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5讲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课件湘教版.pptx

上传人:testyield361 文档编号:1088165 上传时间:2019-04-08 格式:PPTX 页数:45 大小:7.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5讲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课件湘教版.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广西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5讲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课件湘教版.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广西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5讲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课件湘教版.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广西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5讲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课件湘教版.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广西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5讲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课件湘教版.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5讲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1)自然条件(2)社会经济条件 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经济效益 对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性作用。 完整而便捷的 交通运输 有利于农产品的流通和出口,促进了生产区域专门化的发展。 国家的政策与法规等。,-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1)含义: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 专业生产区 。 (2)依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和 社会经济 条件的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5-,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

2、破,真题通关,(3)美国农业带(区)的划分 乳畜带 ;小麦带; 玉米带 ;棉花带;水果和灌溉农业带;畜牧和灌溉农业带;混合农业带; 亚热带作物带 。 (4)目的:合理布局种植业和畜牧业,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5)意义:充分发挥农业 自然资源 优势,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和农业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3.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背景:由于过度 垦荒 和破坏 植被 ,引发“黑风暴”。 (2)目的:寻求适宜的 生产方式 和技术,保护 生态环境 和消费者的安全,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3)对策:发展 生态农业 、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

3、农业、“处方”农业等;制定保护 耕地 和 农业生产环境 的政策、法规和计划,推广农业 新技术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读某地区海陆分布图,完成第12题。,-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图中20 等温线表示7月份某大陆局部地区和临海地区的等温线分布,虚线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走向。其中能正确表示各地区等温线弯曲方向的分别为( ) A.P1、P3 B.P2、P3 C.P2、P4 D.P1、P4 2.图中A地区种植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气候冷湿 B.水源不足 C.光照不足 D.市场狭小,答案,解析,-9-,

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与分析 (1)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确定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 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作物。 综合考虑该区社会经济条件,如区位、交通、市场等方面,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 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10-,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我国不同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对比。 一个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要依托当地的自然条件、区位条件

5、、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11-,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2-,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3)商品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问题具体表现如右上图所示。,-1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解决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a.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业的比重,各业要全面发展;重视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b.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农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走农业产业化道路。 c.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6、:改良不利于农业耕种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威胁的土地,改善水源灌溉条件,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1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d.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e.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一系列措施,治理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以及林木的乱砍滥伐等,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 f.其他一般性的发展措施,如完善交通运输建设,适用市场需求,提高农产品商品率,树立品牌意识,依靠国家优惠政策,发展绿色环保产品,等等。,-15-,知识梳理,基

7、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013浙江卷,36(1)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和美国棉花带相比,二者相似的自然条件是 、 、 。与美国棉花带相比,制约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发展的主要农业经济因素有 、 。,-1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答案 光照充足 地形平坦 生长期长等 交通运输 技术装备等 解析 归纳两个棉花产区相似的自然条件,需要从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考虑,主要包括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我国新疆棉花产区位于冲积扇上的绿洲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美国的棉花带位于密西西比平原的亚热带地区,二者在光照、地形和生长期三

8、方面具有相似性。新疆的交通运输和技术条件较美国差。,-1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1.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 ( 1 )范围:黑龙江 、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 东部。 ( 2 )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1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 3 )自然条件。 气候。,地形:包括高原、平原 和山地,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土壤:黑土 、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产。,-19-,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 4 )社会经济条件。,-20-,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农

9、业布局特点 ( 1 )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 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 农业生产方式 的不同。 ( 2 )主要农业生产区域。,-21-,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耕作农业区。,林业和特产区:D大兴安岭 、E小兴安岭 、F长白山 。 畜牧业区:西部高原 、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3.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 1 )地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三江平原 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 2 )突出特点:大规模机械化 生产;地区专业化 生产。,-22-,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4.农业发展方

10、向 (1)东北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2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东北地区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2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5-,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农业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集中地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劳动,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面积的土地上获得高额产量和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下图为我国黑龙江省各地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区域差异分布图。据此完成第13题。,-2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黑龙江省土地利用( ) A.中部地区集约程度最高 B.东部地区基本集约 C

11、.比较集约的地区以水稻种植为主 D.高度集约的地区经济效益高 2.图中甲地区土地利用集约水平一般的主要原因有( ) 纬度高,气候寒冷 地处山区,以林业为主 降水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交通落后,距市场远 A. B. C. D. 3.提高图中乙地区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合理措施是( ) A.增加农药、化肥的施用量 B.毁林开荒,增加耕地面积 C.实行土地流转,提高机械化水平 D.建造大棚,改变气候条件,答案,解析,-2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常考问题释疑 (1)三江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冬季地下有季节性的冻土层,地表水难以下渗;地处

12、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 (2)东北地区大米品质优良的原因:一年一熟,水稻生长期长;昼夜温差较大,夏季光照充足;冬季寒冷漫长,病虫害少,农药使用量小;开发历史晚,人口稀少,环境优良。 (3)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的优势条件:耕地面积广大,粮食总产量大;地形平坦、耕地集中连片,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人均耕地面积大,商品率高。 制约因素: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单产低。,-2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东北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29-,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015浙江卷,78)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

13、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完成第12题。,-30-,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 ) A.甲地海拔较高 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 C.丁地地势低平 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 2.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 ) 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增加耕地面积 增加农业资金投入 改变耕作制度 A. B. C. D.,B,B,-31-,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思维流程 第1题:,-32-,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第2题:三江平原作物一年一熟是由 积温 决定的,为实现农业大规模经营而改

14、变耕作制度不现实,错;目前三江平原的草甸、沼泽大多已被开发成 耕地 ,因此要加强湿地保护,不可能通过增加 耕地面积 扩大生产规模,错;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可以获得 大规模经营 的土地条件,对;增加农业资金投入,能为农业大规模经营提供支撑,对。综合分析,B项正确。,-3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3.2018天津卷,14(3)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京、津、冀在协同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如下图文字所示),-3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河北省为落实“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的定位,因地制宜采取了相应措施。 为保护生态环境,河北省的山

15、区和平原地区在农业方面应分别采取何种措施?,答案 山区:扩大林业比例(建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 平原地区:发展节水农业(发展生态农业;保护湿地;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解析 河北省作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的生态定位,应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采取不同的措施。山区应围绕改善生态环境为中心,大力植树造林,保护植被等;平原地区应围绕发展生态农业为中心,保护水资源和湿地,减少农业污染等。,-35-,知识梳理,基础反馈,真题通关,我国的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 1.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源硬约束日益加剧,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的任务更加艰巨。 (2)“靠天收粮、靠天

16、养畜”的局面尚没有根本扭转,农业综合生产力比较低,农业生产波动较大。 (3)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与居民消费快速升级不相适应;种养结合不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加工水平和转化增值率偏低,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 (4)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生态系统退化明显,建设生态保育型农业的任务更加艰巨。,-3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真题通关,2.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3.我国的粮食安全 (1)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 随着人口增加、城镇化推进,粮食需求量刚性增长; 人多地少水缺的国情制约着粮食生产潜力的挖掘; 种粮效益持续偏低影响农民种

17、粮积极性; 受国际粮食价格的影响日益加深。,-3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真题通关,(2)解决我国粮食安全的途径。 “藏粮于地”:a.稳定面积:坚守18亿亩(1亩约为666.7平方米)耕地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b.提高地力: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大幅度提升耕地质量。 “藏粮于技”: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和提升品质。a.加快新品种繁育,力争在种业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b.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c.集成推广应用综合技术。 “藏粮于民”:调动农民种粮储粮积极性和提升农民素质,完善粮食生产支持保护政策体系,保证农民种粮合理收益。,-3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真题通关,4.我国

18、农业综合开发分布示意图东北商品粮基地 黄淮海商品粮棉畜基地 长江 中游平原商品粮油基地 华南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黄土高原农业果业基地 西部畜牧奶业基地,-39-,知识梳理,基础反馈,真题通关,中部粮食主产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省,土地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0.69%,耕地总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4.06%,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的30%以上,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该区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有明显优势。读中部粮食主产区分区图(图甲)及各区耕地等别结构图(图乙),完成第13题。,-40-,知识梳理,基础反馈,真题通关,甲,乙,注:根据中国耕地

19、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成果,将中国耕地划分为115等,1等地质量最好,15等地质量最差。,-41-,知识梳理,基础反馈,真题通关,1.图甲中耕地质量最优的地区是( ) A.黄土高原区 B.黄淮海区 C.长江中下游区 D.四川盆地区 2.图乙反映出四川盆地区和云贵高原区的耕地面积较小,主要原因是( ) A.地处偏远,农业技术落后 B.地表崎岖,平地面积小 C.地表岩石裸露,无法耕作 D.人口少,土地资源无力开发 3.图甲中有一区域的耕地质量最差,为提高该地区的耕地质量,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种植耐旱作物 B.全部施用农家肥 C.修建水平梯田 D.大规模更换表土,答案,解析,-42-,知识梳理,

20、基础反馈,真题通关,(2017江苏卷改编,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粮食供需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图1为2012年中国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区域粮食供需状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图2为20052013年江苏省人口变化与粮食增产关系图。,图1,图2,-4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真题通关,(1)与全国高余粮区相比,简述高缺粮省市的主要分布区域及其形成原因。保障高缺粮地区粮食供给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2)据图2,简述江苏省人口变化粮食增产关系的主要区域差异。 (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粮食的品质。江苏不少农业示范区推广种植有机大米,试分析种植有机

21、大米的有利条件。,-4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真题通关,答案 (1)分布区域:长江以南沿海地区、京津地区。形成原因:人均耕地少,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措施:粮食的跨区域调配;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单产。 (2)苏南人口增长快,粮食增产慢;苏北人口负增长,粮食增产快。 (3)市场需求大;技术水平高;生态环境好;政策支持。(任答三点) 解析 第(1)题,据图1概括高缺粮省市的主要分布区域;结合区域特征,从人均耕地、农业种植结构等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针对形成原因,从提高单产、粮食调配的角度找出保障高缺粮地区粮食供给的主要措施。第(2)题,根据图2,结合苏南、苏北人文特征的差异,归纳江苏省人口变化粮食增产关系的主要区域差异。第(3)题,江苏种植有机大米的有利条件可从市场需求、技术、生态环境和政策等方面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