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届湖南省湘中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下列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空气液化制取氮气 B酸雨侵蚀建筑物 C荔枝酿酒 D生石灰遇水成为熟石灰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空气液化制取氮气只是分离物质,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正确; B酸雨侵蚀建筑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错误; C荔枝酿酒产生了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错误; D生石灰遇水成为熟石灰产生了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错误。 考点:考查物质变化过程的种类的分辨的知识。 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 10NaN3+2KNO3 K2O+5Na2O+16N2。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
2、多 1.75mo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生成 40.0LN2(标准状况) B有 0.250molKNO3被氧化 C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1.25mol D被氧化的 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5mol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若产生 16mol的 N2,电子转移 10mol,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 14mol,现在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 1.75mol,则产生的 N2的体积是( 1622.41.75L) 14=44.8L,所以选项 A错误; B.根据方程式可知:若有 2mol的 KNO3被还原,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 1.75mol,错误; C转移电子 10mol,氧化产物比还原
3、产物多 14mol,现在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 1.75mol,则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是:( 1.75mol10) 14=1.25mol,正确; D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3032)mol (44.8L22.4L/mol) 2=3.75mol,错误。 考点:考查安全气囊在起保护作用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知识。 往 100 mL碘化亚铁溶液中缓慢通入 3.36 L(标准状况 )氯气,反应完成后溶液中有 1/2的 Fe2+被氧化成 Fe3+。则原碘化亚铁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1.1mol L-1 B 1.5mol L-1 C 1.2mol L-1 D 1.0mol L-1 答案: C 试题
4、分析: n(Cl2)=3.36L22.4L/mol=0.15mol由于离子的还原性: I- Fe2+,若反应完成后溶液中有 1/2的 Fe2+被氧化成 Fe3+,则 I-反应完全。假设原碘化亚铁溶液的物质的量是 x,则根据电子转移数目相等可得: 2x+x/2=0.152,解得x=0.12mol,则 c(FeI2)= 0.12mol0.1L=1.2mol/L。 考点:考查守恒方法在氧化还原反应计算中的应用的知识。 某 pH 1 的工业废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 H 、 Mg2 、 Ba2 、Cl-、 CO32-、 SO42-,现取两份 1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第一份加入足量 A
5、gNO3溶液,得干燥沉淀 3.50 g。 第二份加足量 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 2.33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不变。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一定存 在 Mg2 ; 可能存在 CO32-; 一定存在 Cl-; 可能存在 Ba2 ; 可能存在 Mg2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某工业废液 pH 1,则溶液显酸性,在酸性溶液中, H+、 CO32-会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所以不存在 CO32-;在第一份加入足量 AgNO3溶液,得干燥沉淀 3.50 g,则可能产生 Cl-、 SO42-; 第二份加足量 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 2.33 g,经
6、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不变,则含有 SO42-,其物质的量是 n(SO42-)= 2.33 g233g/mol=0.01mol,由于含有 SO42-,而 SO42-与Ba2 会发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所以不含有 Ba2 ;第一份加入足量 AgNO3溶液,得干燥沉淀 3.50 g,若全为 Ag2SO4,则其质量是0.01mol312g/mol=3.12gFe2+, n(Cl2)=0.01mol,发生反应: 2Fe2+ 2I-+ 2Cl2 2Fe3+ I2 4Cl-,错误;D向明矾溶液中滴加 Ba(OH)2溶液, SO42-恰好沉淀完全时 Al的存在形式是AlO2-,反应的方程式是: Al
7、3+ 2SO42- 2Ba2+ 4OH- AlO2- 2BaSO4+2H2O,错误。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的知识。 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它们的温度和密度均相同,试根据甲、乙的摩尔质量( M)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 M(甲) M(乙) ,则气体体积:甲乙 B若 M(甲) M(乙) ,则气体的压强:甲乙 C若 M(甲) M(乙) ,则气体的摩尔体积:甲乙 D若 M(甲) M(乙) ,则气体的分子数:甲乙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mV,;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等质量、等密度的甲、乙两种气体,则气体的体积相等,错误; B若 M(甲) M
8、(乙),根据n=mM,则气体的物质 的量: n(甲 ) n(乙 ),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多,则容器的压强就越大,所以气体的压强:甲乙,正确; C根据 n=mM,若 M(甲) M(乙),则气体的物质的量: n(甲 )Fe2+Br-,所以向含等物质的量的 FeBr2、 FeI2 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 I-、 Fe2 、 Br-,错误;C含等物质的量的 Ba(OH)2、 K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 CO2,反应的先后顺序是: Ba(OH)2、 KOH、 K2CO3、 BaCO3,错误; D物质的氧化性: Fe3 Cu2 H ,所以向含等物质的量的 Fe3 、 Cu2 、 H 的溶液中加入锌粉,反应的先
9、后顺序是 Fe3 、 Cu2 、 H 、 Fe2 ,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的知识。 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表格中的四种干燥、纯净的气体 (必要时可以加热; a、b、 c、 d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 )。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 气体 a b c d A SO2 浓硫酸 Cu H2O 浓硫酸 B Cl2 浓盐酸 MnO2 NaOH溶液 浓硫酸 C NH3 饱和 NH4Cl溶液 消石灰 空集气瓶 固体 NaOH D NO 稀硝酸 铜屑 H2O 浓硫酸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浓硫酸与 Cu在加热时发生反应产生 SO2, SO2容易溶于水,所以不能使用水来作为除杂试剂,错误; B. 浓盐酸
10、与 MnO2在加热时发生反应产生Cl2,由于 Cl2与 HCl都能与 NaOH发生反应,所以不能用 NaOH溶液阿狸除去杂质,错误; C.应该使用固体 NH4Cl和消石灰混合加热来制取氨气,而且氨气的密度比 空气小,要用向下排空气的方法收集,错误; D. 稀硝酸与 Cu反应产生 NO, NO不溶于水,可以用来除去杂质,而且 NO与浓硫酸不能发生反应,所以可以用于干燥该气体,正确。 考点:考查气体的制取、除杂、干燥、收集等操作的知识。 如下图所示,两个连通容器用活塞分开,左右两室各充入一定量 NO 和 O2,且恰好使两容器内气体密度相同,打开活塞,使 NO与 O2充分反应,最终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
11、比原来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答案: C 试题分析:打开后二者会发生反应产生 NO2,由于气体的质量不变,气体的体积不变,所以气体的密度也不变,因此选项是 C。 考点:考查物质的反应及气体的密度的关系的知识。 奥运五环代表着全世界五大洲的人民团结在一起。下列各项中的物质,能满足如图中阴影部分关系的是 A NaCl K2SO4 KCl (NH4)2SO4 B Na2SO4 K2SO4 KCl NH4Cl C NaCl K2SO4 KCl NH4Cl D Na2SO4 K2SO4 KCl (NH4)2SO4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NaCl 是钠盐但是不是硫酸盐; (NH4)2
12、SO4 是铵盐但是不是盐酸盐,错误; B.各种物质分类无误;正确; C. NaCl是钠盐但是不是硫酸盐;错误; D. (NH4)2SO4是铵盐但是不是盐酸盐,错误 .因此选项正确的是 B。 考点:考查盐的分类的知识。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14C中含有 14个中子 B 1H、 2H、 3H是同一种核素 C根据酸溶液中 c(H+)大小,可将酸分为强酸和弱酸 D根据分散质颗粒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浊液、胶体和溶液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14C中含有 8个中子,错误; B 1H、 2H、 3H是同一种元素的三种不同的核素,错误; C根据酸在水中是否完全电离,可将酸分为强酸和弱酸,错误; D根
13、据分散质颗粒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浊液、胶体和溶液,正确。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类的知识。 在 25 的条件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环境中大量共存的是 A在 c(H+) 10-10 mol/L的溶液中: Al3+、 NH4+、 Cl- 、 NO3- B pH=13的溶液中: K+ 、 Na+、 SO32-、 Cl- C pH=2的溶液中: K+、 NH4+、 Cl-、 ClO- D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中: Fe3+、 Na+ 、 SO42-、 CO32-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c(H+) 10-10 mol/L的溶液是碱性溶液,在碱性溶液中, Al3+、NH4+会发生离子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14、,错误; B pH=13的溶液是碱性溶液,在碱性溶液中 K+ 、 Na+、 SO32-、 Cl-不会发生离子反应而能大量共存,正确;C pH=2 是酸性溶液,在酸性溶液中 H+、 ClO-会形成弱电解质而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D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是酸性溶液,在酸性溶液中, H+和 CO32-会发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考点:考查离子大量共存的知识。 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 1所示装置可制取氨气 B用图 2所示装置可分离 CH3CH2OH和 CH3COOC2H5混合液 C用图 3所示装置可制取乙烯并验证其易被氧化 D用图 4所示装置可说明浓 H2SO
15、4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 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CaO与 H2O发生反应产生 Ca(OH)2,反应消耗水,使氨气的平衡逆向移动,逸出氨气,反应放出热量,是溶液的温度升高,加速一水合氨的分解,产生氨气,故可以用图 1所示装置可制取氨气,正确; B.CH3COOC2H5不能溶于水而容易溶解在有机溶剂 CH3CH2OH,因此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二者的混合液,错误; C制取的乙烯若有还原性,容易被氧化,则产生的乙烯通入酸性 KMnO4溶液中时,溶液的紫色褪去,因此用图 3所示装置可制取乙烯并验证其易被氧化,正确; D能硫酸有脱水性,使蔗糖碳化,浓硫酸吸收其中的水,放出热
16、量使温度升高,这时 C被浓硫酸氧化为 CO2,硫酸则被还原为SO2,用品红溶液褪色可以证明 SO2具有漂白性用酸性 KMnO4溶液褪色可以证明SO2具有还原性,正确。 考点:考查实验装置与完成的实验目的的关系的知识。 提纯下列物质所选试剂及对应分离方法均可行的是 物 质 杂 质 所 选 试 剂 方 法 A 乙烷 乙烯 酸性 KMnO4溶液 洗气 B 溴苯 溴 H2O 萃取 C 乙酸 苯酚 NaOH溶液 蒸馏 D 乙酸乙酯 乙酸 饱和 Na2CO3溶液 分液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乙烷中混有乙烯气体,若用酸性 KMnO4溶液来洗气,乙烯会被氧化产生 CO2,引入新的杂质气体,错误; B.溴
17、苯中混有溴单质,若用水来作溶剂,由于溴在水中溶解度不大,而更溶液溶解在有机物中而不能除去,错误;C.乙酸和苯酚都能与 NaOH发生反应,所以不能达到目的,错误; D.乙酸乙酯在饱和 Na2CO3溶液中不能溶解,密度比水溶液小,分层,而乙酸能够与Na2CO3反应产生容易溶于水的物质,然后分液除去,正确。 考点:考查混合物中杂质的除去方法和试剂的选择使用的知识。 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 g氖气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为 NA B 25 时, pH 12的 NaHCO3溶液中含有 OH-的数目为 0.01NA C含 NA个阴离子的 Na2O2溶于水形成 1 L溶液,其物质的
18、量浓度为 1 mol L-1 D常温常压下, 6.4 g Cu与 40 mL 10 mol L-1浓 HNO3作用,产生 NO2分子的数目为 0.2NA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20 g氖气的物质的量是 1mol,由于 Ne是单原子分子, 因此在1mol的该物质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为 NA,正确; B.缺少溶液的体积,因此无法计算微粒数目的多少,错误; C含 NA个阴离子的 Na2O2溶于水形成 1 L溶液,则发生反应产生 NaOH,根据 Na+守恒可得 c(NaOH)=2 mol/L;错误; D常温常压下, 6.4 g Cu与 40 mL 10 mol/L浓 HNO3作用,开始反应产生 NO
19、2,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硝酸变为稀硝酸,这时发生反应产生 NO,因此产生 NO2分子的数目小于 0.2NA,错误。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的知识。 填空题 ( 12 分) A、 B、 C、 D 四种可溶性盐,知其阳离子分别是 Na+、 Ba2+、 Cu2+、Ag+ 中的某一种, 阴离子分别是 Cl-、 SO42-、 CO32-、 NO3- 中的某一种,且阴阳离子均不重复。现做以下实验: 将四种盐各取少量,分别溶于盛有 5 mL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 B盐溶液呈蓝色。 分别向 4支试管中加入 2 mL稀盐酸,发现 A盐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C盐溶液中有较多气泡产生,而 D盐溶液无明显
20、现象。 ( 1)根据上述事实,推断这四种盐的化学式分别为: A 、 B 、 C 、 D 。 ( 2)写出实验步骤 中涉及到的所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答案:( 12分)( 1) A: AgNO3; B: CuSO4; C: Na2CO3, D: BaCl2(各2分) ( 2) Ag+Cl- AgCl( 2分), CO32-+2H+ CO2+H2O( 2分)。 试题分析:( 1) 将四种盐各取少量,分别溶于盛有 5 mL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 B盐溶液呈蓝色,则 B中含有 Cu2+; 分别向 4支试管中加入 2 mL稀盐酸,发现 A盐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则 A中含有 Ag+,能够与 Ag+大
21、量共存的只有 NO3-,则 A是 AgNO3; C盐溶液中有较多气泡产生, C中含有 CO32-;由于Ba2+与 CO32-会形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所以 C是 Na2CO3,。而 D盐溶液无明显现象,则 D中含有 Ba2+, Ba2+与 SO42-会形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所以 D是 BaCl2,因此 B是 CuSO4。( 2)实验步骤 中涉及到的所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g+Cl- AgCl; CO32-+2H+ CO2+H2O。 考点:考查溶液成分的确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 8分 )在酸性介质中,往 MnSO4溶液里滴加 (NH4)2S2O8(连二硫酸铵 )溶液会发生如下离子反 应
22、: ( 1)配平: ( 2)该反应常用于检验 Mn2 的存在,其特征现象是_。 ( 3)若反应中有 0.1 mol还原剂参加反应,则转移电子数为 _NA,消耗氧化剂的物质的量 _mol。 答案:( 8分)( 1) 2Mn2 5S2O82 8H2O 2MnO4 10SO42 16H ( 2分) ( 2)溶液变成紫色 ( 2分)( 3) 0.5 0.25(各 2分)。 试题分析:(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元素守恒和电荷守恒,该反应的方程式是: 2Mn2 5S2O82 8H2O 2MnO4 10SO42 16H ;( 2)该反应常用于检验 Mn2 的存在,若存在 Mn2 ,则反应后溶液的颜
23、色会由无色变为紫色;( 3)根据方程式可知:若反应中有 0.1 mol还原剂参加反应,则转移电子数为 0.5 NA,反应消耗氧化剂的物质的量 0.25mol。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应用及相应的计算的知识。 ( 10 分)现有金属单质 A、 B、 C 和气体甲、丙以及物质 D、 E、 F、 G、 H,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中有些反应的生成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 )。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 、丙 ( 2)气体甲在 Cl2中燃烧的现象: ; ( 3)金属 A与 G的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4)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 。 答案:(
24、 10分)( 1) Al HCl (各 2分)( 2)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 2分); ( 3) 6Na 2FeCl3 6H2O 2 Fe(OH)3 3H2 6NaCl( 2分); ( 4) 2OH- 2H2O 2Al 2AlO2- 3H2( 2分) 试题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及物质的转化关系可知 :A是 Na; B是 Al;C是 Fe; D是 NaOH; E是盐酸; F是 FeCl2; G是 FeCl3; H是 Fe(OH)3;甲是 H2;丙是HCl。( 1)物质 B的化学式: Al、丙是 HCl;( 2)氢气在 Cl2中燃烧的现象是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 3)金属 Na与 FeCl3溶液
25、中的水反应产生氢气和NaOH, NaOH再与溶液中的溶质发生复分解反应形成氢氧化铁沉淀,反应的总方程式是: 6Na 2FeCl3 6H2O 2 Fe(OH)3 3H2 6NaCl;( 4) Al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是 2OH- 2H2O 2Al 2AlO2- 3H2。 考点:考查物质的推断、反应现象的描述、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 10分 )ClO2气体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 ,我国从 2000年起逐步用 ClO2代替氯气对饮用水进行消毒 . ( 1)工业上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制取 ClO2,请完成该化学反应方程式: 2KClO3 SO2 2ClO2 _。 ( 2)自来水厂
26、用 ClO2处理后的水中,要求 ClO2的浓度在 0.1 0.8 mg L-1之间。碘量法可以检测水中 ClO2的浓度,步骤如下: 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一定量的碘化钾,再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并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加入一定量的 Na2S2O3溶液。 (已知: 2S2O32- I2 S4O62- 2I-) 加硫酸调节水样 pH至 1 3。操作时,不同 pH环境中粒子种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操作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 确定操作 完全反应的现象是 _。 在操作 过程中,溶液又呈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 若水样的体积为 1.0 L,在操作 时消耗了 1.010-3 mol L
27、-1的 Na2S2O3溶液10 mL,则水样中 ClO2的浓度是 _mg L-1。 答案:( 1) K2SO4( 2分) ( 2) 2ClO2 2I- 2ClO I2( 2分); 蓝色消失,半分钟内不变色( 2分); ClO 4I- 4H Cl- 2I2 2H2O( 2分); 0.675( 2分) 试题分析:( 1)工业上可以通过 KClO3与 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 ClO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 转移数目相等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KClO3 SO2 2ClO2 K2SO4; 操作 中 ClO2将 I-氧化为 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ClO2 2I- 2ClO
28、 I2; 操作 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 I2 反应完全,因此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在操作 过程中,溶液又呈蓝色,是由于 ClO 在碱性环境中将 I-又氧化为 I2, I2遇淀粉变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lO 4I- 4H Cl- 2I2 2H2O; 根据反应方程式可得关系式是: 2ClO2 I2 2S2O32-。 n(S2O32-)= 1.010-3 mol/L 0.01L=1.010-5mol;所以 n(ClO2)= 1.010-5mol; m(ClO2)= 1.010-5mol67. 5103mg/mol=0.675mg;若水样的体积为 1.0 L,所以水样中 Cl
29、O2的浓度是 0.675mg1L =0.675mg/L。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滴定终点的判断、关系式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的知识。 ( 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在含有盐酸的 Cu2+、 Ca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Na2CO3溶液时发生反应的过程。(已知 Ksp Cu(OH)2小于 Ksp(CuCO3) 取适量样品溶液,插入 pH传感器并逐滴滴入 Na2CO3溶液,测得 pH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 1)为简单而精确地控制加入的 Na2CO3溶液的体积,可将碳酸钠溶液置于 (填仪器名称)中滴加。 ( 2)图中有二个 pH 增加较快的阶段,第一阶段( a 点前)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30、。 ( 3)对于 a.b之间溶液 PH值变化缓慢的本质,该小组同学做出了如下推测,请补充推测 2和 3: 推测 1:生成了 Cu(OH)2沉淀,消耗了 CO32-;推测 2: ; 推测 3: ; 若推测 1符合实际情况,则此情况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4)请设计实验验证检测推测 1,不要写出详细的实验过程,试剂不受限制。 实验方法、步骤 实验现象和结论 答案:( 1)碱式滴定管( 2分);( 2)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 2分); ( 3)推测 2:生成了 CaCO3沉淀,消耗了 CO32-( 1分) 推测 3:既生成了 CaCO3沉淀,又生成了 Cu(OH)2沉淀,都消耗了 CO32-;
31、( 1分) CO32-+Cu2+H2O= Cu(OH)2+CO2( 2分) ( 4) 实验方法、步骤 实验现象和结论 取适量洗涤、干燥后的沉淀充分加热,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 2分) (每步 1分,共 2分) 若加热时蓝色固体变为黑色,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推测1成立,否则不成立。( 2分) (每个现象 1分,共 2分) 试题分析:( 1) Na2CO3是强碱弱酸盐,水溶液显碱性,所以为简单而精确地控制加入的 Na2CO3 溶液的体积,可将碳酸钠溶液置于碱式滴定管中滴加;( 2)图中有二个 pH增加较快的阶段,第一阶段( a点前)发生的反应是 HCl
32、和Na2CO3反应产生气体,所以对应的实验现象是有无色无 味的气体产生;( 3)推测 1:生成了 Cu(OH)2沉淀,消耗了 CO32-;推测 2:生成了 CaCO3沉淀,消耗了 CO32-;推测 3:既生成了 CaCO3沉淀,又生成了 Cu(OH)2沉淀,都消耗了CO32-;若推测 1符合实际情况,根据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可知,在此情况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O32-+Cu2+H2O= Cu(OH)2+CO2; ( 4)验证检测推测 1是实验操作是取适量洗涤、干燥后的沉淀充分加热,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若会观察到:加热时蓝色固体变为黑色,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推测 1成立,否则不成立。 考点:考查物质成分的确定、实验方案是设计、与检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