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永年县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syndromehi216 文档编号:1083192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永年县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北省永年县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北省永年县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北省永年县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北省永年县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河北省永年县一中 2017-2018 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第卷(选择题,共 60 分)本卷共 4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在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A.变形虫、水绵、香菇 B.烟草、草履虫、蓝藻C.小麦、番茄、大豆 D.酵母菌、灵芝、豌豆2.脂肪检测过程中,滴加了苏丹试剂后,再滴加酒精的目的是A.增加染色的程度 B.洗去浮色C.消毒 D.与脂肪发生颜色反应3.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积累 K+需消耗能量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

2、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4.脂质不具有的生物学功能是A.携带遗传信息 B.调节生理代谢C.储存能量 D.构成生物膜5.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三种细胞器,经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下图所示。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器甲是线粒体,有氧呼吸时葡萄糖进入其中被彻底氧化分解B.细胞器乙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肯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有关 C.若细胞器丙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将直接影响分泌蛋白的合成D.醋酸杆菌细胞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可能有甲和丙26.下列有关酶和 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固定的过程需要酶的参与B.酶的催化效率总是高于无机催化剂C.温度不会

3、影响 ATP 和 ADP 相互转化的速度D.酶只能在细胞内发挥催化作用7.甲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乙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若它们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此过程中它们放出的二氧化碳和吸入的氧气的体积比是A.1:2 B.1:1 C.2:3 D.4:38.下图表示的是某种酶作用模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模型可以解释酶的专一性 B.a 表示酶,该模型可解释酶的多样性C.a 催化 d 分解为 e、f D.该模型显示,酶在反应前后性质不变9.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膜是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双层膜结构B.核糖体主要由蛋白质和 mRNA 分子组成C.温度不影响细胞膜上蛋白质和磷脂的流动D.酵母菌的遗传物

4、质位于拟核区和质粒上10.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A.细胞的高度分化改变了物种的遗传信息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3C.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D.良好心态有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的调节功能,从而延缓衰老 1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A.纯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B.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显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C.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隐性的后代D.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和隐性的后代12.孟德尔为了验证假说正确与否,设计了A.杂交实验 B.测交实验 C.自

5、交实验 D.正交实验13.假如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癌病(R)对易感稻瘡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杆品种(易倒伏)杂交,F 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比例为 A.1/8 B.1/16 C.3/16 D.3/814.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 A.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B.同源染色体联会 C.有纺锤体形成 D.着丝点分开15.果蝇的红眼为伴 X 显性遗传,白眼为隐性性状,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

6、蝇 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16.下列关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C.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D.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17.四分体时期常会发生交叉互换,下列哪个图可正确表示交叉互换418.在显微镜下观察动物组织切片,发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有的是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一半,有的是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 2 倍,该切片取自A.人的皮肤生发层 B.家兔的骨髓C.绵羊的肝脏 D.牛的精巢19.下列

7、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 Y 染色体20.下列关于 X 染色体上显性基决定的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A.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人群中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B.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子女各有 1/2 患病C.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D.表现正常的夫妇,性染色体上也可能携带该致病基因21.噬菌体在繁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 A.噬菌体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B.噬菌体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C.细菌的核苷酸和氧基酸 D.噬菌体的氨基酸和细

8、菌的核苷酸22.赫尔希和蔡斯的工作表明 A.细菌中有 DNA,但没有蛋白质 B.病毒中有 DNA,但没有蛋白质C.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 D.遗传物质是 DNA23.已知 1 个 DNA 分子中有 4000 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 2200 个,这个 DNA 分子中应含有的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腺嘌呤的数目分别是A.4000 个和 900 个 B.4000 个和 1800 个C.8000 个和 1800 个 D.8000 个和 3600 个24.DNA 分子中,碱基对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 DNA 分子的5A.稳定性 B.多样性 C.特异性 D.变异性25.条染色单体含有一个双链的 DNA 分子,那

9、么四分体时期的一条染色体含有A.四个双链 DNA 分子 B.二个双链 DNA 分子C.二个单链 DNA 分子 D.个双链 DMA 分子26.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杂合子(Aa)连续自交若干代,子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的是27.在 DMA 复制过程中,保证复制准确无误进行的关键步骤是A.破坏氢键并使 DNA 双链分开 B.游离核苷酸与母链碱基互补配对C.配对的游离核苷酸连接成子链 D.子链与模板母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28.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准确的复制 B.能够储存遗传信息C.是 4 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 D.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29.在双链 DNA 分子中,下列哪项碱基数量

10、比因生物的种类不同而不同 A.(A+G)/(T+C) B.(A+C)/(T+G)C.(A+T)/(G+C) D.A/T30.下面是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之间关系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B.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C.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D.蛋白质的功能可以影响性状31.实验室模拟生物体内转录的必须条件是 酶 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ATP DNA 分子 信使 RNA 转运 RNA 适宜温度 适宜酸碱度A. B. C. D.32.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6A.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种基因型 B.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重组C.基因重

11、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D.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33.关于如图所示生理过程的描述中,最合理的是A.可能发生于硝化细菌细胞内B.表示噬菌体的转录和翻译过程C.图中现象也可能出现在人体细胞核基因的表达过程中D.图中两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不同34.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A.诱导染色体多次复制 B.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C.促进染色体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 D.促进细胞融合35.一对夫妇所生育的子女中,性状上差异很多,这种差异主要来自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C.环境影响 D.疾病影响36.杂交育种是培养家畜新品种的主要途径,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主要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12、 C.性状分离 D.染色体变异37.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卵细胞直接发育成的植物是单倍体B.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不是单倍体C.基因型为 aaaBBBCcc 的植物是单倍体D.单倍体植物植株矮小,其自交子代不发生性状分离38.在圆形滤纸的中央点上对叶绿体的色素滤液进行色素分离,会得到近似同心环的四个色素圈,排列在最外圈的色素所呈现的颜色及其吸收的光分别是A蓝绿光,红光,蓝紫光 B黄绿色,红光 C橙黄色,蓝紫光 D黄色,红光和蓝紫739. 关于下面概念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 是脱氧核糖 BG 是蛋白质CD 在 E 中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DF 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 E40.

13、病毒甲具有 RNA 甲和蛋白质甲,病毒乙具有 RNA 乙和蛋白质乙.若将 RNA 甲和蛋白质乙组成一种病毒丙,再以病毒丙感染宿主细胞,则细胞中的病毒具有 ARNA 甲和蛋白质乙 B.RNA 甲和蛋白质甲C.RNA 乙和蛋白质甲 D.RNA 乙和蛋白质乙第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41.(10 分)某小组为探究镁离子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将水稻幼苗分为 A、B 两组,A 组在完全培养液中培养,B 组在缺少镁离子的培养液中培养,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1)组成生物体的元素根据含量的多少可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其中镁属于 。(2)叶绿素主要分布在水稻叶肉细胞叶绿体的 上,主要吸收 (光

14、)和 (光) 。(3)该实验中的“其他条件”主要是指(至少答两项) 、 。(4)在实验过程中,若突然停止光照,则此时两组实验中 C5的含量均会 。(5)经检测,B 组幼苗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比 A 组低,原因是 。42.(10 分)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是显性,形状圆粒(R)对皱粒(r)是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黄色皱粒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 4 种表现型,对性状的统计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8(1)亲本的基因型是 。(2)在杂交后代 F1(子一代)中,非亲本类型的表现型个体占的比例是 ,其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是 。(3)F 1(子一代)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是 ,若使 F1(子一代)中黄色

15、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则 F2(子二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43. ( 14 分)下图表示利用某二倍体农作物、两个品种培育、三个新品种的过程,-表示育种过程。分析回答:(假设 A、a 控制果皮的颜色,B、b 控制果肉的甜度,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1)由图中获得称为 育种,其育种原理是 ,其中是 ,过程是 。(2)由图中获得过程称为 育种,其育种原理是 ,其中表示 技术,该育种方法优点是 。(3)由图中获得时,AAbb 所占比例为 ,由图中获得时, AAbb 所占比例为 。9(4)图中、过程常用的方法是 。(5)品种为 倍体,它接受花粉后结 (有、无)籽果实。(6)和杂交的后代正常生

16、长、传粉后,结 (有、无)籽果实。44.(共 6 分)下图是某家庭红绿色盲遗传图解。图中除深颜色代表的人为红绿色盲患者外,其他人的色觉都正常(用 B 和 b 表示) 。据图回答问题:(1)红绿色盲是 (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的 (显性或隐性)遗传病。(2)图中代 2 号的基因型是 。(3)图中代 3 号的基因型是 ,代 2 号的可能基因型是 。(4)图中第代 1 号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可能性是 。10生物参考答案15CBDAC 610ADBAD 1115DBCBB1620BBDBA 2125CDCCB 2630BBCCC3135DCABA 3640BACDB41.(10 分,除标注外,每空

17、1 分)(1)大量元素(2)类囊体薄膜 红光 蓝紫光(3)光照、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答出两项即可)(4)下降(2 分)(5)镁离子是构成叶绿素的成分。B 组培养液缺少镁离子,幼苗叶绿素合成量减少,光反应减弱,导致暗反应生成的有机物减少,同时 A、B 两组幼苗的呼吸强度相同,所以 B 组幼苗有机物的积累量低于 A 组(2 分)42.(共 10 分,每空 2 分)(1)YyRr Yyrr(2)1/4 yyrr(3)YYRr 和 YyRr 1/643.(共 14 分,每空 1 分)(1)杂交 基因重组 杂交 (连续)自交(2)单倍体 染色体变异 花药离体培养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3)1/16 1/4(4)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幼苗(5)四 有(6)无44.(共 6 分,每空 1 分)(1)性染色体 隐性(2)X BXb(3)X bY , X BXB或 X BXb(4)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ITU-T J 367-2008 IPCablecom2 presence specification (Study Group 9)《IPCablecom 2现场规范》.pdf ITU-T J 367-2008 IPCablecom2 presence specification (Study Group 9)《IPCablecom 2现场规范》.pdf
  • ITU-T J 368-2008 IPCablecom2 quality of service specification (Study Group 9)《个人间电缆通信(IPCablecom)2业务质量规范 9号研究组》.pdf ITU-T J 368-2008 IPCablecom2 quality of service specification (Study Group 9)《个人间电缆通信(IPCablecom)2业务质量规范 9号研究组》.pdf
  • ITU-T J 369-2008 IPCablecom2 E-UE provisioning framework specification (Study Group 9)《个人间电缆通信(IPCablecom)2 E-UE配置框架规范 9号研究组》.pdf ITU-T J 369-2008 IPCablecom2 E-UE provisioning framework specification (Study Group 9)《个人间电缆通信(IPCablecom)2 E-UE配置框架规范 9号研究组》.pdf
  • ITU-T J 370-2008 IPCablecom2 embedded user equipment provisioning data model specification (Study Group 9)《个人间电缆通信(IPCablecom)2嵌入式用户设备提供数据模型规范 9号研究组》.pdf ITU-T J 370-2008 IPCablecom2 embedded user equipment provisioning data model specification (Study Group 9)《个人间电缆通信(IPCablecom)2嵌入式用户设备提供数据模型规范 9号研究组》.pdf
  • ITU-T J 381-2012 Requirements for advanced digital cable transmission technologies (Study Group 9)《高级电缆传输技术要求 9号研究组》.pdf ITU-T J 381-2012 Requirements for advanced digital cable transmission technologies (Study Group 9)《高级电缆传输技术要求 9号研究组》.pdf
  • ITU-T J 382-2014 Advanced digital downstream 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television sound and data services for cable distribution (Study Group 9)《用于电缆分布的电视、声音和数据服务的先进数字下行传输系统》.pdf ITU-T J 382-2014 Advanced digital downstream 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television sound and data services for cable distribution (Study Group 9)《用于电缆分布的电视、声音和数据服务的先进数字下行传输系统》.pdf
  • ITU-T J 382-2018 Advanced digital downstream 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television sound and data services for cable distribution (Study Group 9).pdf ITU-T J 382-2018 Advanced digital downstream 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television sound and data services for cable distribution (Study Group 9).pdf
  • ITU-T J 388-2010 Real-time video and audio transmission system over IP networks (Study Group 9)《基于网际协议(IP)网络的实时视频音频传输系统 研究9》.pdf ITU-T J 388-2010 Real-time video and audio transmission system over IP networks (Study Group 9)《基于网际协议(IP)网络的实时视频音频传输系统 研究9》.pdf
  • ITU-T J 41 FRENCH-1988 CHARACTERISTICS OF EQUIPMENT FOR THE CODING OF ANALOGUE HIGH QUALITY SOUND PROGRAMME SIGNALS FOR TRANSMISSION ON 384 kbit s CHANNELS《用于在384 kbit s信道中传输的高质量模拟.pdf ITU-T J 41 FRENCH-1988 CHARACTERISTICS OF EQUIPMENT FOR THE CODING OF ANALOGUE HIGH QUALITY SOUND PROGRAMME SIGNALS FOR TRANSMISSION ON 384 kbit s CHANNELS《用于在384 kbit s信道中传输的高质量模拟.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