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国民收入核算.ppt

上传人:medalangle361 文档编号:374550 上传时间:2018-10-06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章 国民收入核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12章 国民收入核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12章 国民收入核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12章 国民收入核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12章 国民收入核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2章 国民收入核算,12.1 国内生产总值概念 12.2 国民收入帐户其他总量指标 12.3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12.4 GDP指标的评价 12.5 宏观统计恒等式,12.3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1、生产法 2、支出法 3、收入法,1、生产法,理解要点:何谓增加值?如何计算? GDP=各行业增加值=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分行业求和,然后加总。 详解2004生产法.xls,2、支出法,理解要点:谁购买?各支出多少? 1、GDP的构成:GDP=C+I+G+(X-M) 2、详解 (1)居民个人消费支出:consumption 包括购买耐用品、非耐用品和劳务的支出 (2)私人国内总投资支出:inv

2、estment A、诠释投资:It=Kt-Kt-1 B、统计学意义上的分类 (3)政府购买支出:government purchase,“阳光下的交易” (4)净出口:net exports,X-M,我买的新房子是不是消费支出?,私人国内总投资,A、诠释投资 一定时期新增加或更换到资本存量中的流量 It=Kt-Kt-1 B、统计学意义上的分类 固定投资 非住房投资: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 住房投资:居民购买新建住房 存货投资:存货使企业的资本存量增加 总投资=固定投资+存货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重置投资也称折旧),投资!投资,例题,如果某一年份某国的最终消费为8000亿美元,国内私人投资的总额

3、为5000亿美元(其中500亿美元为弥补当年消耗的固定资产),政府税收为3000亿美元(其中间接税为2000亿美元,其他为个人所得税),政府支出为3000亿美元(其中政府购买为2500亿美元、政府转移支付为500亿美元),出口为2000亿美元,进口为1500亿美元;根据以上数据计算该国的GDP 、NDP、NI、PI与DPI。 GDP=8000+5000+2500+2000-1500=16000 NDP=16000-500=15500 NI=15500-2000=13500 PI=13500+500=14000 DPI=14000-(3000-2000)=13000,美国1984年GDP(单位:

4、10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 3661.3 消费 2342.3 耐用品 318.4 非耐用品 858.4 劳务 1165.7 投资 637.3 固定投资 580.4 非住房投资 426.0 住房投资 154.4 存货投资 56.8 政府购买 748.0 净出口 -66.3 出口 363.7 进口 429.9,这么些钱,不知够不够一个国家花的。不过里根搞到这个份上,也可以了吧?,中国的支出法(单位:亿元),中国的支出法:把G分为政府消费和政府投资分别计入C和I,没有单独的G。,3、收入法,理解要点:社会成员是谁?他们收入多少? 1、GDP的构成: GDP=工资利息租金税前利润折旧企业转移支付和间接

5、税 2、详解 要素收入 企业间接税 为什么计入? Q4:为什么不加上直接税? 企业转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s) 为什么计入? 折旧(depreciation) 为什么计入?,要素的收入,1、要素提供者的收入: (1)雇员收入:为别人提供劳动。 Q1: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是直接税还是间接税? (2)利息收入:货币资本所有者的利息收入 Q2:存款利息、企业债券利息、政府债券利息、消费信贷利息,它们都是利息收入吗? (3)租金收入:出租特定生产要素得到的收入。 Q3:有哪些常见的租金收入? 2、业主收入:自我雇佣的企业主的收入 3、企业经营者收入:公司税前利润 包括公司所得税、分

6、配前的股息、未分配利润,我富了,所以国家富了;我穷,国家也穷!,为什么计入,间接税; 含义;由消费者在购买产品与劳务时支付的税收。通过企业抬高产品价格来实现。 为何计入GDP:是消费者的购买支出,体现为市场价值。 企业转移支付 含义:企业把自己的收入转移到社会或其他经济主体。如企业慈善捐款,消费者呆帐。 为何计入GDP:不是要素收入,但形成国民收入。 折旧 含义:资本品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 为何计入GDP :损耗后,要靠投资来补偿,包含于总投资中。,中国的收入法(单位:亿元),注意实际与理论的不同。掌握理论,了解实际。,课后作业,登陆中国统计局网站,利用19972005年统计年鉴的数据,分

7、析我国GDP的变化趋势和2005年GDP的构成情况。(支出法) 中国统计局网站 http:/ GDP指标的评价,萨缪尔森:GDP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该指标的出现,为将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比较提供了可能;也为不同国家促进经济发展而采取的措施提供了方向。 1985年以前,MPS(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t balances,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 1985年1993年,过渡期,开始使用GDP指标。 1993年开始,我国彻底由MPS转向SNA(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国民经济帐户体系),GDP成为主要核算指标。,GDP指标的

8、缺陷,总产出衡量方面 不能衡量自给性经济活动的成果; 地下经济的合法成分无法得到体现; GDP表明社会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量,但不能说明它包含具体是什么商品(导弹、面包、防盗窗等)。 福利衡量方面 GDP无法反映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不能反映人们生活质量的变化。 没有对犯罪和其他社会问题变化作出调整,有些行为尽管能拉动GDP(如离婚率、恐怖主义行为等),但人们的福利并没有得到改善。 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状况。,缺陷(二):福利衡量,GDP无法反映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不能反映人们生活质量的变化,如劳动力的条件、闲暇、人均寿命等。 没有对犯罪和其他社会问题变化作出调整,有些行为尽管能

9、拉动GDP(如离婚率、恐怖主义行为等),但人们的福利并没有得到改善。 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状况。,12.5 宏观统计恒等式,总方针:支出=收入。 无论用什么方法核算,支出应等于收入。,要素市场,商品市场,家庭,企业,消费支出,劳动收入,成本支出,消费收入,劳动,面包,货币流,商品流,总产出=总支出=总收入,1、两部门模型 主角:居民户+厂商(假定没有转移支付和折旧) 支出=C+I, 收入=C+S,所以有恒等式I=S 2、三部门模型 主角:居民户+厂商+政府 支出=C+I+G 收入=C+S+T,所以有恒等式I+G=S+TI=S+(TG),即:投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 3、四部门模型 主角

10、:居民户+厂商+政府+外国 支出=C+I+G+(X-M) 收入=C+S+T+Kr,可得I=S+(T-G)+(M-X+Kr),表示投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国外储蓄,研究国民收 入的法宝,投资=储蓄,4、意愿量与实际量,意愿量又叫计划量或事前量;实际量又叫统计量或事后量 宏观统计恒等式中IS指的是实际投资和实际储蓄,即实际量。 以后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要讲到的投资和储蓄,指的是计划投资和计划储蓄,即意愿量。 注意:宏观经济统计中IS永远成立,但是,宏观经济运行中IS是目标,是均衡,甚至是理想状态。,思考题,怎样理解产出等于收入以及产出等于支出? 假设一个女人与其男管家结婚了。结婚后,她的丈夫仍然像以前一样照顾她,她也仍然像以前一样养活他(但是作为丈夫而不是雇员)。这次结婚对GDP有何影响? 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可算是投资,但在经济学上不能称为投资? 为什么存货被算作资本,存货变动会被算作投资? 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 为什么计入GDP的只能是净出口而不能是出口? 宏观统计恒等式为什么并不意味着计划储蓄与计划投资相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大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