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4直击五大核心素养(含解析).doc

上传人:postpastor181 文档编号:1079390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4直击五大核心素养(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4直击五大核心素养(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4直击五大核心素养(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4直击五大核心素养(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4直击五大核心素养(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直击五大核心素养历史五大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方法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和唯物史观。五大核心素养是历史 (2)时空观念强调将所有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探讨。高考考查特定史事与特定的时空和联系,考查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形式,并能运用这些方式描述。2以时空为依据,得出历史结论(1)历史研究对象是人类的过往经历,历史的连续性首先表现为时序性。要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时间概念,做到考虑每个历史问题时都要想到它所处的时间,该时间主要以宏观时间为主。有了准确的时间定位,才

2、能联系这个时代进行分析,才能让自己站在那个时代的高空,得出的结论才不会脱离历史。(2)高考对时空观念的考查侧重于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构建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以时空为依据得出历史结论。3.以时空相结合,认识历史规律(1)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考查,时间与空间是历史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认知历史规律。(2)历史随时间流动而发展,又在一定的空间中演绎,历史中的国家、地区,其经济、政治、军事、民族、文化等无不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我们要培养学生在一定时空下将

3、历史信息进行整合,上升到对历史的理性认识,认知历史规律。二、高考真题剖析1以时空观念迁移考查春秋战国时的社会经济(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2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命题立意】本题以时空观念迁移考查古代生产技术的发展。要求考生能够把文字信息与地图信息结合起来并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准确的解读。凸显了实物史料的研究价值,并以崭新的史学研究成果引领中学历史教 【参考答案】D导悟一、学习历史的方法

4、:史料的可靠性1史料来源的辨析(1)我们一般所说的史料,就是那些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包括遗留下来的实物、史书记载和口口相传的一些民间传说。史料实证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2)史料实证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懂得论从史出,要学会用历史证据说话,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并且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懂得和学会辨别各种史料的真伪,辨析史料作者的意图,并且分析其来源和价值。2推出结论的依据(1)依据史料,推出历史结论:一般来说,史料愈是丰富,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就愈是全面。史料愈原始、可靠,愈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任何一个历史结论都必须有史料的支撑,而运用史料论证历史问题的前提是史料

5、必须真实可靠。(2)历史高考不需要考生再去搜集史料,它只需要你对命题专家提供的史料加以正确的分析、解读,并得出正确的结论,或者运用其中的史料对专家设定的问题加以论证而已。3论从史出的例证3(1)人类对于历史的了解、认识与研究基本上都来源于史料,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证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和方法。(2)探究史料论从史出史料 达芬奇指出: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现象服从客观的必然规律,而不是服从神的意志,他谴责经院哲学家凭神的启示就能通晓一切秘密的信条是邪说。人文主义者提倡理性和冒险精神,主张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追求深广渊博的知识,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论从史出:史

6、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思想根源;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提倡开拓冒险精神。二、探究历史的途径:论据的充分性1史料具有典型性高考命题史料的选择,都是命题专家反复斟酌,精挑细选的。史料可大可小,亦可远可近。 “大”指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诉求, “小”指具体的知识和能力目标;“远”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近”指为高考综合能力的考查服务。2论据具有充分性高考命题者往往巧妙地将材料进行加工,以一种崭新的形式出现,材料隐含着重要历史信息,再加上中国语言博大精深,特别是很多字词古今差别很大,还有从西方翻译过来的“译文”材料,保留了西方人“含而不露”的表达方式、幽默性的“欧化语言”技巧,针对这一命题趋势,应注意

7、对材料的巧妙辨别,获取有效信息,论据要充分,体现史论互证。三、感知历史的体验:论证的完整性1有效信息的获取(1)从材料包含的层意中获取有效信息准确获取有效信息是解答问题的关键。一段材料往往有多层含义,应注意对材料进行层次划分,并归纳层次大意,特别要关注材料中的转折词、并列词,因为这些词是划分层次的依据。材料段落结构一般有以下三种类型:总 分 结 构 第 一 句 话 是 中 心 句 , 然 后 分 角 度 论 述分 总 结 构 先 分 别 论 述 , 最 后 一 部 分 是 总 结阅读材料时,既要注意各层次表面信息,也要注意其隐性信息。只有读透材料,把握设问,才能准确作答。(2)从试题主题语中获

8、取有效信息4所谓“主题语”就是一道题中最关键的部分,也可以称作“题眼” 。 “题眼”是题中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信息,如时间、地点、范围、程度、否定词、阶段特征等。在阅读材料时,要善于寻找题眼: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弄清试题究竟要判断什么或者要求回答什么。在诸多信息中, “主题语”的信息最关键。从试题主题语中获取信息要牢牢把握以下四个环节:(3)数据对比和变化中获取有效信息数据对比和变化中包含的有效信息主要体现在:“这些数据是在什么背景下变化的” “这些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从数据对比和变化中获取信息时,要注意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分析数据变化的趋势,同时要注意看整体,不能局限于某一个时期或时

9、间段,而应全面理解数据对比和变化所反映的问题。“四读”法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2)考查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要求对同一历史事物的不同解释,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2以历史解释综合考查解决历史问题能力(1)考查客观论述历史问题,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2)考查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要求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以历史解释综合考查历史思维创新能力(1)历史解释不仅是解决历史问题,更是凭借所形成的历史意识多视角解释,解决现实问题,考查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2)考查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体现历史思维创新能力。二、高考真

10、题剖析51以历史解释创新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 ,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 。这场争论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命题立意】五四运动后关于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的争论导致了新文化运动阵营的知识分子分裂,有些人仍然坚持走效仿欧美西方民主国家的道路,而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主张走俄国革命的道路,坚信社会主义才能救中

11、国,因此当时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出现较大分歧,对这场争论的考查渗入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的道路自信等价值取向。【参考答案】C导悟一、发现问题:分析比较掌握史实1关注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1)历史比较研究是指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史实进行鉴别、分析的一种思维方法。比较法包括以空间为准的横向比较和以时间为序的纵向比较。 二、高考真题剖析1以家国情怀隐性考查甲午中日战争(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

12、到解放” 。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6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命题立意】本题以家国情怀考查甲午中日战争,旨在以史为鉴,提醒我们重视国际宣传。通过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清政府与日本在舆论宣传策略方面的比较,引导考生认识外交宣传在引导国际舆论方面的重要性,使考生认识到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今天,面对国际争端,抢占舆论制高点的重要性。【参考答案】C导悟一、从家到国,中国人的家国情怀1家国情怀是学科核心价值观(1)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

13、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2)“家国情怀”是传统文化中最宝贵也最活跃的精神资源。在近两个世纪驱逐外侮、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它发挥了难以估量的积极作用。今天,在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 “家国情怀”也有了新的发展。2家国情怀有深厚的人文素养(1)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2)中国社会以家庭为中心的文化衍生出了自己的一整套思维和生活方式“家国情怀” ,包括“舍己为家”和“保家卫国”这种“家国同构”的社会传统,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把个人追求与社会目标统一起来的儒家信念。由个人

14、而家庭,由家庭而社会,由社会而国家,由国家而天下是中国人特有的社会价值逻辑。二、弘扬爱国主义,传承民族精神1热爱社会,矢志不渝7(3)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决心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4)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为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选择了共产主义。 (4)启蒙思想家们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认识自己的“理性” ,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3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保障人权(1)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 “仁”就是爱人;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2)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4)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的通过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5)乡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激发了广大农民的政治热情,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导练以家国情怀隐性考查主流价值观唐朝“侍老”制度规定,对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赋役俱免;八十岁以上者,给予一名“侍丁”在其身边照顾,免其赋役。这说明唐朝A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完善B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C宗法制得到进一步加强D统治者重孝道治天下【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