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模拟试卷 11 及答案与解析单项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沛公军霸上(B)大楚兴,陈胜王(C)邻之厚,君之薄也(D)以乱易整,不武2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不是动词的一项是( )。(A)老 吾老,以及人之老(B) 衣 冠而见之(C)军 书 十二卷(D)六王毕,四海 一 3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字不是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A)项伯杀人,臣 活 之(B)欲因此时降武(C)何久自苦 如此(D)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4 下列句子中,“ 壮” 不是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 )。(A)单于壮其节(B)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
2、而不斩(C)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D)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5 下列句子中,没有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A)会盟而谋弱秦(B)渔人甚异之(C)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D)吾妻之美我者6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以勇气 闻于诸侯 不闻机杼声(B) 拔剑切而 啖之 日啖荔枝三百颗(C) 左右或欲 引相如去 引壶觞以自酌(D)吾母与弟在汉, 幸蒙其赏赐 今事有急,故幸 来告良7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郦元之所见闻,殆 与余同(B) 挟 天子而令诸侯 挟飞仙以遨游(C) 老夫 聊 发少年狂 聊乘化以
3、归尽(D)迁客骚人,多 会于此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8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衡少善 属 文 属:连接(B)如惠语以让单于 让:责备(C)相如虽驽 ,独畏廉将军哉 驽:愚劣、无能(D)召有司 案 图 案:通“ 按”,察看9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醉翁之 意 不在酒 意:意图,心意(B)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归:返回(C)风力虽尚劲 劲:猛,强有力(D)夫不能以游 堕 事 堕:坏,耽误10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意义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纤歌凝而白云 遏 锄其直,遏 其生气(B) 不以千里 称也 称彼兕觥
4、,万寿无疆(C) 食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D)家君作宰,路 出名区 蜀山兀,阿房出1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意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依依 墟里 烟 墟里:废墟(B)知不可乎骤得 骤得:忽然得到(C) 恢弘 志士之气 恢弘:发扬光大(D)盖追先帝之 殊遇 殊遇:奇特的遭遇12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欲勿予, 即 患秦兵之来 即:则、就(B)传 以 示美人及左右 以:连词,表示承接(C)其一人夜亡,告之 之:代词,这件事(D)盖 失强援,不能独完 盖:助词,表示要发表议论13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意义解
5、释错误的一项是( )。(A)局促 一室之内 局促:拘束(B) 颓然 乎其间者 颓然:精神不振,这里形容醉态(C)抚孤松而盘桓 盘桓:徘徊(D)经纶 世务者 经纶:政治14 下列句子中,“ 果” 为虚词的一项是 ( )。(A)三餐而反,腹犹果然(B)未果,寻病终(C)果如是,是羿亦有罪焉(D)强毅果敢则贤15 下列句子中,“ 于” 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B)余将告于莅事者(C)师不必贤于弟子(D)苛政猛于虎也16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因击沛公于座 因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B) 上善 若 水 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6、C) 皆以 美于徐公 而吾以捕蛇独存(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唯天为大,唯尧则 之17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其真无马邪? 其孰能讥之乎(B) 其间旦暮闻 何 物 然则何时而乐耶(C) 不出,火 且尽 存者且偷生(D)儿寒 乎?欲食乎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18 下列句子中,“ 若” 不是代词的一项是 ( )。(A)若为佣耕,何富贵也(B)以若所为,求若所欲(C)更若役,复若赋(D)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19 下列句子中,“ 而” 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吾尝终日而思矣(B)吾恂恂而起(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独怆然而涕下20 下
7、列句子中,“ 为” 是实词的一项是 ( )。(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B)号为张楚(C)何以汝为见(D)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21 下列句子中,与“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的“微”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其辞微,其志洁(B)微风鼓浪,水石相搏(C)微斯人,吾谁与归(D)动刀甚微22 下列每组句子中,“ 乎 ”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相与枕藉乎舟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B) 吾尝疑乎是 壮士! 能复饮乎(C)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D)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叫嚣乎东西23 下列句子中,“ 之” 为实词的一项是 ( )。(A)天之弃商久矣(B)
8、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C)填然鼓之,兵刃既接(D)蚓无爪牙之利24 下列句子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B)京中有善口技者(C)刘备天下枭雄(D)同是天涯沦落人25 下列句子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B)是日也,天朗气清(C)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26 下列句子中,不是文言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A)陈涉者,阳城人也(B)群贤毕至,少长咸集(C)莫我肯顾(D)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27 下列句子中,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A)一鼓作气,再而衰(B)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
9、由也”(C)尔贡包茅不入(D)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28 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A)忠而被谤,能无怨乎(B)故内惑于郑袖(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29 下列句子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A)为天下笑者,何也(B)且焉置土石(C)古之人不余欺也(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30 下列句子中,不是状语后置的一项是( )。(A)得双石于潭上(B)风乎舞雩(C)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D)申之以孝悌之义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模拟试卷 11 答案与解析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 项“军”名词做动
10、词,意为“驻扎” ;B 项“王”名词做动词,意为“称王、为王”;C 项 “厚”“薄”形容词用作动词,意为 “变厚”“变薄”。【知识模块】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项“老”名词做动词,意为“敬老,养老 ”;B 项“衣”名词做动词,意为“穿上衣服”;C 项“书”为名词,意为“文书、公文 ”;D 项“一”数词做动词,意为“统一”。【知识模块】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 项“活“意为“使活”;B 项“降”意为“使投降”;C 项“苦”意为“使受苦”;D 项“邑”为名词,意为“封邑、封地 ”。【知识模块】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4 【正确答案】 C【试题
11、解析】 A 项“壮”为“认为豪壮、勇敢” ;B 项“壮”为“认为壮美”;C 项“壮”为形容词,意为“豪迈”;D 项“壮”为“认为有气魄”。【知识模块】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A 项“弱”为使动用法,即“使削弱 ”;B 项“异”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为“以为异,对感到诧异”;C 项第一个 “亲”“子”为名词的意动用法,意义分别为“以为亲”“以为子”;D 项 “美”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为“认为美”。【知识模块】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 项句中的“闻”意为“闻名、出名”;句中的“闻”意为“听到”;B 项两句中的“啖”都是“吃”的意思。C 项
12、句中的“引”意为“牵、拉”;句中的“引”意为“拿、举”。D 项句中的 “幸”意为“希望”;句中的“幸”意为“幸亏”。【知识模块】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 项两句中的“殆”都是“大概”的意思。 B 项句中的“挟”意为“挟制、挟持”;句中的“挟 ”意为“携同”。C 项两句中的“聊“都是“姑且、暂且”的意思。D 项两句中的“会”,都是“会集、聚集”的意思。【知识模块】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A 项“属”音为“zh”,意为“编写、撰写”。【知识模块】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B 项“归”的意义为“女子出嫁”。【知识模块
13、】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A 项两句中的“遏”都是“阻止、抑制 ”的意思。B 项句中“称”意为“著称”;句中 “称”意为 “举起”。C 项 句中的“食”通“饲”,意为“喂“ ;句中的“食”意为“吃”。D 项句中的 “出”意为“途经,经过”句中的“出”意为“显现,显露“。【知识模块】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项“墟里”的意思是“村落”;B 项 “骤得”的意思是“数得、屡次得到”;C 项解释正确;D 项“殊遇”的意思是“优待、厚遇”。【知识模块】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D 项“盖”为连词,表示原因,有“因为
14、 ”的意思。【知识模块】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D 项“经纶”为动词,意为“治理、筹划 ”。【知识模块】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项“果”为形容词,意义为“饱满、充实 ”;B 项“果”为动词,意为“实现”;C 项“果”是副词,意为“果真,果然”;D 项“果”为形容词,意为“果断”。【知识模块】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C、D 三项中的“于”是介词,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胜过”;B 项中的“于”是介词,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向”。【知识模块】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16 【正确答案】 B【
15、试题解析】 A 项句中的“因”意为“趁着、趁机”;句中的“因”意为“通过、经由”。B 项两句中的“若”都是“像”的意思。C 项 句中的“以”意为“认为”;句中的“以”意为“凭借、依靠”。D 项句中的“则”加强判断,相当于“乃、是”;句中的“则”为动词,意为“效法,学习”。【知识模块】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项两句中的“其”表示反诘,意为 “难道、岂”。B 项两句中的“何”都是“什么”的意思。C 项句中的“且”意为“将要”;句中的“且”意为“姑且、暂且”。D 项两句中的“乎”都是用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 “吗”。【知识模块】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18 【正确答案】
16、 D【试题解析】 A 项“若”为第二人称代词,意为“你 ”;B 项“若”为代词,意为“如此、这样”;C 项“若”为人称代词,代指“你的”; D 项“若”为连词,意为“至于”。【知识模块】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B、D 三项“而”都是助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关系,可译为“着、地”;C 项 “而”为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 “而且、并且”。【知识模块】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 项“为”是介词,表被动;B 项“为 ”是动词,意为“叫作”;C 项“为”是语气助词,表示疑问;D 项“为”是介词,意为 “因为”。【知识模块】 古代汉
17、语基础知识2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题干中“微”的意为“没有”。A 项中的 “微”意为“精妙、微妙”;B 项中的“微”意为“微小、轻微”;C 项中的“微”,意为 “无、没有”,与题干相同;D 项中的“微”意为“微小、轻微”。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2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A 项两句中的“乎”为介词,介绍处所、方位、时间,意为 “在、由”。B 项句中的“乎”为介词,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 句中的“乎”为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吗”。C 项句中的“乎”为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呀”;句中的“乎”为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18、,不译。 D 项句中的“乎 ”为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后有很强烈的感情色彩,可不译; 句中的“乎”为介词,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知识模块】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2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 项“之”为助词,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B 项“之”为动词,意为“到去”;C 项“之”为衬字,用在动词之后,凑足音节,无实意;D 项“之”为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知识模块】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2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 项“者也”表判断;B 项“者”为代词,指 “的人”,不表示判断;C 项为无标志词的判断句;D 项用“是”表示判断。【知识模块】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25 【
19、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 项“者”表示判断;B 项“是”是指示代词,意为 “这”,不是判断句的标志。C 项用 “者,也”表示对因果关系的判断; D 项是无标志词的判断句。【知识模块】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2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 项“者,也”表示判断,是判断句; B 项是陈述句,不是特殊句式;C 项是倒装句,“我”做“顾”的宾语;D 项省略句,后一句中省略主语“蛇”。【知识模块】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2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项为省略句,省略了谓语,即“再 ”后省略名词做动词的“鼓”;B项为省略句,第二个 “曰”前省略了说话人“曾皙”;C 项是倒装句,“包茅”为“不入
20、”的宾语;D 项为省略句,省略了分句, “然力足以至焉 ”后省略“而未至”。【知识模块】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2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 项“被”表被动;B 项“于”表被动, “惑”的动作是由“郑袖”发出的;C 项“见于”表被动;D 项“见”为动词的使动用法,意为“使拜见”。【知识模块】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2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A 项“为”表被动,属于被动句;B 项是宾语前置,疑问句中“焉”做“置”的宾语;C 项是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余”做“ 欺”的宾语;D 项是定语后置,“千里”是“马”的定语。B、C、D 三项均为倒装句,故本题选 A。【知识模块】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3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项是“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做状语后置; B 项是“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做状语后置;C 项是主谓倒装,“宜乎”放在句首,起强调作用; D 项是介词“以”构成的介宾短语做状语后置。A、B、D 三项均为状语后置,故本题选 C。【知识模块】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