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及科普文课件.pptx

上传人:twoload295 文档编号:1089039 上传时间:2019-04-08 格式:PPTX 页数:135 大小:3.8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及科普文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课标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及科普文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课标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及科普文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课标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及科普文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课标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及科普文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 传记及科普文,-2-,-3-,-4-,考向标传记作为实用类文本的重要内容之一,2017年以前曾以选考内容出现在试卷中,且是考生答题的首选文本;2017年课标卷三套试题均没有出现传记阅读。科普文阅读只在考试说明中提及,课标卷没有进行相应考查。通观前两年的传记考查情况,选文多是中国现当代在治学、科研、文化传承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物的自传或评传;概括传主形象、品格、成就及成因,分析传记手法,探究传记的有关问题等,是常考点。,-5-,把握文本特点,三步法解答综合选择题 一、传记阅读 阅读传记,主要是梳理传主的人生经历、事迹贡献、价值地位和个性品质、社会评价等,并分析传主人生、事业

2、等各个方面取得成就或遭遇失败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以及家庭和个人原因。从命题特点看,传记的命题均牵涉全篇。因此,读懂传记的基本要求是从整体把握,梳理、筛选、整合出文本内容。 1.明确写作对象,把握传主经历 明确传记的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及其相互关系。同时,任何一个人的个性禀赋、思想观念、志趣追求都必然会受到所处的特定时代与成长环境等方面的影响。阅读传记作品,应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通过梳理传主生平经历的基本事实,准确把握影响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立体地了解传主的为人,客观公允地评价传主的思想、品格与功过。,-6-,2.厘清文本思路,关注典型事迹 厘清传记的行文思路和线索,梳理出传主的人

3、生经历、人生轨迹。按照传主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依照或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依次将时间、事迹、背景等内容梳理出来,整理出行文思路。 传主一生经历的很多,要筛选出“事”,即传主有哪些“事迹”“行为”“贡献”“成就”“经验”等。记述传主时,典型事件(事迹)是关键,能够反映传主的主要功过,并能显示有关的历史进程及特点。在典型事件的叙述中,着力刻画传主的言行细节,鲜活地再现传主神态、心理,塑造出传主丰满的形象。,-7-,3.聚焦人物特点,分析艺术手法 要清楚文本传达了传主什么样的思想、观点、品质等,除了事件,还要抓住文本中作者或他人的评论性语句,分析传主的思想行为,挖掘其精神内涵,评价其对

4、社会和历史发展的作用,从而明确传主是怎样一个人,具有哪些特点,进一步把握文本的写作意图。 传记一般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抒情和议论;在表现手法上,传记一般会用到首尾照应、正侧相映、详略得当、叙议结合、对比衬托、环境渲染、细节勾勒等手法;在修辞运用上,传记常会用到引用、对比、比喻等方法。 4.结合创作意图,体察作者情感 作者刻画传主形象,往往有自己的创作意图,寄寓着自己的情感倾向,为此,阅读传记,应在把握传主事迹、明确传记手法的基础上,体察作者的创作意图,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8-,二、科普文阅读 1.关注标题,捕捉文章话题 通过标题可以知道文章的说明对象及核心内容。科普文的标题往往会点明介绍

5、对象,有时也可兼有它的特点、作用、意义、价值等。 2.总览文本,关注文本特征 掌握结构特点。科普文的总体结构通常分为三部分,即引出说明对象、详细解说对象(主体部分)、总结说明对象。说明文主体部分的段落、层次之间的结构形式一般又有并列式、承接式、递进式、总分式等。 理清说明顺序。主要有空间、时间、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又包含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局部、从概括到具体、从总说到分说、从现象到本质、从特点到用途等。,-9-,3.微观勾勒,搜索关键信息 勾勒关键词。简单勾画,并且勾画可能在选项中出现的考查的词,以及对答题有用的关键词。尤其是一些修饰词(“已经”“将要”“或许”“可能”“都”“或

6、许”等)、关联词(命题者常常在关联词语的运用方面设置障碍)、否定词(多重否定的考查)。 用好找、比、判断。可根据题干确定选项的大致范围,开始找与选项相对应的句子,然后再进行合理的想象、推理及判断。比较时重在关注意思、关注逻辑关系。推断时,切不可只凭主观臆断,一定要找到确切的根据,找到合理的解释。,-10-,读文示范 高考文本 (据考试说明样题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吴文俊的数学世界 吴文俊小学时成绩平平,也没有显示出独特的数学才华,初中时数学甚至得过零分,高中时最喜欢的是物理而非数学,但他从小就对读书有浓厚兴趣,初中时国文成绩一直不错。尽管高三时物理得了满分,但教物理的赵贻经老

7、师却看出了他的数学潜力,力荐他入数学系。正始中学决定,吴文俊必须报考数学系,才能得到每年一百块大洋的奖学金,加之他父母又不放心独子离开上海,吴文俊就进了上海交大数学系。所谓“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吴文俊向来是以兴趣为先导来读书的。因为他对物理有兴趣,甚至一度想要转系。是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11-,1940年,吴文俊从交大毕业,先后在育英中学、培真中学担任数学教员,直到1946年见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陈省身,他才由一个普通的中学数学老师成为数学研究所的专业研究员。对于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他的学生高小山总结说:“吴先生做拓扑研究,一

8、下子就能抓住核心问题,为代数拓扑学的兴起做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他从事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极其敏锐地看出了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他的研究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汲取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养分。使用吴先生的方法,几乎所有数学定理的证明,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从而让人类把精力放到更加宏观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12-,对吴文俊来说,虽然最初选择数学是被动的,但综观其一生,数学已逐渐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从事数学研究,吴文俊特别强调数学思维。他说:“要创新,就要独立思考,就不能总是跟着人家亦步亦趋,当然开始的时候参考借鉴也是必要的。牛顿就说过,他之所以获得成功,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远。所以不

9、能忽略学习,可是除了学习之外,还要能够独立思考,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是,数学就要靠下一代、下下代在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中华民族才可以得到复兴。”吴文俊自己的经历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在数学上的一系列成就,特别是他运用机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发现了数学的不同侧面,并建立了新的模式,这全得益于他的独辟蹊径。,-13-,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我国中学生多次在国际奥数竞赛中获奖,被当作我国数学教育成功的证明,但吴文俊更赞同丘成桐的观点:“奥数应该是一种建立在兴趣之上的研究性、高层次学习,中国的奥数学习过分关注海量题目,直接与考试、竞赛挂钩,对系统学习数学不利。作为基础学

10、科,应着重引导学习的兴趣,不应当过分追求功利。”吴文俊同样清醒地认识到:“竞赛获奖固然可贵,但也不能看得过重。因为它不能代表学生对数学的深度理解,也不能有效地训练数学思维。”他认为,数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学的思维方式。,-14-,有人曾揶揄数学家迂腐,吴文俊不但不迂腐,而且兴趣广泛,内心充满童趣。他说:“我是个想怎样就怎样的人,想玩就玩,想工作了就会安安静静地工作,从不多想。”他喜欢看电影、读历史小说,也喜欢看围棋比赛。老伴说他“贪玩”,他却说:“读历史书籍、看历史影片,帮助了我的学术研究;看围棋比赛,更培养了我的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15-,吴文俊37岁时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四

11、十多年后,他再次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如此长的学术生命,在数学界是非常罕见的。当记者提出疑问时,吴文俊反问道:“我为什么不能保持这么长的学术生命?”在他看来,学术生命是能够终生保持的,很多人做不到,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应该自我反省。他特别强调研究数学要下扎实的功夫。他说:“外国许多数学家,尽管有的我非常佩服,可是我并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法。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具体分析,一切以事实为主。这是我主要的想法。” (摘编自柯琳娟吴文俊传),-16-,相关链接 1974年,吴文俊转向中国数学史研究,从中得到启发,开创了具有中国传统数学特点的数学机械化之路。他提出的“吴方法”,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

12、代数学基于“计算”的传统,与通常基于逻辑的方法根本不同,首次实现了高效的几何定理自动证明。国际机器证明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S.穆尔说:“在吴文俊之前,机械化的几何定理证明处于黑暗时期,而吴的工作给整个领域带来光明。”(黄婷、邱德胜数学大师:华罗庚、陈省身、吴文俊) 一般说来,吴教授的工作,都是独辟蹊径,不袭前人,富有创造性的。(陈省身为吴文俊颁发杰出科学家奖时的评语),-17-,读文支招 1.把握传主经历 小学(成绩平平)初中(数学甚至得过零分)高中(最喜欢物理而非数学,但物理老师看出其数学潜力,力荐他入数学系)大学(曾想转入物理系,数学老师武崇林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之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

13、力) 在中学任教遇见恩师陈省身(影响吴文俊的一生,使之由数学老师成为数学研究所的专业研究员) 37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四十多年后再次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如此长的学术生命,在数学界是非常罕见的),-18-,2.关注典型事迹 第段:吴文俊数学研究方面。从事数学研究,特别强调数学思维。认为“开始的时候参考借鉴也是必要的”“可是除了学习之外,还要能够独立思考,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是,数学就要靠下一代、下下代在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中华民族才可以得到复兴”。 第段:吴文俊数学基础教育方面。赞同丘成桐的观点,认为奥数不应当过分追求功利,应当着重引导学习的兴趣,有效地训练数学思维。

14、第段:吴文俊的品质精神。兴趣广泛,内心充满童趣。,-19-,3.分析艺术手法 这是一篇评传,作者采用叙评结合的手法,先概要叙述了传主的主要人生经历,然后就传主在数学研究、数学思想和精神品格方面的成就与表现展开评论。文中既有直接引用的传主的语言,也有引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客观真实地塑造了传主形象。 4.体察作者情感 传记记载了吴文俊教授的突出成就,表达了对这位卓越数学家的崇高敬意。,-20-,三、三步法解决综合选择题 第一步,找准选项信息源 先浏览选项内容,回到文本,逐段细读,落实选项的命题区间。有的选项,可能是对文本中几个区间相关信息的概括,要注意全部找出,准确把握信息源。 第二步,细比选项

15、与文本 由于传记综合选择题的考查重点是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理解、分析,因此可用“比对”的方法,将选项表述与原文信息细加比对,注意范围、程度、依据或结论是否与原文一致,注意发现以偏概全、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已然未然等问题。,-21-,第三步,结论推断要深析 有些选项是基于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或推断,这类选项需要进一步进行分析判断。一般来说,在与原文的比对中可以解决大部分选项的问题,深析的只是极少数选项。故第二步和第三步有时可以合并进行。图示如下:,-22-,例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吴文俊大学毕业后,曾当过六年中学数学教师,是恩师陈省身帮他走上数学研究的道路,从而彻

16、底改变了他的命运,这说明学术前辈的提携引领至关重要。,B,比对文中“1940”“1946”“影响他一生”“成为数学研究所的 专业研究员”等关键词句,可知A项正确。,-23-,B.吴文俊从事数学研究,特别强调数学思维,认为要创新就不能总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若只参考借鉴前人的成果而不能独辟蹊径,就不可能获得成功。,从原文中“不能总是跟着人家亦步亦趋”“开始的时候参考借鉴也是必要的”“还要能够独立思考”等语句看,吴教授对创新的看法有两点:“借鉴是必要的”“还要能够独立思考”。但并不是说“若只参考借鉴前人的成果而不能独辟蹊径,就不可能获得成功”。B项无中生有。,-24-,C.在吴文俊看来,我国的奥

17、数教学方法太功利,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训练数学思维,应着重引导学生学习、探究数学的兴趣,而不是追求海量题目训练和竞赛获奖。,从原文中“吴文俊更赞同丘成桐的观点”和“吴文俊同样 清醒地认识到”两句引领的内容看,C项理解正确。,-25-,D.吴文俊不仅具有扎实功底、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而且学术视野开阔,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独辟蹊径,因而他能够在数学研究上取得举世公认的创造性成果。,从文章第段和“相关链接”的内容看,“扎实功底”“全局观念” “战略眼光”“独辟蹊径”“取得举世公认的创造性成果”等评价 性表述正确。,-26-,例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在上海交大读书

18、期间,吴文俊因为对数学不感兴趣,曾一度想转到物理系,后来遇见一位高明的数学老师武崇林,他才打消了转系念头。,B,通过比对可以看出,“对数学不感兴趣”无中生有,文中只是说 “对物理有兴趣,甚至一度想要转系”,并且文中有“吴文俊向来 是以兴趣为先导来读书的”这个大前提,因此该处表述错误。,-27-,B.吴文俊清楚地看到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提出了用计算机实现数学定理证明的方法,做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B项来源于两段信息,从这两段信息的表述看,B项正确。,-28-,C.吴文俊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期待着未来的中国数学家开拓创新,取得巨大成就,从而实

19、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吴文俊谈到“创新”的问题,是因为他“特别强调数学思维”,并 非因为“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期待着未来的中国数学家开拓创新,取得巨大成就”表述也 不严密,原文是“在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29-,D.外国不少数学家只靠巧思妙想研究数学,尽管名气很大,吴文俊却并不认同他们的研究成果,而是坚持用自己以客观为主的方法研究数学。,根据原文最后一段,吴文俊“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 数学的方法”,不是“不认同他们的研究成果”。,-30-,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概括分析传主事迹、贡献、品格与成因 分析概括传主事迹与形象,是传记类文本考查的一个必考点。

20、因为传记本身就是写人的,写人离不开人物事迹。对传主事迹与形象的考查,一般有三种考法:一是概括分析传主的事迹;二是概括或者分析传主形象的特点、个性或品质;三是概括分析传主个性的形成原因。,-31-,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概括分析传主事迹 题点必备知识 把握传主事迹要注意如下几点: 1.根据类型梳理 (1)自传:一般是写自己一生中重要的几件事,总结经验教训,让别人了解自己的人生道路。 (2)评传:用第三人称来写,这类传记既要描述人物生平的重大事件,又要评论人物的思想、生活和贡献,概括这类传记时,要注意作者的评价内容,这往往是答题的要点。 2.理清基本事实 事件是传记文的主体,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

21、人物写了几件事,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传记一般采用顺叙的写法,我们可以以时间流变为线索,勾勒传主的基本生命历程。,-32-,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3.分析重点事件 传记一般会围绕某一中心选取传主的几件事来重点叙述,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影响,更需要深入挖掘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事件反映出的传主的品质、精神。 4.关注情感态度 (1)传主对事件的情感态度,可通过分析传主的语言、心理、神态等细节来概括。 (2)他人的情感态度,作者往往通过对同一件事态度的反差来侧面衬托传主。 (3)作者的评价,主要体现在议论性语句中。,-33-,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备考关键能力 1.审题

22、看清设问方式,思考答题角度,-34-,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2.解题明确答题步骤,找准答题依据3.建模根据要求表述,规范术语作答 总体概括时运用“某人在某时(有时可以没有)某地(有时也可以没有)做某事”的格式;分点概括时“要点”+“要点”+“要点”。,-35-,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典题满分解构 例题(2016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

23、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36-,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9月25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37-,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

24、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列宁装”。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穿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38-,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曼谷

25、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乡棒”。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39-,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备感困惑,又备受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

26、乎还有更深的东西。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性格的内核。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40-,考

27、法一,考法二,考法三,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此后,功成名就的作家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2016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41-,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相关链接 陈忠实的白鹿原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

28、代的地位。即使与当代世界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何西来关于及其评论) 陈忠实常讲,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艺术,而是拼人格。好一个拼人格!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映。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李满星陈忠实: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 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42-,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思考角度】 第一步:从文章内容看,有关1985年陈忠实的思想变化,主要集中在自然段中。可找出相关语句。 第二步:这三段文字,根据陈忠实对自己的认识,可以

29、分为三层:认识到自己是“蓝袍先生”是“乡棒”;必须与之进行“剥离”,写出能确定自己地位的作品;多年后意识到那是自己重建自我的年份。 第三步:根据传主的自我认识过程,也可以根据分值,恰当分点表述。 【答案整合】 他意识到要像自己笔下的蓝袍先生一样接受时代的变化,在生活和思想上打开自己;他认识到必须写出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的位置;他认为自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产生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述。,-43-,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概括分析传主形象 题点必备知识 传主形象的概括与分析,是传记类文本考查的一个必考点。因为传记本身就是以写人为主,其目的就是刻画人物、表现人物。对传主形象

30、、精神品质、人格魅力的概括与分析,应注意如下三个角度: 1.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 阅读传记时要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并对这些事件、细节加以仔细思考。看事件在传主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特质等;特别要注意典型细节,典型细节往往最传神,最能打动人,给人以深刻印象,是把握传主形象的关键。,-44-,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2.传主与时代、与他人的关系 分析传主特点时,还要知人论世,即结合传主的年龄、身份、传主所处的社会背景等判断。“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是理解传记的经纬。同时还要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根据作品所陈述的与社会进程以及传主个人成长相关的重要事

31、实,把握传主形象。 3.作者对传主的态度和评价 作者在写作时,在尊重事实、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会对人物的好坏、功过等进行评价,对传主的把握也要看作者在作品中反映的对人物的态度和评价。如果是评传,要区分传记中的叙与评,把握事件与观点的关系。抓评论性、概括性的词句。,-45-,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备考关键能力 1.审题看清设问方式,思考答题角度,-46-,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2.解题明确答题步骤,找准答题依据,-47-,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3.建模根据要求表述,规范术语作答 “概括传主形象”的答题方式一般是“某某是一个的人物”或“特点+特点+特点”。 “概括分析传主形象”的答题方式一般是

32、“特点+分析”+“特点+分析”+“特点+分析”。,-48-,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典题满分解构 例题(2016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代通儒顾炎武 顾炎武从科举制度桎梏中挣脱出来后,便一改旧习,自誓“能文不为文人,能讲不为讲师”,力倡“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为了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也为了摆脱纠缠,躲避豪绅叶方恒的陷害,他以游为隐,将家事稍作安排,便只身出游。最初往来于山东、北京、江苏、浙江之间,自康熙元年起,其游踪扩至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以友人所赠二马二骡载书自随,南北往返,风尘仆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著述事业。顾炎武每到一处

33、,必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山川地理,如与平日所闻不符,-49-,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便打开书卷验证。旅途中则在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就翻书温习。据他在书后回忆,自己曾临泰山,谒十三陵,登恒山,抵太原,“往来曲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他把所搜集到的地理文献资料一分为二,将有关水利、贡赋、经济、军事部分,编为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关地理沿革、建制、山川、名胜部分,则编为肇域志。,-50-,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一部读书札记,最能代表他的严谨笃实与学术创新,也反映了他一贯不愿“速于成书,躁于求名”的治学品格。全书共三十二卷,以“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为宗旨

34、,体现了他的学术、政治思想。康熙九年初刻八卷本刊行后,他又不断增改,至康熙十五年,已得手稿二十余卷。顾炎武在该书的题记中说,他从小读书,“每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去。积三十余年,编成此书。取论语子夏之言,命名为日知录,供后人研讨。,-51-,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顾炎武把论语中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道,虚怀若谷,严于律己,注重友情。在他看来,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交友是益学进道的重要途径,古人学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所以,寻友交友构成他为学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学交友过程中,他始终推友之

35、长,虚己待人,以友为师,其高尚品格足为后世楷模。他晚年所撰广师,从学术视野、学术贡献、博闻强记、文风雅正、治学态度等方面,对同时代的十位“同学之士”加以称许。其弟子潘耒在日知录序中,盛赞其师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天下贤豪长者。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先生为通儒。,-52-,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顾炎武一生,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早年奔走国事,中年谋求匡复,即使暮年独居北方,依旧念念不忘“东土饥荒”“江南水旱”。直到逝世前,病魔缠身,他仍然以“救民水火”为己任。他主张,天生豪杰必有所任,“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正是自己的责任。顾炎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有其特定的原因,今

36、天看来固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一个旧时代的思想家和学者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面对明清交替的现实,顾炎武从历史反思中得出结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世学者将他的这一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颇有道理的。 (摘编自陈祖武顾炎武评传),-53-,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相关链接 顾炎武(16131682),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初名绛,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学问广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

37、反对空谈“心、理、性、命”,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顾亭林诗文集等。(摘自辞海第六版) 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深信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梁启超生平最敬慕顾炎武的为人,认为他不但是经学大师,而且是世人楷模。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54-,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思考角度】 第一步:文章的标题赞美顾炎武是“一代通儒”;内容围绕顾炎武的处世宗旨和治学之道展开,表现了关心国事的爱国精神和严谨治学的品格。 第二步:严谨笃实与学术创新;虚怀若谷,严于律己,注重友情;推友之长,虚己待人,以友为师;始终关注“

38、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开清代朴学风气。 第三步:答题时要紧紧扣住“经师”和“人师”两个方面,即治学和做人。概括原文顾炎武治学的艰苦经历以及他待人接物的独特之处。 【答案整合】 推重“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古训,谦虚谨慎,严于律己;经世致用,学问广博,开一代学术风气;善于推人之长,以友为师,虚怀若谷,博采众长。(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55-,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概括分析传主个性、品质、贡献、成因 题点必备知识 分析概括成因需要注意“两个角度”“三种联系” 传主个性、品质、贡献、成因的信息一般比较隐蔽,多集中在几个关键句或某些关键段中,解题时,要善于从这些关键句、关键

39、段中提取原因的信息。原因的信息有两类。一类原因由具体事情构成,姑且称为“事因”,如传主的人生抉择、具体行为选择的原因等;一类原因由事理构成,姑且称为“理因”,如传主做出巨大贡献、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理因”多见于探究题中。对于“理因”题,答题要见“事”见“理”、先“理”后“事”:先说成功的事理,再说能证明“事理”的具体事情。,-56-,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1.两个角度 任何人的成功或个性品质的形成都不是偶然的,这与个人的天赋、良好的性格、环境的影响、后天的努力等因素有很大关系,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多从个人的成长环境、天赋、努力程度等角度考虑;客观原因多从社会时代特点和别人的

40、帮助等角度考虑。,-57-,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2.三种联系 联系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了解这些重要事实可以使我们对人物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以便更立体地了解人物。 联系人物的成长经历进而感悟人物的心路历程。深刻地认识人物的成长经历并感悟其心路历程,注重分析人物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情等诸多因素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联系传主与他人的关系。主要人物的人际交往是影响他、也是组成他人生经历的重要方面,通过主要人物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其个性品质及成因,是阅读答题的一条通道。,-58-,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备考关键能力 1.审题看

41、清设问方式,思考答题角度,-59-,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2.解题明确答题步骤,找准答题依据,-60-,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3.建模根据要求表述,规范术语作答 这类题目作答,一般分点表述:环境原因(家庭、教育、时代)+个人因素(天赋、理想、追求、兴趣、毅力)+他人帮助。,-61-,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典题满分解构 例题(2016全国卷,原文吴文俊的数学世界见“整体攻略 把握文本特点,三步法解答综合选择题”中“读文示范”部分)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62-,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思考角度】,吴文俊独立思考,不蹈袭前人,不盲从权威。他

42、运用机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得益于他的独辟蹊径。他眼光独特而深邃。他兴趣广泛,视野广阔,注重人文修养。,潜心学习,师从名师使其具有扎实功底。 由相关链接材料可看出,他善于借鉴,但不蹈袭前人,敢于创新。由相关链接材料可看出,他在研究中独辟蹊径,不蹈袭前人,富有创造性。,从他的学生高小山的评价可看出,其具有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善于抓住问题的核心。,-63-,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答案整合】 不蹈袭前人,不盲从权威,能够独辟蹊径;具有扎实功底、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学术视野广阔,注重人文修养。,-64-,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徐光宪:

43、一生“扎根”稀土 马荣真 彭广舟 “科学家中有两种人,一种是工匠,还有一种是大师。前者的目光局限在具体的研究中,而后者则研究科学的哲学层面。徐光宪就是后者的境界。”徐光宪的学生严纯华院士说。 1920年,绍兴城徐家的第四个儿子出生,曾就读于政法学院的徐宜况给儿子取名“宪”,与姓、辈合起来,就是“徐光宪”。 宪,是法中最高的。,-65-,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徐光宪十几岁的时候,徐家家道中落,徐光宪在父亲的影响下,抱着想要成为一名工程师的愿望,考入了杭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土木科。杭州高工位于浙江大学西南角,与浙江省立图书馆仅一门之隔,在繁重的课程之外,徐光宪和他的同学们常常跑到图书馆去借书自习,

44、学习知识如饥似渴。,-66-,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不久,抗战爆发,杭州沦陷,杭州高工随之解散。1938年夏天,徐光宪转学至宁波高工,继续艰难的求学之路,吃、住、上课都在一座小寺庙里。1939年,徐光宪又辗转到了上海,晚上做家教谋生,白天到大学听课。为了省钱,他考取了学费最便宜而且有奖学金的交通大学。当时的交通大学一度在法租界的复旦大学教室上课,上海租界是血气氤氲的孤岛租界内的中国同胞既要承受日军刺刀的威胁和“思想战”的巨大压力,还要忍受外国人的欺辱。然而在这座孤岛内,徐光宪和同学们挤在简陋的教室里解析艰涩的化学方程式,用残留下来的仪器做实验,大家学习的热情格外高涨。在那期间,徐光宪做了大量

45、的习题,徐光宪曾说,“这些学习对我打下基本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一生受用不尽”。,-67-,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在交大的整整四年,徐光宪都是班上的第一名。大学毕业后,徐光宪以两门功课满分的成绩考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修量子化学,由于成绩特别优异,还获校聘助理。在这里,他迎来了学术生涯的第一个高峰。 1951年3月,徐光宪凭借论文旋光的量子化学理论获得博士学位,从入学到获得博士学位,他只用了短短的两年零八个月。年轻的徐光宪面前是一派锦绣前程,然而,他毅然选择了回国。 1960年,为适应国家原子能工业发展的需求,他将核燃料萃取化学作为自己新的研究方向,为打造北大技术物理系这一“核科学家的

46、摇篮”做出了历史性贡献。1972年,为扭转我国稀土工业的落后状况,他又转向稀土分离方法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一辈子搞稀土,我喜欢,把咱们宝贵的资源利用得更好,这是一种乐趣。”2009年,在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徐光宪感慨地说:“它紧紧连着我和祖国。”,-68-,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据学生们回忆,徐光宪授课细致认真,一口绍兴味的普通话,耐心细致地推导和解释问题。他总结了很多公式和公理,而且每一课都要拿出一份清楚的讲义。但是有不少学生在中学阶段学的是俄语,英语功底薄弱,徐光宪便常常督促学生加强英文文献的阅读,有时候,他还要亲自修改学生论文的英文摘要。 “文革”期间,徐光宪被打成特务,他的学生

47、也受到牵连和迫害。在一次批斗会上,他突然站起来大声说道:“我保证自己百分之百不是特务,也保证他们不是特务。”他的“顽固不化”保护了一批学生,却给自己带来了危险整整半年,他被关在北大一隅的一个小房间里,常常被提去问话到深夜,第二天一大早又要起床接受劳动改造。,-69-,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20世纪80年代中期,徐光宪创立串级萃取理论,并运用于实际生产。这一全新分离方法,使我国单一稀土产量猛增,一时间,国际单一稀土产品价格暴跌,国外的稀土垄断公司不得不减产、停产甚至破产,中国的世界稀土强国地位一举确立。 晚年的徐光宪一直呼吁保护稀土资源。2005年,徐光宪联合师昌绪等14位院士,撰写关于保护白

48、云鄂博矿钍和稀土资源,避免黄河和包头受放射性污染的紧急呼吁,两次上书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并多次深入白云鄂博地区调研,这份建议很快得到温家宝的批复。 (选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请简要概括徐光宪这一人物的主要形象特征。(6分),-70-,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参考答案 求知若渴,从小树立坚定的目标,并为之刻苦学习;热爱祖国,放弃国外的锦绣前程,毅然回国,在核燃料萃取化学和稀土工程研究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讲课细致认真,备课充分,关心学生。 解析 文章对徐光宪的经历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具体分析其形象特征时,可以从其小时候到博士毕业期间的学习经历、其回国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经历及其对学生的教诲和关爱

49、这些角度去思考,由此归纳出答案要点。,考法一,-71-,考法二,考法三,分析传记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人物传记突出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真实性主要体现在传记的选材上;文学性主要体现在叙事写人的手法上,如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细节描写的运用、引用、映衬手法等。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如评传,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因此还要注意传记中议论的作用。,考法一,-72-,考法二,考法三,传记的选材 题点必备知识 (一)从三个角度分析传记选择材料的特点 1.选材与塑造的传主形象密切相关 传记是记载人物事迹的文章,可以记载一个人的一生,也可以记载一生中的某一段,具体写哪些内容,要看作者想反映人物哪一段历史,展示人物哪一种品格,但无论写什么,必须忠于史实,并刻画出人物性格和形象,通过人物再现历史,让读者知道传主的品格和人生轨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ETSI TS 101 890-1-2002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ternet Protocol Harmonization Over Networks (TIPHON) Release 3 Technology Compliance Specifications TIPHON Profile for ITU-T H 245 P.pdf ETSI TS 101 890-1-2002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ternet Protocol Harmonization Over Networks (TIPHON) Release 3 Technology Compliance Specifications TIPHON Profile for ITU-T H 245 P.pdf
  • ETSI TS 101 890-1-2002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ternet Protocol Harmonization Over Networks (TIPHON) Release 3 Technology Compliance Specifications TIPHON Profile for ITU-T H 245 P_1.pdf ETSI TS 101 890-1-2002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ternet Protocol Harmonization Over Networks (TIPHON) Release 3 Technology Compliance Specifications TIPHON Profile for ITU-T H 245 P_1.pdf
  • ETSI TS 101 890-2-2002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ternet Protocol Harmonization over Networks (TIPHON) Release 3 Technology Compliance Specifications TIPHON Profile for ITU-T H 245 P.pdf ETSI TS 101 890-2-2002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ternet Protocol Harmonization over Networks (TIPHON) Release 3 Technology Compliance Specifications TIPHON Profile for ITU-T H 245 P.pdf
  • ETSI TS 101 890-2-2002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ternet Protocol Harmonization over Networks (TIPHON) Release 3 Technology Compliance Specifications TIPHON Profile for ITU-T H 245 P_1.pdf ETSI TS 101 890-2-2002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ternet Protocol Harmonization over Networks (TIPHON) Release 3 Technology Compliance Specifications TIPHON Profile for ITU-T H 245 P_1.pdf
  • ETSI TS 101 890-3-2002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ternet Protocol Harmonization over Networks (TIPHON) Release 3 Technology Compliance Specifications TIPHON Profile for ITU-T H 245 P.pdf ETSI TS 101 890-3-2002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ternet Protocol Harmonization over Networks (TIPHON) Release 3 Technology Compliance Specifications TIPHON Profile for ITU-T H 245 P.pdf
  • ETSI TS 101 890-3-2002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ternet Protocol Harmonization over Networks (TIPHON) Release 3 Technology Compliance Specifications TIPHON Profile for ITU-T H 245 P_1.pdf ETSI TS 101 890-3-2002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ternet Protocol Harmonization over Networks (TIPHON) Release 3 Technology Compliance Specifications TIPHON Profile for ITU-T H 245 P_1.pdf
  • ETSI TS 101 892-2001 Tele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Network (TMN) Protocol and Interface Service Requirements《电信管理网(TMN) 协议和接口业务要求(版本1 1 1)》.pdf ETSI TS 101 892-2001 Tele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Network (TMN) Protocol and Interface Service Requirements《电信管理网(TMN) 协议和接口业务要求(版本1 1 1)》.pdf
  • ETSI TS 101 896-2001 Powerline Telecommunications (PLT) Reference Network Architecture Model PLT Phase 1《电力线通信(PLT) 参考网络架构的模式 PLT第1阶段》.pdf ETSI TS 101 896-2001 Powerline Telecommunications (PLT) Reference Network Architecture Model PLT Phase 1《电力线通信(PLT) 参考网络架构的模式 PLT第1阶段》.pdf
  • ETSI TS 101 903-2010 Electronic Signatures and Infrastructures (ESI) XML Advanced Electronic Signatures (XAdES) (V1 4 2 Includes Diskette)《电子签名和基础结构(ESI) XML高级电子签名(CAdES)(版本1 4 2) .pdf ETSI TS 101 903-2010 Electronic Signatures and Infrastructures (ESI) XML Advanced Electronic Signatures (XAdES) (V1 4 2 Includes Diskette)《电子签名和基础结构(ESI) XML高级电子签名(CAdES)(版本1 4 2) .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