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boatfragile160 文档编号:1093223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 2019 届高三历史 12 月月考试题(含解析)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2.本卷全部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并将该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上相应的位置内。 )1.周的政治体制中实权下放、虚权保留的模式,在彼此矛盾激化、亲情疏远的情况下,自然不再温情脉脉,春秋时代也便有且只有僭越频发的可能。材料中评价的政治体制为A. 分封制B. 宗法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度【答案】A

2、【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周” “实权下放、虚权保留的模式” 、 “矛盾激化、亲情疏远” 、 “有僭越频发的可能”可判断该政治体制是分封制,在分封制的背景下,受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较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势力强大,西周晚期出现了“僭越频发的可能” ,故 A 正确;宗法制是按血缘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B;郡县制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时被确定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行省制度出现于元朝,故排除 C、D。故选 A。2.战国时期,孟子猛烈地批判墨家的“兼爱”思想,把它看作败坏先圣之道的“淫辞” 、阻塞仁义的“邪说” 。这是因为孟子认为“兼爱”思想A. 代表平民百姓利益B. 违背宗

3、法等级观念- 2 -C. 宣扬积极救世情怀D. 过于追求实用功利【答案】B【解析】【详解】儒家思想更重视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但强调贵贱有序,墨家的“兼爱”思想属于大爱思想,是不分等级秩序的爱,不符合儒家思想有等级差别的爱思想,B 正确。代表的阶级属性不是墨家思想受到批判的原因,A 错误。儒家思想宣传积极救世情怀,C 排余 A3 道家思想更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排余 B;儒家强调人与人的和谐,法家强调人与法的和谐,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皆,故选 Cs 儒家主张“礼” “法”并用,挪余 D【点睛】儒家思想3.1900 年,瑞典人斯文赫定在新疆楼兰发掘出 252 年、265 年、310 年等魏晋纸本文书,

4、大多为麻纸。1933 年,考古学家黄文弼在新疆罗布泊汉烽燧遗址首次发现一片麻纸,同时出土者有公元前 48 年的木简。由此推知A. 西汉时纸已传到西域B. 造纸技术最早发明于新疆C. 汉代造纸业十分发达D. 魏晋时普遍使用麻纸【答案】A【解析】材料中“公元前 49 年”是西汉时期;从材料“在新疆罗布泊汉烽燧遗址首次发现片麻纸,同时出土者有公元前 49 年的木简”中可以看出,西汉时期内地的纸已传到西域地区,故 A项正确;材料中无法得出“造纸技术最早发明于新疆” ,故 B 项错误;材料“同时出土者有公元前 49 年的木简”说明 C 项错误;从材料“魏晋纸本文书,大多为麻纸”中无法得出“普遍使用麻纸”

5、的结论,故 D 项错误。- 3 -点睛:材料中“公元前 49 年”是解题的关键时间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答案。4.19 世纪 70 年代,一位旅居上海的洋人发现,上海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着巨大变化。下列现象中,他能看到的有上海周边乡村妇女进城从事缫丝、卷烟等工作上海一份杂志的封面人物是南通工商巨子张謇上海与伦敦之间商业讯息可通过有线电报传递上海轮船招商局开拓中国近代轮船航运事业A. B. C. D. 【答案】C【解析】张謇提出实业救国思想是在甲午战争之后,故项错误,民族工业产生是 19 世纪 70 年代,故正确;有线电报创办是 19 世纪 70 年代在台湾创办,故正确;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是

6、1872 年,故项正确,本题选择 C 项符合题意。5.后汉书杜诗传中记载:“(建武)七年,遇南阳太守,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唐李贤注:“冶铁者为排以吹炭,今激水以鼓之也。 ”由此无法得出的结论是水排A. 发明于东汉时期B. 主要用途是农业灌溉C. 以水力作为其动力D. 主要用途是鼓风冶铁【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后汉书杜诗传 ”可知,水排发明于东汉时期,故 A 项正确,但是- 4 -不符合题意;水排的动力是水力,故 C 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冶铁者为排以吹炭,今激水以鼓之也”说明,水排

7、的功能是鼓风冶铁,故 D 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水排是鼓风冶铁的工具,不是灌溉工具,故 B 项错误,但是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 B 项。6.清代著名文艺评论家王希廉在评点红楼梦时说:“子以红楼梦为小说耶?夫福善祸淫,神之司也;劝善惩恶,圣人之教也。而善恶报施,劝惩垂诫,通其说者,且与神圣同功。 ”这就肯定了红楼梦的A. 社会教化功能B. 文学鉴赏价值C. 维护封建礼教D. 革新社会风气【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察明清小说,从题意对红楼梦的点评可知,这部作品有善恶报施,劝惩垂诫的作用,其教化价值与神圣同等效果。所以可得出 A 选项,题意在肯定红楼梦的社会教化作用。B 选项未体现,错误

8、;C 选项未体现,错误;D 选项,题意重在表达红楼梦的劝导作用,被读者感悟接受,并非主动革新社会风气,错误。【点睛】本题把握题意中评价的关键词即可得出答案。7.“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的这些名句让人百读不厌,传唱民间。能“传唱民间”是因为,他的词A. 善于抓住特征进行描写B. 充满了浓烈的爱国情怀C. 贴近市民生活,反映市民情怀D. 寄托了对国家兴亡的哀思【答案】C【解析】- 5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柳永是北宋婉约派词人,他的词贴近市民生活,能反映市民的情怀,从而导致能让人百读不厌,传唱民间,故 C 项正确,A 项包含在 C 项之中;BD

9、项是豪放派词人的特点,排除。8.早婚是古代社会的一种风尚,城乡皆然。清末民初,上海等大都市出现了婚龄推迟的现象。20 世纪 20 年代末以后,农村传统的早婚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 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和程度的不均衡B. 清末民初开始反对包办婚姻C. 清政府推动社会习俗变革D.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促进思想解放【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清末民初,大城市已出现晚婚观念,而农村早婚现象得到一定程度抵制出现在 20 年代末,结合所学,早婚风俗是农耕经济的产物,有利于农业劳动力的增加,而题干中农村婚龄推迟现象晚于城市,反映了近代城市地区自然经济解体程度比农村更明显

10、,故 A 项符合题意。B 项,材料未涉及包办婚姻的相关信息,故排除。C 项,材料未体现政府对习俗的改革作用,20 年代末,清政府已经灭亡,故排除。D 项,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9.苏联前检察官克伦斯基在远东军事法庭上曾说:“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这段血腥时期开端的话,1931 年 9 月 18 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 ”这句话的依据是A.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武装侵略的开始B.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C. 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D. 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局面正式形成

11、【答案】B- 6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材料中苏联前检察官克伦斯基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这段血腥时期”开始于 1931 年的九一八事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依据在于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故选 B。早在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已开始对中国进行武装侵略,中国的全面抗战出现在 1937 年七七事变后,故 A、D 两项错误;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标志是 1937 年 9 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故 C 项说法错误。10.2011 年 11 月 28 日至 12 月 9 日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巴西、印度、南非和中国组成的“基础四国

12、”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度减排,同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这说明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加强国际合作十分必要区域集团化程度加快环境问题日益突出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说明发达国家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故正确。金砖四国作为国际合作的形态之一,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故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不体现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快,故错误。根据材料,召开联合国气候大会以及要求大幅减排说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成了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故正确。故表述正确,表述错误,

13、根据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B。选项ACD 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7 -11.有学者对梭伦改革的某项措施做了如下评价:“(它)使正在萎缩中的公民集体日益壮大,为雅典民主政体的发展提供了最主要的政治保证。 ”该项措施应为A. 财产等级制B. 400 人会议的设置C. 维持小国寡民D. 废除债奴制【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废除债奴制使沦为债务奴隶的平民重获自由,壮大了日益萎缩的公民集体,故 D 项正确。财产等级制有利于工商业奴隶主参与民主政治,无法壮大日益萎缩的公民集体,故 A 项排除;400 人会议按财产四等级分配公民政治权利,第四等级无参与政治的权力,不利于壮大萎缩中的公民集

14、体,故 B 项排除;维持小国寡民无法壮大日益萎缩的公民集体,故 C 项排除。12.某同学准备了一份研究性学习材料,其中包括如下关键词:“工业建设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 “纺织业” “青岛” 。他最有可能研究的主题是A.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B. 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C. 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D. 国民政府时期的民族工业【答案】C【解析】“工业建设会”是民国初年兴办实业潮时出现的著名的实业团体,所以最有可能研究的主题是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选 C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一战”时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而非兴起也非初步发展,所以选项 A、B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是北洋军阀政府时期的民族工

15、业而非国民政府时期的民族工业,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C。- 8 -13.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这体现的原则是A. 自由平等B. 主权在民C. 分权制衡D. 民主共和【答案】C【解析】【详解】 “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体现的是分权制衡思想,故 C 正确;自由平等是人生而就有的权力,与本题无关,故 A 错误;主权在民指国家的权力来自于人民,人

16、民是国家的主人,材料未体现,故 B 错误;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政体形式,范围包括全体公民在内(与贵族共和制的区别) ,最高国家权力由多人执掌和行使,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任期限定,故 D 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启蒙运动,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彼此制衡,认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14.“介石先生慧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敬仰。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 ”其中“先生盛德”主要指A. 指挥国民革命军北伐B. 组织军队在正面战场抗敌C. 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D.

17、 提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可知,民国二十七年为 1938 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 “先生盛德”主要指蒋介石- 9 -组织军队在正面战场抗战,故 B 项正确。国民革命军北伐发生在 1926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发生在 1936 年,故排除 C。提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中共于 1935 年瓦窑堡会议提出,时间与材料不符,故排除 D。15.“这真是一条遥远漫长的道路。这不单单指从华盛顿到北京相隔的空间距离现在西洋头号强国的总统终于万里迢迢来到了北京进行访问。 ”朝日

18、新闻所描述的这一事件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B.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C. 冷战时代的结束D. 日内瓦国际会议成功举办【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尼克松访华。尼克松 1972 年访华签署了联合公报 ,中美关系正常化。故选 A。B 项是在 1971 年,在美国总统访华之前;冷战结束是在 1991 年;D 项是在 1954 年。都不符合题意。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外交关系的突破中美关系解冻16.造成灾难的一个很明显的原因,就是那种浪漫主义的想法,以为把人民巧妙的组织起来,便能增加生产力,精神比经济因素对生产更有效

19、力。基于这种认识,中共当时A. 建立生产合作社B. 发动“大跃进”运动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大跃进运动,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8 年的“大跃进运动”是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左倾错误,党中央提出了短时- 10 -间钢产量赶超西方国家的口号,这符合材料的信息,B 项正确;建立生产合作社是三大改造,排除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时期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排除 C;“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运动,不符合材料信息,D 项错误。故选 B。【点睛】大跃进运动的特点:“大跃

20、进”片面追求了农业生产特别是工业生产的高速度、高指标,以钢为纲,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影响:严重忽视了经济发展规律,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指标的“左”倾错误泛滥开来,造成生产力的及大破坏。17.1964 年 10 月 16 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 ”当时使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 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B. 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C. 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D. 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答案】A【解析】【详解】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国从此掌握了原子弹技术,拥有了核武器,使西方人

21、的观念发生了变化,故答案为 A 项。籼型杂交水稻于 1973 年培育成功,排除 B 项;2003 年, “神舟 5 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表明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排除 C 项;中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1970 年发射成功的东方红一号,排除 D 项。18.杜鲁门继任美国总统时,美国有求于苏联的地方越来越少,相反,强大的苏联和走上人民民主专政道路的东欧国家日益成为美国实现自己野心的障碍。罗斯福逝世,使美国政策的变化以前后两任政府推行不同方针的形式表现出来。 “美国政策的变化”是指A. 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B. 与苏联展开军备竞赛C. 视苏联为其称霸世界的对手D. 对西欧由控制转向扶持

22、- 11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障碍,杜鲁门改变二战时与苏联的合作政策,把苏联看作自己称霸世界的对手,故 C 正确。当时苏联与美国还没有争夺中间地带、展开军备竞赛,可排除 A、B。美国对西欧是扶持和控制,排除 D。19.1999 年,美国时代周刊推出世界风云人物,并对其中一位评价如下:“他为 20 世纪的科学思想洒下了种子,为现在的科技年代开辟道路。不但对科学界造成巨大震撼,对人文主义、文化和政治也带来重大影响。从此以后,无人再相信世界上有绝对的东西。 ”“他”是A. 牛顿B. 爱迪生C. 爱因斯坦D. 莱特兄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

23、材料“20 世纪” “无人再相信世界上有绝对的东西”等信息可知,材料论述的是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故答案为 C 项。根据“20 世纪”这一时间信息可排除 A 项;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两者均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B、D 项。20.清初思想家颜元认为:“宋儒自喜为通天下路程,为亦以晓路称之,其实一步未行,一处未到” 。又特别强调“书本上见心头上思,可无所不及,而最易自欺欺世。 ”以下主张与他的观点最相近的是A. 格物致知B. 本心体悟C. 心外无物D. 经世致用【答案】D- 12 -【解析】“一步未行,一处未到、自欺欺世”等字眼强调的是做学问要有实际的用途,要做到经世致用而不能空

24、谈误国,但是材料根本就不涉及格物致知、本心体悟以及 心外无物方面的信息,所以只有选 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21.薄伽丘的十日谈多半故事都是以爱情等为主题,但丁在神曲中让他的情人把他带进天堂,彼特拉克用诗句描述理想情人的妩媚。这反映了文艺复兴A. 推动文学创作B. 主张恋爱自由C. 反对禁欲主义D. 放弃宗教信仰【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文艺复兴。文学创作是宣扬人文主义,推动文艺复兴发展的手段,而不是文艺复兴推动文学创作,故排除 A 项;十日谈和神曲是在宣扬人的欲望和价值,不是主张恋爱自由,故排除 B 项;文艺复兴并不主张放弃宗教信仰,故排除 D 项。 十日谈和神曲宣扬爱情,体现的是

25、对人的价值和欲望的肯定,反对了宗教的禁欲主义,故选C。【点睛】禁欲主义是要求人们严酷节制肉体欲望的一种道德理论。它认为人的肉体欲望是低贱的、自私的、有害的,是罪恶之源,因而强调节制肉体欲望和享乐,甚至要求弃绝一切欲望,如此才能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22.下图为1996 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图 。该材料反映了1996 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图- 13 -A. 中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质变B. 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高C.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D. 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答案】C【解析】材料数据反映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结构,不能说明中国的所有制

26、结构发生了质变,故 A 错误;各种经济成分比重也不能说明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高,故 B错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这是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结果,故 C正确;材料数据也不能体现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故 D 错误。故选 C。23.马克思、恩格斯以“叙述历史”的方式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 。 宣言迄今是全球公认的“传播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 ,是世界各国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指南。这一“政治文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B. 继承传统理论的成果C. 近代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D. 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共产党宣言出现的根本

27、原因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故 D 项正确;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标志着欧洲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该宣言提供了阶级基础,故 A 项错误;传统理论的成果提供了理论基础,故 B 项错误;近代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科技条件,故 C 项错误。24.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家喻户晓的诗作。诗中叙述老翁“晓驾炭车碾冰辙”到长安城,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此处的“市”是A. 没有行政管理的草市- 14 -B. 地方自治的市镇C. 沿街开铺的街市D. 严格管制的集中市场【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唐代” “长安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唐朝长安城的“市”应是严格管制的市场

28、,故 D 项正确;唐代之前就形成了严格管理的草市,沿街开铺的街市出现于北宋,故 AC 项排除;材料中的“市”即指商品交换的市场,而非行政意义上的“市镇” ,故B 项排除。【点睛】解题时的关键信息是“唐代” “长安城”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答案。25.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到 16 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 世纪 80 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 世纪末 18 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 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下列事件的发生与材料中的这些现象有直接关系的是:A. 新航路开辟B. 三角贸易C. 工业革命D. 圈地运动【答案】A【解析】【详解】材

29、料“16 世纪中叶” “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传入南欧地区传入中国”体现了玉米不断从美洲向非洲、南欧及中国转移,这与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推动美洲作物向世界其它地区转移有关,故 A 项正确;三角贸易是指奴隶贸易,材料中强调的是玉米等农作物的转移,故 B 项排除;C 项是开始于 18 世纪下半叶,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圈地运动发生在英国,故 D 项排除。【点睛】 “16 世纪中叶” “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传入南欧地区传入中国”是解题的关键。- 15 -26.【加试题】清代考证之学高度发达,形成了“实事求是,无证不信,广参互证,追根求源”的考证方法。继承传统的新历史考证学得益于 20 世纪

30、初年“四大新史料” (甲骨文、敦煌文书、汉晋木简、明清档案)相继发现及历史观念的深刻变革,启发历史研究者由以帝王将相为中心转向以社会生活演进为中心,从以往依靠古代文献资料到利用“上自穹古之石史,下至昨今之新闻” ,都置于史料范围之内研究。这说明A. 新史料运用是对清代考证之学发展B. 史料是新历史考证学的前提和灵魂C. 新历史考证学丰富了历史研究视野D. 历史观念变革赋予传统史料新价值【答案】C【解析】材料中“继承传统的新历史考证学” “都置于史料范围之内研究”说明新的历史考证方法也有利于历史研究视野的开阔,C 正确;新史料运用不是对清代考证之学发展,A 错误;新史学研究主要是依靠新的研究方法

31、,不是史料,B 错误;新史学方法并不是历史观念的变革,D 错误。27.【加试题】 瀛环志略中记载:“(某国)都城设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由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士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复转告乡绅房,乡绅酌核,上之爵房,爵房酌议,可行则上之相而闻于王,否则报罢。 ”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最有可能是A. 近代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及上下两院制B. 近代法国的共和制及参、众两院制C. 近代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及参众两院制D. 近代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及联邦、帝国两院制【答案】D【解析】据材料“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爵

32、房,聚众公议可行则上之相而闻于王,否则报罢”- 16 -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反映了该国国王掌握国家实权,同时具备代议制的民主形式,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及联邦、帝国两院制符合题意,故 D 正确;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国王没有实权,故 A错误;法国的共和制没有国王存在,故 B 错误;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及参众两院制也没有国王存在,故 C 错误。故选 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王谕相,相告爵房,聚众公议可行则上之相而闻于王” ,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国王掌握国家实权的角度出发,即可得出“德国的君主立宪制”的答案。28.【加试题】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组成,如

33、果你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研究性学习,可以选择以下哪部著作作为参考A. 资本论B. 共产党宣言C. 法兰西内战D. 德意志意识形态【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故 D 项正确。A 项, 资本论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与题干哲学研究无关,故排除。B 项,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并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故排除。C 项, 法兰西内战总结了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发展了革命理论,与题干研究无关,故排除。29.【加

34、试题】1909 年初, 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身临其境,亲眼得见一样” 。当时这种使人们“开眼界”的大众传媒是A. 电视B. 报刊- 17 -C. 电影D. 互联网【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真如身临其境,亲眼得见一样”结合所学可知,19 世纪末,电影产生,20 世纪初传入中国,故 C 项正确。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出现在 1925 年,晚于材料的时间,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 A 项。报刊不符合材料中的“第一是开眼界” “亲眼得见一样”等描述,所以排除 B 项。互联网产生的时间更晚,它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故排除 D 项。30.【加试题

35、】 “他借鉴了布鲁内列斯奇的大穹顶,但又向前跨进了一大步从外观上看更有表现力,真正球面形的圆顶结构,表现出单纯、明确、浑然一体、无始无终的特点。如果非要找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形象的话,这个穹顶可以是一个答案。 ”下列与此建筑相关的言语,正确的是A. 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与修缮此建筑的“赎罪券”有关B. 建筑边有乔托设计的白色大理石钟楼,称为“乔托钟楼”C. 建筑内有米开朗琪罗所作的著名天花板壁画创世纪D. 彰显了人类的勤勉和力量,标志着文艺复兴建筑的诞生【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大穹顶,从外观上看更有表现力,真正球面形的圆顶结构”可知该建筑为罗马式建筑,是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结合所

36、学知识,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与修缮此建筑的“赎罪券”有关,故 A 项正确;纪念乔托的石钟楼建筑为佛罗伦萨主教堂,并未借用罗马式建筑,故 B 项错误;米开朗基罗的画作创世纪现藏于梵蒂冈西斯廷教堂礼拜堂,创作于文艺复兴时期,故排除 C 项。穹顶形式在古罗马时期已存在,而且佛罗伦萨教堂标志着文艺复兴建筑的诞生,而不是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故排除 D 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第 31、32、33、34 题各 10 分,共 40 分)31.近代以来,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在曲折中不断前进,而中国共产党则是这一进程的有力推- 18 -动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由民主的中国”将是这样一个

37、国家:它的各级政府直至中央政府,都由普遍、平等、无记名的选举产生,并向选举他们的人民负责。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 。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各民主强国的合作。毛泽东答路透社记者甘贝尔问 (1945 年 9 月 27 日新华日报 )材料二 俞可平在人民至上60 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文中指出:“新中国60 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 30 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毛泽东所说的“自由民主的中国”的基本内涵,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他在当时所做的努力。(

38、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改革开放前 30 年的民主建设成就,说明新中国搭建的“基本的制度框架”有哪些?【答案】 (1)基本内涵:政府由普选产生;以三民主义和民有、民治、民享为原则;罗斯福的四大自由;以独立、团结、统一与合作为外交目的。所做的努力:参加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促成并参加政治协商会议;领导解放战争,推翻国民党独裁统治,建立新中国。(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析】【详解】 (1)问根据材料“普遍、平等、无记名的选举产生.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 。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

39、及各民主强国的合作。 ” 概括其“内涵” 。回答“努力”时结合相关史实回答即可。(2)问,可根据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史实回答。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 世纪 30 年代前,美国社会救济主要是由私人和社区的公共援助来承担,贫穷被认为是个人道义上的事。罗斯福认为,社会保障不同于社会救济,也不同于社会福利,除了开办费用外,社会保障制度应当是自给的。罗斯福政府建立了一种“受益人同时也是纳- 19 -费者”的纳费制度,政府只在不足时才予以补贴。二战后,一些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由于高福利和平均主义,以致财政负担越来越重。直到今天,美国国家医疗保健和私人健康保健并行的同时,仍以私人健康

40、保健为主。摘编自【美】阿瑟林克等1900 年以来的美国史材料二 纳粹政府国家军事统制经济的失败表明,国家军事专制不能保证私有制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德国经济学家阿尔马克在 19461948 年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首次明确提出“社会市场经济”的概念,指出它是一种“介于自由放任政策和集中管理经济之间的混合系统” 。面对当时盛行的国有化思潮,1948 年,德国经济改革的主持者艾哈德力排众议,决定采用市场机制解决经济困难问题,迅速出现了商品繁荣的景象。1949 年,成为联邦德国总理的艾哈德选择了“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这一模式在保持经济发展效率的同时,更好地兼顾了社会公平。李稻葵中国经济的未来之路德国模式

41、的中国借鉴(1)根据材料一分析罗斯福政府社会保障举措的特点,结合所学说明该举措对美国社会的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联邦德国建立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历史背景。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一模式能够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因。【答案】 (1)特点:强调政府的积极作为;培养民众的自我保障意识。 (或答“注重发挥个人的作用” )作用:有助于早日摆脱经济危机;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有利于保持整个社会的竞争力。(2)历史背景:统制经济实践的失败;经济学家的理论构想;经济改革的实践;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模式的盛行。原因:限制垄断行为,保护竞争秩序;实行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用收入调节政策来实现

42、相对的社会公平。【解析】【详解】 (1)一小问根据材料“罗斯福政府建立了一种“受益人同时也是纳费者”的纳费制度,政府只在不足时才予以补贴美国国家医疗保健和私人健康保健并行的同时,仍以私人健康保健为主。 ”可见即有政府作为,也提倡个人自我保健。二小问结合时代背景、社会稳定、促进竞争等角度分析其积极意义。(2)一小问根据材料“纳粹政府国家军事统制经济的失败德国经济学家首次明确提出- 20 -“社会市场经济”的概念1948 年,德国经济改革的主持者艾哈德力排众议,决定采用市场机制解决经济困难问题,迅速出现了商品繁荣的景象”从历史教训,理论构建,实践经验并结合当时主流国家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进行概括。二

43、小问,结合“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实践中关于国家干预的相关措施进行阐述。33.【加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在本世纪之交,它(英国)开始封锁德意志并且于 1914 年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只是由于内部的不团结,德国在 1918 年被打败了。当我们的士兵在西线攻击英法联军的时候,俄国武装力量在东线的存在变得越加危险。在 1940 年 8 月,我总结道,考虑到布尔什维克军队师团的强力扩充,帝国东部各省不应该再被忽视,它们总是极其容易被战争摧毁。然而,诸上种种正是英国和苏联希望看到的。事实上如此多的德国军队,特别是空军部队被迫部署在东线,使得德国人民的领导阶层不能给西线的战争带来一个根本的解

44、决方案。这正是英国和苏联的政策的目标。英国和苏联都希望尽可能地延长这场战争,来削弱整个欧洲的力量并使其陷入永久的萧条。希特勒 1941 年 6 月 22 日凌晨对全国的讲话(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希特勒对一战中德国战败原因的认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中 1940 年下半年至 1941 年上半年欧洲的战争态势。希特勒此番讲话后,德国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结果如何?【答案】 (1)认识:希特勒把一战中德国战败的原因仅仅归结为德国内部的不团结,这是不全面的。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战争具有非正义性;德国没有达到速胜的目的,战争变成旷日持久的消耗战;美国的参战。(2)态势:德国发动

45、西线战役,北欧、西欧国家多被德国法西斯占领,法国灭亡;不列颠之战德国失败,迫使在以后的战争中重走两线作战的老路。行动: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结果:二战规模扩大;苏军在莫斯科战役中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解析】【详解】 (1)根据材料“只是由于内部的不团结,德国在 1918 年被打败了。 ”可知希特勒把- 21 -一战中德国战败的原因仅仅归结为德国内部的不团结。同地应结合其战争的性质、战略问题及相关国家的参战扭转战局等因素进行分析。(2)一小问,根据材料“当我们的士兵在西线攻击英法联军的时候,俄国武装力量在东线的存在变得越加危险。 ”可知德国将发动西线战役,以相关史

46、实说明德国最终难免东西两线作战的局面。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发动了对苏联的袭击。三小问,结合苏德战争中典型战役莫斯科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结果及意义回答即可。34.梁思成说,建筑活动与民族文化之动向实相牵连,互为因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古代,最高等级的城市为国都,城方九里,县城通常为三里。平遥古城城方三里,正是这一“礼”制等级的完整范本。在布局上,遵循严格的“左祖右社” 、 “左文右武” 、 “上下有序”的城市礼制程式。高耸古城中央的市楼能够“揽山秀于东南,挹清流于西北” 。城里的古民居是具有自足封闭色彩的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采用了与山西自然环境相契合的窑洞(砖拱顶)式建筑结构。摘编自曾晓华从西

47、安到平遥等材料二徽州古村落利用天然的地理形势进行设计,通过适量采用花墙、漏窗、楼阁、天井等建筑手法,沟通内外空间。无论大小聚落,因是聚族而居,徼州古村落均以宗祠为中心来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民宅所建的天井,可以采光通风,无形中将天人合一的观念引入其中。民居院落相套,造就出纵深自足型家族的生存空间,形成左右对称、长幼有别、尊卑有序的住家格局。摘编自王星明徼州古村落请回答:(1)材料一、二的“建筑活动”都属于世界文化遗产标准中的“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 ,指出各自的“范例”所在。(2)概括上述“建筑活动”中包含的民族文化的共同特性,并援引材料予以佐证。(3)从传承民族文化的角度,说

48、明保护、开发此类古建筑的基本要求。【答案】 (1)平遥古城:明清汉族传统县城。徽州古村落:明清传统乡村民居。(2)特性:“礼制等级”:平遥城方三里的规模,徽州古村落的住家格局;“家族中心”:平遥民居是北方四合院,徽州古村落聚族而居;“天人合一”:平遥市楼“揽山秀” 、 “挹清流” ,徽州古村落的天井采光通风。(3)保护:保持整体原貌,体现历史感。开发:进行适度开发,体现协调性。【解析】- 22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山西平遥古城与安徽古村落。第(1)题主要考查结合所学答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平遥古城属于明清时期汉族传统县城,徽州古村落属于明清时期传统乡村民居。第(2)

49、题旨在考查学生在相应的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答题的能力。由材料一中的信息“平遥古城城方三里,正是这一.礼制等级的完整范本” 、材料二中的信息“徽州古村落均以宗祠为中心”即可得出“礼制等级”的结论;由材料一中的信息“城里的古民居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 、材料二中的信息“聚族而居”即可得出“家族中心”的结论;由材料一中的信息“高耸古城中央的市楼能够揽山秀于东南,挹清流于西北 ”、材料二中的信息“天井,可以采光通风”即可得出“天人合一”的结论。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历史理论的认识。属于开放型的探究题。 “保护”方面,可从保持整体原貌的角度思考作答;“开发”方面可从适度开发的角度思考作答。【考点定位】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 2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