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30.79KB ,
资源ID:331919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319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09高考真题汇编8-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doc)为本站会员(priceawful19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09高考真题汇编8-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doc

1、2009高考真题汇编 8-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选择题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大众传媒的变迁 C思想领域的变化 D民主政治的发展 答案: A 此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从材料提供的一组时间和发展特点,即洋务早期(六七十年代)初开、清朝末年( 19世纪末)移风、民国初年( 20世纪初)飙转豹变,可以判断出这个时间段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几个阶段吻合,特点相似。 胡适评价 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 “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

2、开国制思想界 ”。这主要指的是梁启超宣传了 ( )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答案: D 梁启超说: “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 二字。 ”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A君主 B民权 C西学 D科学 答案: B 郑观应主张: “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上海为中西总汇,江海要冲 ” 。在郑观应看来,上海首办 “赛会 ”(世博会 )的有利条件是 A思想文化开放,是改良思想的实践地 B商贸较为发达,日益成为国际大都市 C物产丰富多样,是民族工业的发源地 D生活

3、水准较高,有比较大的观众群体 答案: 日本强迫清政府开重庆为商埠那一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有 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爆发 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 康有为发动了 “公车上书 ” 日本向中国提出 “二十一条 ” A B C D 答案: C 1895年马关条约开放重庆, 1904年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爆发; 1985年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 1895年康有为发动了 “公车上书 ”; 1915年日本向中国提出 “二十一条 ”,故选 C项。 面对外来冲击,近代中国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回答问题。 【小题 1】 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该馆先后开设外语、化学、物理、各国史略、航海测算、富国策、万国公法等课程。据

4、此判断,同文馆 A标志着西学东渐进程开始 B致力于 “变科举 ”“改官制 ” C为洋务运动培养新式人才 D旨在宣传 “德先生 ”“赛先生 ” 【小题 2】下列各项中符合早期维新派 “商战 ”的思想的是 A “自强直属,在于练兵 ” B “十万之富豪,则胜于有百万之劲卒 ” C “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 D “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有生之乐 ” 答案: B 综合题 ( 09年海南历史)( 8分) 我国地兼二带,民糅五族,泱泱大风,匪假外求,天然资格,举世莫吾媲也。而论者乃或欲效颦美国,剖之为若干独立小邦,使各自为政。彼美国沿历史上已成之局,不得已而以此为过渡,我何歆焉?人方务合群

5、小以为一大,我乃思剖一大以为群小 ,梦想倒颠,宁复过此 若夫悲观者流 谓共和政体万不能行于我国,至并以咎革命之非计,此其暗于事理,抑更甚焉。夫共和是否决不能行于我国,此非可以空言折人口也,必有待于他日之试验,此勿深论。然问国家之敝,极于前清时代,不行政治革命,庸有幸乎?欲行政治革命,而不先之以种族革命,为道果可致乎?今虽新政治之建设,茫乎未有端倪也,而数千年来恶政治之巢穴,为国家进步之一大障碍物者既已拔去,此后改良政治之余地,较前位宽,其机会较前为多,其用力较前为易 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 梁启 超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 1912年 5月 7日) ( 1)根据

6、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梁启超在辛亥革命前后政治态度的变化。( 5分) ( 2)结合所学知识,对梁启超政治态度的变化加以评价。( 3分) 答案: ( 1)从反对以暴力推翻满清到承认以暴力推翻满清的必要性;从反对共和制而力主君主立宪制到赞同共和制而怀疑君主立宪制。( 5分) ( 2)民主共和逐渐成为时代潮流;梁启超顺应了时局和历史变化。( 3分) 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相继走上近代化道路;而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却败于日本。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 “修约 ”为借口要挟中国,清政府聘用卸任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率使团于 1868年 2月至 1870年 10月访问了欧美 11个国家

7、。该使团以记名海关道志刚、礼部郎中孙家谷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英国使馆翻译柏卓安、法籍海关税务司德善为左右协理。经蒲安臣使团交涉,美、英等国表示对华将采取 “节制和温和 ”的政策。志刚等人还记载了出访的行程和外国的风土人情。使团回国以后,由于人微言轻,对政府决策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1871年 12月至 1873年 9月,日本政府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 “求知识于世界 ”,派岩仓使节团访问欧 美 12个国家。该使团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参议木户孝九、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方为副使。岩仓使节团在修约方面虽然没有取得进展,却考察了政府机构、议会、法院、公司、交易

8、所、工厂、矿山、港口、农牧场、兵营、学校、报社和福利设施,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摘编自王绍坊中国外交史、伊文成等主编明治维新史等 【小题 1】中日两国使团的出使目的、成员组成有何不同?由此分析两国统治集团对近代化的态度。( 10分) 【小题 2】联系两国使团出访的史实,运用所学 知识,比较这一时期中日两国近代化的主要差异。( 12分) 答案: 【小题 1】不同:目的,中国清政府,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 “修约 ”为借口要挟中国,防止其扩大侵略权益;日本为了与修改不平等条约、 “求知识于世界 ”,向西方学习。 成员,中国清政府聘用外国人为团长,主要成员是海关、礼部等一般官员;

9、日本以本国人为团长,主要成员是政府部门的重要官员。 态度:中国清政府统治集团重视不够,对近代化采取的是被动应对。 日本统治集团高度重视,对近代化采取了主动接受,全面学习。 【小题 2】中国学习西方主要限于器物层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 。中国近代化的倡导者是洋务派;日本近代化以明治政府为主导。中国未实现预期目标;日本基本完成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近代自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内地传教后,传教士、教民与普通民众不断发生冲突,史称 “教案 ”。 1862年。江西巡抚沈葆桢为教案一事派官员到民间密访。官民对话记录如下: 问:譬如真有兵船来,难道你们真与他打仗么 答云:目下受从教的欺凌也是死将来他从教的党羽多了,夺了城池也是死 他 不过是炮火利害,我们都拼著死,看他一炮能打死几个人 !只要打不完的十个人杀他一 个人,也都够了。 筹办夷务始末 (同治朝 )卷十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晚清教案发生的历史背景。 (5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晚清教案予以评价。 (5分 ) 答案: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