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在复平面内,复数(2 一 i)2 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2 “=”是“曲线 y=sin(2x+)过坐标原点”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 设 f(x)为不恒等于零的奇函数,且 f(0)存在,则函数 ( )。(A)在 x=0 处左极限不存在 (B)有跳跃间断点 x=0(C)在 x=0 处右极限不存在 (D)有可去间断点 x=04 设 A 为任意 n 阶矩阵,下列为反对称矩
2、阵的是( )。(A)A+A T (B) AAT(C) AAT (D)A TA5 已知曲面方程为 x2+y2+z22x+8y+6z=10,则过点(5,2,1)的切平面方程为( )。(A)2x+y+2z=0 (B) 2x+y+2z=10(C) x2y+6z=1 5 (D)x2y+6z=06 已知事件 A 的概率 P(A)=06,则 A 的对立事件 A 的概率等 P(A)等于( )。(A)03 (B) 04(C) 06 (D)0.77 新课程标准对于运算能力的基本界定是( )。(A)正确而迅速地运算 (B)正确运算(C)正确而灵活地运算 (D)迅速而灵活地运算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3、(2011 年版)中“统计与概率” 领域学习内容的是( ) 。(A)掌握基本的统计概念:统计图、加权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频数、频率、频数分布、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抽样等(B)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初步应用(C)能够根据问题的需要,有效地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D)能解释统计数据,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进行交流二、简答题9 已知a =1,b=2。(1)若 ab,求 a.b;(2)若 a、b 的夹角为 60,求a+b;(3)若 a 一 b 与 a 垂直,求当 k 为何值时,(kab)(a+2b)。10 已知函数 f(x)=x 一 alnx(
4、aR)(1)当 a=2 时,求曲线 yf(x)在点 A(1,f(1) 处的切线方程;(2)求函数 f(x)的极值。11 已知直线 l:ax+y=1 在矩阵 A= 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变为直线l:x+by=1。(1) 求实数 a,b 的值;(2)若点 P(x0,y 0)在直线 l 上,且 ,求点 P 的坐标。12 如何在发展的过程中贯彻巩固性原则?13 数学教学中为什么要与时俱进地培养“双基”?三、解答题14 设 F(x)=f(x)g(x),其中函数 f(x),g(x)在(一,+)内满足以下条件: f(x)=g(x),g(x)=f(x),且 f(0)=0,f(x)+g(x)=2e x。 (1)求 F
5、(f)所满足的一阶微分方程; (2)求出F(f)的表达式。四、论述题15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请你从上面三种重要学习方式中选取一种,展开谈谈其重要性,并结合自己的教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介绍你的做法。五、案例分析题16 案例:某教师在进行二元一次方程教学时,给学生出了如下一道练习题: 已知a,b 是方程 x2+(k1)x+k+1=0 的两个根且 a,b 是某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其斜边长等于 1,求 k 的值。 某
6、学生的解答过程如下:解:a,b 是方程 x2+(k 一 1)x+k+1=0 的两个根。a+b=1 一 k,ab=k+1 。又由已知得:a 2+b2=1,(a+b)一2ab=1,即 k2 一 4k 一 2=0,解得 。问题:(1)指出该生解题过程中的错误,分析其错误原因;(2)给出你的正确解答;(3) 指出你解题所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六、教学设计题17 初中“变量与函数 ”设定的教学目标如下:运用丰富的实例,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领悟函数概念的意义,了解常量与变量的含义,能分清实例中的常量与变量,了解自变量与函数的意义;通过动手实践与探索,让学生参与变量的发现和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
7、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并感受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完成下列任务:(1)根据教学目标 ,给出至少两个实例,并说明设计意图。(2)根据教学目标 ,给出至少两个实例,并说明设计意图。(3)根据教学目标 ,设计两个问题,并说明设计意图。(4)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5)作为初中阶段的基础内容,其难点是什么?(6)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后续哪些内容的学习有直接影响?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2i) 2=54
8、i,对应的点为(5,4),位于第四象限。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 时,y=sin(2x+)= sin2x,过坐标原点。前者可以推出后者,而曲线 y=sin(2x+)过坐标原点,可以得到 =+k,但不能推出 =,故“=”是“曲线 y=sin(2x+)过坐标原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由 f(x)为奇函数知,f(0)=0 ;又由 g(x)= ,知 g(x)在 x=0 处没定义,显然 x=0 为 g(x)的间断点,为了讨论函数 g(x)的连续性,求函数 g(x)在0 的极限。 存在,故 x=0 为可去间断点。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对任意 n 阶矩
9、阵 M,若 M=M,则称 M 为反对称矩阵。经计算只有选项 B 满足条件,即(AA T)TA(AAT),故选 B。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设球面方程为 x2+y2+ x0x+y0y+z0z+p(x+x0)+q(y+y0)+r(z+z0)+d=0。 由曲面方程为 x2+y2+ z22x+8y+6z=10 可知 p=一 1,q=4,r=3,d=10,则过点(5, 2,1)(点在球面上)的切平面为 5x2y+z 一(x+5)+4(y2)+3(z+1)10=0 整理得:2x+y+2z=10。故选 B。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其中必有一个发生的两个互斥事件叫做对立事件。事件 A 与它
10、的对立事件 A 的概率之和为 1,即 P(A)+P(A)=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运算能力的表述: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故选 B。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初步应用属于高中课程内容的要求,故选 B。二、简答题9 【正确答案】 (1)a.b=a.b=2。 (2)a.b=a .bcos60=1, a+b 2=a 2+2a.b+b 2=7,故a+b = 。 (3)若 ab 与 a 垂直,则(ab).a=0,a.b= a 2=1,使得(ka b)(a+2b),只要(kab).(a+2b)=0,即k
11、a 2+(2k 一 1)a.b 一 2b 2=0,即 k+(2k 一 1)一 24=0,解得 k=3。10 【正确答案】 函数 f(x)的定义域为(0 ,+),f(x)=1 一 。 (1)当 a=2 时,f(x)=x一 2lnx,f(x)=1 (x0), 因而 f(1)=1,f(1)= 1, 所以曲线 y=f(x)在点A(1,f(1)处的切线方程为 y1=(x1), 即 x+y2=0。 (2)由 f(x)= , x0 知: 当 n0 时,f(x) 0,函数 f(x)为(0,+)上的增函数,函数 f(x)无极值。 当 a0 时,由 f(x)=0,解得 x=a。 又当 x(0,a)时,f(x)0;
12、当 x(0,+)时,f(x)0, 从而函数 f(x)在 x=a 处取得极小值,且极小值为f(a)=aalna,无极大值。 综上,当 a0 时,函数 f(x)无极值; 当 a0 时,函数f(x)在 x=a 处取得极小值 aalna,无极大值。11 【正确答案】 (1)设直线 l:ax+y=1 上任意点 M(x,y)在矩阵 A 对应的变换作用下的像是 M(x,y) 。 由 又点P(x0,y 0)在直线上 l 上,所以 x0=1。 故点 P 的坐标为 (1,0)。12 【正确答案】 (1)在学习新知识时,要深刻理解这些知识,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自觉性。学习过程必须是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的过程,用积
13、极态度学到的知识是获得巩固知识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教学时要引起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强烈兴趣,把原来以为枯燥无味的数学课上成生动活泼的数学课,注意防止学生产生学习的逆反心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零碎的、杂乱的、无系统的知识是不可能巩固的。因此,使学生获得有系统的知识是使知识巩固的又一必要条件,它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注意概念形成过程,讲清命题间的逻辑关系等。教学必须条理清晰、前后联系、层次分明,给学生系统知识,使其深刻理解,以达到巩固的目的。13 【正确答案】 数学“ 双基 ”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发生变化。数学的基础知识是在变化着的。比如,随着计算器、计算机的使用,珠算必将退出数
14、学课本,心算、笔算的计算能力可以降低要求;在新课程中,一些繁、难、旧的课题已退出必修课程内容;与此同时,概率统计、算法、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数学内容,则成为数学课程的“基础” ;运用现代技术学习数学,也将是 “双基”一部分。过去的基本技能强调形式化的逻辑演绎能力,这也是不完整的。学习数学知识的背景及其应用,培养数学建模的能力同样是数学基本技能的组成部分。因此,数学“双基”也需要与时俱进,我们要在继承传统的数学“双基”的合理成分的同时,摒弃不必要的繁琐记忆要求,增加新兴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要求。三、解答题14 【正确答案】 题目要求 F(x)所满足的微分方程,而微分方程中含有其导函数,自然想到对 F(
15、x)求导,并将其余部分转化为用 F(x)表示,导出相应的微分方程,然后再求解相应的微分方程即可。 (1)由 F(x)=f(x)g(x),有 P(x)=f(x)g(x)+f(x)+f(x)=g2(x)f2(x) =f(x)g(x)22f(x)g(x)=(2e2)2F(x) 可见 F(x)所满足的一阶微分方程为 F(x)+2F(x)=4e2x 相应的初始条件为 F(0)=f(0)g(0)=0(2)由题(1)得到 F(x)所满足的一阶微分方程,求 F(x)的表达式只需解一阶微分方程又一阶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p(x)Y=Q(x)的通解为 y=ep(x)dx (Q(x)ep(x)dx+C) 所以:F(x
16、)=e 2dx4e2xe 2dxdx+C=e2x4e4xdx+C=e2x+Ce2x 将 F(0)代入上式,得 C=1 所以F(x)=e2xe2x四、论述题15 【正确答案】 因为新课程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所以教学内容的呈现就应当采用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要结合自己教学实际需要,切合具体的学习方式。五、案例分析题16 【正确答案】 (1)错解分析:该生在解题过程中忽视了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即a,b 是某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故必有 a0 ,b0,a+b0,当322*,这是不合题意的,k=2+ 应舍去。 (2)正确解答
17、:a,b 既是方程的两根,又是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a0,b0,a+b0,ab0。 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a+b=1 一k,ab=k+1 又由已知得 a 2+b2=1 将代入,得 (3)在解题过程中运用了分类讨论的思想。六、教学设计题17 【正确答案】 (1)实例:汽车以 60 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里程为 s千米,行驶时间为 t 小时,先填写下表,冉试着用含 t 的式子表示 s。实例:要画一个面积 S 为 10 cm2 的圆,圆的半径 r 应取多少?圆面积为 20 cm2呢?怎样用含圆面积 S 的式子表示圆半径 r? (设计意图:挖掘和利用实际生活中与变量有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
18、经历探索具体情境中两个变量关系的过程,直接获得探索变量关系的体验。) (2)实例 :用 10 cm 长的绳子围成长方形,试改变长方形的长度,观察长方形的面积怎样变化。记录不同的长方形的长度值。计算相应的长方形面积的值,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设长方形的长为 x cm,面积为 S m2,怎样用含 x 的式子表示 S? 实例:如图所示,用火柴棒摆图形,按照这样的规律继续摆下去,第四个图形需要_根火柴棒,第五个图形需要_根火柴棒,第 n 个图形需要_根火柴棒。(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实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进一步深刻体会了变量间的关系,学会了运用表格形式来表示实验信息。) (3)问题:一辆汽车
19、的油箱中现有汽油 50 L,如果不再加油,那么油箱中的油量 y(单位:L) 随行驶里程 x(单位:km)的增加而减少,平均耗油量为 01km。 a:写出表示 y 与 x 的函数关系的式子。 b:指出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c:汽车行驶 200 km 时,油箱中还有多少汽油?问题:一个小球由静止开始在一个斜坡上向下滚动,其速度每秒增加 2 m。 a: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可建立怎样的函数关系? b:45 秒时小球的速度为多少?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并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的意识,提高观察、分析、概括和抽象等的能力。) (4)重点:正确理解函数的概念。 (5)难点: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6)变量与函数是中学数学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本节内容对之后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内容的学习有直接影响。函数这一概念不仅渗透在中学数学教学的许多内容之中,而且它与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知识密切相关。其次,它又是一种数学思想,运用函数思想可以更方便、更有效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