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3.4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

上传人:priceawful190 文档编号:1089101 上传时间:2019-04-08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8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通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3.4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课标通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3.4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课标通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3.4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课标通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3.4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课标通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3.4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2-,-3-,-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传统文化的特点、影响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传统文化的内涵、形式、特点、影响 (1)内涵: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形式,-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3)特点,-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4)影响: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到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2、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的态度 (1)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2)在继承传统文化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反对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守旧主义”和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

3、扫描,深化拓展,疑点微拨 1.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试判断 ) 点拨传统文化有积极与消极性质之分,具有双重作用,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全盘继承。 2.传播手段和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试判断 ) 点拨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文化创新的前提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传播手段和传播形式的创新并不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1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3.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试判断 ) 点拨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

4、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到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所以不能笼统地认为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个人发展起积极作用。,-1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正确理解传统文化的作用 (1)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2)传承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 (3)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4)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

5、,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才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才能不断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即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2)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文化传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才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

6、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1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决定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每当社会制度发生新旧更替时,代表新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新文化,通过反对代表旧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旧文化的斗争,有力地促进文化的进步。 (2)自身因素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3)教育因素(实际上也属

7、于自身因素):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也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3.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 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1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疑

8、点微拨 1.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试判断 ) 点拨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故不应该说先继承后发展或先发展后继承。 2.科技是影响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试判断 ) 点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是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3.大众传媒、教育是影响文化继承的因素,也是影响文化交流传播的因素。(试判断 ) 点拨无论文化继承(时间)还是文化交流(空间)都需要借助科技、大众传媒、教育等。,-1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4.

9、社会制度的变化是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试说明 ) 点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所以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1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1.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2)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

10、,有损有益,使之成为符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新文化。,-1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2.如何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要辩证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与糟粕,对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部分,要继承;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腐朽的东西,要改造或剔除。 (3)反对错误倾向:既不能搞“历史虚无主义”,全盘否定;也不能持“守旧主义”,全盘继承。,-1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扫描,深化拓展,3.全面认识教育的作用,-20-,题组一,题组

11、二,传统文化内涵、特点以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典例引导】(2017天津)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透过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 ( )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 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A. B. C. D.,B,-21-,题组一,题组二,试题剖析,-22-,题组一,题组二,【题组真练】 1.(2016江苏)源远流长的“礼”文化在漫长的

12、文明演进中,积淀了许多协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准则。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赋予了“礼”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这说明文化具有( ) A.鲜明的民族性 B.相对的稳定性 C.时代的先进性 D.强大的包容性,答案,解析,-23-,题组一,题组二,2.(2016课标全国)陕西省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演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2016年,华阴老腔演出团队与摇滚歌手合作,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袂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巨大反响。“华阴老腔”焕发新的生机给我

13、们的启示有( ) 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A. B. C. D.,答案,解析,-24-,题组一,题组二,3.(2014北京)“天人合一,顺时而食。”一家老字号食品企业在这一古老智慧的启发下,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更替,推出了清明的青团、谷雨的椿芽酥、立夏的青梅饼、芒种的乌梅酥、大暑的荷叶饼等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时令点心。这表明 ( ) 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民族文化的传承要以市场经济为前提 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持久影响 文化

14、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 A. B. C. D.,答案,解析,-25-,题组一,题组二,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典例引导】(2018课标全国)近年来,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坚持“以药立市”,大力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现已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文化意义在于( ) 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 开创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新局面 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 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A. B. C. D.,D,-26-,题组一,题组二,试题

15、剖析,-27-,题组一,题组二,【题组真练】 1.(2018课标全国)2018年春节,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节目形式新颖,“和诗以歌”,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山区孩子演唱苔的天籁之声感人至深,著名歌手演唱的墨梅获得网民广泛点赞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 ) 要以开发创新为目的和归宿 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 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 以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为前提 A. B. C. D.,答案,解析,-28-,题组一,题组二,2.(2017课标全国)2016年9月,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

16、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演出取得了极大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这表明( ) 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 只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 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 A. B. C. D.,答案,解析,-29-,题组一,题组二,3.(2016课标全国)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代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 ) 现代

17、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 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 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 A. B. C. D.,答案,解析,-30-,题组一,题组二,4.(2016课标全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诺贝尔奖。,-31-,题组一,题组二,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

18、”,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32-,题组一,题组二,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

19、责任。 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屠呦呦团队的发现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答案:立足于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其当代价值;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增强其世界影响力。,-33-,题组一,题组二,解析:本题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为背景,考查文化生活中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等知识,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本题属于启示类题目,结合材料可从立足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加强传统文化研究,充分挖掘其当代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增强国际影响力等方面进行分析。,-34-,题组一,

20、题组二,5.(2017课标全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35-,题组一,题组二,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

21、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舞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36-,题组一,题组二,答案:选择艺术价值高、影响大、代表性强的诗词,集中展示中国诗词的魅力;重视发掘诗词的深刻文化内涵,引导人们向美向善;运用现代传播技术手段,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吸引力、感染力;激发民众内心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引导民众广泛参与。 解析:此题借助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举办,立足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述事物、探究和论证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材料中诗词选择的主题,可知选择和展示优秀的中华诗词,增强传统文化吸引力;通过分析诗词的内涵,挖掘诗词道德价值,可知对传统文化精华的弘扬,以及个人价值的引导;通过电视媒体展示传统文化,可知现代传媒在文化发展和传播中的作用;通过全民参与,引发观众反响,可知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