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3.3专题3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课件新人教版.pptx

上传人:unhappyhay135 文档编号:1089371 上传时间:2019-04-08 格式:PPTX 页数:56 大小:2.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20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3.3专题3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3.3专题3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3.3专题3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3.3专题3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3.3专题3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3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2-,基础夯实,自我诊断,一、超重和失重 1.实重和视重 (1)实重 物体实际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2)视重 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时,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或对台秤的压力)将不再等于物体的重力。,-3-,基础夯实,自我诊断,2.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的比较,-4-,基础夯实,自我诊断,-5-,基础夯实,自我诊断,二、整体法和隔离法 1.整体法 当连接体内(即系统内)各物体的加速度 相同时,可以把系统内的所有物体看成一个整体 ,分析其受力和运动情况,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对整体 列方程求解的方法。 2.隔离法 当求系统

2、内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 时,常把某个物体从系统中隔离 出来,分析其受力和运动情况,再用牛顿第二定律对隔离 出来的物体列方程求解的方法。,-6-,基础夯实,自我诊断,3.外力和内力 如果以物体系统为研究对象,受到系统之外的物体的作用力,这些力是该系统受到的外力 ,而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内力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时不考虑内力 ;如果把某物体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则内力将转换为隔离体的外力 。,阅读教材,分析超重、失重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提示: 物体向上加速或者向下减速运动时都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处于超重状态;物体向上减速或者向下加速运动时都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7-,基础夯

3、实,自我诊断,1.(多选)如图所示,升降机内有一固定斜面,斜面上放一物块。开始时,升降机做匀速运动,物块相对于斜面匀速下滑。当升降机加速上升时( )A.物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减小 B.物块与斜面间的正压力增大 C.物块相对于斜面减速下滑 D.物块相对于斜面匀速下滑,答案,解析,-8-,基础夯实,自我诊断,2.如图所示,将物体A放在容器B中,以某一速度把容器B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运动过程中容器B的底面始终保持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都一定为零 B.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物体A受到的重力 C.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物体A受到的重力 D.在上升和下降过

4、程中A对B的压力都等于物体A受到的重力,答案,解析,-9-,基础夯实,自我诊断,3.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2m的两个小球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且固定在一轻质弹簧的两端,已知弹簧的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现沿弹簧轴线方向在质量为2m的小球上施加一水平拉力F,使两球一起做匀加速运动,则此时两球间的距离为( ),答案,解析,-10-,基础夯实,自我诊断,4.(多选)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B,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运动,用FAB代表A、B间的相互作用力,则 ( )A.若地面是完全光滑的,FAB=F,答案,解析,-11-,基础夯实,自我诊断,5.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物体叠放在

5、竖直弹簧上并保持静止,现用大小等于mg的恒力F向上拉物体B,当运动距离为h时,物体B与A分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和A刚分离时,弹簧长度等于原长 B.B和A刚分离时,它们的加速度为g C.弹簧的劲度系数等于 D.在B与A分离之前,它们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答案,解析,-1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对超重、失重的理解(自主悟透) 1.不论超重、失重或完全失重,物体的重力不会变,只是“视重”改变。 2.物体是否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不在于物体是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而在于物体是有向上的加速度(或分加速度)还是有向下的加速度(或分加速度)。 3.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重力只产生使物体具有

6、a=g的加速度效果,不再产生其他效果。此时,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柱不再产生向下的压强等。 4.处于超重和失重状态下的液体的浮力公式分别为 超重状态下,F浮=V排(g+a); 失重状态下,F浮=V排(g-a)。,-1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突破训练 1.关于超重和失重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电梯正在减速上升,在电梯中的乘客处于超重状态 B.磁悬浮列车在水平轨道上加速行驶时,列车上的乘客处于超重状态 C.荡秋千时秋千摆到最低位置时,人处于失重状态 D.神舟十一号飞船在绕地球做圆轨道运行时,飞船内的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7、答案,解析,-1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多选)一人乘电梯上楼,在竖直上升过程中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以竖直向上为a的正方向,则人对地板的压力( )A.t=2 s时最大 B.t=2 s时最小 C.t=8.5 s时最大 D.t=8.5 s时最小,答案,解析,-1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3.为了让乘客乘车更为舒适,某探究小组设计了一种新的座椅,该座椅能随着坡度的变化而自动调整,使乘客的座椅始终保持水平,如图所示。当此车减速上坡时,则乘客(仅考虑乘客与水平面之间的作用)( )A.处于超重状态 B.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C.受到向后(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D.所受合力竖直向

8、上,答案,解析,-1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方法归纳超重和失重现象判断的3个技巧 1.从受力的角度判断 当物体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小于重力时处于失重状态,等于零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2.从加速度的角度判断 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处于失重状态,向下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3.从速度变化角度判断 (1)物体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时,超重; (2)物体向下加速或向上减速时,失重。,-1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整体法和隔离法解决连接体问题(多维探究) 1.连接体的分类 根据两物体之间相互连接的媒介不同,常见的

9、连接体可以分为三大类。 (1)绳(杆)连接:两个物体通过轻绳或轻杆的作用连接在一起; (2)弹簧连接:两个物体通过弹簧的作用连接在一起; (3)接触连接:两个物体通过接触面的弹力或摩擦力的作用连接在一起。,-1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连接体的运动特点 轻绳轻绳在伸直状态下,两端的连接体沿绳方向的速度总是相等。 轻杆轻杆平动时,连接体具有相同的平动速度;轻杆转动时,连接体具有相同的角速度,而线速度与转动半径成正比。 轻弹簧在弹簧发生形变的过程中,两端连接体的速率不一定相等;在弹簧形变最大时,两端连接体的速率相等。 特别提醒(1)“轻”质量和重力均不计。 (2)在任何情况下,绳中张力的大

10、小相等,绳、杆和弹簧两端受到的弹力大小也相等。,-1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3.整体法和隔离法的选取原则 (1)整体法的选取原则: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不需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分析整体受到的合外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或其他未知量)。 (2)隔离法的选取原则:若连接体内各物体的加速度不相同,或者要求出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就需要把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3)整体法、隔离法的交替运用: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可以先用整体法求出加速度,然后再用隔离法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应

11、用牛顿第二定律求作用力,即“先整体求加速度,后隔离求内力”。,-2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例1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0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小车上用细线悬吊一质量为m的小球,m0m,用一力F水平向右拉小球,使小球和车一起以加速度a向右运动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角,细线的拉力为FT。若用一力F水平向左拉小车,使小球和车一起以加速度a向左运动时,细线与竖直方向也成角,如图乙所示,细线的拉力为FT。则( )A.F=F,FT=FT B.FF,FT=FT C.FFT D.FF,FTFT,答案,解析,-2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思维点拨先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细线的拉力并求出加速度,再以整体为研究

12、对象求出外力。,-2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例2(多选)(2018海南海口质检)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A、B两个物体放在斜面上,中间用一个轻杆相连,A、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1、2,它们在斜面上加速下滑。关于杆的受力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12,m1=m2,则杆受到压力 B.若1=2,m1m2,则杆受到拉力 C.若12,m1m2,则杆受到压力 D.若1=2,m1m2,则杆无作用力,答案,解析,-2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思维点拨(1)A、B在斜面上一起加速下滑,求它们的加速度应以谁为研究对象? (2)研究杆上的受力情况,适合以谁为研究对象?,提示:(1)

13、整体。(2)隔离A或B。,-2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例3如图所示的装置叫作阿特伍德机,是由阿特伍德创制的一种著名力学实验装置,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绳子两端的物体下落(上升)的加速度总是小于自由落体的加速度g。同自由落体相比,下落相同的高度,所花费的时间要长,这使得实验者有足够的时间从容地观测、研究。已知物体A、B的质量相等,均为m0,物体C的质量为m,轻绳与轻滑轮间的摩擦不计,绳子不可伸长。如果m= m0,求:,-2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1)物体B从静止开始下落一段距离的时间与其自由落体下落同样的距离所用时间的比值; (2)系统由静止释放后运动过程中物体C对B的拉力

14、大小。,答案,解析,-2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思维点拨(1)物体A与B的加速度大小是否相等?方向分别如何? (2)分析C对B的拉力时,选B还是选C为研究对象较简单? 提示:(1)物体A与B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选C为研究对象。,-2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规律总结1.整体法与隔离法常涉及的三种问题类型 (1)涉及滑轮的问题。若要求绳的拉力,一般都采用隔离法。 (2)水平面上的连接体问题。这类问题一般是连接体(系统)各物体保持相对静止,即具有相同的加速度。解题时,一般采用先整体后隔离的方法。建立直角坐标系时要考虑矢量正交分解越少越好的原则,或者正交分解力,或者正交分解

15、加速度。 (3)斜面体与物体组成的连接体问题。当物体具有沿斜面方向的加速度,而斜面体相对于地面静止时,一般采用隔离法分析。 2.用整体法和隔离法解决问题的关键 正确地选取研究对象是解题的首要环节。弄清各物体之间哪些属于连接体,哪些物体应该单独分析,并分别确定出它们的加速度,然后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列方程求解。,-2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突破训练 4.(2018福建龙岩模拟)如图所示,用两手对称水平施力将两长方体水泥制品夹紧并以加速度a竖直向上匀加速搬起,其中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2m,水平作用力为F,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在此过程中,A、B间的摩擦力为( ),答案,解析,-29-,考

16、点一,考点二,考点三,5.水平地面上有质量分别为m和4m的物块A和B,两者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细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跨过轻质动滑轮与A相连,动滑轮与B相连,如图所示。初始时,绳处于水平拉直状态。若物块A在水平向右的恒力F作用下向右移动了距离s,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1)物块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2)物块A、B的加速度大小。,解析:(1)物块A移动了距离s,则物块B移动的距离为,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f=4mg 物块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W=Ffs1=2mgs。,-3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设物块A、B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A、aB,绳中的拉力为FT。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17、F-mg-FT=maA 2FT-4mg=4maB 由A和B的位移关系得aA=2aB,-3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动力学中的临界极值问题(多维探究) 1.临界值或极值条件的标志 (1)有些题目中有“刚好”“恰好”“正好”等字眼,明显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临界点; (2)若题目中有“取值范围”“多长时间”“多大距离”等词语,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起止点”,而这些起止点往往就对应临界状态; (3)若题目中有“最大”“最小”“至多”“至少”等字眼,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极值,这个极值点往往是临界点; (4)若题目要求“最终加速度”“稳定加速度”等,即是求收尾加速度或收尾速度。,-32-,考点一,考点

18、二,考点三,2.处理临界问题的三种方法,-3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例4如图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mA=6 kg、mB=2 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2,开始时F=10 N,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45 N的过程中,则( )A.当拉力F12 N时,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 B.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 N时,开始相对滑动 C.两物体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 D.两物体始终没有相对运动,答案,解析,-3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思维点拨物体B产生加速度的力的施力物体是谁?这个力最大是多大? 提示:物体B产生加速度的力的施力物体是A,

19、这个力最大是12 N。,-3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例5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矩形箱子内有一倾角为的固定斜面,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光滑球,静止时,箱子顶部与球接触但无压力。箱子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然后改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减速运动直至静止,经过的总位移为s,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v。(1)求箱子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 (2)若agtan ,求减速阶段球受到箱子左壁和顶部的作用力。,-3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解析: (1)设箱子加速阶段的加速度为a,经过的位移为s1,减速阶段经过的位移为s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有v2=2as1,v2=2as2,且s1+s2=s,解得a

20、= 。 (2)如果球恰好不受箱子的作用力,箱子的加速度设为a0,应满足FNsin =ma0,FNcos =mg,解得a0=gtan 。箱子减速时加速度水平向左,当agtan 时,箱子左壁对球的作用力为零,顶部对球的力不为零。此时球受力如图,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cos =F+mg,FNsin =ma,解得F=m 。,-3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思维点拨(1)加速过程与减速过程有哪些相关联的物理量? (2)球恰好不受箱子的作用力时,系统的加速度是多少? 提示:(1)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的位移之和是箱子运动的总位移。 (2)如果球恰好不受箱子的作用力,应满足FNsin =ma0,FNcos =

21、mg,得系统的加速度为gtan 。,-3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例6(多选)(2018江西九江月考)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着紧靠在一起的A、B两物体,B的质量是A的2倍,B受到水平向右的恒力FB=2 N,A受到水平向右的变力FA=(9-2t) N,t的单位是s。从t=0开始计时,则 ( ),B.t4 s后,B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t=4.5 s时,A物体的速度为零 D.t4.5 s后,A、B的加速度方向相反,答案,解析,-3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方法归纳动力学中极值问题的临界条件和处理方法 1.“四种”典型临界条件 (1)接触与脱离的临界条件:两物体相接触或脱离,临界条件

22、是弹力FN=0。 (2)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两物体相接触且处于相对静止时,常存在着静摩擦力,则发生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是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3)绳子断裂与松弛的临界条件:绳子所能承受的拉力是有限度的,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条件是绳中拉力等于它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是FT=0。 (4)加速度变化时,速度达到最值的临界条件:加速度变为0时。,-4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四种”典型数学方法 (1)三角函数法; (2)根据临界条件列不等式法; (3)利用二次函数的判别式法; (4)极限法。,-4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突破训练 6.(2018湖北黄冈中学模拟)如图所示,

23、水平地面上有一车厢,车厢内固定的平台通过相同的弹簧把相同的物块A、B压在竖直侧壁和水平顶板上,已知A、B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车厢静止时,两弹簧长度相同,A恰好不下滑,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使车厢沿水平方向加速运动,为保证A、B仍相对车厢静止,则( ) A.速度可能向左,加速度可大于(1+)g B.加速度一定向右,不能超过(1-)g C.加速度一定向左,不能超过g D.加速度一定向左,不能超过(1-)g,答案,解析,-4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7.(2017天津卷)如图所示,物块A和B通过一根轻质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跨放在质量不计的光滑定滑轮两侧,质量分别为

24、mA=2 kg、mB=1 kg。初始时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B悬于空中。现将B竖直向上再举高h=1.8 m(未触及滑轮),然后由静止释放。一段时间后细绳绷直,A、B以大小相等的速度一起运动,之后B恰好可以和地面接触。g取10 m/s2,空气阻力不计。求:(1)B从释放到细绳刚绷直时的运动时间t; (2)A的最大速度v的大小; (3)初始时B离地面的高度h。,-4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解析:(1)B从释放到细绳刚绷直前做自由落体运动,有 h= gt2 代入数据解得t=0.6 s。 (2)设细绳绷直前瞬间B速度大小为vB,有vB=gt 细绳绷直瞬间,细绳拉力远大于A、B的重力,A、B相互作用

25、,由动量守恒得 mBvB=(mA+mB)v 之后A做匀减速运动,所以细绳绷直后瞬间的速度v即为最大速度,联立式,代入数据解得v=2 m/s。,-4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3)细绳绷直后,A、B一起运动,B恰好可以和地面接触,说明此时A、B的速度为零,这一过程中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有(mA+mB)v2+mBgh=mAgh 代入数据解得 h=0.6 m。 答案:(1)0.6 s (2)2 m/s (3)0.6 m,-45-,思维激活,模型建立,典例示范,以题说法,变式训练,“滑块木板”模型 如图所示,木板A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铁块B(大小可忽略),铁块与木板间

26、的动摩擦因数不为零,木板长为l,用水平恒力作用在铁块上。 试分析:若铁块与木板间发生相对滑动,当铁块运动到木板最右端时,铁块运动的位移xB、木板运动的位移xA与木板的长度l三者间的关系是什么?,提示:xA+l=xB,-46-,思维激活,模型建立,典例示范,以题说法,变式训练,滑块木板模型 上、下叠放两个物体(如图a),并且两物体在摩擦力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相对滑动。该模型涉及摩擦力分析、相对运动、摩擦生热、多次互相作用,属于多物体多过程问题,知识综合性较强,对能力要求较高。另外,常见的子弹射击木板(如图b)、圆环在直杆上滑动(如图c)都属于滑块类问题,处理方法与滑块木板模型类似。,-47-,思维激

27、活,模型建立,典例示范,以题说法,变式训练,例1(15分)如图所示,质量m0=1 kg的木板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m=1 kg的铁块B(大小可忽略),铁块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1=0.3,木板长l=1 m,现用F=5 N的水平恒力作用在铁块上,g取10 m/s2。(1)若水平地面光滑,请通过计算说明铁块与木板间是否会发生相对滑动; (2)若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0.1,求铁块运动到木板右端所用的时间。,答案,解析,-48-,思维激活,模型建立,典例示范,以题说法,变式训练,思维点拨(1)判断两者之间是否发生滑动,要比较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的关系,若FfF

28、fm,则不滑动,反之则发生滑动。 (2)两者发生相对滑动时,求得的两者运动的位移都是相对地面的,注意找位移与板长的关系。,-49-,思维激活,模型建立,典例示范,以题说法,变式训练,例2(14分)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0的长木板,静止放置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某一水平初速度从左端冲上木板。从物块冲上木板到物块和木板达到共同速度的过程中,物块和木板的v-t图像分别如图乙中的折线acd和bcd所示,a、b、c、d点的坐标分别为a(0,10)、b(0,0)、c(4,4)、d(12,0)。根据v-t图像,求:,-50-,思维激活,模型建立,典例示范,以题说法,变式训练,(

29、1)物块冲上木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1,木板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2,达到共同速度后一起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3; (2)物块质量m与长木板质量m0之比; (3)物块相对长木板滑行的距离x。,-51-,思维激活,模型建立,典例示范,以题说法,变式训练,(2)对物块冲上木板的匀减速阶段进行受力分析,有1mg=ma1 (2分) 对木板向前匀加速阶段进行受力分析,有 1mg-2(m+m0)g=m0a2 (2分) 物块和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后向前匀减速阶段进行受力分析,有2(m+m0)g=(m0+m)a3 (2分),(3)由v-t图像可以看出,物块相对于长木板滑行的距离x对应

30、题图中abc的面积,故x=104 m=20 m。 (3分) 答案: (1)1.5 m/s2 1 m/s2 0.5 m/s2 (2) (3)20 m,-52-,思维激活,模型建立,典例示范,以题说法,变式训练,分析滑块木板模型问题时应掌握的技巧 (1)分析题中滑块、木板的受力情况,求出各自的加速度。 (2)画好运动草图,找出位移、速度、时间等物理量间的关系。 (3)知道每一过程的末速度是下一过程的初速度。 (4)两者发生相对滑动的2个条件: 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 二者加速度不相等。,-53-,思维激活,模型建立,典例示范,以题说法,变式训练,1.(多选)(2018河北石家庄模拟)如图甲所示,一质

31、量为M的长木板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木板受到水平拉力F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长木板的加速度a与水平拉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滑块的质量m=2 kg B.小滑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C.当水平拉力F=7 N时,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3 m/s2 D.当水平拉力F增大时,小滑块的加速度一定增大,答案,解析,-54-,思维激活,模型建立,典例示范,以题说法,变式训练,2.如图所示,倾角=30的足够长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上放一长l=1.8 m、质量M=3 kg的薄木板,木板的最右端叠放一质量m=1 kg的

32、小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对木板施加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使木板沿斜面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物块与木板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1)为使物块不滑离木板,求力F应满足的条件; (2)若F=37.5 N,物块能否滑离木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求出物块滑离木板所用的时间及滑离木板后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离。,-55-,思维激活,模型建立,典例示范,以题说法,变式训练,解析:(1)以物块和木板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m)gsin =(M+m)a 以物块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mgsin =ma 又FfFfm=mgcos 联立解得F30 N。 (2)因F=37.5 N30 N,所以物块能够滑离木板,以木板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cos -Mgsin =Ma1 以物块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cos -mgsin =ma2 设物块滑离木板所用时间为t,-56-,思维激活,模型建立,典例示范,以题说法,变式训练,物块与木板的分离条件为 x=x1-x2=l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t=1.2 s, 物块滑离木板时的速度v=a2t 由公式-2gsin x=0-v2 解得x=0.9 m。 答案:(1)F30 N (2)能 1.2 s 0.9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UL 437-2013 UL Standard for Safety Key Locks (Eighth Edition Reprint with Revisions Through and Including October 24 2017)《钥匙锁》.pdf UL 437-2013 UL Standard for Safety Key Locks (Eighth Edition Reprint with Revisions Through and Including October 24 2017)《钥匙锁》.pdf
  • UL 44 CRD-2014 UL Standard for Safety Thermoset-Insulated Wires and Cables - Section  Paragraph Reference 4 1 7 Subject Joint in Class B Stranded 8 AWG (Edition 18 March 28 2014)《热.pdf UL 44 CRD-2014 UL Standard for Safety Thermoset-Insulated Wires and Cables - Section Paragraph Reference 4 1 7 Subject Joint in Class B Stranded 8 AWG (Edition 18 March 28 2014)《热.pdf
  • UL 44 CRD-2017 UL Standard for Safety Thermoset-Insulated Wires and Cables - Section  Paragraph Reference 4 6A (new) 5 27 5 27 1 5 27 2 5 27 3 5 27 4 (new) Table B 1 Subject Color .pdf UL 44 CRD-2017 UL Standard for Safety Thermoset-Insulated Wires and Cables - Section Paragraph Reference 4 6A (new) 5 27 5 27 1 5 27 2 5 27 3 5 27 4 (new) Table B 1 Subject Color .pdf
  • UL 44-2014 UL Standard for Safety Thermoset-Insulated Wires and Cables (Eighteenth Edition Reprint with revisions through and including February 9 2015)《热固性绝缘电线和电缆的UL安全标准 (第十八版 通过和.pdf UL 44-2014 UL Standard for Safety Thermoset-Insulated Wires and Cables (Eighteenth Edition Reprint with revisions through and including February 9 2015)《热固性绝缘电线和电缆的UL安全标准 (第十八版 通过和.pdf
  • UL 44-2018 UL Standard for Safety Thermoset-Insulated Wires and Cables (Nineteenth Edition).pdf UL 44-2018 UL Standard for Safety Thermoset-Insulated Wires and Cables (Nineteenth Edition).pdf
  • UL 441-2016 UL Standard for Safety Gas Vents (Eleventh Edition Reprint with revisions through and including July 27 2016).pdf UL 441-2016 UL Standard for Safety Gas Vents (Eleventh Edition Reprint with revisions through and including July 27 2016).pdf
  • UL 443-2006 UL Standard for Safety Steel Auxiliary Tanks for Oil-Burner Fuel (Sixth Edition Reprint with Revisions Through and Including May 31 2018)《燃油炉燃料用辅助钢罐》.pdf UL 443-2006 UL Standard for Safety Steel Auxiliary Tanks for Oil-Burner Fuel (Sixth Edition Reprint with Revisions Through and Including May 31 2018)《燃油炉燃料用辅助钢罐》.pdf
  • UL 444 CRD-2012 UL Standard for Safety Communications Cables - Section  Paragraph Reference Pars 5 1 1 5 1 3 7 17 Tables 1 2 3 and 5 Subject Coaxial Cables - Copper Tube Center Con.pdf UL 444 CRD-2012 UL Standard for Safety Communications Cables - Section Paragraph Reference Pars 5 1 1 5 1 3 7 17 Tables 1 2 3 and 5 Subject Coaxial Cables - Copper Tube Center Con.pdf
  • UL 444 CRD-2015 UL Standard for Safety Communications Cables Section  Paragraph Reference 7 24 (New) 8 4 6 (New) Subject New - LP ratings (Edition 4 July 11 2008).pdf UL 444 CRD-2015 UL Standard for Safety Communications Cables Section Paragraph Reference 7 24 (New) 8 4 6 (New) Subject New - LP ratings (Edition 4 July 11 2008).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