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课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一、挽救专制统治的“预备立宪” 1清末“新政” (1)目的:对外取媚洋人,对内笼络人心,挽救清朝危局,继续维持其专制统治。 (2)内容 改革_,裁撤闲散衙门,添设新的机构。 改革兵制,扩练新军。,官制,改革学制,废_,设学堂,奖留学。 以法保护和奖励工商业等。 (3)评价 没有涉及_的变革。 在实行过程中,清政府大量增加捐税,促使人民不断反抗,革命运动日益高涨。 2预备立宪 (1)目的: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 (2)序
2、幕:1905年秋,清政府派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科举,政治制度,(3)实施 1907年夏,宣布在中央筹设_,各省筹设谘议局。 1908年,宣布“预备立宪”以九年为期,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1911年春,清政府在立宪派的要求下,成立“_”. (4)结果 “预备立宪”成为一种骗局,_分化,部分人倾向革命。 清朝专制统治陷于空前孤立境地。,资政院,责任内阁,立宪派,特别提醒 “新政”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 展;“预备立宪”是近代中国学习西学的一个新高度,是从器物之学上升到制度之学的具体体现。二者从经济、政治方面加深了清政府的危机,加快了革命形势的成熟。,二、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
3、制 1革命思想的传播 (1)人物:章炳麟、陈天华、邹容等。 (2)活动 发表文章著作。 声讨清政府对外卖国、对内专制的罪恶。 号召人民起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_国家。,民主共和,2革命组织的建立 (1)主要团体:华兴会、_、日知会等。 (2)组建政党 成立: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纲领:_,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性质: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三民主义 (1)内容:民族、民权、民生。 (2)目的:推翻清朝统治,建立_,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光复会,驱除鞑虏,民主共和国,4革命形势的发展 (1)革命党人与保皇派论战,推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2)革命党人发动一
4、系列起义,为胜利奠定了基础。 5革命的高潮、结果 (1)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2)1912年1月1日,_宣告成立,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清王朝统治结束。,中华民国,思维启迪 (1)漫画反映的问题是什么? (2)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1)立宪制度与专制制度不能相容。 (2)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的。,三、列强对辛亥革命的干涉 1原因:列强担心其在华的实际利益受威胁。 2表现 (1)调集军队,准备武装干涉中国革命。 (2)武昌起义后在“_”的伪装下,扶植袁世凯。 (3)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列强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向革命政权施加压力,帮袁
5、世凯夺权。 3结果:_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严守中立,袁世凯,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_运动。 (2)功绩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帝制,创建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众多的志士仁人显示了可贵的斗争精神。 (3)局限:没有完成_的任务。,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特别提醒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完成了预定目标,从这一角度讲,胜利了;但辛亥革命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的根本目标没有完成,从这一角度讲,失败了。,思维导图,“清末新政”,(1)取悦于列强 (2)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
6、派系,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 (3)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1)客观上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外新思想大量涌入 (2)大量增加捐税,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由清政府主持和领导的一场带有近代化性质的改革运动,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1)结束了中国沿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2)促进了自由、平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社会的移风易俗和中国社会观念的更新 (3)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推动了亚洲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有力地冲击了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殖民统治,(1)必须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彻底摧毁封建势力,改革土地制度
7、。在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始终不敢这样做,因而失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2)不能幻想帝国主义的支持 (3)不能对封建势力妥协。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迫使孙中山对袁世凯妥协退让,致使伪装共和的袁世凯轻而易举地窃取了大总统职务,辛亥革命归于失败 (4)辛亥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和资本主义失之交臂,中国人民的民主革命斗争仍任重而道远,探究问题 (1)简要概括中国近代前期民主思想家们提出哪些基本的民主思想? (2)文中李三说“皇上没啦”,你认为他指的是什么? (3)文中李三的言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探究思路 本题从话剧茶馆中的一段对白切入,要明确茶馆所反映的时代,然后才能进一步解题。从材料中的“改良”
8、“皇帝没了”看出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现实。依据这一判断解答问题。第(1)问抓住时间“近代前期”,第(2)问和(3)问可以直接作答。,一、学思之窗 1想一想:清政府为什么颁布这样一个“宪法大纲”?(教材P83) 提示:20世纪初民主革命蓬勃发展,清政府决定实行君主立宪,颁布“宪法大纲”是其重要的举措,目的是为“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借“立宪法”之名继续加强封建专制集权的国家机器,保障“君上大权”,遏制并消灭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2请思考,为什么南京临时政府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材 P85) 提示:(1)封建反动势力过于强大,武昌起义后,许多省份是由立宪派和封建旧官僚相
9、勾结控制地方政权的。 (2)是由资产阶级革命派软弱性与妥协性决定的。 二、本课测评(教材P86) 1清政府为什么要实行“预备立宪”? 提示:20世纪初,民主革命迅速发展,特别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成立的同盟会,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为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维护封建专制统 治,以实现“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2简述辛亥革命志士反封建专制斗争的主要历程。 提示:(1)思想斗争方面,20世纪初章炳麟等,号召人民革命,主张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孙中山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三民主义;革命党人与抵制革命的保皇派进行论战,极大地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2)成立革命的领导组织、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如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和中国同盟会。(3)发动一系列的武装起义,最终武昌起义取得了胜利。 三、学习延伸(教材P86) 思考“预备立宪”和辛亥革命间的关系,撰写一篇小论文。 提示:开放性试题。(略),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