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4 节 电动机知识要点基础练知识点 1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1.如图所示,电路连接完好,闭合开关,导体棒 ab 向左移动,这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 力 的作用,根据这一原理制成了 电动 机。 2.在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跟什么因素有关时,小明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图中 AB 表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线,导线上的箭头表示电流的方向, F 表示导线受力方向,S、N 表示蹄形磁铁的南北极。通过实验 a 和 b 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 电流 的方向有关;通过实验 a 和 c 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 磁场 的方向有关。3.如图是探究“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实验装
2、置。迅速接通电路后断开,原来静止的导线 ab 向右运动。要使导线 ab 向左运动,可行的措施是 (A)A.将磁体的 N、S 极对调B.增大电源电压C.换用磁性更强的磁体D.将磁体的 N、S 极对调,同时改变电流的方向知识点 2 电动机的基本构造4.直流电动机的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靠 换向器 来自动改变线圈里的电流方向,使它继续转动。 5.一台组装齐全的直流电动机模型,接通电源后线圈不转,用手拨动一下转子后,线圈就正常转动起来,则它开始时不转的原因可能是 (C)A.线圈内部断路B.电刷与换向器接触不良C.线圈正好处于平衡位置D.磁铁的磁性不强或线圈中的电流不够大6.如图为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构造示
3、意图。以下相关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D)2A.电动机工作过程中,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保持不变B.将磁体的磁极对调可使直流电动机的转速增大C.使线圈连续不停地转动下去是靠电磁继电器来实现的D.仅改变磁感线的方向可以改变线圈转动的方向综合能力提升练7.当电动平衡车中线圈的电流方向向下时,线圈向左运动,那么当电流方向向上时,线圈将向 右 运动。线圈的运动方向还与 磁场方向 有关,电动平衡车是根据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的原理制成的。 8.如图所示是扬声器的构造示意图,当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线圈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运动,这与 电动机 的工作原理相同,由于通过线圈的电流是 交流 电,线圈就不断地来回振动
4、,带动纸盒也来回振动,于是扬声器就发出了声音。 9.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电流表的内部结构图。多匝金属线圈悬置在磁体的两极间,线圈与一根指针相连。当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它受力转动带动指针偏转,便可显示出电流的大小。下列与此工作原理相同的电器设备是 (D)A.电烙铁 B.电铃 C.发电机 D.电动机10.有关直流电动机换向器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A.当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时,自动改变电流方向B.当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时,自动改变电流方向C.当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时,自动改变磁感线的方向D.当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时,自动改变线圈转动方向311.如图所示,是一种自行车前轮的结构圈。行驶中,磁铁靠
5、近传感器时,磁场能使传感器中的带电粒子发生偏转(即相当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产生一种信号,信号传入速度计能测出自行车行驶的速度和里程。下列能说明其原理的是图 (B)12.在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的实验中:(1)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磁体间发生相互作用是因为一个磁体放在了另一个磁体的磁场中,那么通电导体周围也存在 磁场 ,磁体会对通电导体产生力的作用; (2)如图所示,将一根导体 ab 置于蹄形磁铁的两极之间,未闭合开关前,导体 静止不动 ,闭合开关后,导体 运动 ,说明磁场对 通电 导体有力的作用; (3)断开开关,将图中磁铁的 N、S 极对调,再闭合开关,会发现导体 ab 的运动方向与
6、对调前的运动方向 相反 ,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 磁场方向 有关; (4)断开开关,将图中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再闭合开关,会发现导体 ab 的运动方向与对调前的运动方向 相反 ,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 电流方向 有关; (5)如果同时改变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确定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或电流方向是否有关。 拓展探究突破练13.晓丽在研究磁场对电流作用的实验中,将直导线换作一块厚度为 d、宽度为 b 的导体板。如图所示,将电压表连在导体板的两侧,发现电压表指针发生偏转,进一步做了如下实验:4(1)请你将表中的空格填上;(2)请你利用上述装置及电源、滑动变阻器、弹簧、小烧杯、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设计一个可以通过电压表示数比较液体密度大小的装置;请画出装置的示意图;答案:如图所示说明工作过程;当将液体分别倒满小烧杯时,液体密度越大,滑动变阻器滑片下移的长度越长,电流越大,电压表的示数越大。上述过程中液体密度的大小不能直接比较,而是通过电压表示数来比较的,这是利用了 转换 法。 板的材料板的厚度通入板的电流磁场强弱电压表示数甲 d I B U1乙 d I B U2(U2 U1)甲 2d I B 0.5U1乙 d 2I B 2U2甲 d I 2B 2U1乙 0.5d 3I 3B 18U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