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乳源县侯公渡中学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diecharacter305 文档编号:1082180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3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乳源县侯公渡中学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广东省乳源县侯公渡中学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广东省乳源县侯公渡中学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广东省乳源县侯公渡中学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广东省乳源县侯公渡中学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广东省乳源县侯公渡中学 2018-2019 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1图为木制玩具青蛙刮鼓,用木棒在青蛙背上摩擦,就会发出类似青蛙的叫声,有时还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是由木棒振动产生的B模拟青蛙的叫声是指音色相近C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噪声D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2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 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 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D乙的体温一

2、定低于甲的体温3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B如果将蜡烛 A 向玻璃板靠近,蜡烛 A 的像会变大C移去蜡烛 B,并在原蜡烛 B 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能得到蜡烛 A 的像D保持 A、B 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无论怎样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蜡烛 B 始终能与蜡烛 A 的像重合24如图所示,人眼在 A 点看见河里 B 点有一条小鱼,若从 A 点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照射到小鱼,该激光应射向( )AB 点 BB 点上方CB 点下方 DB 点左方或右方5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高

3、压锅内水的沸点比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高,原因是气压越高,沸点越高B夏天,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觉凉爽是因为电风扇吹风可以降低室内的温度 C我们看到的热锅上的“白气” ,是锅内的水汽化成的水蒸气D初冬,路面上出现的霜是凝固现象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小孔成像 B 鸟巢倒影C 水面折枝 D 故宫日冕7某同学乘坐高铁,看到车厢内显示的车速为 216 千米/时。他估测车厢通过隧道用了 10秒,则隧道长度约为( )A60 米 B600 米 C2160 米 D7776 米8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3)A8:1 B4:3 C4:

4、1 D2:19如图所示,若想在位于凸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图中光屏未画出)得到一个烛焰清晰放大的像,那么点燃的蜡烛应置于图中的( )Aa 点 Bb 点 Cc 点 Dd 点10小华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另一侧的光屏移动到距凸透镜 10 厘米处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接着把光源换成蜡烛,调整好相关器材的高度,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 50 厘米刻度线处,移动蜡烛到光具座的左端并点燃,再移动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中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通过移动蜡烛及光屏的位置,下列成像情况符合实际的是( )A若蜡烛放置在 10 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

5、呈清晰的像 B若蜡烛放置在 30 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缩小的像 C若蜡烛放置在 35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 D若蜡烛放置在 45 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1 分)11 (4 分)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我国海警在钓鱼岛周边海域巡航的过程中,以航船为参照物,钓鱼岛是 的,若以海警为参照物,航船是 的。 (选填“运动”4或“静止” )12 (3 分)冰糖葫芦(如图)的制作方法是: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待白糖 (填物态变化名称)为糖浆后,将山楂蘸上糖浆,等山楂上的糖

6、浆 (选填 “吸收”或“放出” )热量变成固态,令人垂涎欲滴的冰糖葫芦就做好了。冰糖葫芦看上去红彤彤的,是因为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只反射 。13 (4 分)如图所示,F 和 F为凸透镜的焦点,P 和 P到凸透镜的距离为二倍焦距。(1)保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 )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的 (选填“放大”或“等大”或“缩小” )的实像。(2)若将图示装置模拟人的眼睛成像系统,成像总在光屏左侧,该种情况表明这样的眼睛是 (选填“近”或“远” )视眼,需要配戴一个焦距合适的 (选填“凹”或“凸” )透镜才能加以矫正。14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路

7、程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 m/s;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运动。15 (3 分)图中盒装纯牛奶的体积为 m 3若该牛奶的密度是 1.2103kg/m3,则牛奶的质量为 kg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 。 (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 )516 (3 分)如图所示,是某液体的凝固图象,当该液体凝固后,它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 ) ;第 15 分钟的内能 (填“大于” 、 “小于”或“等于” )第 10 分钟的内能;若 500g 该液体从 A 点降温到 B 点,共放出 J 的热量。 【c 液4.210 3J/(kg) 】17 (4 分)在玻璃板下放置一个用

8、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把一滴水滴在小物体正上方的玻璃板上,水滴就是一个放大镜,如果还看不清小物体,再拿一个凸透镜位于水滴正上方,调节镜与水滴间的距离,就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小物体。此时看到的是小物体的 的(选填“正立”或“倒立” ) , 的(选填“放大”或“缩小” ) 像(选填“实”或“虚” ) ,这个组合与 (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 )的原理相同。三、作图题18 (3 分)画出图中 S 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 P 点的光路。19根据如图中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20在图中画出与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6四、实验探究21 (6 分)小敏、小颖和小青在玩荡秋千时,感到秋千往返摆动时间

9、有规律。于是对“哪些因素决定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提出下列猜想,小敏猜想:可能由秋千的绳长决定;小颖猜想:可能由人与秋千坐垫的总质量决定;小青猜想:可能由秋千摆动幅度(摆动中人离开中心的最大距离)决定。于是进行了如图实验,一细绳一端拴一小球,一端固定,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并记录数据如表。实验序号小球到固定点距离 l(摆长)/米小球质量/克摆动幅度/米小球往返摆动20 次的时间/秒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秒1 0.7 20 0.05 33.2 1.72 1.0 20 0.08 39.7 2.03 1.0 30 0.05 39.8 2.04 1.0 30 0.08 39.7 2.05 1.3 20

10、0.05 45.3 2.3请回答下列问题:(1)要完成上述实验,除如图器材外,还必需的实验器材是:天平、 ;(2)从本次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由 决定;(3)实验发现,小球只能摆动一段时间。你认为造成小球停下来的原因可能是 ;(4)摆钟是利用本实验的原理制成的。某一摆钟变慢了,要调准它,应将摆钟的摆长调 (选填“长”或“短” ) 。722 (6 分)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1)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强在烧杯中倒入热水,热水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2)当水温接近 90时,每隔 1min 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图乙所示水

11、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3)小强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 图。 (选填“A“或“B“)(4)小强同学想提 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 。23 (6 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如图甲所示,将 A 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35cm 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 5cm 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 A 凸透镜成像中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画出图象如图乙所示;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 A 换为凸透镜 B 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1)请根据上

12、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凸透镜 A 的焦距是 cm,凸透镜A 的焦距 凸透镜 B 的焦距 (选填“大于” 、 “小于”或“等于” ) 。(2)在甲图中,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右移动 5cm,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 (选填“左” 、 “右” )移动一段距离,像将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3)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 、 “幻灯机”或“放大镜” ) ;若将远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应使蜡烛 (选填 “靠近” 、 “远离” )凸透镜,则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

13、像。824 (6 分)用天平和量筒测某品牌牛奶的密度。(1)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应向 (填“左”或“右” )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横梁平衡;(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牛奶,测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 106g;(3)将烧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乙。再测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如图丙;(4)算出牛奶的密度为 g/cm 3;(5)若操作第(3)步时,不慎将少量牛奶附着在量筒 内壁上,测得的牛奶密度将会 (选填“偏小” 、 “不变”或“偏大” ) ;(6)用两个相同的杯子分别装满水和牛奶,总质量较大的是装 的杯子。 ( 水1g/cm 3)四、计算题(每小题 8 分,共 1

14、6 分)25 (8 分)厦金航线在加强闽台交流、促进海西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开通的厦金第二航道全程航行时间只需 24min,航 道长 18km,仅为第一航道的一半。求:(1)第二航道客船航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km/h?(2)若第一航道快速航班航行的平均速度为 50km/h,选择第二航道比第一航道全程可节省多少航行时间?26 (8 分)一钢球放入盛有 100mL 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 160mL 处。又用天平称出该球质量为 234g,此钢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为空心的,在空心部分注满煤油,那么钢球的总质量为多少?9(注: 钢 7.910 3kg/m3, 煤油 0.810 3kg/m3)

15、10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图为木制玩具青蛙刮鼓,用木棒在青蛙背上摩擦,就会发出类似青蛙的叫声,有时还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是由木棒振动产生的B模拟青蛙的叫声是指音色相近C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噪声D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分析】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音色可以区别不同的声音;(3)根据噪音和乐音的定义分析;(4)声音能传递能量和信息。解:A、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是由青蛙的背振动产生的,故 A 错误;B、模拟青蛙的叫声是指模拟出相同的音色,故 B 正确;C、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如果影响到了人的休息和工作,就属于噪声,没

16、有影响,就不属于噪声,故 C 错误;D、声音能传递信息,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就是利用了传递信息,故 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声现象,属于基础知识。2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 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 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11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体温计的特殊的构造,以及使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液柱不下降,故使用前应用力甩一下。用没甩的体温计测体温时,如

17、果被测的温度比原先高,则读数准确,如果被测的体温比原先低,则仍然是原先的读数。解:病人甲的体温是 38,由于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体温计液柱不会下降,所以读数仍会是 38;用没有甩过的读数停留在 38的体温计测量乙的体温时,若乙的体温低于或等于 38,体温计液柱不变化,仍为 38;若乙的体温高于 38,液柱会上升,示数大于 38;所以,测量乙的体温,示数也是 38时,病人乙的温度可能等于或低于 38,不可能高于38,故 C 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体温计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3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8、,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B如果将蜡烛 A 向玻璃板靠近,蜡烛 A 的像会变大C移去蜡烛 B,并在原蜡烛 B 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能得到蜡烛 A 的像D保持 A、B 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无论怎样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蜡烛 B 始终能与蜡烛 A 的像重合【分析】 (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成像的物体和环境对比度越大,成像物体越亮,像越清晰。(2)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12(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不会出现在光屏上。(4)如果实验中上玻璃板前后移动,则像距物距不相等,自然使 B 始终不能与

19、 A 的像完全重合。解:A、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最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故 A 正确;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根据物像大小相等,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故 B 错误;C、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所以移去后面的蜡烛 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不能发现光屏上能成正立的像,故 C 错误。D、如果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玻璃板前后移动,则像距物距不相等,所以会发现 B 始终不能与 A 的像完全重合,故 D 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以选

20、择题的形式考查平面镜成像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既是平时经常强调的地方,又是中考中经常涉及到的地方,要求深入理解,熟练掌握。进行物理实验时,要根据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实验不成功的原因,进行改进。这是试题的走向。4如图所示,人眼在 A 点看见河里 B 点有一条小鱼,若从 A 点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照射到小鱼,该激光应射向( )AB 点 BB 点上方CB 点下方 DB 点左方或右方【分析】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知人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根据鱼的位置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再根据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来解答此题。解:连接 AB,过折射点做法线,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1、画出折射光线的位置,虽然人看到的 B 点是鱼的虚像,鱼的实际位置在 B 点的正下方,因为激光在进入水的时候也会发生折射,所以照着 B 点,激光也就刚好落在鱼上了。如图所示:13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5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高压锅内水的沸点比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高,原因是气压越高,沸点越高B夏天,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觉凉爽是因为电风扇吹风可以降低室内的温度C我们看到的热锅上的“白气” ,是锅内的水汽化成的

22、水蒸气D初冬,路面上出现的霜是凝固现象【分析】 (1)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液体的沸点随着表面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减小而降低。(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而蒸发吸热;(3)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4)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解:A、1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100,高压锅内的气压高于 1 标准大气压,所以锅内水的沸点高于 1 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故 A 正确;B、夏天吹风扇,身上感到凉爽,这是因为风扇来吹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导致人身体表面的温度降低,所以人会感到凉快,但不能降低室内的温度,故 B 错;C、我

23、们看到的热锅上的“白气” ,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故 C 错;D、冬天,路面上出现的霜,是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 D 错。故选:A。14【点评】本题考查了几个热现象,包括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蒸发吸热的应用、常见的液化凝华现象,属于基础题目。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小孔成像 B 鸟巢倒影C 水面折枝 D 故宫日冕【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

24、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A、小孔成像,成的是物体倒立的像,像之所以是倒立的,就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与题意不符;B、平静水面上鸟巢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C、从水中花枝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花枝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与题意不符;D、故宫日冕,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与题意不符。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7某同学乘坐高铁,看到车厢内显示的车速为

25、216 千米/时。他估测车厢通过隧道用了 10秒,则隧道长度约为( )A60 米 B600 米 C2160 米 D7776 米15【分析】已知速度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 v 算出隧道的长度。解:高铁速度为 216km/h60m/s,车厢通过隧道用了 t10s,根据 v 得,隧道长:svt60m/s10s600m。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是一道基础计算题,注意速度单位的换算。8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A8:1 B4:3 C4:1 D2:1【分析】从图象中读出任意一组数据,根据 求出两物体的密度,然后得出两者的密度之比。解:由

26、图象可知,当 V 甲 1cm 3时,m 甲 8g;当 V 乙 4cm 3时,m 乙 4g,则两种物体的密度分别为: 甲 8g/cm 3, 乙 1g/cm 3,则 甲 : 乙 8g/cm 3:1g/cm 38: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比值的计算,从图象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关键。9如图所示,若想在位于凸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图中光屏未画出)得到一个烛焰清晰放大的像,那么点燃的蜡烛应置于图中的( )Aa 点 Bb 点 Cc 点 Dd 点【分析】根据题目中告诉的成像性质,结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即可确定物距的范围,即16物体所在的位置。解:由题意知,若想在位于凸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得到一个烛焰清晰放大

27、的像,光屏上得到的像是实像,即成像的情况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的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结合图示的 abcd 四点可知,a 大于 2 倍焦距,b 等于二倍焦距,c 点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要将物体置于 c 点。故选:C。【点评】灵活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中涉及的四个方面: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成像的性质;像距与焦距的关系;应用。只要告诉其中的一个方面,就可以确定其它三个方面的内容。此题中,就是告诉了成像的性质,确定了物距。10小华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另一侧的光屏移动到距凸透镜 10 厘米处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接着把光源换成蜡

28、烛,调整好相关器材的高度,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 50 厘米刻度线处,移动蜡烛到光具座的左端并点燃,再移动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中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通过移动蜡烛及光屏的位置,下列成像情况符合实际的是( )A若蜡烛放置在 10 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清晰的像B若蜡烛放置在 30 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缩小的像C若蜡烛放置在 35 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D若蜡烛放置在 45 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分析】 (1)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焦点,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焦

29、距,让平行光射到凸透镜上,调出最小最亮的光斑为凸透镜的焦点,亮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焦距;(2)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像在凸透镜的异侧。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来解答此题。17解:A、若蜡烛放置在 10 厘米刻度线处,物距 u50cm10cm40cm,满足 u2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呈清晰的像,故 A 错误;B、若蜡烛放置在 30 厘米刻度线处,物距 u50cm30cm20cm,满足 u2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 B 错误;C

30、、若蜡烛放置在 35 厘米刻度线处,物距 u50cm35cm,满足 2fu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故 C 正确;D、若蜡烛放置在 35 厘米刻度线处,物距 u50cm45cm5cm,满足 u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 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凸透镜焦距和凸透镜成像的特点,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的关系,并自己进行总结一些规律性的知识,例如通过像距和物距的大小关系来判断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来判断像的变化及像距的变化等。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1

31、分)11 (4 分)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我国海警在钓鱼岛周边海域巡航的过程中,以航船为参照物,钓鱼岛是 运动 的,若以海警为参照物,航船是 静止 的。 (选填“运动”或“静止” )【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若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改变,则静止;若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则运动。解:我国海警在钓鱼岛周边海域巡航的过程中,以航船为参照物,钓鱼岛与航船的位置发生改变,钓鱼岛是运动的;若以海警为参照物,航船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航船是静止的。故答案为:运动;静止。【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我们平时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12 (3 分)冰糖葫芦(如图)的制作方

32、法是: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待白糖 熔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为糖浆后,将山楂蘸上糖浆,等山楂上的糖浆 放出 (选填“吸收”或“放出” )热量变成固态,令人垂涎欲滴的冰糖葫芦就做好了。冰糖葫芦看上去红彤彤的,是因为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只反射 红光 。18【分析】 (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 ,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熔化吸热,凝固放热;(2)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解:(1)白糖放入锅中加热,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山楂上的糖浆由液态变成固态,发生凝固现象,凝固放热。(2)冰糖葫芦看上去红彤彤的,是因为在

33、太阳光的照射下只反射红光。故答案为:熔化;放出;红光。【点评】本题考查了冰糖葫芦制作过程中的物态变化以及物体的颜色,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13 (4 分)如图所示,F 和 F为凸透镜的焦点,P 和 P到凸透镜的距离为二倍焦距。(1)保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应将光屏向 左 (选填“左”或“右” )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的 缩小 (选填“放大”或“等大”或“缩小” )的实像。(2)若将图示装置模拟人的眼睛成像系统,成像总在光屏左侧,该种情况表明这样的眼睛是 近 (选填“近”或“远” )视眼,需要配戴一个焦距合适的 凹 (选填“凹”或“凸” )透镜才能加以矫正。【分

34、析】 (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之一。物距当 u2f 时,像距 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正常的眼睛可以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近视眼会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之前,应该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解:(1)由图中可知,蜡烛在 2 倍焦距之外,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像距 fv2f,则光屏应向左移动;19(2)由“图示装置模拟人的眼睛成像系统,成像总在光屏左侧”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的表现是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即是由于晶状体太厚,其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若想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即需要让原来的光线发散一些,由于凹透

35、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故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故答案为:(1)左;缩小;(2)近;凹。【点评】 (1)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熟练掌握规律的内容,并能够做到灵活运用。(2)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物体;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物体,不能看清近处物体。近视眼戴凹透镜,远视眼戴凸透镜。14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路程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 15 m/s;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西 运动。【分析】要求甲车的速度,需要先从图象中找出甲车的一组对应数据路程与时间,然后根据速度公式 v 算出甲车的速度;以甲车为参照物,要判断乙车向哪个方向运动,就需

36、要先判断出两车的速度关系(判断两车的速度关系可采用两种方法: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然后根据两车的速度关系以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判断出乙车的运动方向。解:由图象可知,当 t 甲 10s 时,s 甲 150m,所以甲车的速度:v 甲 15m/s;从图象来看,当 t 甲 t 乙 10s 时,s 甲 150m,s 乙 50m,因为 s 甲 s 乙 ,所以 v 甲 v 乙 ,由于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在向西运动。故答案为 15,西。20【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分析图象的能力,考查的知识包括速度的计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7、分析图象找出规律、 物理知识与图象相结合是近年来考试的一个热点。15 (3 分)图中盒装纯牛奶的体积为 2.510 4 m 3若该牛奶的密度是1.2103kg/m3,则牛奶的质量为 0.3 kg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 不变 。 (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 )【分析】 (1)根据牛奶包装袋上的商标,可以得到牛奶的体积,利用公式 mV 求牛奶的质量。(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密度的大小与物质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解:(1)包装袋上标注了牛奶的体积:V250ml250cm 32.510 4 m3,牛奶的质量:mV1.210 3kg/m32.5104 m30.3kg。(

38、2)由于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所以喝掉一半牛奶后,牛奶的密度不变。故答案为:2.510 4 ;0.3;不变。【点评】本题的一个条件隐藏在牛奶的包装袋上,要注意审题,把握细节。此题还考查了有关密度的计算及密度的特性。一定要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 知道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多少无关。本题的综合性强,并注重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性。16 (3 分)如图所示,是某液体的凝固图象,当该液体凝固后,它是 晶体 (填“晶体”或“非晶体” ) ;第 15 分钟的内能 小于 (填“大于” 、 “小于”或“等于” )第 10 分钟的内能;若 500g 该液体从 A 点降温到 B 点,

39、共放出 4.210 4 J 的热量。 【c 液4.210 3J/(kg) 】21【分析】 (1)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或凝固点;(2)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需不断放热,内能减小;(3)已知液体的质量、温度降低值、比热容,利用 Qcmt 可求得放出的热量。解:(1)由图象知,该物质在凝固过程温度保持 0不变,具有一定的凝固点,是晶体;(2)第 10min 到第 15min,该物质处于凝固过程,虽然温度不变,但需不断放热,所以内能减少。所以第 15 分钟的内能小于第 10 分钟的内能;(3)该液体从 A 点降温到 B 点,共放出热量:Qcmt4.210 3J/(kg)0.5kg(200)4.

40、210 4J。故答案为:晶体;小于;4.210 4J。【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晶体凝固图象的分析,掌握晶体凝固的特点是关键。晶体凝固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需不断放热,所以内能减小。17 (4 分)在玻璃板下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把一滴水滴在小物体正上方的玻璃板上,水滴就是一个放大镜,如果还看不清小物体,再拿一个凸透镜位于水滴正上方,调节镜与水滴间的距离,就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小物体。此时看到的是小物体的 正立 的(选填“正立”或“倒立” ) , 放大 的 (选填“放大”或“缩小” ) 虚 像(选填“实”或“虚” ) ,这个组合与 显微镜 (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 )的原理相同。【分析】

41、(1)根据小 水滴起到了放大镜的作用和透镜中间和边缘的厚薄判断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从而确定成像特点。(2)根据显微镜的工作原理解答此题: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使物镜成的实像,通过目镜再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经过两次凸透镜的放大作用,使微小的物体放大许多倍。解:因为小水滴中间比边缘厚,所以小水滴就相当于凸透镜,拿一个凸透镜位于水滴的上方,22只调节凸透镜与水滴间的距离,便能看清小物体,说明小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只是放大倍数较低,而看不清物体,凸透镜位于小水滴的正上方,小物体通过水滴成像在凸透镜

42、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对于小物体是倒立放大的虚像,小水滴相当于显微镜的物镜,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的目镜;所以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故答案为:正立;放大;虚;显微镜。【点评】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构造及原理,采用显微镜这个实例作为突破口,对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一个较高的应用,了解物镜和目镜的成像原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三、作图题18 (3 分)画出图中 S 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 P 点的光路。【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反射光线好像是由像点发出的,由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作出像点后,作出射线 SP,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再完成光路。解:过镜面作出点 S 的对称点 S,即为点光源

43、 S 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 SP 与镜面交于O 点,即为入射点(反射点) ,连接 SO 就得到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点评】发光点发出的光线,反射光线若经过特定的点,作出发光点的像点,利用数学上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迅速做出反射光线,再补出入射光线是最快最准确的方法。19 根据如图中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分析】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解:对于凸透镜,折射光线过焦点,则入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故答案为:23【点评】凸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

44、射光线通过焦点。20在图中画出与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分析】仔细观察入射光线的特点,根据凹透镜的光学特点作图。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点评】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四、实验探究21 (6 分)小敏、小颖和小青在玩荡秋千时,感到秋千往返摆动时间有规律。于是对“哪些因素决定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提出下 列猜想,小敏猜想:可能由秋千的绳长决定;

45、小颖猜想:可能由人与秋千坐垫的总质量决定;小青猜想:可能由秋千摆动幅度(摆动中人离开中心的最大距离)决定。于是进行了如图实验,一细绳一端拴一小球,一端固定,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并记录数据如表。实验 小球到固定点 小球质 摆动幅 小球往返摆动 小球往返摆动24序号 距离 l(摆长)/米量/克 度/米 20 次的时间/秒一次的时间/秒1 0.7 20 0.05 33.2 1.72 1.0 20 0.08 39.7 2.03 1.0 30 0.05 39.8 2.04 1.0 30 0.08 39.7 2.05 1.3 20 0.05 45.3 2.3请回答下列问题:(1)要完成上述实验,除如图器材

46、外,还必需的实验器材是:天平、 秒表、刻度尺 ;(2)从本次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由 摆长 决定;(3)实验发现,小球只能摆动一段时间。你认为造成小球停下来的原因可能是 受空气的阻力 ;(4)摆钟是利用本实验的原理制成的。某一摆钟变慢了,要调准它,应将摆钟的摆长调 短 (选填“长”或“短” ) 。【分析】 (1)由表中数据知,要测量时间和长度,据此分析;(2)由表中数据分析;(3)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受空气阻力,结合能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解答。(4)由表中数据,摆长越长(短) ,小球往返摆动 1 次的时间越长(短) 。解:(1)由表中数据知,要测量时间和长度,故用到秒表和刻度

47、尺;(2)由表格数据可知,只要摆长不变,无论质量和摆动幅度如何变化,小球往返摆动 1 次的时间都不变;只有摆长变化时,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才会变化,因此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由摆长决定;(3)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受空气阻力,小球克服摩擦做功,将它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散失,25造成小球停下来;(4)由表中数据,摆长越短,小球往返摆动 1 次的时间越短,故一摆钟变慢了,如果要变快,那么就得让摆动时间变短,由实验可知,需要把摆长调短。故答案为:(1)秒表、刻度尺;(2)摆长;(3)受空气的阻力;(4)短。【点评】解决此类实际问题,要结合相对应的物理方法进行分析解答。22 (6 分)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

48、变化的特点”实验中:(1)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强在烧杯中倒入热水,热水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68 (2)当水温接近 90时,每隔 1min 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图乙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 (3)小强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 A 图。 (选填“A“或“B“)(4)小强同学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 不可行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 。【分析】 (1)要正确的读数一定要先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2)液体沸腾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不变;(3)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4)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增大。解:(1)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1,所以其温度 68;(2)分析图象会发现: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3)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图 B 符合水沸腾前的现象;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