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心母题三 动点、存在性、距离、面积问题,【核心母题】 如图1,已知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1,0), B(3,0)两点,与y轴交于C点,点P是抛物线上在第一象限内 的一个动点,且点P的横坐标为t.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为l,l与x轴的交点为D.在直线l上是 否存在点M,使得四边形CDPM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 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2,连接BC,PB,PC,设PBC的面积为S. 求S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 求P点到直线BC的距离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重要考点】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四边形与三角形有关知识,【考查方向】
2、2019年中考的存在性问题仍然是考查热点,一般放置在解答 题最后压轴的位置,综合性强,涉及的知识点广,分值一般 为1012分,【命题形式】 通常以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动点、存在性问题综合命题,【母题剖析】 (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 (2)连接PC,求对称轴,分情况讨论求解;,(3)过点P作PFy轴,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和点F的坐标, 进而可得出PF的长度,再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S关 于t的函数解析式; 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找出S的最大值,利用勾股定理可求 出线段BC的长度,利用面积法可求出P点到直线BC的距离的 最大值,再找出此时点P的坐标即可得出结论,【母题详解】 突破关键词:二次函数
3、、动点、存在点、距离、面积、分类 讨论 (1)将A(1,0),B(3,0)代入yx2bxc,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2)在图1中,连接PC,交抛物线对称轴l于点E. 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1,0), B(3,0)两点,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 当t2时,点C,P关于直线l对称,此时存在点M,使得四边 形CDPM是平行四边形,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 点C的坐标为(0,3),点P的坐标为(2,3), 点M的坐标为(1,6) 当t2时,不存在理由如下: 若四边形CDPM是平行四边形,则CEPE. 点C的横坐标为0,点E的横坐标为1,,点P的横坐标t1202. 又
4、t2,不存在 综上所述,存在点M的坐标为(1,6),(3)如图,过点P作PFy轴,交BC于点F. 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mxn(m0) 将B(3,0),C(0,3)代入ymxn,解得 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3.,点P的坐标为(t,t22t3), 点F的坐标为(t,t3), PFt22t3(t3)t23t, S 0, 当t 时,S取最大值,最大值为 .,点B的坐标为(3,0),点C的坐标为(0,3), 线段BC P点到直线BC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此时点P的坐标为,【思想方法】 此类题目主要涉及分类讨论思想,背景主要是借助一次、二 次、反比例函数、全等、相似、动点、等腰、等边、直角三角 形或平行四边
5、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圆等,探索存在性、 面积、距离等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出变化过程中的 关键点,如分界点、交点、最值点等,然后分类讨论,【母题多变】 变化1:在坐标平面内,已知两个定点A,B,探索第三个点P 与A,B构成的三角形: 当构成的PAB为等腰三角形时,可分三种情况讨论,即 PAPB,APAB,BABP; 当构成的PAB为直角三角形时,可分三种情况讨论,即 A90,B90,P90.,变化2:平行四边形 以点A,点B,点C,点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通常 有两种常见模式: 若已知其中三个点的位置,求第四个点的位置(坐标),则 可过这三个点中的任意一点作对边的平行线, 这
6、三条不同的平行线交于三个点,则这三个点 均满足题意,如图,若已知其中两个点的位置,求其他两个点的位置(坐标), 则连接已知两点的线段可以是平行四边形的边,也可以是对 角线,此时应该通过画图、平移线段等方法分析,以此确定 另外两点的位置此外,如果要确定另外两点的坐标,则还 需运用全等三角形、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做进一 步的分析,若“以点A,点B,点C,点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梯形(或菱形、 正方形等)”,还按上述方法进行分析,变化3: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通常是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入手,先确定已知的对应条 件,然后再根据情况分类讨论,如在ABC和DEF中,确定 点A与点D对应,则分两种情
7、况讨论,即ABCDEF, ABCDFE.,变化4:坐标系下的距离问题 主要指的是两点间的距离,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 (1)若点A(x1,y1),点B(x2,y2),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B,使用此公式的前提是点A,点 B的坐标已求出(或已表示出) (2)点A(x,y)到x轴的距离为|y|,到y轴的距离为|x|.,变化5:动点下的面积问题 求一个封闭图形的面积一般有以下几个思考的方向 (1)利用面积公式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等图形 都有相应的面积公式,如果能够顺利地求得(或表达)相应的 线段长,则直接可以利用面积公式求(或表示)图形的面积,(2)利用割补法,将图形分割成若干个能用面积公式表示面
8、积的部分,在利用割补法求面积时注意下面关系的运用: 如图,SABCSACDSABDSBCD;如图,SABCSABDSBCD BDh1 BDh2BD(h1h2),即SABC 水平宽铅垂高,(3)利用等积变形原理如图,过PBC的顶点P作所对的边 BC的平行线l,则l上的任一点P与BC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等于PBC的面积由PBC变形成PBC保持面积不变, 因此,这种变形称为等积变形,此外,若PBC与PBC面 积相等,且点P与P在直线BC的同侧,则可得直线PPBC.,变化6:图形运动下的面积问题 图形运动下的面积问题,往往涉及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待 定系数法、相似、动点问题、函数图象等知识点解决此类 问题,根据图形的运动变化进行适当分类是解题的关键,探究运动变化过程中的多种可能情况,特别要关注不同情况 之间的分界点(临界位置、极端位置),进而分析关键量的取 值范围或最值如果题目明确要求求取某个量的变化范围, 应有“分别考虑上界和下界”的意识,不能只考虑一半对 于临界点,应有“考虑能否取等号”的意识,只要时间允许, 建议临界点情况单独作图分析.,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