合、盐类的水解、盖斯定律的应用等知识。 反应 N2O4(g)
10、2NO2(g) H 57 kJ mol-1,在温度为 T1、 T2时,平衡体系中 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 B两点的反应速率: A B B B、 C两点的反应平衡常数相同 C由状态 B到状态 C,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D A、 C两点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C A 答案: AD 试题分析:由已知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 NO2的体积分数增大,根据图像,压强相同时, A、 B两点的NO2的体积分数 A点更大,则说明温度 T2T1,温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所以A正确; B、 C两点的温度不同,所以平衡常数不
11、相等, B错误;状态 B和状态C不仅温度不同,压强也不同,所以仅通过加热方法不能实现状态 B到状态 C的转变, C错误; C相对于 A增大了压强,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则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气体总质量不变,所以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D正确;故选A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 根据图像来判断影响平衡的因素。 25C时某些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化学式 CH3COOH HClO H2CO3 Ka Ka=1.810-5 Ka=3.010-8 Ka1=4.110-7 Ka2=5.610-11 A等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H2CO3 CH3COOH HClO B
12、等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Na2 CO3 NaClO NaHCO3CH3COONa 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ClO 和 NaHCO3 混合溶液中: c(HClO) c(ClO-)c(HCO3-) c(CO32-) c(H2CO3) D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ClO +CO2+H2O=CO32 +2HClO 答案: BC 试题分析:相同温度下,根据表格中给出的 3种弱酸的电离常数进行比较,可知相同条件下酸性强弱顺序为 CH3COOH H2CO3 HClO, A错误;其对应的强碱盐水解呈碱性,根据越弱越水解规律可知,相同条件下水解程度 Na2 CO3N
13、aClO NaHCO3 CH3COONa,所以 B正确;根据物料守恒,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ClO 和 NaHCO3 混合溶液中 c(HClO) c(ClO-) c(HCO3-) c(CO32-)c(H2CO3), C正确;因为碳酸酸性强于次氯酸,而 HCO3-酸性弱于次氯酸,所以根据强酸值弱酸原理,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 ClO +CO2+H2O=HCO3 +HClO, D错误;故选 B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根据电离平衡常数比较酸性的强弱、根据酸性强弱比较水解程度、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强酸制弱酸原理的应用等。 某二元酸( H2A)在水中的电离式为: H2A H+
14、 + HA-, HA- H+ + A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0.1mol/L Na2A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浓度关系: c(A2-) + c(HA-) + c(H2A) 0.1mol/L B 0.1mol/L的 NaHA溶液中离子浓度为: c(Na+) c(HA-) c(A2-) c(H+)c(OH-) C若 0.1mol/L的 NaHA溶液 pH 2.0,则 0.1mol/L的 H2A溶液中, c(H+)0.11mol/L D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 H2A和 NaOH溶液混 合反应后,溶液可能呈中性或碱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已知条件可知,该二元酸第一步完全电离,第二步部分电离
15、,所以的酸式酸根 HA-不水解,酸根离子 A2-发生水解生成 HA-,所以在 0.1mol/L Na2A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 c(A2-) + c(HA-) 0.1mol/L, A错误;在 0.1mol/L的 NaHA溶液中, HA-发生电离生成 A2-和 H+,显弱酸性,由于水电离一部分H+,所以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c(Na+) c(HA-) c(H+) c(A2-) c(OH-),所以 B错误;若 0.1mol/L的 NaHA溶液 pH 2.0,则说明 c(HA-) =0.1mol/L 时,电离出的 c(H+)=0.01mol/L ,所以在 0.1mol/L的 H2A溶液中第一步
16、电离出c(HA-) = c(H+)=0.1mol/L,由于 H+的抑制作用,所以两步电离出的c(H+)c(A-) c(OH-) c(H )(各 1分) ( 3) cbad( 2分) ( 4)( 107 V) /( 20V )( 2分) 试题分析:( 1)由图像可知,用强 碱滴定该酸的时候 pH突变范围为 711左右,可见该酸为弱酸,生成的盐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滴定的指示剂应该选用酚酞。 ( 2)根据 1分析所得该酸为一元弱酸,与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混合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盐溶液,水解呈碱性。所以溶液中存在的平衡有水解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分别是 Ac H2O HAc OH 、 H2O
17、H OH- ,离子的浓度大小关系为 c(Na )c(A-) c(OH-) c(H )。 ( 3)根据规律,酸碱抑制水的电离,水解盐促进水的电离,所以根据滴定顺序a、 b、 c三点对应的酸的浓度越来越小,所以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越来越小,而d点为滴定终点之后碱过量的点,碱性较强对水的抑制程度大于 a点,所以四点对应的水的电离的程度大小顺序为 cbad。 ( 4) c点时溶液呈中性, c(H )= c(OH )=10-7mol/L、 c(Na+) =c(Ac )=10-4V,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为 V,根据电离方程式 HAc Ac H 可得,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K= c(H+) c(Ac-)/ c(HAc)= ( 107 V) /( 20V )。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酸碱中和滴定实验。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