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细胞呼吸A 组 基础过关1.(2018 课标全国,5,6 分)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 ATP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呼吸、光合作用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影响植物细胞呼吸方式的主要因素是 O2含量,细胞呼吸方式与光照强度无关,黑暗状态下植物可进行有氧呼吸(需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厌氧呼吸),A 正确;能量在食物链上传递的过程中,一部分能量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B 正确;
2、有氧呼吸(需氧呼吸)的产物是 CO2和水,无氧呼吸(厌氧呼吸)的产物是 CO2和酒精或乳酸,C 错误;植物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有 ATP合成,有氧呼吸(需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和无氧呼吸(厌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均有 ATP 合成,D正确。2.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缺氧时,人体肌细胞产生的 CO2量大于 O2的消耗量B.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C.在炎热环境中,细胞呼吸将显著减弱以减少产热D.透气的创可贴可防止伤口细胞因长时间缺氧而坏死答案 B 缺氧时,人体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为乳酸,A 错误。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释放能量,一部分以热能散
3、失,一部分存储在 ATP 中,B 正确。在炎热环境中,主要通过散热来调节体温平衡,细胞呼吸不会显著减弱,C 错误。透气的创可贴可防止厌氧菌特别是破伤风芽孢杆菌的繁殖,避免伤口感染,D 错误。3.下列关于人体细胞需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化分解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B.丙酮酸在细胞溶胶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C.第一阶段完成后,ATP 和丙酮酸只含有葡萄糖中的部分能量D.第一、第二阶段为第三阶段顺利进行直接供能2答案 C 人体需氧呼吸是利用氧气将细胞内的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的过程,其分解的有机物主要是葡萄糖,还可以是葡萄糖以外的其他有机物,A 错误;
4、丙酮酸在线粒体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还原氢,B 错误;第一阶段完成后,ATP 和丙酮酸只含有葡萄糖中的部分能量,葡萄糖中的另一部分能量转化成热能散失,C 正确;第一、第二阶段为第三阶段顺利进行提供还原氢,D 错误。4.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菌能进行过程和或过程和B.所有活细胞的细胞溶胶都能进行过程C.ATP/ADP 的值增加会降低过程的速率D.乳酸菌进行过程和过程时均产生H答案 D 过程和为需氧呼吸,过程和为厌氧呼吸,酵母菌为兼性厌氧菌,能进行过程和或过程和,A 项正确;所有活细胞均能进行细胞呼吸,细胞溶胶中都能进行过程,B 项正确;ATP/ADP 的值增加会反
5、馈抑制过程,降低过程的速率,C 项正确;乳酸菌进行过程时产生H,进行过程时消耗H,D 项错误。5.下列关于细胞厌氧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乳酸菌能进行厌氧呼吸,氧气对乳酸菌有毒B.细胞通过厌氧呼吸可以快速地利用葡萄糖产生 ATPC.肌肉细胞进行厌氧呼吸时丙酮酸被丙酮酸脱氢酶还原成乳酸D.人体细胞厌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运至肝脏再生成葡萄糖属于吸能反应答案 C 肌肉细胞进行厌氧呼吸时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下,被 NADH 还原成乳酸,而不是被丙酮酸脱氢酶还原,C 错误。6.某植物器官的呼吸强度(用 CO2释放量表示)与 O2吸收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正确的是( )3A.a 点时释放的 CO2全
6、部是厌氧呼吸的产物B.a 点时细胞呼吸的产物中有乙醇C.b 点时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 CO2释放量相等D.O2浓度越低,呼吸强度越小答案 B a 点时既有需氧呼吸又有厌氧呼吸,故 A 错误;a 点时有酒精发酵,故 B 正确;b 点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和氧气的吸收量相等,说明此时只进行需氧呼吸,故 C 错误;从曲线来看,随氧气浓度的增大,呼吸强度先减小后增大,故 D 错误。7.“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下图表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 段为需氧呼吸,bc 段为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cd 段为厌氧呼吸B.运动
7、强度大于 c 后,产生大量乳酸,将导致血浆 pH 持续降低C.乳酸在肝脏中再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厌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其余储存在 ATP 中答案 C 人体细胞进行需氧呼吸时消耗的氧气量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相等,不产生乳酸,而进行厌氧呼吸时产生乳酸但不消耗氧气。分析图中曲线可知,ab 段乳酸含量基本不变但氧气消耗率升高,说明此时为需氧呼吸;bc 段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率都升高,说明此时为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cd 段氧气消耗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乳酸含量继续升高,说明此时为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A 错误。运动强度大于 c 后,产生大量乳酸,但由于血浆中缓冲物质的缓冲作用
8、,血浆 pH 仍能保持相对稳定,B 错误;厌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在肝脏中再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C 正确;厌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其余储存在乳酸和 ATP 中,D 错误。8.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需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少量转移到 ATP 中B.细胞呼吸产生 CO2的场所是线粒体C.与电子传递链有关的酶均镶嵌在线粒体内膜上4D.乳酸再转变成葡萄糖的过程是放能反应答案 D 需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量能量转移到 ATP 中,A 正确;人体细胞厌氧呼吸不能产生二氧化碳,需氧呼吸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其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B
9、 正确;在需氧呼吸第三阶段,与电子传递链有关的酶均镶嵌在线粒体内膜上,C正确;葡萄糖产生乳酸的过程释放了少量的能量,说明乳酸再转变成葡萄糖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属于吸能反应,D 错误。9.下列细胞中,其厌氧呼吸过程会产生乳酸的是( )A.密闭塑料袋中苹果的细胞B.用于酿酒的酵母菌C.剧烈奔跑时的马骨骼肌细胞D.浇水过多的玉米根部细胞答案 C 密闭塑料袋中苹果的细胞厌氧呼吸产生的是酒精和二氧化碳,A 错误;酵母菌厌氧呼吸产生的是酒精和二氧化碳,B 错误;剧烈奔跑时的马骨骼肌细胞厌氧呼吸产生的是乳酸,C 正确;浇水过多的玉米根部细胞厌氧呼吸产生的是酒精和二氧化碳,D 错误。10.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
10、述,正确的是( )A.高等植物进行需氧呼吸,不能进行厌氧呼吸B.种子库中贮藏的风干种子绝对不进行呼吸作用C.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不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D.有机物是否彻底氧化分解是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主要区别答案 D 高等植物可以进行需氧呼吸,也可以在缺氧的条件下进行厌氧呼吸,A 错误;种子库中贮藏的风干种子仍可进行呼吸作用,只是呼吸作用弱,B 错误;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进入线粒体进行需氧呼吸第二阶段,C 错误;有机物是否彻底氧化分解是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主要区别,D 正确。11.下列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中运用的实例中,正确的是( )A.蔬菜水果的储存尽量保持低温、无氧
11、B.农田适当松土改善根部细胞氧气供应C.泡菜坛初期不密封促进乳酸菌繁殖D.包扎伤口选用完全不透气的胶布密封答案 B 水果贮藏保鲜时的条件:零上低温(抑制酶的活性)、低氧(抑制厌氧呼吸)、高CO2浓度(抑制需氧呼吸);零下低温使得水果细胞因结冰而冻坏;无氧时,水果厌氧呼吸积累5较多的酒精而损害细胞,使水果品质下降,因此在低温、低氧、高 CO2、适宜的湿度条件下,最有利于水果保鲜,是最佳贮藏条件,A 错误;对于板结的土壤及时进行松土透气,可以使根细胞进行充分的需氧呼吸,从而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对无机盐的吸收,B 正确;乳酸菌只能进行厌氧呼吸,所以泡菜坛初期不密封会抑制乳酸菌的繁殖,C 错误;包扎伤口
12、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为了防止伤口处厌氧菌生存和繁殖,D 错误。12.下图表示某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 CO2释放和 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 1224 h 期间,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是需氧呼吸B.曲线相交时,需氧呼吸速率与厌氧呼吸速率相等C.从第 12 h 到胚根长出期间,萌发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相对不变D.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的需氧呼吸速率明显升高答案 D 1224 h 期间,CO 2释放量大于 O2吸收量,此时厌氧呼吸强度大于需氧呼吸强度,A错误;曲线相交时,CO 2释放量等于 O2吸收量,此时种子只进行需氧呼吸,B 错误;种子萌发过程中,当胚根未长出时,种子不
13、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呼吸作用还要消耗有机物,因此有机物总量下降,C 错误;从图看出胚根长出后,耗氧量迅速增加,说明种子的需氧呼吸速率明显升高,D 正确。B 组 能力提升1.下图为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据图可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都可在酵母菌细胞中进行B.呼吸酶在反应过程中形态结构保持不变C.组成电子传递链的 3 种蛋白质复合体都位于线粒体内膜D.过程是在同种酶的催化下完成的答案 C 据图分析,表示需氧呼吸,表示产生酒精的厌氧呼吸,表示产生乳酸6的厌氧呼吸,酵母菌厌氧呼吸产生的是酒精,所以其可以进行的是过程,A 错误;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形态结构保持不
14、变,但是在反应过程中需要与反应底物结合,形态结构会发生改变,B 错误;组成电子传递链的 3 种蛋白质复合体都位于线粒体内膜,C 正确;酶具有专一性,过程是在不同种酶的催化下完成的,D 错误。2.将酵母菌破碎离心后获得细胞匀浆(含各种细胞成分)、悬浮液(含细胞溶胶)和沉淀物(含线粒体)。现设置甲、乙、丙三组实验,各加入上述三种中的某一种(设为 X、Y、Z),具体如下:甲组,葡萄糖溶液+无菌水+X;乙组,葡萄糖溶液+无菌水+ATP+Y;丙组,葡萄糖溶液+无菌水+氧气+Z。各装置中各物质剂量均适宜,实验条件合适。检测三组实验中有无 CO2产生。(注: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厌氧呼吸会受到抑制)。下列有关
15、叙述错误的是( )A.本实验中加入三组实验中的 X、Y、Z 应该都是悬浮液B.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抑制酵母菌厌氧呼吸的因素是氧气还是 ATPC.本实验的各装置中不加细胞匀浆是为了排除需氧呼吸的干扰D.本实验的唯一自变量应是加入三个装置中的酵母菌提取物质(X、Y、Z)的种类答案 D 根据三组实验装置设计可知,区别在于 ATP 和氧气的使用,可用来探究抑制酵母菌厌氧呼吸的因素是氧气还是 ATP,B 项正确;由于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溶胶,葡萄糖不能直接在线粒体中发生反应,且实验设计要保证单一变量,所以 X、Y、Z 三种物质相同,都应是细胞溶胶,即悬浮液,A 项正确,D 项错误;本实验为探究抑制酵
16、母菌厌氧呼吸的因素是氧气还是 ATP,所以不能用细胞匀浆,否则无法判断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需氧呼吸产生的还是厌氧呼吸产生的,故 C 项正确。3.如图表示人体细胞需氧呼吸的过程,其中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和都是线粒体的组成部分B.中产生的乙多于中产生的乙C.和中都能产生 ATP,而中不能D.若人体细胞缺少 O2,则中会产生酒精答案 B 代表细胞溶胶,代表线粒体基质,代表线粒体内膜,甲代表丙酮酸,乙代表H。7细胞溶胶不是线粒体的组成部分,A 错误;需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的H多于第一阶段产生的H,B 正确;需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能产生 ATP,C 错误
17、;若人体细胞缺少 O2,则细胞溶胶中会产生乳酸,D 错误。4.呼吸熵(RQ=CO 2释放量/O 2吸收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 O2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如图表示某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 O2浓度下的 O2吸收量和 CO2释放量。根据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点时,呼吸熵为 1,说明该植物器官只进行需氧呼吸B.该植物器官细胞呼吸过程中可能有非糖物质氧化分解C.A 点时,产生 CO2的场所是细胞溶胶或线粒体基质D.B 点时,厌氧呼吸强度最低,最适合储藏该植物器官答案 B O 2的吸收量表示需氧呼吸吸收 O2的量,CO 2的释放量表示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释放 CO2的量。C 点时,
18、呼吸熵为 1,C 点之后 O2吸收量大于 CO2释放量,说明细胞呼吸过程中可能有非糖物质氧化分解,则该器官在 C 点时可能有非糖物质氧化分解消耗氧气,说明不是只进行需氧呼吸,A 错误、B 正确;A 点时,植物只进行厌氧呼吸,产生 CO2的场所是细胞溶胶,C错误;B 点时,厌氧呼吸强度并非最低,但此时 CO2释放量最少,最适合储藏该植物器官,D 错误。5.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需氧条件下产生的 ATP 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如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图中 A 代表细胞膜上的载体蛋
19、白B.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会形成五碳糖进而合成脱氧核苷酸作为 DNA 复制的原料C.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需氧呼吸D.若要研制药物抑制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不宜选为作用位点答案 C 分析题图可知,葡萄糖通过细胞膜上的 A 被细胞吸收,A 为运输葡萄糖的载体,A 正8确;分析题图可知,葡萄糖进入细胞后通过途径形成五碳糖,五碳糖参与脱氧核苷酸的形成,进而为 DNA 分子复制提供原料,B 正确;该图表示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的呼吸过程,图中癌细胞通过过程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是需氧呼吸过程,通过过程呼吸产生乳酸是厌氧呼吸过程,因此,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
20、吸,C 错误;过程是癌细胞和正常细胞都具有的代谢途径,因此要研制药物抑制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不宜选为作用位点,D 正确。6.所有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都只能氧化分解葡萄糖B.人剧烈运动时骨骼肌能同时产生乳酸和 CO2C.糖类分解释放的能量大部分都储存到 ATP 中D.细胞呼吸的产物 CO2都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答案 B 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都能氧化分解葡萄糖,并不是只能分解葡萄糖,A 错误;人体剧烈运动时能够同时进行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需氧呼吸能够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厌氧呼吸产生乳酸,B 正确;糖类分解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
21、的形式散失了,少部分储存到 ATP 中,C错误;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有细胞溶胶和线粒体,D 错误。7.图甲是细胞内部分生命活动示意图,其中表示生理过程,A、B、C、D 表示生命活动产生的物质。图乙是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 CO2释放量和 O2吸收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图甲中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填数字),A 表示 ,D 表示 。产生能量最多的生理过程是 (填数字)。 (2)图乙中只完成图甲中生理过程的氧浓度是 。图乙中最适合储存水果或蔬菜的氧浓度是 。 (3)氧浓度为 b 时,植物细胞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需氧呼吸的 倍。 答案 (1) 丙酮酸 乳酸 (2)d c
22、(3)5解析 (1)图甲中生理过程为呼吸作用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溶胶中;生理过程为需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生理过程为需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9内膜上,其产生的能量最多;生理过程为厌氧呼吸第二阶段。A 物质为丙酮酸,B 物质为H,C物质为乙醇,D 物质为乳酸。(2)图乙中氧浓度为 a 时,该器官没有吸收 O2,只有 CO2生成,因此植物细胞只进行厌氧呼吸;氧浓度为 d 时,O 2吸收量和 CO2释放量相等,植物细胞只进行需氧呼吸;氧浓度为 b 和 c 时,CO 2的释放量大于 O2的吸收量,则植物细胞同时进行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氧浓度为 c 时,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
23、放的 CO2的量最少,故 c 是储存水果或蔬菜的最佳氧浓度。(3)氧浓度为 b 时,O 2吸收量为 3,则需氧呼吸产生 CO2的量为 3,厌氧呼吸产生 CO2的量为 5。根据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化学反应式可知,植物细胞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需氧呼吸的 5 倍。8.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的研究。图中刻度玻璃管可以用来读取液面的高度(假设水压对气体体积变化的影响忽略不计)。实验步骤:a.将 10 mL 酵母菌培养液和 10 mL 加热煮沸后冷却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加入甲、乙两个烧杯中。b.将甲、乙两个烧杯分别放入气密性完好的两个气球中,排尽空气后分别向两个气球内注入等量且适量的
24、氧气,扎紧气球保持密闭状态,再分别放入如图实验装置中。c.两组装置均放入 20 恒温水浴中。从注水口注入等量的温水,调节刻度玻璃管液面至起始刻度。d.记录实验结果。实验分析:(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 (2)实验刚开始的短时间内,两组装置的刻度玻璃管液面均不发生变化的原因分别是 。 (3)一段时间后,装有甲烧杯的装置中刻度玻璃管液面上升,原因是 。 答案 (1)酵母菌培养液是否煮沸 刻度玻璃管液面高度(2)甲中酵母菌需氧呼吸消耗的 O2和产生的 CO2相等,气球体积不变;乙中酵母菌死亡,不能10进行细胞呼吸(3)甲中酵母菌厌氧呼吸产生的 CO2使气球体积增大解析 由题意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酵母菌培养液是否煮沸,因变量是刻度玻璃管液面高度。实验刚开始,甲装置中的酵母菌进行需氧呼吸,消耗氧气与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气球体积不变,所以刻度玻璃管液面不变化;乙装置中的酵母菌已经被加热杀死,不进行呼吸作用,所以刻度玻璃管液面也不变化。一段时间后,甲装置中的酵母菌进行厌氧呼吸,释放二氧化碳,气球体积增大,刻度玻璃管液面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