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卷(第五单元)(含解析).docx

上传人:sumcourage256 文档编号:1090907 上传时间:2019-04-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2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卷(第五单元)(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卷(第五单元)(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卷(第五单元)(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卷(第五单元)(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卷(第五单元)(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单元检测卷(第五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6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豌豆的矮茎和高茎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A.高茎高茎高茎B.高茎高茎301 高茎、101 矮茎C.矮茎矮茎矮茎D.高茎矮茎98 高茎、107 矮茎答案 B B 项中高茎与高茎杂交的后代中高茎与矮茎的比值约为 31,则高茎为显性性状,矮茎为隐性性状。2.两性花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正确的是( )花粉成熟前 花粉成熟时 花谢后 套袋 去雄异花授粉A. B.C. D.答案 D 人工异花授粉的关键是避免

2、非目的花粉的传粉,所以在花粉成熟前去雄,目的是避免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前后都要套袋,避免其他成熟花粉授粉成功。3.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特性答案 D 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花开放之前已完成自花授粉,因此应在雌蕊成熟前去雄并套袋,等雌蕊成熟后再人工授粉,A、B 错误;表现型为显性的个体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C 错误;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特性,D 正确。

3、4.下列有关遗传规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减数分裂中,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B.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分别符合基因分离定律时,则这两对相对性状遗传一定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2C.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 31,就一定为常染色体遗传D.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是孟德尔成功的重要原因答案 D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其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也遵循分离定律。5.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基因发生突变而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B.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C.

4、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D.Aa 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 a 基因的性状答案 A 基因突变是基因内部个别碱基对的变化,它不影响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所以 A 项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6.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孟德尔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B.甲同学模拟的是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C.乙同学模拟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D.甲

5、、乙重复 300 次实验后,统计的 Dd、AB 组合的概率均约为 50%答案 D 实验中每只小桶内发音相同的两个字母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上等位基因,因此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A 项正确;、小桶中的小球为同种字母,则两个小桶分别表示雌、雄生殖器官,小桶中两种颜色的小球分别表示雌雄配子,因此甲同学模拟的是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B 项正确;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小桶中小球上的字母不同,表示的是同一生殖器官,所以乙同学模拟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C 正确;甲、乙重复 300 次实验后,统计Dd、AB 组合的概率分别约为 50%、2

6、5%,D 项错误。7.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同源染色体联会 B.同源染色体分离3C.着丝粒分裂为二 D.染色体交叉互换答案 C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A 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B 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为二,C 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以发生交叉互换,D 正确。8.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倍镜下可看到人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中含两条 X 染色体B.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会出现着丝点分裂C.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是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D.

7、受精作用实现了基因重组,从而使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多样性答案 A 染色体在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 2 条 X 染色体,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 1 条或 2 条 X 染色体,A 正确;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减后期,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后期,B 错误;雌雄配子的数量不等,一般雄配子远远多于雌配子,C 错误;通常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不是受精作用过程中,D 错误。9.如图为二倍体生物的一个细胞染色体组成示意图,该细胞( )A.已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B.有三对同源染色体C.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D.可能是精细胞答案 C 题图细胞中含有 3 条染色体(有 1 对同源染色体

8、)且含有染色单体,因此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10.如图表示基因型为 AaBb 的某哺乳动物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错误的说法是( )A.过程表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B.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是通过过程实现的4C.一个 A 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 C 细胞有 4 种基因型D.该哺乳动物为雄性个体答案 C 从形成的生殖细胞的形态特点可以看出,该个体为雄性。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一般只能形成两种类型(不考虑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的精子。11.玉米花药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如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 DNA 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9、( )A.ab 过程中细胞内不会发生基因重组B.cd 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C.e 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D.fg 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答案 D 基因重组和同源染色体分离都发生在减过程中,玉米花药培养得到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的过程,不发生减数分裂,故 A 正确、D 错误;由题中信息知,秋水仙素处理在 cd 过程之前,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 cd 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e 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都来源于花药中的一个染色体组的复制,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12.某生物的基因型为 AABb,图中甲、乙两个细胞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

10、细胞,其中甲已经标出了所有相关的基因,乙未标明。图中 2 号染色体长臂上的一段错接到了 4 号染色体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初级精母细胞的分裂过程前后没有发生基因突变B.产生甲、乙细胞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 2 个染色体组C.图中发生的变异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和易位D.乙分裂产生的精细胞,其基因型分别是 Ab 和 aBb答案 B 该初级精母细胞的分裂过程前后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了 a 基因,A 错误;产生甲、5乙细胞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 2 个染色体组,B 正确;图中 2 和 4 是同源染色体,发生的变异不属于易位,C 错误;乙分裂产生的精细胞,其基因型分别是 Ab 和 ABb ,D 错

11、误。13.如图是具有三对同源染色体的某动物细胞分裂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B.此图代表的时期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图中共有 2 个染色体组,4 对同源染色体D.图中染色体数目异常是因为 M时一对同源染色体没分离答案 C 依题意可知,图示为具有三对同源染色体的某动物细胞分裂模式图,呈现的特点是着丝粒分裂后所形成的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细胞中应含有12 条染色体,而实际为 8 条染色体,因此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又因为该细胞进行的是胞质均等分裂,所以该细胞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A、B 正确;图中共有2 个完

12、整染色体组,2 对同源染色体,C 项错误;该细胞中出现了同源染色体,说明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M)时没有分离,D 正确。14.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 Y 染色体答案 B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随染色体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B 正确。15.如图是同种生物 4 个个体的细胞示意图,其中 A 对 a、B 对 b 为显性。选择其中两个个体作为亲本杂交,F 1中出现 4 种表现型,6 种基因型。请分析亲

13、本是( )6A.图 1 和图 3B.图 1 和图 4C.图 2 和图 3D.图 2 和图 4答案 D 图 1 和图 3 个体杂交,F 1中出现 1 种表现型,1 种基因型,故 A 错误;图 1 和图 4 个体杂交,F 1中出现 1 种表现型,2 种基因型,故 B 错误;图 2 和图 3 个体杂交,F 1中出现 2 种表现型,4 种基因型,故 C 错误;图 2 和图 4 个体杂交,F 1中出现 4 种表现型,6 种基因型,故 D 正确。16.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的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我国部分地市对新生儿进行免费筛查并为患儿提供低苯丙氨酸奶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

14、检测出携带者是预防该病的关键B.在某群体中发病率为 1/10 000,则携带者的频率约为 1/100C.通过染色体检查及系谱图分析,可明确诊断携带者和新生儿患者D.减少苯丙氨酸摄入可改善新生儿患者症状,说明环境能影响表现型答案 AD 苯丙酮尿症患者体内因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而不能将苯丙氨酸转化为酪氨酸,致使苯丙酮酸积累,故减少苯丙氨酸的摄入可改善新生儿患者症状,D 正确;通过检测出携带者,建议携带者夫妇慎重生育,可以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A 正确;假设控制该病的基因为 A、a,则患者基因型为 aa,若 aa 的概率为 1/10 000,则 a 的基因频率为 ,则 Aa 的概率为2 = ,B 错误;

15、苯丙酮尿症为单基因遗传病,诊断携带者的方式是基因检测,C错误。17.某玉米品种含一对等位基因 A 和 a,其中 a 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败育,即不能产生花粉,含 A 基因的植株完全正常。现有基因型为 Aa 的玉米若干,每代均为自由交配直至 F2,F2植株中正常植株与花粉败育植株的比例为( )A.11 B.31 C.51 D.71答案 C 亲本 Aa 自交产生 F1有三种基因型 1/4AA、2/4Aa、1/4aa,F 1自由交配,雌配子有2 种,1/2A、1/2a,产生的雄配子也有两种,由于 aa 植株的花粉不育,因而两种雄配子为2/3A、1/3a,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后代中花粉败育的 aa 占

16、1/6,则正常的占 5/6。18.某病人的性染色体为 XXY,其发病原因不可能是该病人的亲代在形成配子时( )A.其父亲的初级精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同一侧B.其父亲的次级精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同一侧7C.其母亲的初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同一侧D.其母亲的次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同一侧答案 B 病人的性染色体为 XXY,可能原因是其母亲的初级卵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同一侧,从而形成了 XX 的卵细胞;也可能是其父亲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的后期 XY 染色体移向同一侧,形成了 XY 的精子。19.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

17、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B.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C.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D.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答案 C 性别控制与基因有关,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是控制性别的,A、B 错误;体细胞中也存在性染色体,D 错误。20.果蝇的红眼为伴 X 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子代果蝇的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全部个体性别的是 (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答案 B 设相关基因为 B、b,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的交配可表示为XbXbXBYX BXb、X bY,后

18、代中红眼果蝇均为雌性,白眼果蝇均为雄性。21.如图表示不同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多基因遗传病在成年群体中发病风险显著增加B.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发病风险在出生后明显低于胎儿期C.单基因遗传病在成年群体中发病风险最高D.各类遗传病在青春期发病风险都很低答案 C 据图可知,多基因遗传病在成年群体中发病风险显著增加,A 正确;染色体异常遗8传病的发病风险在各年龄段均不一样,在出生前发病风险最高,在其他时期都较低,B 正确;单基因遗传病在儿童时期发病风险最高,C 错误;根据题意可知,各类遗传病在青春期发病风险都很低,D 正确。22.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常会导致不同类

19、型的人类遗传病,分析、研究人类遗传病对于人类遗传病防治起着重要作用。已知抗维生素 D 佝偻病为伴 X 显性遗传病,血友病(缺乏凝血因子)为伴 X 隐性遗传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对患有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夫妇,所生的女儿不一定患病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中一个氨基酸被替换C.某家庭中母亲患血友病,父亲正常,生了一个凝血正常且性染色体为 XXY 的孩子,则其形成原因可能是卵细胞异常D.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 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则所生子女不患该病的概率为 9/19答案 D 抗维生素 D 佝偻病为伴 X 显性遗传病,一对患有抗维生素 D

20、佝偻病的夫妇,由于父亲的 X 染色体上的基因一定遗传给女儿,所以他们所生的女儿一定患病,A 错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直接病因是血红蛋白中一个氨基酸被替换,根本原因是控制合成血红蛋白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对被替换,B 错误;设与血友病有关的基因用 H/h 表示,母亲患血友病(X hXh),父亲正常(X HY),生了一个凝血正常且性染色体为 XXY 的孩子,则该孩子的基因型一定为 XHXhY,结合父母的基因型分析可知,其形成原因是精子异常,C 错误;若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 19%,则人群中不患该病的比例为 1-19%=81%,所以 a 的基因频率为 9/10,A 的基因频率为 1/10,

21、人群中 AA 基因型的频率为 1/100,Aa 基因型的频率为 18/100。在患病人群中Aa 的基因型频率为 18/100(1/100+18/100)=18/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18/19Aa),丈夫正常(aa),则所生子女不患该病(aa)的概率是 18/191/2=9/19,D 正确。23.如图所示,某种植物的花色(白色、蓝色、紫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D、d 和 R、r)控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种植物中能开紫花的植株的基因型有 4 种B.植株 Ddrr 与植株 ddRR 杂交,后代中 1/2 为蓝花植株、1/2 为紫花植株C.植株 DDrr 与植株 dd

22、Rr 杂交,后代中 1/2 为蓝花植株,1/2 为紫花植株9D.植株 DdRr 自交,后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1/6答案 D 由图分析可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ddrr,蓝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D_R_,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D_rr 或 ddR_;植株 Ddrr 与植株 ddRR 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RrddRr=11,即 1/2 为蓝花植株、1/2 为紫花植株;植株 DDrr 与植株 ddRr 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DdRrDdrr=11,即 1/2 为蓝花植株,1/2 为紫花植株;植株 DdRr 自交,后代中 D_R_(蓝花)(D_rr+ddR_)(紫花)d

23、drr(白花)=961,故紫花植株占后代的比例为 6/16,其中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2/6。24.对果蝇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多少将细胞归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甲组 乙组 丙组染色体数目(个) 4 8 16细胞数目(%) 30 55 15A.甲组细胞的出现与减数分裂有关B.乙组细胞暂时没有进行分裂C.只有丙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D.三组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为一条 X 和一条 Y答案 A 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为 4n(n 表示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数目),结合表格信息可知,丙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24、。而甲组细胞染色体数为 n,其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或末期,A 正确;乙组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 2n,其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丝分裂的间期、前期、中期、末期,B、C 错误;甲组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一条 X 或一条 Y,乙组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可能是一条 X 和一条 Y 或两条 X 或两条 Y,也可能是含 X 或 Y,丙组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两条 X 和两条 Y,D 错误。25.如图中甲丁为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2n)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 DNA 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可进行核膜解体10B.乙图可表示中期C.丙

25、图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D.丁图所示细胞可能含有 4 个染色体组答案 D 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各时期,或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可进行核膜解体,A正确;乙图染色体数目已经减半,且有染色单体,故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B 正确;据图可知,丙图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C 正确;丁图 DNA 和染色体数目减半,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或减数分裂形成的精细胞,只含 1 个染色体组,D 项错误。26.甲病由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只有基因型为 B_D_才表现正常),其中-1基因型为 BbDD,且-2 与-3 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甲病。乙病为单基因遗传病(由基因 G、g控制),其中-2 不携带乙病基因

26、(不考虑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4 和-1 的基因型都为 BbDdXgYB.-2 和-3 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3/8C.-2 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含有 3 个致病基因D.-1 与基因型为 BbDdXgY 的男性婚配,子代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37/128答案 D 先分析甲病:结合题意,由-1 基因型为 BbDD 和-2 患甲病,推出-2 的基因型为 bbD_;再由-1 的基因型为 B_D_和-3 患甲病,推出-3 的基因型为 B_dd;再根据-2与-3 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甲病,则-2 与-3 的基因型一定为纯合子,即 bbDD 和 BBdd。再分析乙病:由于乙病为单基因遗传病且

27、-2 不携带乙病基因,所以患乙病的-1 的致病基因只能来源与-1,由此推出乙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结合前面的分析,根据-1 的表现型可直接写出其基因型为 B_D_XgY;-2 的基因型中出现 bb,则-1 和-2 的基因组成中一定都含有 Bb,所以-1 的基因型不能确定,A 错误;结合-2 与-3 的表现型,即可写出其基因型分别为 bbDDXGX-和 BBddXGY。由于-2 与-3 夫妇不可能生出患甲病的孩子,所以只考虑乙病:根据-2 患乙病,其基因型为 XgY,Xg只能来源于-2,所以-2 的基因型为1/2XGXg,他们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1-1/43/4=7/8,B 错误;根

28、据-2 的表现型推知其基因型为 BbDdXgY,其体内产生的初级精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BBbbDDddXgXg,显然有 6 个可致病的基因,C 错误;由于-1 的基因型可能为 1/2BbDd XGXG或(1/2)X GXg,其与基因型为11BbDdXgY 的男性婚配,先分析甲病:不患甲病的概率为 9/16(B_D_),患甲病的概率为 7/16;再分析乙病:患乙病的女孩的概率为 1/8,患乙病的男孩的概率为 1/8,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3/4;所以-1 与基因型为 BbDdXgY 的男性婚配,子代患病男孩的概率=患甲病的男孩概率+患乙病的男孩概率+患两种病的男孩概率=7/161/23/8+1/89

29、/16+1/87/16=37/128,D 正确。27.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如下。其中-5 没有甲病家族史,家系中无突变发生。该地区正常男性中乙病携带者约占 1/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病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5 和-6 再生一个孩子,表现型与-11 相同的概率是 3/8C.若-16 是男孩,则患乙病的概率是 1/60D.若-16 是女孩,且同时患甲病和特纳氏综合征,则原因是-10 的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答案 C 系谱图显示:-5 和-6 均为正常,其女儿-12 为乙病患者,其儿子-14 为甲病患者,据此可判断,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甲病为隐性遗传

30、病,再结合题意“-5 没有甲病家族史,家系中无突变发生”可进一步推知:甲病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 错误;若甲病的致病基因用 b 表示,乙病的致病基因用 a 表示,则-5 和-6 的基因型依次为AaXBY、AaX BXb,二者再生一个孩子,表现型与-11 相同的概率是 3/4A_1/4XbY=3/16,B 错误;只研究乙病,则-4 的基因型为 aa,进而推知-10 的基因型是 Aa,由题意“该地区正常男性中乙病携带者约占 1/15”可知:-15 的基因型是 1/15Aa,因此,若-16 是男孩,则患乙病的概率是 1/151/4aa=1/60,C 正确;只研究甲病,则-10 和-15 的基

31、因型依次是XBXb、X BY,若-16 是女孩,且同时患甲病和特纳氏综合征,则-16 的基因型为 XbO(“O”表示缺少 1 条 X 染色体),原因是-15 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D 错误。28.如图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 A、a,B、b 和 D、d表示。甲病是伴性遗传病,-7 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2A.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分别是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和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B.-6 基因型为 DDXABXab或 DdXABXabC.-13 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是-6 在减数分裂

32、第一次分裂前期,两条 X 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片段交换,产生 XAb的配子D.若-15 为乙病致病基因的杂合子、为丙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1/100,-15 和-16 结婚,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1/2答案 D 根据题意可知,甲病为伴性遗传,而甲病患者-14 个体的父亲-7 正常,故不可能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甲病为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7 不携带乙病基因,其后代-12 和-13 患乙病,因此乙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10、-11 和-17可知丙病为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故 A 项正确;-1 只患甲病,故基因型为 XABY,-1 的XAB染色体可

33、传递给-6,而且-12 个体的基因型为 XABY,由此可推知 A 和 B 在一条 X 染色体上,-14 只患乙病,基因型为 XabY,其中染色体 Xab来自-6,由于 II-6 只患甲病,所以-6 基因型为 DDXABXab或 DdXABXab,B 项正确;-6 个体的基因型为 XABXab,而-13 个体的基因型为 XAbY,因此-13 患两种病的原因是-6 个体产生配子时,两条 X 染色体的非姐妹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产生 XAb的配子,C 项正确;根据题意可知-15 基因型为 99/100 DDXaBXab,1/100 DdXaBXab,-16 的基因型为 1/3DDXaBY、2/3DdX

34、 aBY,因此-15 和-16 结婚,后代患丙病的概率为 1/1002/31/4=1/600,患乙病的概率为 1/4,因此后代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只患乙病概率+只患丙丙的概率=1/4(1-1/600)+(1-1/4)1/600=301/1200,D 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 4 小题,共 44 分)29.(12 分)如图是某果蝇的精原细胞分裂产生精细胞的示意图,其中图细胞中只表示了部分染色体的情况,请回答。(1)图细胞的名称是 ,该细胞有 对同源染色体,有 条染色单体。13图细胞表示的时期应该在方框 (填或)的位置。 (2)图中每个细胞的核 DNA 含量是阶段细胞的 。图中的细胞成熟后经 可恢复

35、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3)假定该果蝇的基因型为 AaBbCc,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均独立遗传,则这个精原细胞可产生 种精子。 (4)雌果蝇的减数分裂过程与雄果蝇的减数分裂过程类似,依据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图细胞的名称是 ;图细胞的名称是 ;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是图 ,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的是图 (填图中序号)。 (5)下图为某同学建构的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模型图,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 (1)次级精母细胞 0 8 (2)1/4 受精作用 (3)2 (4)初级卵母细胞 第一极体或次级卵母细胞 (5)AC解析 (1) 图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有 8 条染色单

36、体;图细胞表示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于方框的位置。(2)图中每个细胞的核 DNA 含量是体细胞的一半,而阶段细胞的核 DNA 含量是体细胞的两倍,所以图中每个细胞的核DNA 含量是阶段细胞的 1/4。生殖细胞经过受精作用,染色体数目恢复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3)题中一个精原细胞可产生四个、两种精子。(4)图、细胞的名称分别是初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或次级卵母细胞,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是图;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的是图。30.(13 分)芦笋的幼苗是一种名贵蔬菜,又名石刀板,为 XY 型性别决定。在某野生型窄叶种群中偶见几株阔叶芦笋幼苗,雌雄株都有。(1)仅从染色体分析,雄性芦笋幼苗产生的精

37、子类型将有 种,比例为 。 (2)有人对阔叶芦笋幼苗的出现进行分析,认为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因为基因突变,二可能是染色体加倍成为多倍体。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鉴定阔叶石刀板出现的原因。 。 14(3)现已证实阔叶为基因突变的结果,为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选用多株阔叶雌雄株进行交配,并统计后代表现型。若 ,则为 。 若 ,则为 。 (4)已经知道阔叶是显性突变所致,由于雄株芦笋幼苗产量高于雌株,养殖户希望在幼苗期就能区分雌雄,为了探求可行性,求助于科研工作者。技术人员先用多株野生型雌石刀板与阔叶雄株杂交,请推断该技术人员做此实验的意图。 。若杂交实验结果出现 ,养殖户的心愿可以实现。 答案

38、(1)2 11 (2)取野生型植株和阔叶植株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并将其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若观察到阔叶植株的染色体加倍,则说明是阔叶植株的出现染色体组加倍的结果,否则为基因突变 (3)后代出现窄叶 显性突变 后代都为阔叶 隐性突变 (4)通过该杂交实验判断控制阔叶的基因是否在 X 染色体上后代雌株都为阔叶,雄株为窄叶解析 (1)由于芦笋为 XY 型性别决定,雄性植株的染色体组成为 XY。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类型有 2 种,即 XY=11。(2)染色体变异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因此,区分染色体变异与基因突变最简单的方法是取野生型植株和阔叶植株

39、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并将其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若观察到阔叶植株的染色体加倍,则说明是染色体组加倍的结果,否则为基因突变。(3)选用多株阔叶突变型石刀板雌雄株相交,若杂交后代出现了野生型,则阔叶植株的出现为显性突变所致;若杂交后代仅出现突变型,则阔叶植株的出现为隐性突变所致。(4)选用多对野生型雌性植株与突变型雄性植株作为亲本杂交。若杂交后代野生型全为雄株,突变型全为雌株,则这对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若杂交后代中野生型和突变型雌、雄均有,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故该技术人员进行此实验的意图是通过该杂交实验判断控制阔叶的基因是否在 X 染色体上。31.(7 分)199

40、4 年,继摩尔根发现果蝇红、白眼色(基因用 R、r 表示)的遗传规律后,瑞士科学家在果蝇杂交实验中获得了一些无眼突变体。下表是四对果蝇的杂交实验和结果。杂交实验 亲本 子一代组合一 红眼红眼 红眼红眼白眼无眼无眼=63322组合二 白眼无眼 红眼白眼无眼无眼=1111组合三 无眼红眼 红眼白眼无眼无眼=111115组合四 红眼无眼 红眼红眼白眼无眼无眼=21122请回答:(1)科学家发现无眼性状是由基因突变所致,则无眼果蝇的染色体组型与有眼果蝇 。无眼是 (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2)无眼性状和红白眼性状的遗传遵循 定律,能得出此结论的杂交组合包括 。 (3)若用 E、e 表示有眼无眼

41、的基因,则组合二亲本白眼雌蝇的基因型为 ,组合四亲本无眼雄蝇的基因型为 。若用组合一子代红眼雌蝇与组合四子代红眼雄蝇随机交配,F 2中红眼个体理论上占 。 答案 (1)相同 隐性 (2)自由组合 一、三、四(3)EeXrXr eeX RY 35/48解析 (1)科学家发现无眼性状是由基因突变所致,则无眼果蝇的染色体组型与有眼果蝇相同。组合一有眼后代出现无眼,表明无眼是隐性性状。(2)无眼性状和红白眼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杂交组合一、三、四能得出此结论。(3)若用 E、e 表示有眼无眼的基因,则组合二亲本白眼雌蝇的基因型为 EeXrXr ,组合四亲本无眼雄蝇的基因型为 eeXRY。若用组合

42、一子代红眼雌蝇 E_XRX-(1/6EEXRXR、2/6EeX RXR、1/6EEX RXr、2/6EeX RXr)与组合四子代红眼雄蝇 EeXRY 随机交配,F 2中红眼个体理论上占 35/48。32.(12 分)果蝇的细眼与粗眼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红眼与白眼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 Y 染色体上。一只粗眼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细眼白眼雄果蝇交配,F 1出现一只无眼雌果蝇,其余 F1雌雄果蝇均为细眼红眼,让 F1细眼红眼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 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果蝇 一细眼红眼 细眼白眼 粗眼红眼 粗眼白眼雌蝇 3/8 0 1/8 0雄蝇 3/16 3/

43、16 1/16 1/16请回答:(1)基因 B(b)位于 染色体上。F 1雄蝇基因型为 。 (2)为分析控制 F1无眼性状的无眼基因的遗传特点,将该无眼雌果蝇与 F1细眼红眼雄果蝇杂交,其子代性状分离比如下表。子代 雌性雄性 细眼粗眼 红眼白眼161/2 有眼 11 31 311/2 无眼 11 / /从实验结果推测,果蝇无眼基因 (位于/不位于)A(a)和 B(b)所在的染色体上,理由是 。 以子代 果蝇为亲本进行杂交,根据后代果蝇表现型及比例,可判断无眼性状的显隐性。 若无眼性状为隐性性状,则子代中有眼细眼红眼雌蝇与有眼粗眼白眼雄蝇交配的后代中有眼细眼白眼雄蝇占 。 答案 (1)X AaX

44、 BY (2)不位于 无眼、有眼基因与其他各对基因间的遗传均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无眼雌雄(或有眼雌雄) 1/16解析 以表中子代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在子代中或子代雌雄个体中的性状分离比为切入点,明辨性状的显隐性以及相关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在此基础上,围绕“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等相关知识,并结合题意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1)让 F1细眼红眼雌雄果蝇随机交配所得 F2中,雌蝇均为红眼,红眼雄蝇白眼雄蝇=11,说明说明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果蝇眼色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因此控制眼色的基因 B(b)位于X 染色体上;在 F2中,雌雄果蝇的细眼粗眼均为 31,说明细眼对粗眼为显性,控制眼形的

45、基因 A(a)位于常染色体上。综上分析可推知:F 1雄蝇基因型为 AaXBY。(2)分析表中信息可知:子代有眼无眼=11,说明与性别无关联,加之其他各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均为 31,说明控制有眼和无眼的基因与控制其它性状的基因在遗传时互不干扰,它们之间的遗传均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此果蝇无眼基因不位于 A(a)和 B(b)所在的染色体上。欲判断无眼性状的显隐性,可以让子代无眼雌雄(或有眼雌雄)果蝇为亲本进行杂交,根据后代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加以判断。综上分析,若无眼性状为隐性性状(相关基因用 c 表示),则亲本该无眼雌果蝇与 F1细眼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AaccXBXb和 AaCcXBY,子代中有眼细眼红眼雌蝇的基因型为 1/6AACcXBXB、1/6AACcX BXb、1/3AaCcX BXB、1/3AaCcX BXb,子代中有眼粗眼白眼雄蝇的基因型为 aaCcXbY,二者交配,后代中有眼细眼白眼雄蝇占 3/4C_(1-2/31/2aa)1/21/4XbY=1/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