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生物第2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第1课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作业本(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figureissue185 文档编号:1094282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生物第2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第1课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作业本(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9年高中生物第2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第1课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作业本(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9年高中生物第2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第1课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作业本(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9年高中生物第2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第1课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作业本(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9年高中生物第2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第1课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作业本(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 1 课时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孟德尔用豌豆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不必考虑 ( )A.亲本的双方都必须是纯合子B.两对相对性状各自要有显隐性关系C.对母本去雄,授予父本的花粉D.显性亲本作为父本,隐性亲本作为母本2018黑龙江大庆月考 黄色圆粒(YyRr)豌豆自交,那么 YyRr 产生的雌配子种类数、后代表现型种类数、基因型种类数分别为多少 ( )A.4、2、9 B.2、2、2C.4、4、2 D.4、4、9牵牛花的叶子有普通叶和枫形叶两种,种子有黑色和白色两种。现用纯种的普通叶白色种子和枫形叶黑色种子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 F1全为普通叶黑色种子,F 1自交得到 F2,结果符合基因

2、的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对 F2的描述错误的是 ( )A.F2中有 9 种基因型,4 种表现型 B.F2中普通叶与枫形叶之比为 31C.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约占 3/8D.F2中普通叶白色种子个体的基因型有 4 种在 F2中出现了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 4 种表现型,其比例为9331。与此无关的解释是 ( )A.F1产生了 4 种比例相等的配子B.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C.F1的雌、雄配子自由组合D.必须有足量的 F2个体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表明,种子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小明想重复孟德尔的实验,他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P 1)与纯种

3、绿色皱粒豌豆(P 2)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 F2,F2的性状如图 1-2-1 所示。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判断,错误的是 ( )2图 1-2-1A.都是皱粒B.都是黄色C. 的基因型与 P2相同D. 的表现型都是黄色皱粒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可能具有 1111 比例关系的是 ( )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杂种产生的配子类型的比例 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A. B.C. D.番茄果实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两室对一室为显性。育种者用纯合的具有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二代中重组表现型个体数占子二代总数的 ( )A.7/8 或 5/

4、8 B.9/16 或 5/16C.3/8 或 5/8 D.3/8下列关于孟德尔成功揭示出两大遗传定律的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选用异花传粉的豌豆作实验材料,豌豆各品种之间有稳定的、易区分的性状B.在分析生物性状时,首先针对两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C.主要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并从中找出了规律D.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说,并设计新实验来验证假说基因型为 YyRr 的个体正常情况下不可能产生的配子是 ( )A.YR B.yR C.Yr D.Yy2017河北武安三中期中 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若 n 代表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对3数,则 2n代表 ( )F 1

5、形成 F2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 F 2的表现型种类 F 2的基因型种类 F 1形成的配子种类数A. B.C. D.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 ( )带有不同基因的雌、雄配子间的组合 等位基因的组合 两亲本间的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的组合A. B.C. D.2017山东曲阜师大附中月考 豌豆子叶的黄色(Y)、种子的圆粒(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豆杂交所得 F1的表现型如图 1-2-2 所示。则 F1豌豆的基因型比例为 ( )图 1-2-2A.3121 B.2211C.3131 D.121121按照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完全显性),下列杂交组合的后代会出现 3311 分离比的

6、是 ( )A.EeFfEeFf B.EeFfeeFfC.EeffeeFf D.EeFfEeFF2017山西师大附中月考 基因型为 YyRr(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个体自交,后代中至少有一对基因为显性纯合的概率是 ( )A.4/16 B.5/16C.7/16 D.9/16如果已知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YYRRYYrrYyRRYyrrYYRrYyRr=111122,并且也知道上述结果是按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那么亲本的基因型是 ( )4A.YYRRYYRr B.YYRrYyRrC.YyRrYyRr D.YyRRYyRr豌豆豆荚的绿色(G)对黄色(g)为显性,花腋生(H)对顶生(h)为显性,这两对相对性状的

7、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下列杂交组合中,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的是 ( )A.GGhh 和 ggHHB.GgHh 和 GGHH C.GGHh 和 gghhD.GgHH 和 GGHh某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 A、a 控制,基因型为 AA 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基因型为 Aa 的植株表现为小花瓣,基因型为 aa 的植株表现为无花瓣。花瓣颜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 控制,基因型为 RR 和 Rr 的花瓣是红色,基因型为 rr 的花瓣为黄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基因型为 AaRr 的亲本自交,则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 A.子代共有 9 种基因型B.子代共有 4 种表现型C.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

8、aRr 所占的比例约为 1/3D.子代的所有植株中,纯合子约占 1/4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遗传因子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棕色。现提供以下 4 种纯合亲本:亲本 性状甲乙丙丁非糯性 抗病 花粉粒长形非糯性 不抗病 花粉粒圆形糯性 抗病 花粉粒圆形糯性 不抗病 花粉粒长5形请回答:(1)若要采用花粉形状鉴定法验证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则可选择亲本甲与亲本 杂交。(2)利用提供的亲本进行杂交,F 2能出现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植株的亲本组合有 ,其中 F2出现非

9、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植株比例最高的亲本组合是 ,在该组合产生的 F2的表现型为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的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 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 和 a,B 和 b)控制,A 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出现色素,AA 和 Aa 的效应相同),该色素颜色随液泡中细胞液 pH 降低而变浅。另一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基因型 A_Bb A_bb A_BB、aa_表现型 粉色 红色 白色(1)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红色植株作亲本杂交,子一代全部是粉色植株。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 。 (2)为了探究两对基因(A 和 a,B 和 b)是

10、否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某课题小组选用了 AaBb粉色植株进行自交实验。实验步骤:第一步:粉色植株(AaBb)自交;第二步: 。 实验可能的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相应的结论:若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为 ,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3)如果通过实验确认上述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粉色植株(AaBb)自交后代中,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 6第 2 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 1 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 1课时 减数分裂的过程1.C 解析 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A 项正确。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一般相同,但也可能不同,如 X 和 Y 这对性染色体,B 项正确。形态

11、和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C 项错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叫作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D 项正确。2.C 解析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经过复制后不会形成四分体,A 项正确。交叉互换是指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片段交换,B 项正确。每个四分体包含 1 对同源染色体、2 条染色体、4 个 DNA 分子,C 项错误。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D 项正确。3.D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处于

1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着丝点不分裂,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细胞中核膜重新出现,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因此,分裂过程的正确排序是。74.A 解析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5.D 解析 精子形成过程中需要变形,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无变形期,正确;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可形成 4 个精子,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正确;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都会发生联会现象,错误;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都会出现四分体,错误。6.B 解析 由题图可知,1 号和 2

13、 号染色体、3 号和 4 号染色体分别为同源染色体,其中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错误,正确;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错误,正确;在该个体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联会配对的染色体的形状、大小一般相同,错误。故选择 B 项。7.C 解析 题图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因此该生物体细胞含有 6 条染色体(3 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后形成的,即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因此此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 3 个四分体;初级卵母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即 6 条;初级卵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 2 个 DNA 分子,即初级卵

14、母细胞中核 DNA分子数为 62=12(个)。8.B 解析 图甲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故图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根据细胞质均等分裂可知细胞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A 项错误;图乙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此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根据细胞质均等分裂,可知此细胞一定为初级精母细胞,B 项正确;图丙细胞质出现不均等分裂,可推断此动物为雌性,然后根据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可知此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为次级卵母细胞,C 项错误;图丙中 M、m 所在染色体在着丝点分裂之前是姐妹染色单体,D 项错误。9.B 解析 A 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A 项错误。B 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存在

15、于雄性动物睾丸内,属于次级精母细胞,B 项正确。C 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存在于雄性动物睾丸内,属于初级精母细胞,C 项错误。D 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D 项错误。10.B 解析 卵子是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图中 bc 过程进行 DNA 的复制,但由于着丝点的数目并没有增加,因此染色体数目不会加倍;ce 过程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所以 cd 过程同源染色体可能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初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进行不均等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次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仍进行不均等分裂,形成卵细胞和第二极体,而第一极体的细胞质进行的是均等分裂,形成两个第二极体;ce 过程中每条染色

16、体上都有染色单体,因此每条染色体上的 DNA 数量不变,但是到了 ef 过程由于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单体分开,每条染色体上的 DNA 数量也减为原来的一半。11.D 解析 某动物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了 4 个四分体,说明其体细胞中含8有 8 条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单体数为 0,染色体数目短暂加倍,故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8,染色单体数为 0,DNA 分子数为 8。12.C 解析 交叉互换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互换一部分片段,即一条染色体上有一条姐妹染色单体发生片段互换,另一条没有发生片段互换。因此,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移向两极

17、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大部分相同,小部分不同。由题图可知,和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和来自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13.D 解析 蝗虫精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都进行减数分裂,所以可用蝗虫精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A 项正确。由于花药中精细胞数量远多于雌蕊中的卵细胞数量,所以用桃花的雄蕊更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B 项正确。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所以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C 项正确。洋葱根尖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不会出现减数分裂所特有的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D 项错误。14.A 解析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内有 8 条染色体,说明有 4

18、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理论上可能产生的精子种类为24=16(种),但在实际情况下,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能形成 2 种、4 个精子。15.(1)染色单体 甲 乙 DNA 复制 丙乙 和 (2)解析 (1)由图柱状图观察发现、中 b 只存在于、,在、消失,说明它应该是染色单体,根据数量变化可知 a 表示染色体,c 表示 DNA 分子。图中观察染色体行为,根据是否有同源染色体和是否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可知甲为有丝分裂中期,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图甲精细胞和图乙中是由同一次级精母细胞分裂产生,其中染

19、色体的一点差异是发生交叉互换形成的。16.(1)乙 雌性 4(2)甲、乙 乙、丙(3)第一极体或次级卵母细胞(4)c 、甲(5)AA aaBBbb解析 (1)图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并且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因此该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则该动物为雌性。该细胞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时由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该动物能够产生 4 种卵细胞。(2)由图分析可知,图中9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甲、乙,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 DNA 数=122 的细胞是乙、丙。(3)由于该动物为雌性动物,因此图中丙为第一极体或次级卵母细胞。(4)由图分析可知,图的 a、b、c 中表示核 DN

20、A 数量变化的是 c。细胞分裂中 A 和 A 分开可能对应图中时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时),对应图中甲时期(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时)。(5)该动物一卵原细胞基因型为 AaBb,产生了一个基因组成为 aBb 的卵细胞,则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a、B、b 所在的染色体移向一极,A 所在的染色体移向另一极,所以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分别为 AA 和 aaBBbb。第 2课时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及受精作用1.A 解析 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母方,A 项错误。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双方

21、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B 项正确。染色体属于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载体,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C 项正确。减数分裂过程使精子与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后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为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D 项正确。2.C 解析 细胞分裂时,细胞内每条染色体所含 DNA 数目随分裂过程所发生的变化规律:间期染色体复制,使每条染色体上的 DNA 含量加倍;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使每条染色体上的 DNA 含量减半。图中曲线既可以表示有丝分裂也可以表示减数分裂,A、B 项错误。cd 对应的时期每条染色体上的 DNA 含量减半是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

22、裂导致的,发生于后期开始时,C 项正确,D 项错误。3.A 解析 图甲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由于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甲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图乙是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图丙是初级精母细胞,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甲细胞若是次级精母细胞,则是丙(初级精母细胞)的子细胞,A 项正确。乙、丙细胞可来自同一个体,B 项错误。丙细胞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甲、乙细胞不含,C 项错误。乙、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甲不含,D 项错误。4.A 解析 d 表示有丝分裂过程,该时期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A 项正确。b 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该时期结束时,细胞数目加倍,B 项错误。c 过程中发生受精作用,该时期

23、精子和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C 项错误。a 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该时期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D 项错误。5.C 解析 有丝分裂中期时,一条染色体上有 2 个 DNA 分子,并且不发生细胞膜缢缩,故 A项错误;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上也有 2 个DNA 分子,故 B 项错误;据题意可知,细胞膜开始缢缩,说明此细胞处于细胞分裂的后期,细胞10中染色体数和 DNA 分子数相等,说明着丝点已分裂,每一极有 5 条染色体,即无同源染色体,且该生物是二倍体动物,因此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故 C 项正确;DNA 分子复制发生在间期,间期的细胞膜不发生缢缩,

24、故 D 项错误。6.C 解析 有丝分裂间期核 DNA 复制,DNA 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加倍,A 项错误。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NA 数目不加倍,B 项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减半,C 项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D 项错误。7.D 解析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了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基因重组能使有性生殖后代表现多样性。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形成多种类型的受精卵,从而使后代表现出多样性。受精

25、时只有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与后代表现多样性无直接关系,D 项错误。8.A 解析 异卵双胞胎是由两个卵细胞同时或相继与两个精子结合发育而成的。1 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只能形成 1 个卵细胞,而 1 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可形成 4 个精子,因此要形成异卵双胞胎,在双亲体内至少有 2 个卵原细胞和 1 个精原细胞同时参与减数分裂。9.B 解析 根据不同时期细胞中 DNA 分子含量变化可知,A 细胞是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B细胞是精子或卵细胞,C 和 D 细胞均是体细胞,E 细胞是配子(生殖细胞)。10.A 解析 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与体细胞相同,A项正确。有丝分裂中

26、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AAaaBBbb,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AABB 或 AAbb 或 aaBB 或 aabb,B 项错误。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所含同源染色体对数与体细胞相同,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C 项错误。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所含核 DNA 数目是体细胞的 2 倍,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所含核 DNA 数目与体细胞相同,D 项错误。11.C 解析 甲图中 CD 段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 项错误。精巢中的精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又能进行减数分裂,B 项错误。乙图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中 DNA 含量的变化,AB 段表示减

27、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 数=122,C 项正确。乙图中的 CD 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其后期会由于着丝点的分裂而使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的相等,D 项错误。12.C 解析 图 A 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的数目分别是 4、0、4,说明细胞已完成减数分裂,染色体和 DNA 数目都减半,是精细胞,A 项错误。图 B 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的数11目分别是 8、0、8,说明细胞中染色体没有复制,仍处于精原细胞状态,或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 项错误。图 C 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的数目分别是 8、16、16,说明染色体已经复制,但着丝点没有分裂;又因为染色体数目

28、与体细胞相等,所以此时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一般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其上的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C 项正确。图 D 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的数目分别是 4、8、8,说明染色体的着丝点没有分裂;又因为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所以此时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D 项错误。13.(1)B、E(2)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3)受精作用(4)AB 有丝分裂解析 (1)图甲 AF 中,属于有丝分裂分裂期的图像是 B(有丝分裂后期)、E(有丝分裂中期)。(2)由于 A 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质分裂不均等,所以 A 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其形成的子细胞的名称是

29、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3)图乙中 DE 发生的现象叫受精作用。(4)基因重组包括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类,前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后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图乙中的 AB 段代表减数第一次分裂;EF 段表示有丝分裂。14.(1)4 8 (2)CD (3)CD (4)1/2 小解析 (1)果蝇体细胞中含有 4 对同源染色体,题图若为有丝分裂,则 CD 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 CD 段细胞内有 4 对同源染色体;EF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根据题干信息“F 代表细

30、胞分裂刚好结束”,则 EF 段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 2 倍,因此 EF 段细胞内有 8 对同源染色体。(2)题图若为减数分裂,则 CD 段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其中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3)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每条染色体含有 2 个 DNA 分子,对应于CD 段。(4)由图可知,CD 段时,H 的值为 1/2,此时,由于细胞质中也含有少量的 DNA 分子,因此细胞内染色体数/DNA 分子含量的值会比 H 值小。第 2 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1.C 解析 萨顿用蝗虫细

31、胞作为材料研究了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并提出了如下推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就在染色体上,因为基因遗传12行为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但 “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许多基因”的结论不是上述实验证明的,通过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也得不出这一结论。2.D 解析 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故 D 项正确。3.C 解析 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提出遗传规律,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论断,摩尔根借助假说演绎法找到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证据。4.

32、D 解析 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只位于 X 染色体上,Y 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5.D 解析 基因和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说明果蝇中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A 项正确。减数分裂过程中非等位基因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同步的,说明果蝇中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B 项正确。在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说明果蝇中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C 项正确。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说明在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基因数目不相同,D 项错误。6.C 解析 由于 A、a 只存在于 X 染色体上,故初级精母细胞和精原细胞中不能发生等位基因 A 和 a 的分离,A、B 项

33、错误。初级卵母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在该细胞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所以能发生等位基因 A 和 a 的分离,C 项正确。卵原细胞只进行染色体的复制,不进行同源染色体分离,D 项错误。7.A 解析 根据题意已知,果蝇的体细胞中共有 8 条染色体,并且性别决定方式为 XY 型,则雌果蝇的染色体组成为 6 条常染色体+XX,经过减数分裂过程,同源染色体分离,则形成的卵细胞中应该含有 3 条常染色体和 1 条 X 染色体。8.A 解析 萨顿观察到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从而推断出基因在染色体上,A 项正确。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

34、项错误。控制果蝇性状的基因在不同染色体上的数目不同,并非平均分布,C 项错误。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发生复制,基因也发生了复制,D 项错误。9.D 解析 杂合红眼雌果蝇(X AXa)与白眼雄果蝇(X aY)杂交,F 1雌性中红眼白眼=11;纯合红眼雌果蝇(X AXA)与白眼雄果蝇(X aY)杂交,F 1雌性全为红眼。10.B 解析 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雄果蝇全为白眼,雌果蝇全为红眼,故可通过眼色来判断子代的性别。11.B 解析 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就是性原细胞形成次级性母细胞的过程。12.A 解析 雄性红眼果蝇的基因型为 XWY,它产生的精子中有 XW类型,这种精

35、子将来与卵13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形成后代的雌性个体,基因型为 XWX-,性状为红眼,因此,雄性红眼果蝇与任何表现型的雌性果蝇杂交,后代中都不会出现雌性白眼果蝇,A 项正确。当雌性红眼果蝇基因型为 XWXw时,它与雄性白眼果蝇杂交,后代中会出现雌性白眼果蝇,B 项错误。雌性白眼果蝇与雄性红眼果蝇杂交,后代中的雌性个体全部为红眼,C 项错误。雄性果蝇控制眼色的基因来源于母本,D 项错误。13.D 解析 由于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而控制果蝇翅形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所以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 项正确。由于一个 b 与 v、另一个b 与 V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36、,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只能产生 2 种精细胞,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VbXE、vbY 或 VbY、vbX E,B 项正确。由于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不分离,所以在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有V、v、b、b、E,C 项正确。DNA 复制形成的两个 V 基因彼此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D 项错误。14.D 解析 大多数基因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少数基因位于细胞质中,故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A 项正确。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 项正确。一条染色体含有 1 个或 2个 DNA 分子,其上有多个基因,C 项正确。染色体主要是由 DNA

37、 和蛋白质组成的,D 项错误。15.(1)支持 控制眼色的基因只位于 X 染色体上(2)控制眼色的基因无论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只位于 X 染色体上,测交实验结果皆相同X bXb、X BY X BXb、X bY 解析 (1)图解所示实验表明,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之间存在平行关系,故该实验支持萨顿的假说;由于子代的表现型与性别相关,因此摩尔根假设控制眼色的基因只位于 X 染色体上,这样图解所示现象就得到了解释。(2)假设是否成立需要通过实验验证,摩尔根设计了测交实验进行验证。图解所示的结果中,子代的表现型在雌、雄果蝇中均出现红眼白眼=11,这与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表现型比例一致,故该测交实验不能说明假

38、设是否成立;题述测交实验得到了白眼雌蝇,可利用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进行杂交,子代中雄蝇全为白眼,雌蝇全为红眼,这与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表现型比例不一致,因此可以达到验证假说的目的。16.(1)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2)X eXe (3)3/7(4)与之交配的雌果蝇 X 染色体上的相应基因也都是隐性的解析 (1)摩尔根的果蝇实验验证了萨顿提出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2)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图甲中该果蝇的基因型为 XEY,若要只通过一次杂交就得到子代雄果蝇全部为白眼,则另一亲本的基因型是 XeXe,交配后子一代的基因型为 XEXe、X eY,其中雄14果蝇均为白眼。(3)若只考虑表

39、中的体色与眼形两种性状,且控制体色与眼形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果蝇的基因型为 BbRr,其与相同基因型的异性果蝇交配所得的 F1中,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7/16,其中纯合子占 3/7。(4)隐性基因的表达需要是隐性纯合子,若该个体与含有相应隐性基因的个体交配,则可出现隐性纯合子。第 3 节 伴性遗传第 1课时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特点1.B 解析 对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而言,双亲正常,若母亲是携带者,可能生出患病男孩,故A 项错误。有一个患病女儿的正常女性,说明该女性是携带者,男方应是患者,其儿子患病的概率是 1/2,故 B 项正确。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儿子都患病,如果夫

40、妇中男方患病则女儿也可能患病,故 C 项错误。表现正常的夫妇,女性的性染色体上可能携带该致病基因,故 D 项错误。2.B 解析 性染色体上有决定性别的基因,但不是其上所有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A 项错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是伴随着性染色体遗传的,B 项正确。性染色体能控制性别的主要原因是性染色体上有控制性别的基因,C 项错误。初级精母细胞中一定有 Y 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中不一定含有 Y 染色体,D 项错误。3.B 解析 假设红绿色盲基因为 b,外祖父可以将 Xb传给母亲,再由母亲将 Xb传给女儿,A项正确。祖母可以将 Xb传给父亲,父亲不能将 Xb传给儿子,只能将 Xb传给女儿,B 项错误。

41、祖母可以将 Xb传给父亲,再由父亲将 Xb传给女儿,C 项正确。外祖母可以将 Xb传给母亲,再由母亲将 Xb传给儿子,D 项正确。4.D 解析 抗维生素 D 佝偻病是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都是患者,A 项错误。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女儿都是患者,B 项错误。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若女患者是纯合子,则其子女都是患者,若女患者是杂合子,其子女 50%正常,50%患病,C 项错误。显性遗传病患者的正常子女不可能带有致病基因,D 项正确。5.C 解析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但不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X、X 或 X、Y 作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在体细胞中也有。6.C 解析 雄

42、性个体能产生两种精子,即含有 X 染色体的精子和含有 Y 染色体的精子,且比例为 11,含有 X 染色体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将发育成雌性个体,含有 Y 染色体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将发育成雄性个体,所以 XY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种群中雌雄比例接近 11。7.B 解析 ZW 型生物中雌性性染色体组成是 ZW,雄性性染色体组成是 ZZ,A 项正确。一男15子把 X 染色体传给其女儿的概率为 1,而该女子将这条 X 染色体传给其女儿的概率为 1/2,B项错误。红绿色盲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Y 染色体上没有红绿色盲基因的等位基因,女性携带者的致病基因来自父方或母方,故 C、D 项

43、正确。8.B 解析 家蚕为 ZW 型性别决定,隐性致死基因在 Z 染色体上,ZW 为雌家蚕,致死概率高,雄、雌比例上升;人类为 XY 型性别决定,隐性致死基因在 X 染色体上 ,XY 为男性,致死概率高,男、女性别比例下降,所以 B 项正确,A、C、D 项错误。9.D 解析 系谱图中每代都有患者与正常个体,该病可以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可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如果该病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正常,则后代女性不可能是患者,故选 D 项 。10.D 解析 由于含有 D 的精子失去受精能力,因此雌鱼中不可能出现基因型为 XDXD的个体,淘汰 A、B 两个选项;X d

44、Y 产生的两种类型的精子都具有受精能力,不符合题意,排除 C 项。11.B 解析 由题图的人体性染色体模式图可知,区为 Y 染色体所特有的片段,位于区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只传递给男性,即位于区的基因的遗传只与男性有关,A 项正确。区为 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其上有等位基因,位于区的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的表现不一定一致,B 项错误。区为 X 染色体所特有的片段,雌性个体有两条 X 染色体,其上的基因可以成对存在,C 项正确。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D 项正确。12.D 解析 由于后代雌、雄蝇表现型中翅异常的比例一样,因此该性状的遗传有可能是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或隐性基因

45、控制的;若翅异常为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则杂合的雌蝇表现翅异常,但它能产生翅正常的雄蝇后代,且翅异常与翅正常的雄蝇的比例为 11;若翅异常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则翅异常的雌蝇产生的雄性后代应均为翅异常,不会有翅正常的雄性个体。13.D 解析 一只正常的雌性蝌蚪(性染色体组成为 XX)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变成了一只能生育的雄蛙,但性染色体组成不变,仍为 XX,其与正常雌蛙交配后,后代的性染色体组成全部是 XX,所以后代雌雄=10。14.D 解析 假设控制眼色的基因用 W、w 表示,由于 F1全为红眼,说明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子二代中雌性个体基因型为 XWXW与 XWXw;子二代中红眼白眼=31,

46、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眼色和性别不属于同一性状。15.(1)BXF、bY 或 bXF、BY16(2)X 染色体 直毛在子代雌、雄蝇中均有出现,而分叉毛只在子代雄蝇中出现,由此可以推断直毛与分叉毛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因为子代雄蝇中有直毛和分叉毛,所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不可能在 Y 染色体上, 只能位于 X 染色体上(3)1/3 15(4)能。取直毛雌、雄果蝇与分叉毛雌、雄果蝇进行正交和反交(即直毛雌果蝇分叉毛雄果蝇,分叉毛雌果蝇直毛雄果蝇),若正交、反交后代的性状表现一致,则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正交、反交后代的性状表现不一致,则该等位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

47、,直毛分叉毛=31,灰身黑身=31,则直毛是显性性状,分叉毛是隐性性状,灰身是显性性状,黑身是隐性性状。又根据雌蝇中无分叉毛,可确定控制直毛和分叉毛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由此可进一步确定雄性亲本的基因型为 BbXFY,雌性亲本的基因型为 BbXFXf。若要探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 X 染色体上,可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正反交实验结果相同,若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则正反交实验结果不完全相同。 16.(1)甲和丁 全是正常翅(2)甲和乙 卷曲翅正常翅=21 (3)AaX BXb 1/3解析 (1)判断基因是位于 X 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可用隐性雌性(正常翅

48、雌性)与显性雄性(卷曲翅雄性)杂交,若子代性状与性别无关,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子代雌性全是显性(卷曲翅),雄性全是隐性(正常翅),则该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2)假设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则卷曲翅都为 Aa,若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则卷曲翅有 AA 或 Aa 两种可能,可用卷曲翅与卷曲翅个体交配验证,即选取甲与乙杂交,若子代卷曲翅正常翅=21,则说明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否则不存在。(3)亲本为 AaXbXb和 AaXBY,所以 F1中卷曲翅红眼果蝇为 AaXBXb, 卷曲翅红眼果蝇占 F1的比例是 2/31/2=1/3。第 2课时 伴性遗传的应用1.C 解析 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X 染色体与 Y 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中,C 项正确。2.A 解析 鸡为 ZW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即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ZZ,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ZW。为了达到根据雏鸡阶段绒羽的特点能够筛选出母鸡的目的,需要保证子代的公鸡和母鸡呈现不同的性状,可以选择隐性性状的公鸡与显性性状的母鸡配种,这样子代中的母鸡全为隐性性状,而公鸡全为显性性状。3.D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EN 3355-2012 en Aerospace series - Titanium alloy TI-P64001 (Ti-6Al-4V) - Annealed - Extruded section - De 150 mm - 900 MPa Rm 1 160 MPa《航空航天系列 钛合金TI-P64001(Ti-6Al-4V) 退火 挤压型材- De .pdf EN 3355-2012 en Aerospace series - Titanium alloy TI-P64001 (Ti-6Al-4V) - Annealed - Extruded section - De 150 mm - 900 MPa Rm 1 160 MPa《航空航天系列 钛合金TI-P64001(Ti-6Al-4V) 退火 挤压型材- De .pdf
  • EN 3359-2007 en Aerospace series - Steel FE-PM1503 (X3CrNiMoAl13-8-2) - Vacuum induction melted and consumable electrode remelted softened forging stock a or D less than or equal t.pdf EN 3359-2007 en Aerospace series - Steel FE-PM1503 (X3CrNiMoAl13-8-2) - Vacuum induction melted and consumable electrode remelted softened forging stock a or D less than or equal t.pdf
  • EN 336-2013 en Structural timber - Sizes permitted deviations《结构木材 尺寸和允许偏差》.pdf EN 336-2013 en Structural timber - Sizes permitted deviations《结构木材 尺寸和允许偏差》.pdf
  • EN 3361-2007 en Aerospace series - Steel FE-PM1802 (X5CrNiCu15-5) - Consumable electrode remelted solution treated and precipitation treated sheet and strip a less than or equal to.pdf EN 3361-2007 en Aerospace series - Steel FE-PM1802 (X5CrNiCu15-5) - Consumable electrode remelted solution treated and precipitation treated sheet and strip a less than or equal to.pdf
  • EN 3364-2007 en Aerospace series - Steel FE-PM1802 (X5CrNiCu15-5) - Consumable electrode remelted softened forging stock a or D less than or equal to 300 mm《航空航天系列 FE-PM1802(X5CrNi.pdf EN 3364-2007 en Aerospace series - Steel FE-PM1802 (X5CrNiCu15-5) - Consumable electrode remelted softened forging stock a or D less than or equal to 300 mm《航空航天系列 FE-PM1802(X5CrNi.pdf
  • EN 3365-2007 en Aerospace series - Steel FE-PM3901 (X15CrNi17-3) - Air melted softened forging stock a or D less than or equal to 300 mm《航空航天系列 FE-PM3901(X15CrNi17-3)型钢 a或D≤300 mm空.pdf EN 3365-2007 en Aerospace series - Steel FE-PM3901 (X15CrNi17-3) - Air melted softened forging stock a or D less than or equal to 300 mm《航空航天系列 FE-PM3901(X15CrNi17-3)型钢 a或D≤300 mm空.pdf
  • EN 3368-2008 en Aerospace series - Aerospace design standard - Holes for locating pins《航空航天系列 航空航天设计标准 定位销的孔》.pdf EN 3368-2008 en Aerospace series - Aerospace design standard - Holes for locating pins《航空航天系列 航空航天设计标准 定位销的孔》.pdf
  • EN 3372-001-2007 en Aerospace series - Connectors electrical circular medium and high contact density scoop-proof with bayonet coupling operating temperatures - 65 to 175 or 200 co.pdf EN 3372-001-2007 en Aerospace series - Connectors electrical circular medium and high contact density scoop-proof with bayonet coupling operating temperatures - 65 to 175 or 200 co.pdf
  • EN 3372-002-2007 en Aerospace series - Connectors electrical circular medium and high contact density scoop-proof with bayonet coupling operating temperatures - 65 Degrees C to 175.pdf EN 3372-002-2007 en Aerospace series - Connectors electrical circular medium and high contact density scoop-proof with bayonet coupling operating temperatures - 65 Degrees C to 175.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