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年陕西定边县第四中学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历史典故 “烽火戏诸侯 ”讲述了诸侯国因信守义务,蜂拥而至勤王的故事。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礼乐制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 “诸侯 ”才是本题的题眼,在本题中只有分封制这个制度才能产生诸侯这一类独特的人物,所以本题答案:是B分封制。另外, “烽火戏诸侯 ”中的 “戏 ”是戏弄的意思,也反映了周王玩弄诸侯于股掌之间。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分封制 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主要体现在( ) A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额赔款 B列强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腹地 C列强从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 D列强开始争夺在华路矿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 “新的阶段 ”才是本题的题眼,ABD都不属于新阶段,早就有 ABD所论述的现象,例如在鸦片战争后已经出现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额赔款的现象,所以不选 A。其实,一个新的阶段就是从从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因为马关条约允许办工厂,办工厂当然就是资本输出。 考点
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侵略进入新的阶段 在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下列各项最能 表明清政府成为 “洋人统治中国的朝廷 ”的是( ) A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B支付高额赔款 C规定东交民巷为 “使馆界 ”,允许外国进驻 D拆除大沽到北京沿线炮台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 “最能表明 ”才是本题的题眼,意思是 “清政府成为 “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 清政府保证不准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最能表明 “是工具 ”的特征,清政府是 “
4、胳膊肘子朝外拐 ”,关键在于一个 “最 ”字,所以本题答案:选择 A. 保证严 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德国与沙俄、法国一起干涉还辽,充分证明了( ) A三国是同盟国 B列强维护中国的主权 C列强之间的关系是既争夺又勾结 D日本已经独霸中国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 “一起干涉 ”和 “还辽 ”才是本题的题眼,一起干涉说明三个国家是勾结, “还辽 ”是督促日本还辽东半岛,说明三个国家和日
5、本是斗争,既争夺又勾结,所以本题答案:是 C. 列强之间的关系是既争夺又勾结。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三国干涉还辽 美国 “门户开放 ”政策被列强接受后,美国政府十分得意,认为是 “外交上从来没有比此次更辉煌和更重大的胜利 ”。 “它保护了现在的利益,保护了未来的利益,使美国立于一个牢不可破的地位 ”。这主要是由于( ) A形成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同盟,确 立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B中国市场对美国商品自由开放,美国凭借其经济优势扩展中国市场 C防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既得到了利益又获得了清政府的感激 D是美国独占中国的开始 答案:
6、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 “这主要是由于 ”才是本题的题眼, “这主要是由于 ” 美国能够凭借其经济优势扩展中国市场,表面上看 “门户开放 ”政策机会均等、利益均沾,但是机会均等的背后美国能凭借借其经济优势不断扩展在中国市场,意思是表面上看表面上看 “门户开放 ”政策各国机会能均等、利益能均沾,但实际上是机会不均等、利益不均沾,机会更多的属于美国人,因为美国美国凭借其经济优势扩展中国市场,所以本题答案:选择 B. 中国市场对美国商品自由开放,美国凭借其经济优势扩展中国市场。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
7、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门户开放 ”政策 19世纪七十、八十年代,通过军事斗争消灭了阿古柏主力,通过外交斗争收回了伊犁的两个重要人物是( ) A李鸿章、曾纪泽 B曾纪泽、左宗棠 C左宗棠、曾纪泽 D丁汝昌、李鸿章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 “消灭了阿古柏主力 ”和 “收回了伊犁 ”才是本题的题眼, “消灭了阿古柏主力 ”的重要人物是左宗棠, “收回了伊犁 ” 要人物是曾纪泽,所以本题答案:是 C. 左宗棠、曾纪泽。另外,李鸿章主张海防,而收回了伊犁是塞防,一定 不
8、能选李鸿章。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收回伊犁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光绪帝以此诗句哀悼赞叹的是哪一位捍卫国家主权的海军将领( ) A左宝贵 B邓世昌 C聂士成 D陈化成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 “壮海军威 ”才是本题的题眼,和 “壮海军威 ”有关的只有 B. 邓世昌,所以本题答案:选择 B. 邓世昌。另外, A. 左宝贵是逃跑者。 C. 聂士成不是海战。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
9、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黄海海战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深刻地表明了( ) A洋务派卖国 B中国经济落后 C西方制度先进 D封建统治的腐朽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 “深刻地 ”才是本题的题眼, “深刻地 ”一般而言要上升到 “统治者如何统治的高度 ”来做题,所以本题答案:选择D封建统治的腐朽。 另外, C西方制度先进不符合题意,甲 午中日战争是中日之间的战争。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 “无论欧美日
10、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 ”,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这表明列强 瓜分中国的阴谋破产; 已放弃灭亡中国的计划; 仍须扶植清政府以华治华; 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斗志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才是本题的题眼,只是说瓜分中国不是好的办法,不是好的策略而己,好的办法仍然是 “仍须扶植清政府以华治华 ”,并没有说已放弃灭亡中国的计划,所以凡是含 均错误, “ 仍须扶植清政府以华治华 ”肯定是正确的,所以本题答案:是C 。 考点:近代
11、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瓜分中国 美国历史学家写道: “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 可卡因 (一种毒品 )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美国允许可卡因贸易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 这幅情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 19世纪的中国的确发生过。 ”“类似的事件 ”是指(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中法战争 D鸦片战争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 “可卡因贸易合法化 才是本题的题眼 , “可卡因 ”当然也是毒品,所以 “类
12、似的事件 ”只能是指鸦片战争,所以本题答案:选择 D. 鸦片战争。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B. 甲午中日战争 、 C. 中法战争均不具备和毒品有关的特征。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 伴随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历程的两对基本矛盾是 ( ) 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皇权专制与相权制约的矛盾 皇位世袭与外戚、宦官干政的矛盾 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矛盾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 “ 两对基本矛盾 ”才是本
13、题的题眼,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之下,有两对矛盾,一对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另一对是皇帝和宰相的矛盾,符合这一论述的只有 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和 皇权专制与相权制约的矛盾,所以本题答案:是 A 。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中的两对基本矛盾 朱熹说: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 ,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 ”这段话说明宋朝 ( ) 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C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 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
14、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 “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 ” 才是本题的题眼,材料多次提到 “收了 ”收到哪里去了?显然是收到中央去了,所以,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所以本题答案:选择 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另外, 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是在北宋之前,北宋 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吸取藩镇割据成的血的教训。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在中国古代 “家国一体 ”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
15、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 “源头 ”才是本题的题眼, “源头 ”当然是很久远的制度了,在本题中只有 A宗法制才能让人产生 “家国一体 ”的观念,同时,也只有 A能谈得上是 “源头级别 ”的制度,所以本题答案:是A宗法制。另外, BCD都是有宗法制所衍生的制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观察下图,如果周王去世,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 “嫡子 ”和 “长子 ” 才是本题的题眼,嫡长子继承
16、制有两条标准:一是 “嫡子 ”二是 “长子 ”,这两个标准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有资格继 承王位,所以本题答案:是 C ,只有 同时具备这两条标准。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嫡长子继承制 “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 ”中止了 “政治权力等级世袭 ”的制度是( ) A宗法制 B皇帝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 “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 ”才是本题的题眼,郡县制不再世袭而是由皇帝任命,郡守县令不再世
17、袭当然造成了 “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 ”,所以本题答案:是 D郡县制。另外, ABC三个制度均不具备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的功能。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 ) A唐代君主的权 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 “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 ”才是本题的题眼, “宋代谏官由皇帝选
18、拔 ”只能说明宋代君主权利的在不断增强,也就是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的意思,所以本题答案:是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宋代的谏官和唐代的谏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耐人寻味的政治现象,也足以证明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的确 是高于唐代。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君主专制的程度提高 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 “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钱穆先生的观点是 ( ) 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B唐朝三省相互牵制 C唐朝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 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
19、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 “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 ”才是本题的题眼, “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 ”足以证明唐朝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所以本题答案:选择 C。另外 “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和材料的主旨是恰恰相反的,材料是说皇帝的权力受到约束。 B唐朝三省相互牵制,也不能选,因为材料的主旨是说三省牵制皇帝而不是三省相互牵制。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皇帝的专制权力 故宫,顾名思义就是 “过去的皇 宫 ”。皇宫是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住所,最高统治者称为 “皇帝 ”,那么 “皇帝 ”这一称呼最早可能出现于
20、( )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 “最早可能出现于 ”才是本题的题眼。最早只能出现于秦朝,所以本题答案:是 B秦朝。另外,西周是称为“王 ”, CD不属于最早。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皇帝 ”的来历 “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玉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史记集解)材料反映了 ( ) 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D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答案: B 试题分析
2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 “天子独以印称玉玺,又独以玉 ”才是本题的题眼,两个 “独 ”字足以证明皇帝独尊,所以本题答案:是 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另外, A错在 “人们 ”。 C错在秦以前根本 就没有皇帝。 D错在并不是与民共享而是皇帝独尊。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其中 “中央集权 ”指的是 ( ) 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的文字 C以皇权的至高无上为最基本原则 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 答案
22、: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 “中央集权 ”才是本题的题眼,一定要明确,专制主义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 ”指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只有 D项是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所以本题答案:选择 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另外,专制主义特指皇帝的决策方式是专制的。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中央集权 ”的概念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史记卷五七周勃世家:周亚 夫为丞相,窦太后欲封王信为侯,景帝犹疑不决说: “请得与丞相议之 ”。史记卷
23、一百七武安侯列传:田于武帝时为丞相, “入奏坐语移日,所言皆听 ”。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摘自贞观政要 政体 材料三: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 ,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 ”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 请回答: ( 1)秦朝丞相的职能是什么?从材料一可知丞相的政治地位怎样?( 6分) ( 2)唐太宗在丞相作用上的看法如何?他又是怎样做的?( 6分
24、) ( 3)根据材料三划线部分推知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材料中的 “帝自操权柄 ”是什么意思? “帝 ”指的是谁?( 7分) ( 4)从三段材料中皇帝对宰相(丞相)态度的变化,你能看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 6分) 答案:( 1)是皇帝的政治助手, “助理万机 ”;( 3分)位高权重。( 3分) ( 2)认为设置宰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决策失 误而亡国。( 3分)做法:由宰相等官员先集体议政,皇帝最后决断。( 3分) ( 3)明朝。( 2分)全国的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 3分)明太祖朱元璋。( 2分) ( 4)相权逐渐遭到削弱,君权逐步强化,君主专制主义中央
25、集权制度巩固并发展。( 4分)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 “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 ”才是本题的题眼。 ( 1)第一问 皇帝日理万机,丞相是皇帝的助手,当然是助理万机。所言皆听,足以证明宰相位高权重。秦朝丞相的政治地位肯定 很高,因为秦朝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越往后发展,丞相的地位是越来越低,秦朝丞相的权利还是挺大的,政治地位还是很高的。到朱元璋时直接去掉了丞相,城乡的悲剧下场是历史的必然。 ( 2)第二问实际是在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既然唐太宗设置了三个宰相,当然唐太宗在丞相作用上的看法如何是积极的,
26、就是回答三省六部制度的积极作用,例如: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 “他又是怎样做的 ”其实就是考察三省六部制度的运转程序。三省六部制度的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 ( 3)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 ”很 明显是明朝朱元璋的废丞相权分六部。“帝自操权柄 ”关键在于 “权柄 ”绝对不是一般的小权利,而是全国的军政大权。“帝 ”当然是朱元璋。秦朝丞相的政治地位肯定很高,因为秦朝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越往后发展,丞相的地位是越来越低,秦朝丞相的权利还是挺大的,政治地位还是很高的。到朱元璋时直接去掉了丞相,城乡的悲剧下场是历史的必然。 ( 4) “皇帝对宰相(丞相)态
27、度的变化 ”关键是要明白 “皇帝对宰相(丞相)态度的变化 ”是怎样变化的,材料一皇帝高看宰相,到材料二皇帝重视宰相,再到材料三皇帝废除宰相,反正经历了高看、低看、再直 接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不去掉不痛快的历程,不难总结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相权逐渐遭到削弱,君权逐步强化。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丞相的职能和地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由宰相等官员集体议政;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 根据下列三幅历史图片,回答有关问题: 请回答: ( 1) 这三个条约签订的时间及背景各是什么?( 9分) ( 2) 这
28、三个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有何影响?( 9分) ( 3) 图 3之后中国社会主要 矛盾有何变化? 为什么?( 7分) 答案:( 1) 1840年,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 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投降。 ( 2)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3)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两大矛盾汇流,集中体现为阶级矛盾。 中国已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已成为列强在华的工具。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
29、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 ( 1)第一问问的问题和教材讲的是一致的,没有难度。签订南京条约的背景必须答上 1840年,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签订马关条约必须答上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相对而言,辛丑条约背景学生陌生。中国出现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就是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击败中国,然后签订辛丑条约。 ( 2)这三个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的 “发展历程 ”有何影响?三个条约三个台阶,不 过不是上台阶,而是下台阶,第一台阶是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第二台阶是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第三台阶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3)图三就是辛丑条约,其实就是考查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影响,辛丑条约之前和之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是完全不同的,特别是要注意 : 辛丑条约之前和之后 ,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两大矛盾汇流,集中体现为阶级矛盾是教材上并没有的明确的论述,此问是有很大难度的。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不平等条约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