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20 ,大小:1.16MB ,
资源ID:374550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7455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12章 国民收入核算.ppt)为本站会员(medalangle36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12章 国民收入核算.ppt

1、第12章 国民收入核算,12.1 国内生产总值概念 12.2 国民收入帐户其他总量指标 12.3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12.4 GDP指标的评价 12.5 宏观统计恒等式,12.3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1、生产法 2、支出法 3、收入法,1、生产法,理解要点:何谓增加值?如何计算? GDP=各行业增加值=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分行业求和,然后加总。 详解2004生产法.xls,2、支出法,理解要点:谁购买?各支出多少? 1、GDP的构成:GDP=C+I+G+(X-M) 2、详解 (1)居民个人消费支出:consumption 包括购买耐用品、非耐用品和劳务的支出 (2)私人国内总投资支出:inv

2、estment A、诠释投资:It=Kt-Kt-1 B、统计学意义上的分类 (3)政府购买支出:government purchase,“阳光下的交易” (4)净出口:net exports,X-M,我买的新房子是不是消费支出?,私人国内总投资,A、诠释投资 一定时期新增加或更换到资本存量中的流量 It=Kt-Kt-1 B、统计学意义上的分类 固定投资 非住房投资: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 住房投资:居民购买新建住房 存货投资:存货使企业的资本存量增加 总投资=固定投资+存货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重置投资也称折旧),投资!投资,例题,如果某一年份某国的最终消费为8000亿美元,国内私人投资的总额

3、为5000亿美元(其中500亿美元为弥补当年消耗的固定资产),政府税收为3000亿美元(其中间接税为2000亿美元,其他为个人所得税),政府支出为3000亿美元(其中政府购买为2500亿美元、政府转移支付为500亿美元),出口为2000亿美元,进口为1500亿美元;根据以上数据计算该国的GDP 、NDP、NI、PI与DPI。 GDP=8000+5000+2500+2000-1500=16000 NDP=16000-500=15500 NI=15500-2000=13500 PI=13500+500=14000 DPI=14000-(3000-2000)=13000,美国1984年GDP(单位:

4、10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 3661.3 消费 2342.3 耐用品 318.4 非耐用品 858.4 劳务 1165.7 投资 637.3 固定投资 580.4 非住房投资 426.0 住房投资 154.4 存货投资 56.8 政府购买 748.0 净出口 -66.3 出口 363.7 进口 429.9,这么些钱,不知够不够一个国家花的。不过里根搞到这个份上,也可以了吧?,中国的支出法(单位:亿元),中国的支出法:把G分为政府消费和政府投资分别计入C和I,没有单独的G。,3、收入法,理解要点:社会成员是谁?他们收入多少? 1、GDP的构成: GDP=工资利息租金税前利润折旧企业转移支付和间接

5、税 2、详解 要素收入 企业间接税 为什么计入? Q4:为什么不加上直接税? 企业转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s) 为什么计入? 折旧(depreciation) 为什么计入?,要素的收入,1、要素提供者的收入: (1)雇员收入:为别人提供劳动。 Q1: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是直接税还是间接税? (2)利息收入:货币资本所有者的利息收入 Q2:存款利息、企业债券利息、政府债券利息、消费信贷利息,它们都是利息收入吗? (3)租金收入:出租特定生产要素得到的收入。 Q3:有哪些常见的租金收入? 2、业主收入:自我雇佣的企业主的收入 3、企业经营者收入:公司税前利润 包括公司所得税、分

6、配前的股息、未分配利润,我富了,所以国家富了;我穷,国家也穷!,为什么计入,间接税; 含义;由消费者在购买产品与劳务时支付的税收。通过企业抬高产品价格来实现。 为何计入GDP:是消费者的购买支出,体现为市场价值。 企业转移支付 含义:企业把自己的收入转移到社会或其他经济主体。如企业慈善捐款,消费者呆帐。 为何计入GDP:不是要素收入,但形成国民收入。 折旧 含义:资本品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 为何计入GDP :损耗后,要靠投资来补偿,包含于总投资中。,中国的收入法(单位:亿元),注意实际与理论的不同。掌握理论,了解实际。,课后作业,登陆中国统计局网站,利用19972005年统计年鉴的数据,分

7、析我国GDP的变化趋势和2005年GDP的构成情况。(支出法) 中国统计局网站 http:/ GDP指标的评价,萨缪尔森:GDP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该指标的出现,为将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比较提供了可能;也为不同国家促进经济发展而采取的措施提供了方向。 1985年以前,MPS(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t balances,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 1985年1993年,过渡期,开始使用GDP指标。 1993年开始,我国彻底由MPS转向SNA(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国民经济帐户体系),GDP成为主要核算指标。,GDP指标的

8、缺陷,总产出衡量方面 不能衡量自给性经济活动的成果; 地下经济的合法成分无法得到体现; GDP表明社会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量,但不能说明它包含具体是什么商品(导弹、面包、防盗窗等)。 福利衡量方面 GDP无法反映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不能反映人们生活质量的变化。 没有对犯罪和其他社会问题变化作出调整,有些行为尽管能拉动GDP(如离婚率、恐怖主义行为等),但人们的福利并没有得到改善。 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状况。,缺陷(二):福利衡量,GDP无法反映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不能反映人们生活质量的变化,如劳动力的条件、闲暇、人均寿命等。 没有对犯罪和其他社会问题变化作出调整,有些行为尽管能

9、拉动GDP(如离婚率、恐怖主义行为等),但人们的福利并没有得到改善。 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状况。,12.5 宏观统计恒等式,总方针:支出=收入。 无论用什么方法核算,支出应等于收入。,要素市场,商品市场,家庭,企业,消费支出,劳动收入,成本支出,消费收入,劳动,面包,货币流,商品流,总产出=总支出=总收入,1、两部门模型 主角:居民户+厂商(假定没有转移支付和折旧) 支出=C+I, 收入=C+S,所以有恒等式I=S 2、三部门模型 主角:居民户+厂商+政府 支出=C+I+G 收入=C+S+T,所以有恒等式I+G=S+TI=S+(TG),即:投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 3、四部门模型 主角

10、:居民户+厂商+政府+外国 支出=C+I+G+(X-M) 收入=C+S+T+Kr,可得I=S+(T-G)+(M-X+Kr),表示投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国外储蓄,研究国民收 入的法宝,投资=储蓄,4、意愿量与实际量,意愿量又叫计划量或事前量;实际量又叫统计量或事后量 宏观统计恒等式中IS指的是实际投资和实际储蓄,即实际量。 以后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要讲到的投资和储蓄,指的是计划投资和计划储蓄,即意愿量。 注意:宏观经济统计中IS永远成立,但是,宏观经济运行中IS是目标,是均衡,甚至是理想状态。,思考题,怎样理解产出等于收入以及产出等于支出? 假设一个女人与其男管家结婚了。结婚后,她的丈夫仍然像以前一样照顾她,她也仍然像以前一样养活他(但是作为丈夫而不是雇员)。这次结婚对GDP有何影响? 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可算是投资,但在经济学上不能称为投资? 为什么存货被算作资本,存货变动会被算作投资? 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 为什么计入GDP的只能是净出口而不能是出口? 宏观统计恒等式为什么并不意味着计划储蓄与计划投资相等?,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