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3 ,大小:95.50KB ,
资源ID:923485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9234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浙江省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课外文言文阅读.doc)为本站会员(orderah29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浙江省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课外文言文阅读.doc

1、1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 题。贞观元年,太宗尝从容言及隋亡之事,慨然叹曰:“姚思廉不惧兵刃,以明大节,求诸古人,亦何以加也!”思廉时在洛阳,因寄物三百段,并遗其书曰:“想卿忠节之风,故有斯赠。”初,大业末,思廉为隋代王侑 侍读,及义旗克京城时,代王府僚多骇散,惟思廉侍王,不离其侧。兵士将升殿,思廉厉声谓曰:“唐公 举义兵,本匡王室,卿等不宜无礼于王!”众服其言,于是稍却,布列阶下。须臾,高祖至,闻而义之,许其扶代王侑至顺阳下,思廉泣拜而去。见者咸叹曰:“忠烈之士,仁者有勇,此之谓乎!”(节选自贞观政要忠义第十四)【注】代王侑:隋元德太子之子,炀帝十三年南巡,以侑留守长安

2、,李渊攻克长安,立侑为帝。唐公:唐高祖起初的封号。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1)因寄物三百段 ( )(2)惟思廉侍王 ( )(3)许其扶代王侑至顺阳下 ( )(4)见者咸叹曰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以明大节 策之不以其道B.想卿忠节之风 属予作文以记之C.不离其侧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思廉泣拜而去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众服其言,于是稍却,布列阶下。4.阅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结合选文说说姚思廉的“忠烈”表现在哪里。(用原文语句回答)5.本文中,姚思廉在隋朝末年,侍奉代王并接受高祖对他的嘱托,这一事件可

3、用出师表中的“ , ”一句概括。1.(1)于是,就 (2)只,只有 (3)答应 (4)全,都2.D【解析】A 项“以”前后均为介词,前者可译为“用来,拿来”,后者可译为“按照”;B 项“之”前者为结构助词,可译为“的”,后者为助词,相当于“这件事”;C 项“其”前者为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他的”,后者为指示代词,相当于“这,那”;D 项“而”前后均表承接,可译为“就,然后”。3.众人敬服他的言行,就稍稍退却,排列在殿堂的台阶下。4.代王府僚多骇散,惟思廉侍王,不离其侧;许其扶代王侑至顺阳下,思廉泣拜而去。【解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意思是:“真是忠义刚烈的人啊!人们说仁义的人有勇气,不就是说他

4、吗?”这是人们对姚思廉忠义的评价。根据题干从文中找出能表现其“忠烈”的句子,摘抄下来即可。5.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解析】结合题干中的“侍奉代王并接受高祖对他的嘱托”“出师表”及文中“姚思廉不惧兵刃,以明大节”“及义旗克京城时,代王府僚多骇3散,惟思廉侍王,不离其侧”等句子可知,姚思廉的事迹能用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对刘备与后主的忠心的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来概括。【参考译文】贞观元年,太宗曾经谈论到隋朝灭亡的事情,感慨地说:“姚思廉不顾及生命危亡,用来表明臣子应有的节操,即使拿古人与他相比,也没有什么人能超过他。”当时姚思廉正在洛阳,于是太宗寄给他三百段丝帛,并写了一封

5、信:“想着你忠孝大节的风骨,因此有这些馈赠。”隋朝末年,姚思廉担任隋代王侑的侍读,到义军攻克京城时,代王府的许多幕僚都逃散了,只有姚思廉侍奉代王,不离左右。兵士要到殿上捉拿代王,思廉严厉地叫道:“唐公举义兵,本意在于匡复王室,你们不应该对代王无礼!”众人敬服他的言行,就稍稍退却,排列在殿堂的台阶下。没过多久,高祖来了,听了别人的讲述后认为他很忠义,答应他扶代王侑到顺阳阁,思廉哭泣着拜谢然后离去。看到这事的人都感叹地说:“真是忠义刚烈的人啊!人们说仁义的人有勇气,不就是说他吗?”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边光范,字子仪,并州阳曲人。性谦退和雅,有吏材。长兴四年,改太常丞。丁内艰。晋天

6、福二年,拜太府少卿。上书曰:“臣闻唐太宗有言:朕居深宫之中,视听不能及远,所委者惟都督、刺史。则知此官实系治乱,必须得人。今则刺史或因缘世禄,或贡奉家财,或微立军功,或但循官序。实恐抚民无术,御吏无方,以此牧民,而民受其赐鲜矣。望选能吏以苏民瘼,用致升平。”奏入,留中不出。晋少帝即位拜右谏议大夫权知开封府事迁给事中。时与契丹失欢,河朔连兵,命光范出使修好。少帝以光范藩邸旧僚,待遇尤厚。(选自宋史卷二百六十二列传第二十一,有删节)4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臣闻唐太宗有言( )(2)或贡奉家财( )(3)或但循官序( )(4)而民受其赐鲜矣(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

7、三处)晋 少 帝 即 位 拜 右 谏 议 大 夫 权 知 开 封 府 事 迁 给 事 中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性谦退和雅,有吏材。(2)望选能吏以苏民瘼,用致升平。4.下面对句子意思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性谦退和雅”是说边光范的性格谦让、温和、文雅。B.“以此牧民,而民受其赐鲜矣。”表现了边光范对皇上管理能力的担忧。C.“命光范出使修好”表明边光范的外交才干。D.“少帝以光范藩邸旧僚,待遇尤厚。”说明边光范得到少帝的重用。1.(1)听说 (2)有的 (3)只,仅仅 (4)少2. 晋少帝即位/拜右谏议大夫/权知开封府事/迁给事中。【解析】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少帝即位,边光

8、范拜为右谏议大夫,掌管开封府,(并很快)迁给事中。据此断开:晋少帝即位,拜右谏议大夫,权知开封府事,迁给事中。3.(1)(边光范)生性谦让、温和、文雅,有才干。5(2)希望选择有能力的官吏来减少人民的疾苦,从而天下太平。4. B【解析】读懂文意,即可判断。从“今则刺史或因缘世禄,或贡奉家财,或微立军功,或但循官序。实恐抚民无术,御吏无方,以此牧民,而民受其赐鲜矣。”可知是对如今当刺史之职的人的担忧。【参考译文】边光范,字子仪,是并州阳曲人。(边光范)生性谦让、温和、文雅,有才干。长兴四年,改做太常丞。遭母丧。晋天福二年,边光范拜太府少卿,上书说:“我听说唐太宗有句话:我住在深宫之中,看不到也听

9、不到远处,所依靠的就是都督、刺史。这就知道这些地方长官实在是关系到国家的太平和动乱,特别需要选择得力的人。现在的刺史有的因为世代享有爵禄做官,有的因为贡奉家财做官,有的因为刚刚建立小的军功做官,有的只是遵循官吏的等级做官。实在害怕(他们)治理百姓没有办法,管理下级官员没有策略,用这些人来管理百姓,那么百姓受到他们的好处就少了。希望选择有能力的官吏来减少人民的疾苦,从而天下太平。”奏折上去后,皇帝把奏章留在宫禁中,不交议也不批复。少帝即位,边光范拜为右谏议大夫,掌管开封府,(并很快)迁给事中。那时后晋与契丹关系破裂,河朔地区连年战争,命令边光范出使修复关系。少帝因为边光范是自己做藩王时的旧臣,待

10、遇尤厚。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 题。【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乙】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曰:“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6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则什己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籍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

11、此古服道致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士争凑燕。(选自战国策燕策)1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遂许先帝以驱驰 许:答应B.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有: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C. 诎指而事之 诎:通“屈”,低下D. 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 诚:诚实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苟全性命于乱世 皆朝于齐B.受任于败军之际 忘路之远近C.以招贤者 虽不能察,必以情D.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而伯乐不常有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2)人趋己趋,则

12、若己者至。4.下面不是燕昭王诚招天下贤士做法的一项是( )A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B先趋而后息7C朝其门下 D为隗筑宫而师之5.结合两篇选文,概括刘备和燕昭王对待人才的共同之处。1. D【解析】D 项“诚”的意思应为:确实,真的。2. B【解析】A 项“于”前者的意思是介词,在;后者的意思是介词,到。B 项“之”的意思都是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C 项“以”前者的意思是表目的,来;后者的意思是按照。D 项前者的意思是表顺承,而且;后者的意思是表转折,但是。3.(1)三次到我住的草庐拜访我,向我询问当时的天下大事。(2)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做,那么才能与自己相当的人就会来到。4. B【

13、解析】这是先生分析时提到的,不是燕昭王所做。5.思贤若渴,尊重人才,虚心求教。【参考译文】燕昭王收拾了残破的燕国以后登上王位,他礼贤下士,用丰厚的聘礼来招募贤才,想要依靠他们来报齐国破燕杀父之仇。为此他去见郭隗先生,说:“请问先生要报国家的大仇应该怎么办?”郭隗先生回答说:“成就帝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师,成就王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友,成就霸业的国君以贤者为臣,行将灭亡的国君以贤者为仆役。如果能够卑躬曲节地侍奉贤者,屈居下位接受教诲,那么比自己才能超出百倍的人就会光临。早些学习晚些休息,先去求教别人过后再默思,那么才能胜过自己十倍的人就会到来。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做,那么才能与自己相当的人就会来到。如

14、果凭靠几案,拄着手杖,盛气凌人地指挥别人,那么供人驱使跑腿当差的人就会来到。如果放纵骄横,行为粗暴,吼叫骂人,大声喝斥,那么就只有奴隶和犯人来了。这就是古往今来实行王道和招致人才的方法啊。大王若是真想广泛选用国内的贤者,就应该亲自8登门拜访,天下的贤人听说大王的这一举动,就一定会赶着到燕国来。”于是昭王为郭隗专门建造房屋,并拜他为师。消息传开,人才争先恐后集聚燕国。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 题。赵弘毅,字仁卿,真定晋州人。少好学,家贫无书,佣于巨室,昼则为役,夜则借书读之。或闵其志,但使总其事而不役焉。尝受经于临川吴澄。始辟翰林书写,再转为国史院编修官,调大乐署令。大明兵入京城,弘毅叹

15、息曰;“忠臣不二君,烈女不二夫,此古语也。我今力不能救社稷,但有一死报国耳。”乃与妻解氏皆自缢。(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八十三 忠义四)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1)少好学 ( )(2)或闵其志 ( )(3)尝受经于临川吴澄 ( )(4)始辟翰林书写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佣于巨室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B.夜则借书读之 暮寝而思之C.但使总其事而不役焉 而或长烟一空D.乃与妻解氏皆自缢 天与云雨山与水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忠臣不二君,烈女不二夫。(2)我今力不能救社稷,但有一死报国耳。94.请指出选文中的主人公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

16、难?5.选文表现了赵弘毅的品质,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1.(1)喜欢 (2)志向,志趣 (3)曾经 (4)推举2.A【解析】A 项“于”前后均为介词,前者可译为“到”,后者可译为“在”;B 项“之”前者为助词补足音节,没有实义,后者为代词,相当于“这件事”;C 项“而”前者连词表转折,可译为“却”,后者为连词表并列,可不译;D 项“与”前后均为连词,可译为“和,及”。3.(1)忠诚的臣子,不侍奉两个君主,刚正有节操的女子,不侍奉两个夫君。(2)我今天不能拯救元朝的政权,就只有以一死报国了。4.读书困难:家贫无书;求学困难:生活艰苦。【解析】从“少好学,家贫无书”可看出赵弘毅家贫无书的读书困难

17、;从“佣于巨室,昼则为役,夜则借书读之”看出他生活艰苦白天干活,夜晚借书来读的勤学困难。5.刻苦好学,他家中贫穷,替人帮佣,能够在晚上借书阅读;忠贞不贰:在起义军进入京城时,说“我今力不能救社稷,但有一死报国耳”,为此自缢而死。【参考译文】赵弘毅,字仁卿,真定晋州人。小时候喜欢学习,家里贫穷没有书(可以读),便到富人家帮工,白天干活,夜晚借书读。主人同情他这种好学的志向,只让他管理其事而不亲自劳动。他曾经受教于临川吴澄,开始被推举为翰林书写,再转为国史院编修官,调大乐署令。反元起10义军(明兵)进入京城时,弘毅叹息说:“忠诚的臣子不侍奉两个君主,刚正有节操的女子不侍奉两个夫君,这是古人说的话。

18、我今天不能拯救元朝的政权,就只有以一死报国了。”于是和妻子解氏都自缢而死。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 题。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 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臣之子,皆下才也。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 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 。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 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马至,果天下之马也。(选自列子说符)【注释】子姓:您的

19、家族。 牝(pn):雌性的鸟、兽。牡(m):雄性的鸟、兽。骊(l):纯黑色的马。 色物:指马的颜色。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的词语。(1)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 求:_ (2)皆下才也 皆:_ (3)三月而反报曰 反:_ (4)已得之矣 得:_ 2.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三处)见 其 所 见 不 见 其 所 不 见 视 其 所 视 而 遗 其 所 不 视。3.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臣之子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1B.何马也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C.牝而黄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D.子所使求马者 寻向所志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色

20、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2)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5. 联系选文内容,说说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1.(1)寻找 (2)全,都 (3)通“返”,返回 (4)找到2.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3.B【解析】A 项中的“之”均是助词,可译为“的”。B 项中的“何”均是代词,前者相当于“什么”;后者相当于“为什么”。C 项中的“而”均是连词,表并列,可不译。D 项中的“所”均是代词,放在动词或动词短语前,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人、事、东西、地方等)”。4.(1)毛色公母都不知道,他怎么能懂得什么是好马,什么不是好马呢?(2)领会了它的精华而忘记了它的粗糙之处

21、,关注它的内部,而忘记了它的外表。5.文章通过九方皋为秦穆公寻找天下最好的马的故事,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独具慧眼,看其本质。【解析】文章讲了九方皋为秦穆公寻找天下最好的马的故事,蕴含的道理可通过“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得出,即看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12【参考译文】秦穆公对伯乐说:“您的年纪大了,您的子侄中间有没有可以派去寻找好马的呢?”伯乐回答说:“我的子侄们都是些才智低下的人,有个叫九方皋的人,他观察识别天下难得的好马的本领绝不在我以下,请您接见他。”秦穆公接见了九方皋,派他去寻找好马。过了三个月,九方皋回来报告说:“我已经找到好马

22、了,在沙丘。”秦穆公问道:“是匹什么样的马呢?”九方皋回答说:“是匹黄色的母马。”秦穆公派人前去牵马,一看,却是匹纯黑色的公马。秦穆公很不高兴,把伯乐找来对他说:“坏了!您所推荐的那个找好马的人,毛色公母都不知道,他怎么能懂得什么是好马,什么不是好马呢?”伯乐长叹了一声,说道:“九方皋相马竟然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吗? 领会了它的精华而忘记了它的粗糙之处,关注它的内部,而忘记了它的外表。只看见所需要看见的,看不见他所不需要看见的;只观察他所需要观察的,而遗漏了他所不需要观察的。”等到把马送到,它果然是一匹天下难得的好马。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行二里,得涧一泓 ,深碧无底,亦“龙井”也

23、。又三里,崖绝涧穷,悬瀑忽自山坳挂下数丈,亦此中奇境。转而上跻登 ,行山脊二里,则棋盘石高峙山巅,形如擎菌 ,大且数围。登之,积雪如玉。回望傅岩,屼嵲 高耸之意云际。由彼抵棋盘亦近,悔不从导者。石旁有文珠庵,竹石清映。转东而南,二里,越岭二重,山半得观音岩。禅院清整,然无奇景,尤悔觌面 失傅岩也。【注】泓:深水。跻(j)登:往上攀登。擎菌:往上托起的一朵菌类植物。屼嵲(w ni):山高耸的样子。觌面:已看到(傅岩)。1下列各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崖绝涧穷 往来而不绝者 13B大且数围 且焉置土石C回望傅岩 回清倒影 D悔不从导者 民弗从也2下列选项中“者”,与“悔不从导者”中

24、的“者”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马之千里者 B.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C.可爱者甚蕃 D.京中有善口技者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悬瀑忽自山坳挂下数丈,亦此中奇境。4请在括号中,将句子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观音岩)禅院清整,然无奇景,( )尤悔觌面失傅岩也。1.D【解析】A 项两个“绝”,前者是译为“穷、尽”,后者译为“断、断绝”;B 项两个“且”,前者译为“将近”,后者译为“况且”;C 项两个“回”,前者译为“回头”,后者译为“回旋”;D 项两个“从”,都译为“听从、依从”。2.B【解析】题干中“者”是“引出判断或原因,表示停顿”的意思。A项是定语后置的标志;B 项是引出判断或原因,表

25、示停顿,与题干中意思相同;C 项相当于“的”“的事(东西)”;D 项相当于“的”“的人”。3.高悬的瀑布忽然从山坳间飞挂下来数丈,也是此中奇异的胜境。4.我【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观音岩)禅院清净整洁,然而并没有什么14奇异的景观。(我)特别后悔的是已看到傅岩却失去了游览傅岩的良机。”【参考译文】走了二里路,看到溪涧中有一潭深水,碧绿得像是深而无底,也像是“龙井”了。又走三里路,山崖和山涧都已穷尽了,高悬的瀑布忽然从山坳间飞挂下来数丈,也是此中奇异的胜境。转而往上攀登,在山脊口行走二里路,就见棋盘石高高地峙立于山顶,形状像往上托起的一朵菌类植物,大有好几围。登上棋盘石,上面覆盖的积雪就像洁

26、白的玉。回头看傅岩,高耸于云际。由傅岩到棋盘石距离也很近,后悔没有听从向导的话。棋盘石旁有座文殊庵,庵中的翠竹碧绿、山石清秀,相互辉映。转向东再朝南走二里路,翻越两座山岭,在山腰处见到观音岩。观音岩禅院清净整洁,然而并没有什么奇异的景观。特别后悔的是已看到傅岩却失去了游览傅岩的良机。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东周欲为稻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东周患之。苏子 谓东周君曰:“臣请使西周下水,可乎?”乃往见西周之君曰:“君之谋过矣今不下水所以富东周也。今其民皆种麦,无他种矣。君若欲害之,不若一为下水,以病其所种。下水,东周必复种稻;种稻而复夺之。若是,则东周之民可令一仰 西周而受命于君矣

27、。”西周君曰:“善。”遂下水。苏子亦得两国之金也。 (选自战国策)【注】苏子:即苏秦。一仰:都仰仗。一,都,一切。仰,指仰仗、依靠。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君之谋过矣 以其境过清15B.西周君曰:“善。” 京中有善口技者C.不若一为下水 烨然若神人D.遂下水 遂逐齐师2.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君 之 谋 过 矣 今 不 下 水 所 以 富 东 周 也 。3.从文中可以看出,苏子游说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脱口而出的表达能力打动了西周君。B.句句都迎合西周君的心思和利益。C.说话前要深思熟虑、谋局排篇。D.能说则说,不去乱说。4.对苏子其人,你是否欣

28、赏?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理由。1.D 【解析】A 项众“过”前者的意思是过错,后者是过于;B 项“善”前者的意思是好,后者的意思是善于;C 项“若”前者的意思是如,后者的意思是好像;D 项“遂”的意思都是于是,就。故选 D 项。2.君之谋过矣/今不下水/所以富东周也。3. B【解析】说话需要谋划,说到点子上。但最根本的还是利益驱动了西周君,觉得“放水”最符合自己的利益。4.示例一:欣赏。苏子深思熟虑、谋局排篇,所说的话句句都迎合西周君的心思和利益,使西周君觉得“放水”最符合自己的利益,然而这恰恰落入了苏子的整体战略安排之中。示例二:不欣赏。苏子为了达成短期目标、拿到更多的赏金,即使危害原雇佣国

29、也在所不惜。拿人钱财却去给人家添灾,只为了多拿一份钱,真是没有原则。16【参考译文】东周想种水稻,西周不放水,东周为此而忧虑,苏子就对东周君说:“请让我去西周说服放水,可以吗?”于是去拜见西周君,说:“您的主意打错了!如果不放水,反而使东周有了致富的机会。现在东周的百姓都种麦子,没有种其他东西。您如果想坑害他们,不如突然一下子给他们放水,去破坏他们的庄稼。放下了水,东周一定又改种水稻;种上水稻就再给他们停水。如果这样,那么就可以使东周的百姓完全依赖于西周而听命于您了。”西周君说:“好。”于是就放水。苏子得到了两国赏金。 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纯仁 字尧夫,始出仕,知襄城县。县有

30、牧地,卫士牧马,以践民稼,纯仁捕一人杖之。牧地初不隶县,主者怒曰:“天子宿卫 ,令敢尔邪?”白其事于上,劾治 甚急。纯仁言:“养兵出于税亩,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诏释之,且听牧地隶县。时旱久不雨,纯仁籍境内贾舟 ,谕之曰:“民将无食,尔所贩五谷,贮之佛寺,候食阙时吾为籴 之。”众贾从命,所蓄十数万斛 。至春,诸县皆饥,独境内民不知也。移齐州。齐俗凶悍,人轻为盗劫。或谓:“此严治之犹不能戢 ,公一以宽,恐不胜其治矣。”纯仁曰:“宽出于性,若强以猛,则不能持久;猛而不久,以治凶民,取玩 之道也。”尽呼至庭下,训使自新,即释去。期岁,盗减比年大半。(节选自独醒杂志)【注释】纯仁:字尧夫,谥

31、忠宣。 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参知政事范仲淹次子。宿卫:古时指在宫禁中值宿,担任警卫的人。劾治:审查治罪,推究、审问。贾舟:商船。贾,商人。籴(d):买进粮食。斛(h):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17五斗。戢:止,停止。玩:同“顽”,不驯服。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牧地初不隶县 ( ) (2)候食阙时吾为籴之 ( ) (3)取玩之道也 ( )(4)训使自新,即释去 (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此 严 治 之 犹 不 能 戢 公 一 以 宽 恐 不 胜 其 治 矣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养兵出于税亩,若使暴民田而

32、不得问,税安所出?(2)至春,诸县皆饥,独境内民不知也。4根据选文文意,谈谈你对范纯仁的评价。1(1)属 (2)通“缺”,缺少 (3)方法 (4)于是,就2.此严治之犹不能戢 /公一以宽/恐不胜其治矣。3(1)供养军队的钱物是由田税所出,如果听任他们糟蹋百姓的农田而不许追究,那么税钱从哪里来呢?(2)到(第二年)春天,各县都受饥,只有襄邑县境内百姓不知道有饥馑这回事。4.执法严明,关心百姓,为政宽缓。写他抓捕卫士及其结果,体现了他的执法严明;他面对“旱久不雨”所采取的措施,体现了他的仁爱之心;他在法律的框架内对待强盗,体现了他的为政宽缓。18【解析】评价一个人物,一定要从事件和人物言行中进行归

33、纳提炼。本文共三段,一共写了范纯仁的三件事,每一件事可以提炼出一个方面,第一段主要写他抓捕卫士及其结果,体现了他的执法严明;第二段主要写他面对“旱久不雨”所采取的措施,主要体现他的仁爱之心(关心人民);第三段主要写他在法律的框架内对待强盗,主要体现他的为政宽缓。【参考译文】范纯仁,字尧夫,出任襄城县知县。县里有一处牧场,卫士在那里牧马,马践踏了百姓的庄稼,范纯仁抓捕了一个卫士处以杖刑。这牧场本来不隶属于县里,管理牧场的官员发怒说:“这是皇帝的宫廷值宿护卫,你一个县令怎么敢如此?”就把这事向皇上汇报,要立即予以审理治罪。范纯仁说:“供养军队的钱物是由田税所出,如果听任他们糟蹋百姓的农田而不许追究

34、,那么税钱从哪里来呢?”皇上下诏释放了他,并且允许把牧场交由县里管理。当时天旱很久不下雨,范纯仁登记襄邑县境内商船,告诉他们说:“百姓将来没有饭吃,你们所贩五谷,贮藏在佛寺里,等到粮食缺少时,我为你们籴卖。”商人们都服从命令,贮藏的粮食达十余万斛。到(第二年)春天,各县都受饥,只有襄邑县境内百姓不知道有饥馑这回事。调任齐州知州。齐州的民俗凶暴强悍,百姓任意偷盗劫掠。有人认为:“这种情况严厉处置还不能止息,您一概宽以待之,恐怕那里需要整治的违法乱纪事情不能穷尽了。”范纯仁说:“宽容出于人性,如果极力地严惩,就不能持久;严惩而不能持久,以此来管理凶暴的百姓,这是造成刁顽的方法啊。”(范纯仁)将他们

35、全部叫到官府庭前,训诫让他们改正错误,重新做人,就把他们都释放了。等到满了一年,盗窃案件比往年减少了大半。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胡仲尧,洪州奉新人。累世聚居,至数百口。构学舍于华林山别墅,19聚书万卷,大设厨廪,以延四方游学之士。南唐李煜时尝授寺丞 。雍熙二年,诏旌其门闾 。仲尧诣阙 谢恩,赐白金器二百两。淳化中,州境旱歉,仲尧发廪减市直 以振饥民,又以私财造南津桥。太宗嘉之,除本州助教,许每岁以香稻时果贡于内东门 。五年,遣弟仲容来贺寿宁节 。召见仲容,特授试校书郎,赐袍笏犀带,又以御书赐之。公卿多赋诗称美。仲尧稍迁国子监主簿。(选自宋史)【注释】寺丞:官职名。下文中“助教”

36、“试校书郎”“国子监主簿”也是官职名。诏旌其门闾:皇帝下诏书表彰这个大家庭。阙:皇帝居处,借指朝廷。发廪减市直:打开他家的米仓(平价卖粮或无偿分发粮食)以降低物价。“直”通“值”。内东门:机构名称。寿宁节:太宗十月十七日生,此日为乾明节,后改为寿宁节。1.下列各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累世聚居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B以延四方游学之士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C许每岁以香稻时果贡于内东门 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D公卿多赋诗称美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延四方游学之士A蒙辞以军中多务 B屠惧,投以骨C扶苏以数谏故 D以光先帝遗德3.

3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累世聚居,至数百口。4.无论在南朝还是在宋朝,胡仲尧或其家族都屡屡被赏赐,其原因是什么?201.B【解析】A 项“累世聚居”的“居”是“居住”的意思,而“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居”是“处在”的意思;B 项中两个“延”都是“邀请”之意;C 项“许每岁以香稻时果贡于内东门”的“许”是“答应”的意思,而“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的“许”表约数;D 项“公卿多赋诗称美”的“赋”是“写、吟”的意思,而“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的“赋”是一种文体。2.D【解析】例句中的“以”是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A 项中的“以”是介词,可译为“用”;B 项中的“以”是介词,可译为“把

38、”;C 项中的“以”是介词,可译作“因为”;D 项中的“以”是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3.世世代代都住在一起,整个家族有几百人。4.无论哪个朝代,皇帝赏赐好人都是为了弘扬好人的功与德,教化百姓;胡仲尧做了很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有功有德。【参考译文】胡仲尧,洪州奉新人。世世代代都住在一起,整个家族有几百人。胡仲尧在华林山别墅(庄园)建造学堂,那儿聚集了上万卷书,设置了大厨房和大粮仓,用来邀请四方游学之士来这交游讲学。南唐后主李煜当时曾经授予他寺丞一职。宋代雍熙二年,皇帝下诏书表彰他们这个大家庭。胡仲尧去朝廷感谢皇上恩情,皇上赐予他白金器二百两。淳化年间,洪州境内遭遇干旱而歉收,胡仲尧打开他家

39、的米仓(平价卖粮或无偿发放粮食)以降低物价,发放粮食救济灾民,又用自家私人的钱修建南津桥。宋太宗嘉奖他,授予他洪州助教一职,胡仲尧答应每年稻谷、水果成熟了的时候把这些东西进贡给内东门司。淳化五年,派他的弟弟胡仲容前来庆21贺寿宁节。皇上召见胡仲容,特别授予他试校书郎,赐予他袍笏犀带,还把御书赐予他。公卿大臣们都赋诗称赞这件事。胡仲尧也渐渐地升任为国子监主簿。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 题。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 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积土成

40、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节选自荀子劝学)【注释】青:靛青。蓝:蓝草。 輮(ru):通“揉”,使木弯曲以造车轮等物。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古今义未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蚓无爪牙之利。C.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2.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指出君子要广泛学习,不断

41、反思,以达到“学不可以已”的目标。B.“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两组设喻对比,分别从主观22条件客观情况分析,强调了学习需要专心。C.文中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D.选文句式整齐,读时琅琅上口,同时又在排偶中适当夹进散句,使文气流畅、活泼。3.下面不是出自本文的成语是( )A.青出于蓝 B.中规中矩 C.锲而不舍 D.积水成渊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5.上文中,作者所表明的学习态度是_(用原文回答),学习的作用是_(用原文回答)。1. C【解析】A 项“博学”的古义是

42、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今义是知识、学识的渊博。B 项“爪牙”的古义是爪子和牙齿;今义是坏人的党羽、帮凶。C 项“江海”的意思都是江和海。D 项“寄托”的古义在句中是指藏身;今义大致指心灵、精神的某种依靠。2. A【解析】“学不可以已” 是中心论点。从第二段可以看出君子要广泛学习,不断反思,是为了“知明而行无过”。3. B【解析】出自本文的成语可以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如“青出于蓝”出自“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锲而不舍”出自“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积水成渊”出自“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而“中规中矩”找不到相关语句,不能受“輮以为轮,其曲中规”的影

43、响。4.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23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知明而行无过【参考译文】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的。譬如靛青这种染料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块是冷水凝结而成的,然而却比水更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但是(用火萃取)使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到)如圆规画的一般的标准了,即使又晒干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用火萃取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得笔直,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44、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里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到达,)它的成绩来源于走个不停。(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土壤里的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

45、躁啊。十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庞安时庞安时,字安常,蕲州蕲水人。儿时能读书过目辄记父世医也授以脉诀。安时曰:“是不足为也。”独取黄帝、扁鹊之脉书治之,未久,已能通其说,时出新意,辨诘不可屈,父大惊,时年犹未冠。已而病聩,乃益读灵枢太素甲乙诸秘书,凡经传百家之涉其道者,靡不24通贯。欲以术告后世,故著难经辨数万言。药有后出,古所未知,今不能辨,尝试有功,不可遗也,作本草补遗。(选自宋史庞安时传)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过目辄记(就)B.是不足为也(这)C.时年犹未冠(戴帽)D.不可遗也(遗漏)2.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四处) 儿 时 能 读 书 过 目

46、辄 记 父 世 医 也 授 以 脉 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庞安时出身于世医家庭,自幼聪明好学,读书过目不忘。B.庞安时认真研读黄帝、扁鹊的脉书,逐渐通晓医理,悟出新意。C.庞安时医术精湛,热心真诚,诊脉重视人迎脉和寸口脉并用。D.庞安时旁涉经史百家,融会贯通,著书立说,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欲以术告后世,故著难经辨数万言。1.C【解析】C 项“冠”的意思是成年。2.儿时能读书/过目辄记/父/世医也/授以脉诀。3.C【解析】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 项表述文中无此信息,故不正确。

47、4.他打算将自己的医术告知后世,所以著难经辨数万言。【参考译文】庞安时,字安常。很小的时候就能读书,过目就能记住。父25亲是位世医,教他学脉诀,安时学后认为:“这不能够成为治病的依据。”只拿黄帝和扁鹊的脉书研究,不久,已能通晓书中全部内容,时常有自己的新见解,与他辩论驳诘不能使他屈服,他的父亲大为惊奇,当时庞安时还没有成年。不久,因患病而耳聋,于是他更加刻苦研究寻枢太素等珍贵罕见的医书,经史百家凡是涉及医学内容的,没有不能融会贯通的。他打算将自己的医术告知后世,所以著难经辨数万言。药物后来增加有的,古人所不知道的,今人不能辨别的,经过尝试,确有功效的不应该遗漏,为此他写了本草补遗一书。十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庄辛 去楚之赵。留五月,秦果举鄢、郢诸地,襄王流 于城阳。使人征辛于赵。辛至,襄王曰:“寡人不能用先生之言,今事至于此,为之奈何?”庄辛对曰:“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 ,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 ,未为迟也。臣闻昔汤、武以百里 昌,桀、纣以天下亡。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选自战国策 楚策四,有删节)【注释】庄辛:战国时楚封君。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