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40.54KB ,
资源ID:339479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394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4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三次质测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unhappyhay13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4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三次质测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4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三次质测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上述制度的优势不包括 A维护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 B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C避免决策失误及政治腐败 D有利于发展封建小农经济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核心是皇权至高无上,在君主专制体制下,无法避免决策失误及政治腐败,故 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A、 B、 D三项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

2、权制度的形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013年 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说 “(各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社会的关系。就是市场能做的就让市场去做, 政府管好自己应该管的事情,让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激发更大的活力。 ”下列史实在精神上与此观点有悖的是 A亚当 斯密经济学 B新经济政策 C “福利国家 ”制度 D里根经济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题干中李克强总理主张 “政府管好自己应该管的事情,让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激发更大的活力 ”,突出强调了市场的作用,这与凯恩斯主义加强政府对经济干预的思想相悖,而“福利国家 ”制

3、度正是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的表现,故 C项正确; A、 B、 D三项都是要发挥市场的作用,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福利国家制度 下表为 1972年至 1985年中美贸易状况表 ,对下表内容解读不当的是 时间 美对华出口(百 万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 1972年 60 32 1975年 304 156 1980年 3755 1059 飞 1985年 3855 3840 A 1980年之前中美贸易总体呈现低水平增长趋势 B 1980年中美贸易总额大幅增长与中美建交有关 C 80年代中国实施对外开放致对美出口增

4、长迅猛 D 80年代美国经济 滞涨 致对华出口几无增长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0年代,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陷入滞涨,为了应对经济滞涨, 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上台后,采用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经济思想,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复苏,故 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因此答案:为 D项。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毛泽东在 1964 年 1 月 5 日讲 “所以讲到中间地带有两部分 :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

5、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这种情况看起来比较明显。 ”这表明中国 A对美、苏外交开始战略 调整 B反霸统一战线构想初步形成 C对不结盟运动寄予外交厚望 D已放弃 “一边倒 ”外交政策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4年,中美关系仍处于敌对状态,中苏关系已经恶化,题干信息表明毛主席主张团结亚非拉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和欧洲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共同来反对美国和苏联的霸权主义,故 B项正确。 A、 C、 D三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60年代的中国外交 两个中间地带的思想

6、1939年 10月 22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 “进一步在外交上,加强中美关系,依据自主外交原则,积极活动,总要做到使美国停止军火输给日寇 能够这样,我们在远东有苏美两国亲密的友谊。 ”对此理解不当的是 A中共对美国援华抗战寄予极大期望 B苏联在中国抗战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C世界性反日统一战线亟待扩大范围 D美国对中国抗战政策开始发生转变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45年欧洲战场结束以后,苏联才出兵中国东北,开始对日作战,这与题干时间 “1939年 ”不符,因此这篇社论与 B项无关, 故 B项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

7、战争 “溯自各国通商以来,进口洋货日增月盛, 出口土货年减一年,往往不能相敌 。推原其故, 由于各国制造均用机器,较中国土货成于人工者省费倍 , 售价既贵,行销愈广 。自非逐渐设法仿造,不足以历其利权。 盖土货多销一分,即洋货省稍一分,庶漏危可期渐塞 。 ”史料鉴别是进行历史学习和研究的基本能力要求。上面这段史料中划线部分最为生疑的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完成后, “由于各 国制造均用机器,较中国土货成于人工者省费倍 ,因而洋货物美价廉,行销愈广,故 售价既贵明显不符合史实,故 C项符合题意。 考点:经济结构的

8、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74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说 “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 及询以自强何术 御侮何能 则茫然靡所依据。 ”由此可知李鸿章 A对时局的严峻性缺乏 深思 B指责清政府现行外交失策 C初具除旧改良的变革思想 - D质疑洋务运动的体用之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用排除法较好,由题干中 “外患之乘,变幻 如此,而我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 ”的信息可知李鸿章认 为中国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如

9、果仍拘泥于成法,固守旧章,前途将不堪设想,故 A项错误除;题干信息表明李鸿章主张革新,没有涉及到外交政策,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19世纪 60年代,洋务运动已经开始, C项中的初具除旧改良的变革思想表述不准确,排除。从题干中李鸿章反对 “概投之以古方 ”,表明其要求针对时弊,全面改革,故 D项符合题意。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洋务运动 李鸿章 李淘在明清史中说 “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农业已经出现。 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苏、杭地区和粤江下游广州附近地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下列各项属于鸦片战争后中国 ”商业性

10、农业 “发展原因的是 A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原料的掠夺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主体地位未改变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夹缝中日益萎缩 D清政府对 “商业性农业 ”发展的重视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鸦片战争以后,五口通商,东南沿海一带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故 A项正确; B项明显不利于商业性农业的发展,排除;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与 19 世纪 60、7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后仍是重农抑商政策,故D项错误。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 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

11、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美国学者彭慕兰在大分流 :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中提出 “欧洲的核心区和世界其他一些地方(主要是东亚)的核心区之间经济命运的大分流在 18世纪相当晚的时候才出现。 ”对 “经济命运的大分流 ”认识正确的是 A经济命运大分流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关 B经济命运大分流之前欧洲落后于东亚地区 C经济命运大分流与新动力的广泛使用有关 D欧洲发生经济命运大分流的核心区是荷兰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题干中 “经济命运的大分流在 18 世纪相当晚的时候才出现 ”,指的是工业革命的兴起,A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12、,排除;工业革命前,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有些国家已经确立资产积极代议制, 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的标志性发明,故 C项正确;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故 D项错误。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独立战争期间的大陆会议在国会代表权的问题上分歧严重,部分代表提议设置两院制而非简 单众议院制,以平衡大州与小州的利害冲突,但这一提议最终被搁置。导致该结果出现的主要因素是美国 A大州的力量举足轻重 B中央集权的呼声较高 C小州决定着战争走向 D分权理论还不够成熟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用

13、排除法较好, B项是美国独立后建立的邦联体制无法应对一系列危机,从而需要加强中央集权,与题干信息 “独立战争期间 ”不符,故排除;小州实力有限,不可能可知决定着战争走向,不符合逻辑,排除;美国独立战争受到了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孟德斯鸠分权的理论思想已经成熟,故 D项错误;结合 1787年宪法可知美国国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实行两院制,平衡了大州与小州的利益冲突,兼顾了大州和小州的利益,而题干中的信息表明独立战争期间小州的利益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说明当时大州的力量举足轻重,故 A项正确。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独立战争、 1787年宪法 亚里士多德说: “我们确认自

14、然生成的城邦先于个人,就因为(个人只是城邦的组成部分)每个隔离的人都不足以自给其生活,必须共同集合于城邦这个整体(才能大家满足其需要)。凡隔离而自外于城邦之人者,他如果不是一只野兽,那 就是一位神抵。 ”基于这种认识,雅典人认为 A居民应自觉将自身与城邦融为一体 B普通公民对城邦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C内争是导致国力削弱的最主要因素 D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终究会被淘汰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 “就因为(个人只是城邦的组成部分)每个隔离的人都不足以自给其生活,必须共同集合于城邦这个整体(才能大家满足其需要) ”“凡隔离而自外于城邦之人者 ”等信息可知亚

15、里士多德强调了城邦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个人必须与城邦融为一体,才能满足其自身的需要,故 A项正确;材 料强调的是个人要融入城邦,不是强调个人的责任,故 B项错误; C、 D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公民的素质 宋代学者李舰说 “民之欲善,盖其天性。古之儒者用于世,必有以教导之,民之耳目鼻口心知百体,皆有所主,其于异端,何假及哉 后之儒者用于世,则无以教导之。民之耳目鼻口舌心知百体皆无所主,将舍浮屠何适哉。 ”对此段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揭示了宋明理学兴起的社会内在动因 B体现当时知识分子对儒学价值的反思 C批评 “后儒者 ”对民众的影响力有限 D

16、说明佛教思想更适合当时社会的需要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宋代学者李舰肯定了 “古之儒者用于世,必有以教导之 ”,批判了 “后之儒者用于世,则无以教导之 ”,说明其看到了当时儒者存在的问题,故 A、 B、 C三项符合题意,排除;题干中并未涉及佛教思想,无法得出佛教思想更适合当时社会的需要,故 D项正确。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综合题 ( 15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集体安全是一种保障所有国家生存与国际和平的制度。在这种机制下,每个参与国都认为破坏和平是对所有参与国共同的挑战,即参与国认为其他国家的安全是所有

17、国家的安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公开的和平条约必须公开缔结 ( 2)领海以外 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 ( 4) 各国军备必须裁减至符合维持国内安全所需的最低限度。( 5)对所有殖民地的要求做出自由的、坦率的和绝对公正的调整 ( 14)为了大小国都能够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联盟。 (美国)威尔逊世界和平纲领的 “十四点原则 ” 1918年 不符合有关国家人民的愿望,不得改变他们的领土状况;所有国家的人民,愿意在何种形式的政府之下生活,都有权自由选择在公海上不受阻碍地自由地航行; 任何国家如侵略威胁他人,则须解除其军备。 大西洋宪章 1941年

18、8月 材料二:既然大地上各个民族之间普遍已占上风的共同性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以致在地球上的一个地方侵犯权利就会在所有的地方都被感觉到;所以,世界公民权利的观念就不是什么幻想的或夸诞的权利表现方式,而是为公开的一般人类权利、并且也是为永久和平而对国家权利与国际权利的不 成文法典所作的一项必要怜补充。唯有在这种条件之下,我们才可以自诩为在不断地趋近于永久和平。 康德论永久和平 (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大西洋宪章比威尔逊的 “十四点原则 ”在构筑集体安全方面更为务实。( 9分) (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今集体安全的展望有何看法。( 6分) 答案: ( 1

19、)威尔逊企图通过建立国际联盟,在政治上干预与控制战后世界局势, 参与瓜分世界的殖民地。因此实际上是美国在战后企图冲出美洲,争夺世界霸权的总纲领。( 4分) 大西洋宪章中对 “所有国家 ”的 强调,摒弃了意识形态的隔阂,有利于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共同抗击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 4 分)大西洋宪章公布之后签订的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1分) ( 2)集体安全需要大国负责任的参与,需要建立彼此的互信;人类共同利益应高于国家、民族利益,要有世界眼光。( 6分) 试题分析:( 1)从威尔逊的 “十四点原则 ”的目的以及大西洋宪章的目的、内容、影响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即可,联系所学

20、知识可知威尔逊提出的 “十四点原则 ”实际上企图通过建立国际联盟,在政治上干预与控制战后世界局势,参与瓜分世界 的殖民地,这必然会遭到其他列强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抵制;而大西洋宪章中对 “所有国家 ”的强调,摒弃了意识形态的隔阂,有利于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共同抗击法西斯,也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 2)从材料二中 “以致在地球上的一个地方侵犯权利就会在所有的地方都被感觉到 ”“ 而是为公开的一般人类权利、并且也是为永久和平而对国家权利与国际权利的不成文法典所作的一项必要怜补充 ”等信息可归纳出人类共同利益应高于国家、民族利益,要有世界眼光;其次联系所学知识和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可

21、归纳出集体安全需要大国负责任的参 与,需要建立彼此的互信。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国际联盟;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大西洋宪章);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康德 (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苏东剧变的基本成果是西方政治原则和价值观念在前苏联国家落地生根,从理论上讲,这些国家已经在欧美资产阶级宪法层面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制度和选举制度,但是现实上仍然处于某一党派或个人长期的权威主义政治统治之下。有学者认为,一些独联体国家使用民主的语言,但却在实行他 们自己的 反自由主义 。当权者通过对媒体的控制和对

22、反对派的打压,系统地操纵着选举。在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式下,大量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精神格格不入的现象仍然存在。 蔡宏娟独联体国家 颜色革命 与俄罗斯外交对策 材料二: 2010年底,突尼斯发生要求总统本 阿里下台的持续抗议活动,并演变为持续骚乱。总统本 阿里被迫离开突尼斯。在阿拉伯国家,这是第一个国家政权因民众抗议而倒台,史称 “莱莉花革命 ”。随后,这种革命很快波及到埃及、阿尔及利亚、约旦、苏丹、阿曼、毛里塔尼亚、摩洛哥、也门、利比亚等国家。 闫颖觉突 尼斯事件的由来 (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前苏联地区剧变后政治持续动荡的地区内因。( 9分) (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

23、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前苏联及阿拉伯地区民主政治运动的理解。( 6分) 答案: ( 1)缺乏民主制度传统和实施的社会基础;经济发展缓慢,民生改善缓慢;长期的政治腐败,导致社会分化加剧;当权派长期执政,权威主义政治流行,选举不公。( 9分,任答三点均可) ( 2)这是西方国家输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意识形态外交造成的结果;民主政治的实现受历史传统、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社会民众基础等 多重因素的影响,强制推行必然给社会造成剧烈动荡;民主是人类持续、永恒的政治追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6分,任答两点均可) 试题分析:( 1)内因依据材料一中 “但是现实上仍然处于某一党派或个人长期的权威主义政治统

24、治之下 ”“ 权者通过对媒体的控制和对反对派的打压,系统地操纵着选举 ”等信息,可以归纳出当权派长期执政,权威主义政治流行,选举不公;联系所学知识,苏东地区再巨变以前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结合这一体制的弊端可归纳出不同点从材料一第二段中 “常岁平敛之,荒年补救之 ”“晏常以办众务,在于得人,故必择 通教精悍廉劲之士而用之 ”和材料二中“王安石变法为富国强兵 ”“结果就会给小人可乘之机,在操作过程中变味 ”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缺乏民主制度传统和实施的社会基础、经济发展缓慢,民生改善缓慢、长期的政治腐败,导致社会分化加剧等。 ( 2)理解可以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这一现象启示和认

25、识等角度来思考,如这是西方国家输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意识形态外交造成的结果;民主政治的实现受历史传统、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社会民众基础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强制推行必然给社会造成剧烈动荡;民主是人类持续、永恒的政治追求,是历史发展的 必然趋势等。 考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现代社会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 前苏联及阿拉伯地区民主政治运动(课标外);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初,陕西转运使李参,以部内粮储不足,令民自隐度采麦之赢,先贷以钱,俊谷熟还官,号 “青苗钱,实行之数年,凛有馀粮。至是条例司言仍以见钱依陕西青苗钱例

26、,预借者给之,令随税输纳斗角斗,半为夏料,半为秋料。内有恳请本色,或纳时价贵,愿纳钱者,皆从其便。如遇灾伤,许展至次料丰熟日纳。非惟足以待凶荒之患 ,民既受贷,则兼并之家,不得乘新陈不接以邀信息。 ” 毕沉续资治通鉴 材料二:海防吃紧,需饷浩繁 伏查近年以来,带藏偶有不敷,往往息借洋款,多论镑价(借款以英镑作单位,折算成银两数,在还款时仍以英磅数为准),所耗实多。因患中华之大,富商巨贾,岂无急公慕义之人,若以息借洋款之法,施诸中国商人,但使诚信允孚,自亦乐于从事。 伤谕各省督抚,遍谕官绅商民人等,如有凑集资本,情愿借给官用者,准赴藩司关道衙门呈明,照臣衙门办法,议定行息,填给印票。其票以一百两

27、为一张,、铃用藩司关道印信,填明归还本利限期,准予 地丁关税项下照数按期归还,不得丝毫挂欠。 户部酌拟息借商款章程折(光绪二十年甲午八月初九) (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 青苗钱 与 息借商款 措施不同的社会背景分别是什么 ( 8分) ( 2)依据材料一、二,概括 青苗钱 与 息借商款 本质上的相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其历史作用。( 7分) 答案: ( 1)宋朝:民众穷困;政府以农为本。( 4分) 清朝:外患(甲午战争)严重;借外债代价太高。( 4分) ( 2)本质:立足市场,以金融和财政手段处理国家财政问题。( 3分) 作用:宋朝:维持了民众正常的生产、生活,促

28、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晚清:缓和了政府的财政困难,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4分) 试题分析:( 1) “青苗钱 ”推行的社会背景依据材料一中 “令民自隐度采麦之赢,先贷以钱,俊谷熟还官 ”“如遇灾伤,许展至次料丰熟日纳。非惟足以待凶荒之患,民既受贷,则兼并之家,不得乘新陈不接以邀信息 ”等信息, 联系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措施,可以归纳出民众穷困;政府以农为本。清朝推行 “息借商款 ”的社会背景从材料二中 “海防吃紧,需饷浩繁 伏查近年以来,带藏偶有不敷,往往息借洋款,多论镑价(借款以英镑作单位,折算成银两数,在还款时仍以英磅数为准),所耗实多 ”和材料二出处的时间 “光绪二十年甲午八月

29、初九 ”,联系所学知识,可归纳出外患严重,借外债代价太高。 ( 2)第一小问相同点依据材料一、二中 青苗钱 与 息借商款 的具体做法,可概括出都立足市场,以金融和财政手段处理国家财政问题。第二小问作用分别联系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的积极 作用,以及晚清的时代特征,可归纳出 “青苗钱 ”维持了民众正常的生产、生活,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息借商款 ”缓和了政府的财政困难,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古代中国的改革 王安石变法;历史上重大改革 近代中国的改革 息借商款(课标外) (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比较两幅示意图,提取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美两种国家

30、权力架构的不同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美国三权分立制度 答案: ( 1)唐朝的三省分工只是围绕着政令的起草、审议与执行,掌管司法的刑部从属于尚书省,权力虽有制 约,但总体上仍属于封建君主专制体制;( 3分)美国三权分立制下的国家权力分别由国会掌立法、总统掌行政、联邦法院掌司法,三种权力不仅独立平等,而且互相制约平衡,避免了权力的过于集中,是一种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 3分) ( 2)唐朝的三省与皇帝之间除了中书省与门下省是双向制约之外,均是单向制约;( 3 分)美国三权分立制下的立法、行政、司法之间都是双向制约。( 3 分) 试题分析:注意审题,搞清题干要求,本题与以往信息说明类题型是有区别的,

31、区别在于提取的信息与后面的说明是相对孤立的两个问题,分别回答即可。首先是联系所学知 识,根据图片材料提取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美国三权分立制度 ”的相关信息,特别要抓住图片中的文字信息,如唐朝的三省分工只是围绕着政令的起草、审议与执行,掌管司法的刑部从属于尚书省,权力虽有制约,但总体上仍属于封建君主专制体制;美国三权分立制下的国家权力分别由国会掌立法、总统掌行政、联邦法院掌司法,三种权力不仅独立平等,而且互相制约平衡,避免了权力的过于集中,是一种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其次再说明中美两种国家权力架构的不同,关键还是要抓住图片信息,如唐朝的三省与皇帝之间除了中书省与门下省是双向制约之外,均是单向制

32、 约;美国三权分立制下的立法、行政、司法之间都是双向制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省六部制;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三权分立制度 ( 25分) 材料一:如果说,罗马法 能有所创制,那是因为罗马共和国以及之后的帝国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 “多种族 ”的大国的缘故。法规应该设立起来以作为分属于各个种族的个体之间的社会纽带,并使得原先在属于相同种族的各个小城邦的范围之内盛行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也能在帝国范围内得以奉行。体制上各类灵活的机制使新的规章得以形成、受到检验并 获得确认,它属于 “再试验再犯错 ”这一浸长的过程,最终选择出了受所有人真正理解

33、的规章,并可有效地避免冲突及改善社会的合作状态。 菲利普 内莫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 材料二:历史上各个王朝都有一整套典章制度 但人们如果稍稍翻阅一下史书不能不对一种现象感到困惑不解,正史中可以用舆服志、礼仪志等大量篇幅来记载什么身分的人戴什么帽子,穿什么衣服,衣服用什么料子、什么颜色、多大尺寸、用什么装饰;仪仗队有多少人,排什么队伍,手里拿什么东西,每件东西什么尺寸这一类近于无聊的内容,甚至连演滑稽戏一样的 “禅让 ”也 要照录那三劝三让的表文和诏书,可是真要查什么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制度,却往往非常简略,或者前后矛盾,语焉不详,有的竞毫无踪影可见。其实这倒并不是史官们的疏忽,而是由于有关国计民生

34、的重大制度基本上都存在着两个系统:由皇帝和官员们制定的正式制度,由官史们执行着的实际制度。前者是官方的、法定的、成文的,见于记载,却不一定起实际作用;后者是实际通用的、得到法律认可的、不成文的习惯做法,但从来未被正式记载,却真正得到了执行。 葛剑雄统一与分裂 ( 1)依据材料一,概述古代罗马规章产生的社会背景。( 6分) ( 2)依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成文规章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11 分) ( 3)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成文规章对罗马和中国分别产生了哪些影响。( 8分) 答案: ( 1)罗马的扩张;多民族的融合;罗马法基本原则获得认可。( 6分) ( 2

35、)特点:注重礼仪,忽视实务;( 3分)流于形式;( 2分)难成体系。( 2分) 原因:封建专制制度下重视等级、权威观念;儒家传统思想文化的束缚。( 4分) ( 3)罗马:稳定社会秩序;强化司法精神。( 4分) 中国:强化君主专制;阻碍经济发展;固化等级观念。( 4 分,任答两 点均可) 试题分析:( 1)社会背景从材料一中 “那是因为罗马共和国以及之后的帝国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 “多种族 ”的大国的缘故 ”“并使得原先在属于相同种族的各个小城邦的范围之内盛行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也能在帝国范围内得以奉行 ”等信息可概括出罗马的扩张、多民族的融合、罗马法基本原则获得认可。 ( 2)第一小问特点

36、从材料二中 “记载什么身分的人戴什么帽子,穿什么衣服,衣服用什么料子、什么颜色、多大尺寸、用什么装饰;仪仗队有多少人 ”和 “可是真要查什么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制度,却往往非常简略,或者前后矛盾,语焉不详,有的 竞毫无踪影可见 ”的信息可概括出注重礼仪,忽视实务;从 “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制度基本上都存在着两个系统 ”和 “前者是官方的、法定的、成文的,见于记载,却不一定起实际作用 ”的信息可概括出流于形式、难成体系。第二小问原因可从政治方面君主专制下重视等级、思想发面儒家思想的影响两个角度来分析。 ( 3)对罗马的影响,联系材料一和罗马法的作用来思考,可总结出稳定社会秩序;强化司法精神。对中国的

37、影响可联系材料二中注重礼仪特点,从巩固君主专制、固化等级观念、阻碍经济发展等角度来分析。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罗马 法的作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礼乐等级制度;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的影响 (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天朝上国 ”第一次真正与 地上的世界 接触的代表是满清政府于 1877年派出的首位驻外公使郭高焘。中国派出的第一位常驻西方国家的外交官竞然背负着 道歉 的屈辱使命。根据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之后清政府与英、法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英、法政府于 18611862 年间派遣公使常驻北京。

38、按照国际外交惯例,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应互派使节。 1875年,英国以 “马嘉里事件 ”(英驻华使馆翻译马嘉里游历云南被当地人打死)要挟清廷,使它在适使问题上作出艰难的决定,即在次年签订的烟台条约中明文规定中国派使臣前往英国 道歉 。清廷决定 道歉 使臣并作公使常驻伦敦。当时它看中的人选是被奕诉、李鸿章推许为 第一流 洋务人才的郭高焘。 邬克他没有给国人丢脸 材料二:郭嵩焘这时虽然还未曾走出过国门,但是借助于担任过广东巡抚的经历和对西洋事务的经意考察,他对西方列强的见解,不但比保守派,而且比洋务派领袖们也高出了一头,他在这里提出的 “西洋立国有本有末 ”的 论断,在中国近代文化交流史上是石破天惊

39、的创见。当他出使英、法之后,通过对西方的亲身考察,思想更加激进,因而倍受各方攻击;归国之后,闭门居家都不得安宁。死后,即使李鸿章这样的大员出面请谥,朝廷亦不给。 王兴国郭嵩焘的两重不同的历史地位 (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委派郭嵩焘为第一任驻西方国家公使的历史背景。( 9分) (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郭嵩焘回国后遭受攻击的原因。( 6分 答案: ( 1)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获得公使驻京权;清政府为顺应列强的要求,开始对外派驻公使;洋务运动的开展。(每点 3分,共 9分) ( 2)郭嵩焘的思想较之其他官僚更为激进;国内顽固守旧势力的强大;西学的传播还不够充分。(

40、每点 2分,共 6分) 试题分析:( 1)历史背景从材料一中 “根据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之后清政府与英、法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英、法政府于 18611862 年间派遣公使常驻北京 ”可概括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获得公使驻京权;从 “按照国际外交惯例,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应互派使节 ”和 “即在次年签订的烟台条约中明文规定中国派使臣前往英国 道歉 。清廷决定 道歉 使臣并作公使常驻伦敦 ”的信息可概括出清政府为顺应列强的要求,开始对外派驻公使;从 “当时它看中的人选是被奕诉、李鸿章推许为第一流洋务人才的郭高焘 ”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洋务运动的开展。 ( 2)原因从材料二中 “他在这里提出的西洋立国有本有末的论断,在中国近代文化交流史上是石破天惊的创见 ”“通过对西方的亲身考察,思想更加激进,因而倍受各方攻击 ”可归纳出郭嵩焘的思想较之其他官僚更为激进,再结合洋务运动的相关史实,可归纳出国内顽固守旧势力的强大、西学的传 播还不够充分等。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近代中国历史文化名人 郭嵩焘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