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子与细胞与 2018 年相比,2019 年的考试大纲生物部分在 “考试范围与要求”方面没有任何变化,体现了考纲制定的稳定性。考纲是命题的依据,预计 2018 年全国卷生物试题在知识广度和能力深度考查方面会继续充分体现考试目标和要求,重点考查考生对生物学核心知识、生物学实践和探究能力的掌握情况,引导高中教学全面培养学生 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C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D液泡内的细胞液含有糖类、无机盐、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等,可调节细胞的渗透压【答案】D【试题评析】本题对真核细胞常见细胞器
2、的结构与功能进行考查,看似简单,却隐含着考生的理解误区,尤其是 B 选项,许多考生误认为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人教版生物教材明确提到: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这表明内质网也参与了蛋白质的合成。准确而深入地理解教材内容,是课标教学和考试大纲的明确要求,因此考生复习备考时要增强“注重基础重视教材”的意识。9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过程中,科学家们做了下列实验。请回答问题。(1)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能够分泌大量的消化酶,可推测这些细胞具有较多的_(细胞器种类)。(2)科学家将一小块胰腺组织放入用同位素 3H 标记的_的培养液中短暂培养,在此期间放射性标记物
3、被活细胞摄取,并掺入到_上正在合成的蛋白质中。组织内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使感光乳剂曝光,固定组织后在显微镜下便可发现细胞中含放射性的位点,这一技术使研究者能确定_在细胞内的位置。不用同位素 32P 标记的原因是_。(3)科学家将短暂培养的胰腺组织洗去放射性标记物,转入不含放射性标记物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随着_的变化,放射性颗粒数的百分比在不同细胞结构上有规律地变化,据此可推测分泌蛋白转移的途径。2【答案】(1)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2)氨基酸 核糖体 同位素标记物(标记蛋白)蛋白质不含 P 元素(3)追踪时间【解析】(1)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细胞中具有较多的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
4、基体。(2)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通常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来研究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过程,根据放射性物质出现的位置可判断分泌蛋白的运输经过的细胞器。不用同位素 32P 标记的原因是蛋白质不含 P 元素。(3)据图可知,随着追踪时间的变化,放射性颗粒在不同结构的多少,可以确定分泌蛋白的转移途径为: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小泡。专题 03 细胞的代谢本专题包括(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命题规律:从近 5 年高考的考查情况来看,细胞代谢相关知识
5、仍是命题的重点,如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酶相关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等。命题趋势:预计 2019 年高考会借助图解和实例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与酶相关知识的考查会以某种酶为例考查温度、pH 对酶活性的影响,以坐标曲线图为载体考查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通过酶相关实验考查实验设计与分析能力,对于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一般借助图表、坐标曲线等形式,将其与实验设计和分析相结合,考查物质变化、影响因素等内容。10小肠上皮细胞跨膜运输某些物质的过程如图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A由图可知,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图中同向转运蛋白可同时转运 Na+和葡萄糖
6、,所以该载体蛋白不具有特异性C人体体温发生变化时,不会影响 Na+进出小肠上皮细胞D小肠上皮细胞 Na+排出的方式和神经细胞 K+外流的方式不同【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可知,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A 错误。同向转运蛋白可同时转运 Na+和葡萄糖,但不能转运其他离子或小分子,因此该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B错误。由题图可知,Na +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而人体体温变化会影响细胞呼吸,从而影响能量供应,因此人体体温变化会影响 Na+的运输,C 错误。小肠上皮细胞 Na+排出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而神经细胞 K+外流属于被动运输,D 正确。【试题评析
7、】高考对“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相关知识的考查,常借助示意图综合考查细胞膜的结构及其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关系,或借助曲线图考查影响物质出入细胞的因素等知识,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中等。本题借助小肠上皮细胞示意图考查葡萄糖、Na +、K +的跨膜运输方式,体现了对识图、分析等能力的考查。11如图表示在一定的 pH 范围内,酶相对活力(酶活性)随 pH 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酶相对活力随 pH 的变化曲线都呈“钟形”B在 pH 为 48 的条件下,木瓜蛋白酶的相对活力基本不受 pH 的影响C所有酶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4D过低的 pH 及低温会导致胰蛋白酶变性失活【答
8、案】B【解析】分析题图可知,木瓜蛋白酶和胆碱酯酶的相对活力随 pH 的变化曲线并不呈“钟形”,A 错误;由图中木瓜蛋白酶的相对活力曲线可知,在 pH 为 48 的条件下,木瓜蛋白酶的相对活力基本不受 pH的影响,B 正确;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 RNA,蛋白质类酶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但 RNA类酶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 错误;过低的 pH 能破坏胰蛋白酶的分子结构,使胰蛋白酶变性失活,而低温只是暂时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适当升高温度可以恢复胰蛋白酶的活性,D 错误。【试题评析】本题以曲线图为载体考查酶活性,涉及低温、过酸对酶活性影响的本质区别,以及蛋白质的显色反应等知识。纵观历
9、年高考,对酶相关知识的考查可以概括为三类:一是文字描述类,侧重考查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酶的特性和应用;二是坐标图形类,侧重考查酶的活化能和各种外界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三是表格分析类,重在探究酶的特性。所以考生备考时,要分门别类地进行复习,并且注意提炼相应的解题方法,总结特例和易错点,从而不断完善知识体系。12如图中的新鲜土豆片与 H2O2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错误的是A若有大量气体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B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产生气体的速度加快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D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答案】C【解析】新鲜土豆片中含
10、有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气泡)。增加土豆片的数量即增加酶的数量,可使反应速度加快。一段时间后,因底物过氧化氢全部被消耗分解掉,产生的氧气(气体)量不再增加,C 错误。13为 探 究 酵 母 菌 的 呼 吸 方 式 , 在 连 通 CO2和 O2传 感 器 的 100 mL 锥 形 瓶 中 , 加 入 40 mL 活 化 酵 母 菌 和60 mL 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培养液中的 O2和 CO2相对含量变化见题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5At 1t 2,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Bt 3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 t1时快C若降低 10 培养,O 2相对含量达到
11、稳定所需时间会缩短D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成灰绿色【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及影响因素,同时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据图分析t1t2时段,氧气的含量迅速下降,因此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A 正确;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时可大量增殖,t 1时刻氧气消耗量大,产生能量多,酵母菌增殖产生的后代数目多,t 3时刻氧气含量少,酵母菌主要进行无氧呼吸,而在消耗葡萄糖量相等的情况下,有氧呼吸会比无氧呼吸产生更多的CO2,据图分析,t 3时刻酵母菌产生 CO2的速率与 t1时刻几乎一致,则说明 t3时刻葡萄糖消耗的速率比 t1时刻快,B 正确;题中信息说明酵母菌在最
12、适温度条件下进行培养,降低温度则酶的活性下降,氧气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延长,C 错误;实验中由于氧气含量的下降,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酸性重铬酸钾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D 正确。14如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属于生物膜B和所含酶的种类不同C和都能产生大量 ATPD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还原氢【答案】C6【解析】据图分析,吸收了氧气,产生了水,表示线粒体内膜,属于生物膜,A 正确;在内进行的反应不同,因此所含的酶种类不同,B 正确;有氧呼吸的过程中第三阶段释放大量能量,第二阶段释放的能量少,C 错误;分
13、析题图可知,甲是丙酮酸,乙是H,D 正确。15为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科学家做了以下两组实验,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I某植物在适宜温度和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在 B 点时大幅度降低光照强度,其叶肉细胞中五碳化合物(C 5)的生成、消耗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1)光合作用产生的 O2来自 _ (物质),C 5不断生成和消耗的场所是 _ 。在 BD 时间段内,C 5和 C3含量的变化趋势 _ (填“相同”或“相反”)。(2)图中 C5的生成速率在 B 点后立即下降的原因是 _ ,C 5的消耗速率在 BC 段保持不变的原因是 _ 。据图推测,D 点后叶绿体内 C3和 C5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_ 。II将长势相
14、同的同种植物均分为四组,保证各组温度、光照强度和 CO2浓度等条件相同且适宜,对各组的处理如下表:组别 处理方法 光合作用产物相对含量A 持续光照 135s 100%B 持续光照 67.5s 后暗处理 67.5s 50%C光照和暗处理交替进行,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7.5s,共持续 135sD光照和暗处理交替进行,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3.75ms,共持续 135s94%(1)请推测 C 组数据范围: _ ;表中的结果可表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应不需要 _ 。(2)由表中数据可知,单位光照时间内,光合作用产物相对含量随着 _ 的增加而增加,因为在光照时,光反应阶段的产物能够被 _ (填具体过程名称
15、)及时利用并产生,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 CO2的同化量,使光合作用产物增加。7【答案】(1)H 2O 叶绿体基质 相反(2)降低光照强度后,ATP 与H减少,C 3的还原速率下降 短时间内,CO 2的固定速率不变 2:1(1)50%94% 光照(2)光照和暗处理交替的频率 C 3的还原【解析】I(1)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中 H2O 分解产生H和 O2,C 5在暗反应阶段不断生成和消耗,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当 B 时大幅度降低光照强度,ATP 和H产生量减少,C 3的还原过程降低,C 5的生成量减少;而 CO2含量不变,CO 2被 C5固定形成的 C3不变,则消耗的 C5不变,因此 C3的含量将增加
16、,C5的含量将减少。即在 BD 时间段内,C 5和 C3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反。(2)图中 B 点后,降低光照强度后,ATP 与H减少,C 3的还原速率下降,C 5的生成速率在立即下降;短时间内,CO 2的固定速率不变,C 5的消耗速率在 BC 段保持不变。据图 D 点后五碳化合物(C 5)的生成、消耗速率的变化相当,推测固定的速率和还原速率相当,即叶绿体内 C3和 C5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II(1)B、C、D 三组中光照与黑暗交替频率依次增加,B 和 D 两组比较可发现:光合产物也依次增加,因此 C 组数据范围:50%94%。A 组与 D 组相比,D 组的光照总时间为 A 组的一半,而光合
17、产物接近 A 组的光合产物,说明 D 组在单位光照时间内合成有机物的量高于 A 组,从而也说明光合作用的有些过程不需要光照,这些过程属于暗反应。(2)根据实验结果可知,B、C、D 三组处理相比,随着光照与黑暗的交替频率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ATP 与H能够及时参与暗反应 C3的还原过程被利用并及时再生,提高了光合作用中 CO2的同化量。【试题评析】本题以曲线图为载体主要考查了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考查内容涉及暗反应的场所、在降低光照强度条件下 C5和 C3 含量的变化,以及 C5生成速率和消耗速率变化的原因分析等知识。试题难度较大,难点在于“C 5的生成速率在 B 点后立即下降的原因”“C 5的
18、消耗速率在 BC 时间段内保持不变的原因”的分析,考查考生的分析、推理和综合判断能力。针对“物质含量变化”的问题,考生可以沿用“外因直接相关反应分析物为原料看乘余量的变化、分析物为产物看生成量的变化确定结果”的分析思路来加快解题速度、提高解题准确率。16如图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8(1)图甲表示在光照弱的情况下,光合作用随_的增加成正比增加,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此时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_阶段。(2)从图甲可见,光照强度超过某一强度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且有稳定发展的趋势,这种变化主要决定于_,此时光合作用的_阶段受到限制。(3)图乙中 C 点表示光照强
19、度为 B 时,植物生长的_;出现 CD 段的原因是_。 甲、乙两装置的 D 中放入_。把甲、乙装置放在_。30 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中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距离。(3)实验进行 30 分钟后,记录的甲、乙装置中红墨水滴移动情况如下表:实验 30 分钟后红墨水滴移动情况甲装置 _(填“左”或“右”)移 1.5 cm测定植物呼吸作用强度 乙装置 右移 0.5 cm甲装置 _(填“左”或“右”)移 4.5 cm测定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 乙装置 右移 0.5 cm(4)假设红墨水滴每移动 1 cm,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增加或减少 1 g,那么该植物的呼吸速率是_g/h;白天光照 15 h,一昼夜葡萄糖的
20、积累量是_g(不考虑昼夜温差的影响)。【答案】 (1)NaOH 溶液 遮光 (2)NaHCO 3溶液,装置乙作为对照 光照充足、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 (3)左 右 (4)4 84【解析】 (1)要测光合作用强度必须先测呼吸作用强度,在测呼吸作用强度时一定要将实验装置置于黑暗条件下,使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用 NaOH 溶液除去玻璃钟罩内的 CO2,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一9定量的 O2,释放等量的 CO2,而 CO2被 NaOH 溶液吸收,根据一定时间内玻璃钟罩内气体体积的减少量即可计算出呼吸作用强度。 (2)在测定净光合作用强度时要满足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充足的光照、一定浓度的 CO2(由
21、NaHCO3溶液提供),光合作用过程中消耗一定量 CO2,产生等量 O2,而 NaHCO3溶液可保证装置内 CO2浓度的恒定,因此,玻璃钟罩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只受 O2释放量的影响,而不受 CO2气体减少量的影响。 (3)若该装置测定细胞呼吸作用强度,液滴的移动就来自氧气的吸收量,液滴向左移动;若该装置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液滴的移动就来自氧气的释放量,液滴向右移动。 (4)对照实验装置乙中红墨水滴右移是环境因素(如气压等)对实验产生影响的结果。实验装置甲同样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植物呼吸作用消耗 O2量等于玻璃钟罩内气体体积的改变量,即该植物的呼吸速率为 1.50.52(g/半小时);
22、净光合速率为 4.50.54(g/半小时),白天光照15 h 的净光合作用量是(42)15120(g),一昼夜葡萄糖的积累量是 15 h 的光合作用实际生产量减去 24 h 的呼吸作用消耗量,等同于 15 h 的净光合作用量减去 9 h 的呼吸作用消耗量,即1204984(g)。18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活动中,选用某植物 A、B 两个品种,在正常光照和弱光照下进行实验,部分实验内容与结果见表。品种 光照处理叶绿素 a 含量(mg/cm 2)叶绿素 b 含量(mg/cm 2)类胡萝卜素总含量(mg/cm 2)光合作用速率molCO 2/(m 2s)A 正常光照 1.81 0.42
23、 1.02 4.59A 弱光照 0.99 0.25 0.46 2.60B 正常光照 1.39 0.27 0.78 3.97B 弱光照 3.80 3.04 0.62 2.97回答下列问题:(1)据表推知,经弱光照处理,品种 A 的叶绿素总含量和类胡萝卜素总含量较正常光照 ,导致其卡尔文循环中再生出 的量改变,从而影响光合作用速率。(2)表中的光合色素位于叶绿体的 膜中。分别提取经两种光照处理的品种 B 的光合色素,再用滤纸进行层析分离。与正常光照相比,弱光照处理的滤纸条上,自上而下的第 4 条色素带变 ,这有利于品种 B 利用可见光中较短波长的 光。(3)实验结果表明,经弱光照处理,该植物可通过
24、改变光合色素的含量及其 来适应弱光环境。品种 的耐荫性较高。【答案】(1)下降 RuBP 10(2)类囊体 宽 蓝紫 (3)比例 B【试题评析】本题以表格为载体,探正常光照和弱光照条件下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考生可以把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作为复习的一个切入点,深入分析各种外界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找到外因影响内因的关键点,明确分析思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专题 04 细胞的生命历程。本专题包括(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4)细胞的分化, (5)细胞的全能性, (6)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7)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命题规
25、律:对细胞的生命历程的考查一般都会结合当前科技新成果,考查细胞分化与基因表达,衰老细胞的特征、衰老机理,细胞癌变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癌变的机理等。命题趋势:预计2019年高考对于细胞的生命历程的考查,有可能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着眼点考查基础知识或结合突出成就或热点问题如癌症的防治与人类健康问题进行命题。19如图是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上述细胞有丝分裂的顺序是甲、丁、乙、丙B显微镜下观察到最多的细胞处于甲时期11C开始出现染色体的时期是丁;染色体开始转变成染色质形态的时期是丙D若某药物可抑制纺锤体形成,则它极可能是作用于丙图【答案】D【解析】图中甲为间期,乙为后期,丙为
26、末期,丁为前期,故图中细胞有丝分裂顺序为甲、丁、乙、丙,A 正确;细胞周期中,间期历时最长,显微镜观察连续分裂的动物组织细胞处于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B 正确;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出现在前期,消失转变为染色质在末期,C 正确;纺锤体的形成是在前期,D 错误。20如表所示为实验测得离体培养的胡萝卜根尖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周期 G1 S G2 M 合计时间(h) 1.3 2.7 2.9 0.6 7.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G 1期的细胞中主要进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增生B用含 DNA 合成抑制剂的培养液培养 1.3h 后,细胞都被阻断在 S 期CG 2期的细胞中每个染色体含 2 条并列的染
27、色单体,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D胡萝卜各组织细胞周期时间长短相同,但 G1、S、G 2和 M 期的时间长短不同【答案】A【解析】G 1期的细胞中主要合成 DNA 所需蛋白质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增生,A 正确。用含 DNA 合成抑制剂的培养液培养细胞 1.3h 后,并不是所有的细胞都能被阻断在 S 期,如有些细胞刚刚进入 G2期,在培养 1.3 h 后这些细胞仍处于 G2期,B 错误。G 2期的细胞已完成染色体的复制,此时细胞中每个染色体由 2 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组成,但这 2 条姐妹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粒连接在一起,为 1 条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并没有加倍,C 错误。胡萝卜的一些组织细胞无细胞周期,而具
28、有细胞周期的组织细胞其细胞周期时间长短也不一定相同,D 错误。【试题评析】细胞周期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2017 年课标全国卷第 29 题考查了用“DNA 合成阻断法”“秋水仙素阻断法”和“血清饥饿法”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本题考查考生对细胞周期概念的理解,以及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很好地体现了生物学的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等核心素养,试题难度较大。细胞增殖是细胞生命历程的重要内容,可结合实验分析等进行命题,考生应对与此相关的实验、图例进行整理,通过对多种考查角度的归纳、整理,实现快速解题的目的。预计 2019 年高考会结合影新研究成果对细胞增殖等内容进行考查。212017 年 5 月 31 日
29、是第 30 个世界无烟日,自上世纪 50 年代以来,已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12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因素。下列有关肺癌和癌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的染色体上存在着与癌有关的基因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减少,导致癌细胞易发生转移C环境中致癌因子会使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D在治疗肺癌方面,可以采用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等手段【答案】C【解析】人体的染色体上存在着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等与癌有关的基因,A 正确;癌细胞与正常体细胞相比,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减少,使细胞之间的粘性减弱,所以易发生转移,B 正确;环境中致癌因子会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变成癌细胞,
30、C 错误;肿瘤患者进行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措施,这些措施能杀死癌细胞,但同时也对组织细胞造成伤害,D 正确。【试题评析】这是一道以人类健康与疾病相关的热点问题为载体的综合试题,试题难度中等,较好地体现了“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间题”的能力要求。复习备考时,考生要弄清几组差异: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功能的差异、癌细胞与衰老细施特征的差异、细胞癌变与正常分化在遗传物质方面的差异、癌症预防和治疗的差异等,癌症因与人体健康,生命质量密切相关,而成为了生理学和医字的研究重点,预计 2018 年高考将结合新的研究进展考查细胞癌变。22某红眼(X
31、染色体上)雄性果蝇个体(2n=8)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 DNA 数目比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研究果蝇的基因组,则需测定 8 条染色体上的碱基序列B该图示的分裂过程可以保持亲子代细胞遗传性状的稳定性C正常情况下,EF 段只能含 0 个、1 个或 2 个红眼基因DCD 段可能有 1、2、4 个染色体组【答案】C【解析】要研究雄性果蝇个体的基因组,要测定 3+XY 共 5 条染色体上的碱基序列,A 错误;读图分析13可知,该图即可以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也可以表示减数分裂过程,只有有丝分裂过程可以保持亲子代细胞遗传性状的稳定性,B 错误;读图可知,EF 段可以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末期,也
32、可以表示减数分裂的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和末期,若是第一种情况,EF 段可能有 2 个或 1 个红眼基因,若是第二种情况,EF 段;可能有 0 个、1 个或 2 个红眼基因,C 正确;CD 段可以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也可以表示减数分裂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若是前者,CD 段含有 2 个染色体组,若是后者,CD 段含有 2 个或 1 个染色体组,不可能含有 4 个染色体组,D 错误。【试题评析】本题是一道考查细胞分裂的综合试题,以坐标图形为载体,考查内容涉及果蝇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 DNA 分子的数量变化等知识。试题根据常考的“核 DNA 分
33、子数/染色体数”反向设计命制,增加了试题的新颗性和难度,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符合高考“常考常新”的命题特点。本题难度较大,体现了生物学的生命观念和理性思维等核心素养。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牢记果蝇这种经典的遗传学实验材料的染色体组成,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相关曲线及其变式图进行深入分析,理解透彻。23图甲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乙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物质数量变化曲线。其中A、B、C、D、E 为细胞代号。请据图回答:(1)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取材的根尖长度为 2 mm 左右,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以获取根尖 区细胞。(2)在观察细
34、胞有丝分裂时,往往看到视野中有大量的间期细胞,而分裂期的细胞较少,其原因是在细胞周期中 。(3)根据细胞周期,图甲所示细胞在有丝分裂中的顺序是 。(4)图甲中,B 细胞处于有丝分裂 期,其主要特点是 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纺锤体清晰可见。14(5)图乙中,ad 段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6)图乙表示的细胞中的成分是 ,它的生物学作用是 ,在真核细胞中,它主要分布在 内。【答案】(1)分生 (2)间期所占时间长(分裂期所占时间短) (3)DABCE (4)中染色体的着丝点 (5)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6)DNA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遗传物质) 细胞核【解析】本题考查有丝分裂过
35、程及相关实验。根据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可以看出,图甲中的A 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B 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C 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D 细胞处于有丝分裂间期、E 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末期。观察有丝分裂应选择根尖分生区细胞。在细胞周期中,由于分裂间期所占的时间长,所以视野中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分析图乙可知,该物质为 DNA。“分子与细胞”的知识考查历来是高考试题命制的重点和复习中的难点,这部分内容是考查学生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素材。为了帮助考生在复习中学会运用正确的解答思维方法,避免不必要的失分,现提出以下建议:1夯实基础,加强主干知识的 络。复习时要
36、养成正确书写基本概念、基本术语、 络的方法,将错题整理到概念图的相应概念处,会在最后一轮复习前清晰地看到自己薄弱的知识点,以便最后利用有限的时间查缺补漏。3充分重视教材,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练习固然重要,但教材才是考生掌握概念、原理、过程、规律的根本。在没有充分理解原理的情况下去刷题,是舍本逐末的行为。从“问题探究”到“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从“相关信息”到“科学前沿”,从“本节聚焦”到“本章小结”,每个细节都体现了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教材对知识的内容、知识的来源、知识的应用等的表述科学而准确,能用教材语言描述的应尽量用科学规范的教材语言描述。154既要充分练习,也要反思总结。选择题
37、往往只考查相关的一个知识点,综合性不强。非选择题问题少,但主观性强。考生必须能从中获取与解决问题相关的信息,有些知识往往需要现学现用。复习时必须加强主观表述题的训练,对生物学原理的解释、对实验的分析和设计等, 以不断提高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5重难点知识专项训练。建议对生物膜系统、光合和呼吸、细胞分裂、等必修的重点知识进行专题复习、专项强化训练。6回归教材,利用思维导图建立主干知识的知识网络,加强对教材中核心概念的解读,重视章首的导言,旁栏的思考题及小资料,课后习题思维拓展等相关信息。7关注科学史的复习,对教材中的经典实验进行重点剖析。实验的复习重在分析、对比、判断、演绎推理,不能停留在实验结论的记忆,重在理性思维的训练,同时关注文字表述能力的提高。8进行限时答题训练,提高答题速度与答题的规范性。9关注生命科学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